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六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作业).docx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六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基础全面练】1 .下图是赫梯人的铁制车轴战车,使用铁制车轴之后,车斗的负重能力上升,能乘三人。一人开车,一人射箭,一人拿长矛捅刺,换句话说,它赋予了战车近战的能力。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赫梯人()扩大了铁的用途改进了冶铁技术提高军队战斗力作战时轻松取胜A,B.C.D.【解析】选A。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材料“使用铁制车轴之后,车斗的负重能力上升它赋予了战车近战的能力”,可以看出铁制车轴的应用,体现铁的用途扩大,而赋予了战车近战的能力,说明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正确。仅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冶铁技术的改进;铁制车轴战车的应用可以提高战斗力,但不一定能轻松取胜,和错误,故本题选A项。2 .2023春台州高二统考期末赫梯法典关于“马”有如下的规定:第六十一条:假如任何人获得良种的马而消除它的烙印,它的主人发现了它厕消除烙印的人应交付七匹马同时用自己的房屋担保。第六十四条:假如任可人盗窃拉车的马,则其案件也如此(即赔付十匹马,并用自己的房屋担保)。这段材料可以说明()赫梯人广泛使用马和马拉战车马对游牧民族的迁徙极其重要赫梯法典是日耳曼法的前身促使赫梯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A.B.C.D.【解析】选Ao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赫梯。据所学知识可知,赫梯人广泛使用马和马拉战车.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赫梯人广泛使用马,且马在赫梯人迁徙过程中作为重要的畜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确。日耳曼法的前身并非赫梯法典,错误;赫梯并未建立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错误,故选A项。3 .2023春丽水高二统考期末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整个迁徙过程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下列与印欧人迁徙相关的有()西亚和北非文明首次被统一雅利安人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日耳曼人不断南迁推动了希腊文化中心的逐渐东移A,B.C.D.【解析】选A0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公元前2千纪初起(世界)。据所学可知,随着印欧人的迁徙,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正确。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世纪开始的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时,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不符合题意;据所学可知,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促使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4 .2023宁波镇海中学校考模拟预测赫梯人由印欧人与小亚细亚居民融合而成,其建立的赫梯帝国曾经在西亚显赫一时。以下属于赫梯人取得的成就有()发明了双轮车,是人类交通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并传播到北非等地赫梯法典重视对马的所有权的保护赫梯人发明的22个字母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A.B.C.D.【解析】选C。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双轮车出现时赫梯人还没有出现,错误;赫梯人在世界上率先掌握人工冶铁技术,该技术传到北非等地,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赫梯法典重视对马的所有权的保护,正确;阿拉马字母由腓尼基人发明的腓尼基字母演化而来,错误,故选C项。5 .2023春浙江高二校联考期中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图中区域与人种对应正确的有()甲地希腊人乙地雅利安人丙地波斯人丁地赫梯人A.B.C.D.【解析】选C。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公元前2千纪初起(亚欧大陆)。据材料“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图示可知甲地希腊人、丙地波斯人,正确,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地一赫梯人,丁地雅利安人,和错误,排除A、B、D项。教师专用2023春浙江高二校联考期中如下图所示,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开始大规模的迁徙。下列关于这次大迁徙描述正确的是()A.使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了赫梯帝国,后因波斯入侵而消亡B.推动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波斯帝国的建立C.促进了连通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的形成D.对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解析】选D。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千纪(印欧)。据所学可知,印欧人凭借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D项正确;赫梯帝国最终被亚述帝国所灭,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波斯帝国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不是公元前2千纪,排除B项;陆上丝绸之路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开辟的,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6 .2023温州统考三模论及历史上某一政权,有学者认为它使用游牧社会的军事技术优势形成强悍军队;用宽容的手段,对待境内不同的宗教与文化,进而组成史上最大的陆地帝国,保护黑海到太平洋之间的贸易。该政权是()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D.蒙古帝国【解析】选Do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蒙古帝国时期(中国)。据材料“使用游牧社会的军事技术优势形成强悍军队”“用宽容的手段,对待境内不同的宗教与文化”“进而组成史上最大的陆地帝国保护黑海到太平洋之间的贸易”及所学知识可知,该政权由游牧民族建立,文化政策相对开明,且疆域包含黑海到太平洋的区域,这些符合蒙古帝国的特征,D项正确;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在疆域上并没有实现“保护黑海到太平洋之间的贸易排除A、B、C项。7 .2023春浙江高二校联考期中4世纪中叶,迁至中亚细亚西部的匈奴人继续西侵。西哥特人为躲避匈奴的攻击,最终渡过多瑞河,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其中仅士兵约二十万,连同家属及群众,人数在百万以上。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成为罗马帝国灭亡根源8 .导致马拉战车技术出现C.促成日耳曼国家的建立D.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解析】选C。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4世纪中叶(中亚、罗马)。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匈奴人西迁使得西哥特人南迁进入罗马境内,促成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日耳曼国家的建立,故选C项;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源是罗马帝国经济和政治的危机,排除A项;马拉战车技术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发明,排除B项;西欧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进入中古时期,确立封建制度,排除D项。8 .2023春杭州高二校联考期中36世纪的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下列历史现象的出现与之相关的是()大月氏西迁,建立贵霜帝国中国北方形成民族大交融日耳曼人建立一系列王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A.B.C.D.【解析】选D。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36世纪(亚欧)。据所学,36世纪的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导致了中国北方形成民族大交融,日耳曼人建立了一系列王国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符合题意,D项正确;大月氏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发生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不符合题意才非除与之组合的A、B、C三项。9 .2023春嘉兴当湖高级中学高二校考阶段练习3-6世纪,亚欧游牧部落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迁徙,在中国,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建立政权;在欧洲,日耳曼人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灭亡了西罗马帝国。以下关于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正确的是()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促进区域文化的交流游牧文明逐渐取代农耕文明A.B.CD.【解析】选D。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36世纪(亚欧)。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例如日耳曼人灭掉西罗马帝国,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可知正确;游牧文明没有取代农耕文明,错误,故本题选D项。10 .“古印欧人的大迁徙所带来的文明冲击,使整个欧亚大陆在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为以后人类文明向现代文明的演化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这说明()A.古印欧人是欧亚大陆的解放者B.文明在不断交流与交融中进步C.迁徙是文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D.没有古印欧人就没有现代文明【解析】选B0依据“古印欧人的大迁徙所带来的文明冲击,使整个欧亚大陆在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可知.古印欧人的迁徙推动了文明的交流与交融,从而有利于欧亚大陆的进步和发展,B项正确。11 .2023台州统考一模他们是古代印欧人的一支,“既不是马车的创造者也不是铁器的发明人,这两种技术最初都源自美索不达米亚,但是他们对已有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使之迅速被其他民族所接受:“他们”指的是()A.苏美尔人B.赫梯人C.波斯人D.雅利安人【解析】选B。根据所学可知,大约在公元前2千纪,赫梯人改进了冶铁技术,能够大量制造更为廉价而有效的武器。后来赫梯人锻造铁器的方法迅速传播开来,最后传遍了整个欧亚大陆。他们广泛使用马和马拉战车,组建了强大的军队,B项正确;苏美尔人不属于印欧人才非除A项;波斯人、雅利安人都不符合材料所述,排除C项、D项。12 .公元3至5世纪旧耳曼各部族不断南迁,在灭亡西罗马帝国后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在日耳曼因素和罗马因素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中古西欧以经院哲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这表明,日耳曼人的迁徙()A.推动了区域文明的发展与转型B.摧毁了古罗马帝国的文化C.阻碍了欧洲农耕文明历史进程D.确立了欧洲文化优势地位【解析】选A。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3世纪至5世纪(西欧)。材料表明旧耳曼人在南迁灭亡西罗马帝国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国家,这些日耳曼人的统治区域内部文化受日耳曼因素和罗马因素的双重作用形成新的文化,因此可以得出日耳曼人的迁徙推动了区域文明的发展与转型,A项正确旧耳曼人的迁徙并未摧毁了古罗马帝国的文化,排除B项;日耳曼人的迁徙并没有阻碍了欧洲农耕文明历史进程,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欧洲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对比,不能说明确立了欧洲文化优势地位排除D项。【综合应用练】13.2023春温州高二校联考期中侑学者认为J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二结合所学,对此解读正确的有()“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指蒙古西征蒙古西征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蒙古西征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色目人”后来大部分融入汉族和蒙古族A.B.C.D.【解析】选Do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根据材料“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指的是蒙古西征。蒙古西征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也改变了民族的分布特征,其中东迁的“色目人”后来大部分融入汉族和蒙古族,符合题意,D项正确。14.13世纪,拔都以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为中心,建立钦察汗国。其疆土大体分为两部分,游牧区由蒙古人直接控制,农耕区则留给原有诸王公,蒙古贵族与钦察草原各游牧部族贵族融合,改操突厥语,改信伊斯兰教。据此可知,蒙古西征改变了()A.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B.亚欧内陆民族分布和文化面貌C.亚欧大陆传统贸易通道的困境D.世界上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解析】选Bo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钦察汗国)。根据材料可知,钦察汗国的游牧区由蒙古人直接控制,农耕区则由原有诸王公控制,而且蒙古贵族与钦察草原各游牧部族贵族融合,改变了原有的信仰和语言。由此可知蒙古西征改变了亚欧内陆民族分布和文化面貌,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蒙古西征改变了亚欧内陆民族分布和文化面貌,没有体现蒙古西征改变了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蒙古西征改变了亚欧内陆民族分布和文化面貌,未涉及亚欧大陆传统贸易通道的状况,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钦察汗国的统治概况,没有体现蒙古西征改变了世界上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排除D项。故选B项。15 .2023金华统考模拟预测下图为古代世界某一人类迁徙路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建立了贵霜帝国势力到达印度北部B.B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C.凭借马和马拉战车等优势征服欧亚大陆D.大大改变了东部地中海区域的民族构成【解析】选C。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图片反映了古代印欧人的迁徙,印欧人在作战时,把马套在车上,制造了马拉战车,他们陆续进入欧亚大陆的印度、巴尔干半岛、西欧和北欧等地,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和文明C项正确;贵霜帝国是大月氏人建立的,排除A项;材料反映印欧人的迁徙,与日耳曼人无关,排除B项;改变东部地中海区域民族构成的是来自小亚细亚或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海上民族”,排除D项。16 .2023春温州高二校联考期中有学者认为:在民族迁徙的诸多原因中启然环境的变迁尤其是气候的变化是民族迁徙一个非常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根据历史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项中能为该论点提供依据的是()气温变化(C).暖冷暖冷暖冷暧冷暖速漕Ge甲甲或郎浮盘4年)一公元前十公元后f印欧人的迁徙魏晋北方民族大交融阿拉伯人的扩张蒙古的西征A.B.C.D.【解析】选Do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的世界。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是在7-8世纪,从图中看7-8世纪气温在变暖,从其他三个事件所处的时段看,气温都在下降,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选D项。17 .2022春湖州高二校联考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500年亚欧大平原已经被古印欧人的迁徙完全改变了面貌,从印度流域直到不列颠岛,古印欧人唤醒了横跨东西上万公里的土地,将那里带入了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这些游牧的诗人们在不经意之间,创造了安纳托利亚文明、吠陀(印度)文明、古波斯文明、古希腊文明、古意大利文明、古日耳曼文明和凯尔特文明。整个亚欧大陆从此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二公元3世纪到6世纪形成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可接近性”的机会。他们的行动不仅为农耕世界的社会经济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使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大多融入农耕世界,从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一摘编自刘爰兰民族大迁移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根据材料一概括印欧人迁徙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列举两例有文化符号意义的、对区域文化交流有重大影响的“吠陀文明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3世纪到6世纪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在欧洲的表现。分析欧亚民族大迁徙对世界政治格局和区域文化的影响。【解析】第题影响:根据材料“将那里带入了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可分析出带动了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材料“这些游牧的诗人们在不经意之间,创造了安纳托利亚文明、吠陀(印度)文明、古波斯文明、古希腊文明、古意大利文明、古日耳曼文明和凯尔特文明。整个亚欧大陆从此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可分析出促进了区域文明的形成,使亚欧大陆走出了蒙昧时代。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列举出种姓制度和佛教。第题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日耳曼人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或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政治格局: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区域文化: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答案:影响:带动了技术的进步住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区域文明的形成;使亚欧大陆走出了蒙昧时代。史实:种姓制度和佛教。表现:日耳曼人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或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影响:政治格局: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区域文化: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18 .2023春杭州高二校联考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类文化自起源之初便呈现多样性。各文化之间通过人口迁徙、商业贸易、战争等途径实现了接触、交流、碰撞,在相互学习和相互吸收中形成了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不断地为各地的文明增添活力。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携手前行。摘编自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自选一个文化交流的途径,运用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文化交流交融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解析】本题是论述题,首先,阅读题干要求,自选一个文化交流途径,如人口迁徙、商业贸易、战争等,以“文化交流交融”为主题来拟定题目,如人口迁徙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其次,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来论述。如印欧人在不同方向的迁徙形成了巴尔干的希腊人、小亚细亚的赫梯人、伊朗高原的波斯人、恒河流域的雅利安人,进而推动了希腊文明、西亚文明、印度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而且推动了西亚文明与希腊文明之间广泛交流。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如人口迁徙促进了区域文化转型,推动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答案:论题:人口迁徙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阐述:印欧人的迁徙影响了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文化发展。进入巴尔干半岛后融合当地居民形成的希腊人,创立了迈锡尼文明和古典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进入恒河流域后形成的雅利安人,开发了恒河流域;进入西亚后融合当地居民形成的新族群波斯人建立的波斯帝国,首次统一了西亚和北非文明区,促进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深入、广泛的交流。综上所述,人口迁徙促进了区域文化转型,推动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