2022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6页).docx
-
资源ID:1204510
资源大小:161.17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6页).docx
6101192020 级*2020年4月*2020年5月三年制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适用年级:专业负责人:制订时间:二级院系审批人:二级院系审批时间:学校审批时间:2020年6月2020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物联网应用技术,610119二、所属专业群物联网应用技术三、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四、基本修业年限三年五、职业面向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表1本专业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电子信息大类(61)电子信息(610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9)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2-02-10-10);物联网安装调试员(6-25-04-09);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4-04-0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4-04-05)物联网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物联网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物联网项目规划和管理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物联网系统应用的中小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物联网工程建设公司、物联网应用开发公司及物联网设备生产企业等专业岗位,包括针对物联网项目实施技术、服务、管理岗位等,从事物联网应用开发工程师、物联网工程实施工程师、物联网系统维护工程师等岗位的工作。毕业生就业职业领域及主要工作岗位的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如表2所示。表2职业领域及主要工作岗位(群)序号职业领域工作岗位职业岗位升迁平均时间初始岗位发展岗位1物联网工程实施网络建设、设备安装等网络规划、项目管理35年2物联网应用开发应用软件安装调试等应用软件开发、底层设计35年3物联网系统维护系统维护、故障排除、数据备份、软件升级等系统设计、网络管理35年4物联网技术支持售前售后技术服务、辅助项目实施等项目开发、市场推广、技术培训35年5物联网产品生产产品制造、商品检测生产管理、产品开发35年六、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熟悉物联网基础知识,掌握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物联网系统建设维护等技能,在物联网产品开发、物联网工程建设、物联网系统应用等企事业单位,生产、服务及管理第一线能从事物联网工程实施、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系统维护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物联网工程规划与实施、物联网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物联网系统维护与管理及物联网产品生产与销售等岗位。(二)培养规格1 .素质要求(1)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2)文化科技素质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3)专业素质掌握从事物联网项目售前与售后技术支持、物联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物联网系统管理与维护、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等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数理与逻辑思维;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4)职业素质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诚实劳动意识、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公共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安全意识及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5)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2 .知识要求(1)公共基础知识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2)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物联网基本结构及原理、物联网关键技术基础知识、物联网应用开发软件知识。(3)专业知识物联网工程规划与实施知识,物联网系统设备安装及维护方法,物联网应用软件调试与开发技能。3 .能力要求(1)专业能力1)掌握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开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了解物联网基本体系架构及原理;3)掌握物联网系统及设备的行业、企业及国家相关标准;4)熟悉物联网系统设备安装、维护与调试基础技能。(2)社会能力1)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2)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劳动组织与专业协调能力;3)具有人员管理、时间管理、技术管理、流程管理等项目组织管理能力。(3)方法能力D具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2)具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具有独立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具有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七、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课程设置本专业属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课程开设本着专业群基础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原则,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思政教育、劳动教育、三创教育、工匠培育I业向修业向修 职力选专方必 核心技能模块展基础通用层*行业应用I项目管理I 傩竟赛 I第二课送各奇比进阶模块I传感网应用开发I人工智能训练I其他省业方向横快嘉歌 ill技鬻褊 软件技术传感网应用开发 物疾网应用开发 物联网系统集成传感网应用开发 设备维修与调试小型网络工程实施I部署大数据编成与运维中型网络工程实施I大数据应用开发部署欣数据处理可视化网络工程运维I程序设计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的I电子技术基础思政课程 I体育健康 I 文案写作 I英语、数学nb前湍开发基他后站阴+软件则试O®整赳!项目移动支付顷目集成电路开发与 UH)图1专业群课程体系图(二)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课程总学时2824学时、总计140学分,定义16-18学时折算1学分,其中素质拓展选修课程根据学校统一要求为16学时折算1学分、实训周为26学时1学分。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政课程和通识课程,合计804学时,占比为28.47%;选修课程包括职业能力模块限选及素质拓展课程选修,合计536学时,占比18.98%;实践性教学学时合计1792学时,占比63.46%,顶岗实习合计6个月,安排在第五、六学期。(详见附录相关表格)(三)主要课程教学要求1 .素质发展要求素质发展,包含素质活动和素质测评两项内容,每项各1学分,合计2学分,三年制学生在1-4学期完成,每学期素质活动需完成0.25学分,素质测评需完成0.25学分,共计0.5学分,4个学期共计2学分。(1)素质活动素质活动1学分,按照学生参加素质发展活动的积点兑换获得,每学期完成10积点及以上兑换为025学分,多余积点不累计到下学期使用。如未完成本学期积点,需在次学期开学两周内主动提出补足上学期未完成积点的申请,逾期不予补修。素质活动具体考核标准见表3素质活动积点对照表。表3素质活动积点对照表编号模块类型项目考核内容与方式认证部门1思思想政治实践模块社社团类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社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社活动,活动不与讲坛重复计算。每次活动计1积点。马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参加由校团委组织的青马班,每次活动计5积点。团委分享与成长主题沙龙参加学校组织的沙龙活动,每次活动计1积点。马院、团委讲座类参加学校组织的马克思主义讲坛、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素质类讲座(校史传承、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等),每次讲座计2积点。入党积极分子党课不计入。马院、团委、武装部、所在院系实践类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每4小时计1积点;团委、武装部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活动、消防安全演练活动、重要节假日庆祝活动等,每次活动计1积点;竞竞赛一马当先知识竞赛参加省级一马当先知识竞赛获计8积点,获奖另计2积点;马院、团委、学工部参加校级比赛计1积点,获奖另计1积点;马院、团委、学工部征文赛、演讲赛、辩论赛参加省级比赛计3积点;获奖另计2积点;马院、团委、学工部参加校级比赛计1积点,获奖另计1积点;马院、团委、学工部微电影、微视频、微演讲参加国家级比赛计8积点,获奖另计2积点:马院、团委、学工部参加省级比赛计3积点;获奖另计2积点;参加校级比赛计1积点,获奖另计1积点;马院、团委、学工部表表彰类县、市级以上表彰获县、市级及以上见义勇为、好人好事等表彰者,计10积点。所在系、团委2职企业精神社团类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类、文化类、体育类等社团活动,参加活动每次计1积点,获校级表彰另计1积点,省级表彰另计2积点,表彰可重复计算。团委、学工部讲座类参加学校组织大国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文明礼仪等讲座,每次讲座计2积点。团委、学工部编号模块类型项目考核内容与方式认证部门培育实践模块实实践类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参加学校统一部署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校级重点队伍计5积点,校级表彰另计1积点,省级表彰另计2积点,表彰可重复计算。院系级队伍计3积点,院系级表彰另计1积点,校级表彰另计2积点,表彰可重复计算。团委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活动计1积点。团委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艺术类活动,每次活动计1积点,校级表彰另计1积点,省级表彰另计2积点,表彰可重复计算。团委校园环境卫生保洁劳动周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环境卫生保洁劳动周,每4小时计1积点。学工部、所在系竞赛类体育类竞赛参加国家级比赛计8积点,获奖另计2积点;基础部参加省级比赛计3积点;获奖另计2积点;参加校级比赛计1积点,获奖另计1积点;英语四级提供成绩单,计2积点。所在系英语六级提供成绩单,计5积点。所在系3职业技术创新实践模块讲讲座类企业人员专题讲座、创业教育讲座参加学校组织的专题讲座,每次计2积点。所在系竞竞赛类创业获奖参加国家级比赛计8积点,获奖另计2积点;所在系参加省级比赛计3积点;获奖另计2积点;参加校级比赛计1积点,获奖另计1积点;校外创业实践拿到地方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或进入地方创业基地,计10积点。网上创业实践网上注册公司或网店并能提供相应证明且连续经营一年以上,计10积点。学生参与创业活动(如注册公司)提供相应资质证明并连续经营半年以上,计10积点。职业技能竞赛参加国家级比赛计8积点,获奖另计2积点;教务科研处参加省级比赛计3积点;获奖另计2积点;参加校级比赛计1积点,获奖另计1积点;4科科研成果成成果类科研课题(成果)结题验收(鉴定)课题负责人,计10积点;课题组成员前五名计5积点。科研处所在系团委科技成果(文艺作品)获奖项参加国家级比赛计8积点,获奖另计2积点;参加省级比赛计3积点:获奖另计2积点;参加校级比赛计1积点,获奖另计1积点;论文CN级以上学术论文,计10积点。在准印号学术期刊发表,计5积点。编号模块类型项目考核内容与方式认证部门专利发明专利,受理计10积点,授权再计10积点实用新型,受理计5积点,授权再计5积点外观专利:受理计5积点,授权再计5积点软件著作权:受理计5积点,授权再计5积点(2)素质测评素质测评具体考核依据是*学生综合测评管理细则(*学*号)。2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求表4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求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时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知识目标:使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把我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运行和体系,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2 .能力目标: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素质目标: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学生国情怀,陶冶高尚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3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体系、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提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服务的本领。3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形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体系、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视频展示法643体育1 .身心健康目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2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知识及组织比赛、裁判方法;能有序的、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并掌握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3 .终身体育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高等学校体育、体育卫生与保健、身体素质练习与考核;体育保健课程、运动处方、康复保健与适应性练习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讲授;项目教学:分层教学。IlO4大学英语1 .夯实英语基础,提高语言技能,特别是听说能力,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职场交际;2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扩展职业能力。1听力;2.口语在线教学平台;小程序;视频、音频教学;小组讨论。905高等数学1 .掌握数学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和数学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 .掌握所学的定义、公式,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3 .掌握数学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建立数学模型,借助于现代先进的软件计算,解决实际问题;4 .能够根据数学的思想理念,运用所学的定义和知识,思考解决问题的演绎法;5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加大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函数的性质,建立函数关系;2 .函数连续的定义及性质,间断点的分类;3 .导数的概念,导数的运算法则;4 .微分的概念,微分的运算法则;5 .原函数、不定积分的概念,求不定积分的方法;6 .定积分的概念,定积分的计算公式;微分方程的概念及运算。7 .导数与积分的应用。多媒体;案例分析。606劳动教育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对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对于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等有科学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2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各种劳动体验,提升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使学生学会安全劳动,保证劳动质量;3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形成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素养、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锤炼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和艰1 .劳动理论课,包括观念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等2 .劳动实践课,包括劳动技能教育,劳动习惯教育等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视频、音频教学;参加劳动活动32苦创业的意志。3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要求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课程教学要求学习领域课程程序设计基础安排第2学期,基准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校内实训26学时。职业能力代码解读、流程编制、功能设计、逻辑思维、代码实现等专业基础能力学习目标L系统性掌握C语言的基本开发方法,熟悉C语言编写环境、基本语法及常用标识符: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组及函数的使用:了解指针的使用规则:理解结构体、文件的使用方法等。2 .具有软件编程技术,结合硬件电路进行电子产品设计能力:具备编程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沟通表达、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等综合能力。3 .培养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团队协作、遵章守纪、规范意识等职业素养与品质。学习内容1 .C语言的基本特点和应用;2 .三种基本的程序结构化设计过程,掌握基本的结构化程序编写方法;3 .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和字符数组的使用:4 .函数的定义、参数和调用,掌握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的使用;5 .指针变量的定义、运算和使用,掌握数组指针、字符指针、函数指针等的作用;6 .结构体和共用体的基本操作,掌握结构体和共用体与指针的运算,掌握链表的操作;7 .预处理命令的使用,掌握C文件类指针和文件操作函数的使用等。思政元素1 .塑造严谨、坚韧、求真的意志品质:2 .标准意识、工程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3 .结合“小代码、大作用”等思政点,培养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4 .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传承工匠精神。学习方法L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三个主要环节:2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引入学习项目教学情境,实施任务驱动和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3 .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多类实际产品开发实例进行教学,通过模仿、消化、吸收,快速掌握开发技巧。学习材料课程教材、实践指导书、任务工单、多媒体课件、微课、项目案例、工程实例、规范代码、编译软件、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等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1 .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计算机编程思维;2 .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基础技能;3 .动手实操能力,发现、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L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C语言的开发流程;2 .熟练的专业技能,熟练的代码设计与编写能力;3 .具备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实践教学引导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能力;4 .具有“双师”素质,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等。学习领域课程嵌入式技术应用安排第3学期,基准学时80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校内实训30学时,专项实训26学时。职业能力智能产品控制模块设计与开发、控制程序设计与代码编写、产品制作与调测等专业核心能力。学习目标1 .掌握STM32微控制器系统结构、指令系统、通用接口等基本知识基础上,熟悉基本开发流程,培养应用分析、软硬件设计、代码编程、程序调试、故障诊断等能力;2 .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计划编制与执行、资料查找与新知检索等能力;3 .培养良好的项目组织实施能力和团队沟通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责任感;4 .具备“数字+”产业信息技术赋能能力,具有“智慧+”创新意识。学习内容1 .认识STM32微控制器内部结构,熟悉其工作原理:常用STM32微控制器开发软件的使用,认识STM32开发固件库,掌握程序的编写、仿真、下载与调试方法;2 .熟悉嵌入式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习惯;看懂STM32库函数的基本语法;掌握STM32的C语言编程流程;识读开发板电路原理图,分析电路工作原理及流程;3 .熟悉STM32微控制器GPIO的工作原理,使用STM32微控制器设计一个LED驱动器,要求实现LED灯的单向、循环显示,以及LED数码管的数字显示,并编程仿真调试;4 .熟悉STM32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定时功能和PWM输出功能,利用STM32定时器中断设计定时器,通过跑马灯显示定时值变化;5 .熟悉按键输入扫描方法,掌握查询和中断方式,利用STM32微控制器设计一个按键输入监控器,要求能实现对GPIO口上的按键输入信号进行采集确认,通过LED显示模式切换来体现按键的变化,并编程仿真调试;6 .熟悉异步串行通信的原理,使用STM32微控制器的IJSART功能,实现计算机串口与STM32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通过接收数据串口中断读取接收数据;7 .熟悉modbus的基本协议,根据协议手动生成协议报文,根据设备返回报文解析数据。规划并设计STM32的modbus协议,使用串口、定时器等功能实现一个modbus协议,并输出协议功能。思政元素1 .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2 .结合智能化前沿技术,引入信创国产化替代概念,升华爱国主义情怀;3 .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培养探究意识、科学意识;4 .规范意识、工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等。学习方法1 .一体化教学法: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将理论新知融入到实践训练中,通过完成各种小任务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丰富课堂形式;2 .分组讨论法:根据模拟企业需求任务,分组讨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通过比较各组方案,选择最优方案予以适当鼓励;3 .项目教学法:将课程中各项知识和技能目标分解到各项目中,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际控制型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最后由任课教师点评;4 .案例分析法:由教师提供企业实际的产品案例,以逆推思维解析产品的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根据实际使用效果提出改进与优化方案。学习材料课程教材、实践指导书、任务工单、多媒体课件、微课、嵌入式技术应用实验箱、项目案例、规范代码、演示作品、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等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1 .具备计算机基本应用操作能力,具有电子技术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知识:2 .具有扎实的C语言代码编程与开发能力:3 .具备一定的数理逻辑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1 .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环境及流程;2 .熟练的专业技能,熟练运用开发套件完成各类智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 .具备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实践教学引导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能力:4 .具有“双师”素质,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等。学习领域课程物联网应用开发(Java)安排第2学期,基准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校内实训30学时。职业能力面向对象程序开发基础、JaVa语言应用程序开发、JaVaSCriPt物联网应用开发等能力学习目标1 .熟悉JaVa开发工具,熟知面向对象程序的基本结构,掌握JaVa语言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语法,能够完成简单Java应用程序的设计和编程实现;2 .建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基本方法,形成程序逻辑思维能力,具备一定的代码读写、解析及模仿能力;掌握JaVa基本应用程序的代码调试方法;拥有基本的算法技能;3 .具有良好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信息检索和资料查询能力、沟通协作和团队精神等;1.能够运用Java语言进行简单应用程序创建、编写和调试。学习内容LJaVa概述与开发环境:JaVa开发环境的安装配置,Java程序的编译运行调试;2 .数据类型与运算符:学习标识符、关键字、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注释等基本概念,完成运用练习:3 .程序结构与数组:学习分支、循环结构、数组、模块化等基本语法结构,完成综合运用练习:4 .面向对象基础:正确理解类和对象、继承、抽象类和接口等概念,掌握对象的创建和使用。思政元素1 .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的意志品质、求真的工作作风:2 .注重规范意识,在不断查错纠错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悟工匠精神:3 .结合''小代码、大作用”等思政点,培养创新意识、敬业品质和开拓精神:4 .培养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学习方法1 .可采用游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注重理实一体,边学边做,学练同步:2 .将对新知与抽象概念的学习融入实践环节,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引入真实应用程序代码段用于展示和解析,通过修改参数改变应用效果等方式提高程序认知效率,鼓励模仿设计:3 .设计多个教学情境和模块化教学任务推动教学进程,模拟实际程序开发的工作过程,实施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4 .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环节整体设计,培养学生养成课前自主检索资料、课中独立完成任务、课后交流复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专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学习材料课程教材、实践指导书、任务工单、多媒体课件、微课、项目案例、编程平台、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等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1 .具有一定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和程序逻辑编程思想:2 .具备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程序设计基础知识:3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基本的文献查阅能力和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1 .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Java语言的开发环境与基本流程;2 .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通过设计、编写JaVa代码完成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3 .具备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实践教学引导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能力:4 .具有“双师”素质,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等。学习领域课程物联网工程项目设计与实施安排第4学期,基准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20学时,校内实训34学时。职业能力物联网系统开发、功能设计、设备装调、运行测试、工程实施等典型工作岗位能力学习目标1 .通过运用所掌握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知识和AIoT平台使用技能,能够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展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快速开发。2 .会运用主流的物联网平台工具(如ThingSBoard)进行物联网系统的仿真搭建和测试,熟悉感知层、传输层等设备装调和配置,具备实施真实工程项目的能力。3 .培养岗位适应力、分析思考能力和自我建构的开放性意识,具有积极向上、开拓奋进的精神品质。4 .以物联网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为思政核心,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培养“精技术、遵规范、有质量、重安全”德技并修、“工匠精神、智慧能力、创新思维”知行兼备的新时代“数字十”工匠。学习内容1.项目一:校史博物馆智能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根据需求说明完成校史博物馆智能管理系统典型案例的方案设计;(2)基于校内自有AlOT平台实现室内温湿度调控和安防两大功能:(3)进行系统模拟展示并提出改进优化策略。2.项目二:电子产品试制产线智能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1)根据智慧产线改造需求完成系统方案设计;(2)基于百度、阿里等主流厂商AlOT平台完成物料资源管理、运行监测、安全管理等智能产线管控系统开发与调测;(3)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搭建展示系统并提出改进优化策略。3 .项目三:植物生长环境智控系统设计与实现:(1)分析植物工厂建设项目需求,完成生长环境智能管控系统方案设计:(2)基于校企联合研发的AlOT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包含ThirIgSBOard公共开放平台)完成植物生长全环境智慧调控系统开发与实现:(3)依托校内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完成系统搭建与展示,根据需求方改进建议提出优化策略。4 .项目四:智慧商超系统设计与实现。(1)解析智慧商超系统架构及建设需求,完成智能零售、智慧仓储和智慧物流系统整体方案设计:(2)基于联想AIoT行业应用学习中心(智慧零售电子沙盘实训系统)和京东AlOT(NeuFoundry)支撑平台完成无人超市、智能仓储、智能配送系统开发与实现:(3)依托校内智慧示范基地完成系统搭建与展示,根据需求方改进建议提出优化策略。思政元素L运用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发展:2.工程意识、质量意识、效能意识:3.规范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4.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5.标准意识、社会伦理意识等。学习方法L与合作企业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2 .采用“边学边做”“先做后学”“学中做、做中学”等工学结合学习形式:3 .分组教学,组内分工协作完成课程任务:适当引入组间竞争和系统评价,合理激发学习热情。学习材料课程教材、实践指导书、任务工单、多媒体课件、微课、项目案例、工程实例、系统平台、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等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1 .掌握物联网感知层装调、传输层部署、平台层配置、应用层开发基本知识:2 .熟悉硬件开发、平台部署流程,了解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基本方法:3 .具备一定系统集成应用开发能力:初步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工程意识职业素养。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L专业知识扎实,熟悉物联网各类工程项目应用场景和运作特点:2 .专业技能熟练,具备运用AIOT平台快速开发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能力;3 .熟悉各类教学方法,具备课堂教学组织、实践教学引导等能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具有“双师”素质,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等。学习领域课程物联网云平台技术应用安排第4学期,基准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校内实训26学时。职业能力基于云平台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算力调用与大数据分析、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智能系统前端、后端应用开发等学习目标L了解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融合应用,熟知物联网云平台的概念与技术要点;2 .熟悉物联网云平台的架构、分类及主要能力,熟知主流品牌物联网云平台的技术特点;3 .具备初步运用物联网云平台对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的能力;4 .能够运用主流厂商平台开展简单物联网前端及后端系统的应用开发。学习内容1 .物联网云平台定义与基本功能;2 .物联网云平台支撑架构与类型:3 .典型物联网云平台架构设计与应用案例分析;4 .主流物联网云平台功能实现与智能化应用实例;5 .基于主流平台的物联网典型应用案例设计与实施;6 .基于多元平台的物联网应用(前端、后端)系统开发:7 .物联网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应用:8 .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应用等。思政元素1 .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数字技术与智能应用,服务社会发展;2 .通过国内外技术对比,引出信息创新工程,指出信息技术领域实施国产化替代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爱国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3 .树立规范意识,突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意识;遵规守纪,强调技术应用尤其是智能技术的应用有其合理的限度,不能超出社会伦理的范畴。学习方法1 .采用项目教学法。引入企业真实案例作为教学场景,以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为导向,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方式开展教学实施,重点培养平台资源运用能力;2 .采用多平台情境教学模式。教学平台多元,除运用校内自主搭建的An)T平台外,积极引进校外主流品牌的Paas、SaaS等平台,如阿里云、百度云、京东云、联想云等。通过对不同厂商平台的运用对比分析,提升学生职业迁移能力;3 .采用模块化教学,不同平台对应不同的项目任务,学生可采用分组竞赛形式推动教学进程,学生课业成果可作为实务专题或毕业设计的选题,打通专业课程间的进阶联系。学习材料课程教材、实践指导书、任务工单、多媒体课件、微课、项目案例、工程实例、云平台使用说明、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等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1 .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2 .具有程序设计基础和简单代码设计、编程能力;3 .具有数据库应用技术基础,具备初步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能力;4 .熟悉物联网工程项目设计与实施流程,了解Paas等物联网支撵性平台的功能与架构。教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1 .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主流各大厂牌物联网云平台的技术特点和应用要点;2 .熟练的专业技能,具备运用各类物联网云平台完成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3 .具备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实践教学引导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能力;4 .具有“双师”素质,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等。4 .顶岗实习要求专业顶岗实习为本专业学生联结学校课堂学习与岗位就业创业的桥梁,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实现人生转折的一个必经阶段。顶岗实习期间要加强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从业创业知识指导教育,把按照学院制定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做为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1)顶岗实习管理模式顶岗实习按照校企共同制定实习计划、管理规定、评价标准,共同指导学生实习、评价学生成绩模式等开展实践教学,并由院领导、系部领导、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定期、分批、巡回到各实习点探望学生,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实习状况,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确保实习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在实习企业或实习城市,成立实习生临时党支部或团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团员在实习过程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实现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2)顶岗实习时间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5学期至第6学期完成,共24周。(3)顶岗实习地点顶岗实习组织形式以校企合作双向选择,学生到与本专业进行长期深入合作的企业顶岗为主,以个人自主联系落实专业对口实习企业顶岗为辅O以*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等企业为主O(4)顶岗实习要求职业态度要求:爱岗敬业,工作踏实,学习能力强,树立主人翁的思想。职业道德要求:节约、安全、文明生产。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严格遵守工厂的规章制度,服从实习老师的统一管理。实习岗位要求:顶岗实习的岗位应该是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岗位。考核材料要求:提交顶岗实习记录、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考核表等相关材料,完成指导教师和学生顶岗实习各个阶段任务,并做好顶岗实习过程材料整理归档工作。(5)顶岗实习成绩评定顶岗实习结束,由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