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样态的分析启示与实践路径.docx

    • 资源ID:1207041       资源大小:47.2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样态的分析启示与实践路径.docx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样态的分析启示与实践路径摘要:目前我国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在战略思想、政策设计、学校实践和课堂教学四个维度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使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样态。市在相关研究与实践中注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政策设计和机制创新,注重思政课教研学段衔接和区域协作,注重思政课一体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和实践体验,新样态特征显著。从中可以发现,思想引领和政策保障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新样态的发动机,大学师资到中小学助教支持机制是思政课一体化的外部保障,一体化教师研修机制建设是思政课教学发展新样态的内部动力,教师讲述育人故事机制和优秀案例交流机制是思政课一体化新样态的生动体现,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交互共享是思政课i体化的智慧活水,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为思政一体化开辟新时空。一、新样态:新时代我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成就的新表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样态是万物生、长、化、壮、熟、老的不同阶段性表征,而新样态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新样式、形态、性状的综合,既是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概念,也是哲学、文化学概念,还是一个教育学概念。而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下的新样态,一般涉及四个基本维度,即战略层面的教育思想、宏观层面的教育政策、中观层面的学校实践和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一)战略思想: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战略高瞻远瞩、与时俱进思想政治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聚焦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门课程和载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虚到实、从边缘学科到关键学科的发展过程。在全媒体影响下,思政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载体和对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文化多元共存的复杂性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更影响着教师、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认同。需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从党和国家的高度做好新的顶层设o战略层面的思政教育新样态,是指党和国家关于思政教育发展目标、方针和实践方略的新变化、新发展。主要体现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国德育,特别是思政教育发展战略思想出现系列新阐释和新变革,例如,”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新教育价值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育人新立场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新内涵,“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思政教育新战略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思政育人新实践方略,“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教师要立志成为大先生''的新教师观等,构成了新时代我国思政教育思想新样态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下,大中小学思政课进入更受重视、更受期待、更面临机遇和挑战的一体化建设新时代,呈现出不少新样态。党和国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从目标、战略、内容、方法、外部影响、教师发展、社会实践、课程结构、范式评估、问题研究等角度,系统探索了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战略问题。深入分析这些新战略的内涵和特征,有利于厘清认识,强化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推进学校思政课教学健康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二)政策设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宏观层面的思政教育政策新样态,是指新时代党和国家及各省市出台的思政教育新政策。我国在教育新思想、新战略指引下.,陆续出台德育特别是思政教育的全局性、综合性、系统性和专题性政策,包括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教育政策、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教育政策、教育部等中央部委及省市级党委政府出台的教育政策,形成新时代思政教育发展“政策群”新样态。例如,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了“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的要求;202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将“学校党建及党建带团建队建”情况作为对学校督导的重点之一,将团中央纳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202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2022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职责及协调机制,等等,形成了立体化、整体化、系统化的德育和思政教育一体化政策新样态。分析表明,我国德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新特点和新样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不断拓展新的实践和空间,加强社会参与,打造实践型思政课教学新样态。政策设计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实践体验和社会志愿服务,既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又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实践机会。二是开展对话教学,构建对话式思政课教学新样态。对话式思政教学可以扩大课堂知识总量、深化知识理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良好师生和生生关系的构建,是打造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样态的突破口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关键。三是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研究导向,思政课教学形成大中小学共振的新方式,问题导向、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教师成长提供新的平台。四是线上、线下配合的研讨交流方式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实现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再指导形而下的飞跃。(三)学校实践: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法多样、效果提升中观层面的学校思政教育新样态,是指新时代学校思政教育实践场和育人力量良性互动所构成的“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四有”新生态学校表征。新样态学校是新形势下学校发展的高位概念,旨在去功利化,反对各种非科学、反教育的行为,意在创建那种“原生态、去功利、致良知、可持续”的现代学校,使每所学校都能获得“有品性、有品质、有品牌、有品位”的发展。学校把劳动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实现精神成长,逐步建构出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新样态。对劳动课程进行了系统规划和构建,重新明确了劳动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实现了观念和态度转变的一大步,成为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基地建设不断向深入推进的重要动力。目前,学校思政课正从边缘学科回归到立德树人关键学科,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和教学热情得到激发,实践智慧不断增长。学校通过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和学科联动等形式,以县域学科中心组引领教研网络建构,实施自上而下、由点带面的示范辐射,综合建构一种统筹全区域、全学科的整体协同体系,以助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好思政课,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程的需要。在把握学科本质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学段下课题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建议等,以期对探索和加强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同时,结合不同年段学生特点,着重探索体验性学习的实践路径,分析“改革开放”课题下的体验性学习实践样态,力求打造具有生命力的思政课堂。(四)课堂教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共性突出、情理交融微观层面的学科教学新样态,是基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课堂教学新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学科化发展性状,是扎根实践的课程育人创新。一个显著表现是,思政理论课教学出现质的飞跃,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日益入情入理,学科呈现结构化、系统化变革的一体化新样态。“一体化”是一种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非因果关系的有序状态。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进行一体化设计,体现了各学段前后衔接、首尾相应的历时性特征。恩格斯曾说,“理论永远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德国诗人歌德说,“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思政课教学既要聚焦实践问题,破解难题,也要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和成长需求,发挥对理想信念和心智成长的引领作用。可喜的是,价值引领、学生立场、问题导向正在成为广大教师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主要策略。接地气的教学必须关注问题,理解和尊重学生心理需求。研究发现,很多学校教师展现了匠心独运的课堂设计和独具魅力的教学风采,教师们聚焦课程内容问题链,重塑了思政课新样态,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思政课教学样态出现转型,但因固守学科知识立场和传统教学样态,一些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仍停留在知识表层,内化不够,需要进一步探索思政课新结构教学评范式,打造学科课程提质增效新样例。二、视域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新样态(一)市级政策引领:聚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政策设计和机制创新形成“市区联动、知行联动、时空联动、家校联动”的思政课一体化互动机制。作为首都和首善之区,积极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以首善标准开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程'出台市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关于推进高校思政课质量保障工程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年出台的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是全国省级教育部门中第一份关于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文件。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成立市学校思政课工作中心,有力推进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有序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办好思政课。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徐青森听取市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做法后认为,“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谋划到位,政治格局大,站位高,每一步都很扎实,前瞻性强。”探索”纵向衔接、横向协同”的全市一体化思政课建设实践研究新机制。2018年11月8日,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成立,首次将大中小幼及职高、学校、家庭、社会等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一体化德育,特别是一体化思政课教学实践研窕的专门力量。陆续推出“大中小幼各阶段教师同台讲述育人故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思政课大中小学思政教师同上一堂思政课''等举措,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调查发现,49.4%的小学教师、40.0%的初中教师、54.8%的中职教师、42.9%的高中教师和7.9%的大学教师认为,思政课教材的内容衔接和一体化开发程度,已达到无缝衔接或衔接较好的程度。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研制和教学,进行教育价值引领。2020年,受国家教材局委托,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中学分册的研制,承担中小学4册读本的试教试用和教师审读工作,体现了思政课教学探索中的首善作用。(二)区域群体实践创新:跨区域、跨学校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丰富多彩探索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究共同体的形式和内容。2021年4月,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牵头发起,东城区教委、工业大学、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社、首都师范大学、市第十一中学共同推进,成立全国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究共同体,全国近百所大学、中小学加入,举行了20多节大中小学思政课观摩和交流研讨活动。2022年4月,第二届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究论坛再次举办,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交流日益常态化。进行政策、研究和实践协同,成立首个市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示范区和研究基地。年月,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与区教委签署协议,成立“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示范区”,聚焦一体化思政课实践研究。示范区和基地立足区,着眼市,致力于总结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经验,开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把区教育资源富集的优势转化为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新动能。(三)学科教研一体化:思政课教研学段衔接和横向协作迈出新步伐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组。2020年6月,在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指导支持下,区率先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组,加快融合各级学校资源,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区整体规划并实施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5+M+N思政教育课程:其中,“5”课程是指面向全体教师,每学期不少于5次,聚焦教材、学情,研究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开展集体备课,探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改进;“M”课程是指中学开设了深度学习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展示等,小学开设了深度学习和学业标准等工作坊,供教师们自主选择,随意参加;N课程是指举办名师和骨干教师研讨会,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举办大中小幼教师同台讲述育人故事活动,形成培养教师育德能力的“大思政课''舞台。年开始,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和西城区教委一起,承办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育人故事活动”,塑造优良的师德师风。四年来,位大中小幼教师登台分享他们感人至深的育人故事,参与学校层面讲述育人故事活动的老师近万人次。实践表明,讲述育人故事是新时代分享教师育人经验的平台,是展示教师育人成果的平台,是提升广大教师育人能力的平台,更是弘扬和塑造良好师德师风的平台。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是善用“大思政课”、用优良师德师风和优质育人能力回应教育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实践部门和高校协作开展思政课一体化课程教学,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例如,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走进东城,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东城区13所中小学校成为首批实践活动基地校,成立思政课青年教师成长营,走进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力青年思政教师成长。(四)学校实践改进:思政课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和实践体验同频共振整合教学内容,打通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知识点。比如,景山学校把一体化切入点定位到教材知识点打通上,弄清十二年思政课到底讲了哪些内容,分布在咖一段,要求到什么程度,结合实践,研究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实际,放在哪一段讲更为合适,讲到什么层次更为科学,特别是要把交叉内容重点整理出来,不同学段要把层次性和区别讲出来。内容方面:小学重点是在讲人、讲事,落在情感认同;初中重点在讲事的基础上明理;而高中是重点讲理的产生和推演。三个学段之间不缺位,更不越位和错位,这种探索取得显著效果。积极构建全域思政教育体系。例如,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紧紧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培养60个好习惯为抓手,跟进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把思政教育内容贯穿于各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梳理出各学科一至六年级思政教育的细目和内容,使思政教学全员化,构建学校思政课程体系。探索初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特色。例如,市第八中学在初中学段开展课前演讲活动,七年级演讲主题是“我爱我家八年级是法律演讲,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提升法律意识;九年级随着学生关心时政、关注国家发展热情的提升,开展了时政演讲,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例如,市京源学校开发“现在进行时“课程。课程是以当下正在发生的重大社会或自然事件为资源,以探究方式开展跨学段、跨学科的校本课程。“现在进行时”课程从年起每年举办十期,迄今已举办期,成为京源学子关注世界风云变幻和人间百态的独特形式。三、主要启示(一)思想引领和政策保障,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新样态的发动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有效发挥党政机关的组织优势和管理优势,聚焦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建设,成立思政课一体化党政力量工作专班和研究机制,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解决热点和难点,让思政课教学真正在立德树人中“唱主角”。(二)教学资源优化和供给,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样态的外部保障发挥高校思政学科的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统筹规划专业课程,针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学需要,组织硕士生、博士生和大学辅导员下沉学校思政课课堂,担任助教和教师,形成政策支持机制。(三)教师研修的一体化机制建设,是思政课教学发展新样态的内部动力建设市区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研修示范基地,研修基地的学习效果纳入思政课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考评。采取全员轮训方式,在每个继续教育周期内,保证思政课教师都有一次在研修基地进修的机会(四)教师讲述育人故事机制和优秀案例交流机制,是思政课一体化新样态的生动体现依托教师讲述育人故事活动机制和平台,市区校实现三级联动,开展思政课教师同台讲述育人故事活动、优秀案例展示活动,激活思政课专业研修的内驱力和立德树人新动能。(五)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交互共享机制,是思政课一体化新样态的智慧活水打造跨学段备课平台,让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增进对彼此学段内容的了解和理解,明确备课衔接点,解决备课疑难点,用真理感召学生、用事例说服学生、用情感激发学生。建立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资源数据库,使每个教师都能成为教学资源的分享者和享用者。利用网络直播、线上课堂等形式开展不同学段的听课、评课活动,与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进行交流。(六)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是助推思政课一体化新样态的新时空在教育常态化环境下,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组织相应的主题性社会研学实践,促进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调查和学生研学实践相结合,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样态不断拓展新时空,生生不息,切实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作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践路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是推进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安排。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点面结合,采取多维路径,促进教学研究互通、教学内容联通、教学资源融通和教师培养贯通,以赋能思政教育一体化育人质量提升。在我国思政课课程体系中,小学和初中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高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课、大学阶段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学段的思政课,虽名称有所不同,但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新要求,这是完善我国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战略安排。市区中小学数量多、类型全,高校云集,是国家基础教育创新实验区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方面有独特优势。近年来,区加强顶层设计,打破学段区隔,采取务实举措,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教研实践。一、从思政课一体化到思政教育一体化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接着,在谈到思政课建设中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讲话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精神。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次明确提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体化的重要论述。如果说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关键是学段之间的纵向衔接,那么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则体现了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内在统一性,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着眼点不仅是学段的纵向衔接,还要求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学科德育)横向贯通,同时整合家庭、社会、政府等多方面的力量。如果说思政课一体化的工作对象和重心是课程,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工作对象和重心则是“人二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体现了对思政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认识的深化。二、从小初高一体化到大中小学一体化年,市区教师进修学校(以下简称“进校”)思政教研组开始探索小初高跨学段联合教研。年月,进校成功举办“核心素养与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论坛。年月,进校在全国率先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组(以下简称“一体化教研组”),很快形成常态化研讨机制,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教研与教学。一体化教研组的目标是:在教学研究互通方面,通过开展一体化的课例研发、课题研究、集团校联合教研,建立思政教育一体化研究机制;在教学内容联通方面,通过构建一体化内容整体框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一体化教学、学科德育的研究与实践,衔接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内容;在教学资源融通方面,通过丰富社会实践资源、汇聚教师研修资源、打造跨学段备课资源,形成思政教育一体化育人合力;在教师培养贯通方面,通过构建一体化教研课程、开展“浸润式”教师研修、建设思政课一体化基地校和大中小学思政课共同体等,培育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教研组的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例会机制、研讨机制、项目机制、协同机制、融合机制、激励机制等。三、思政教育一体化教研的主要实践路径我们的一体化教研坚持点面结合。一是“点”上的思政教育一体化课堂教学指导,因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二是“面”上的教师素养提升,使教师获得“带得走”的设计和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能力。主要实践路径如下。路径1:研发一体化教学示范课例。近年来,一体化教研组每学期都会研发或参与研发一体化教学示范课例,研发过程为筛选主题f搜集资料f确定目标f设计内容一课堂实施f反思改进。一体化的教学主题可以是社会性热点议题,也可以是相邻学段的相同或相近学习主题。教师需要整合教材内容,才能做好一体化教学设计,使思政课教学更有亲和力和针对性,使不同学段的学生各有所获。例如,一体化教研组围绕“让社区更美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党史,悟思想,增自信”“促进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议题,让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课,形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涵盖不同学段的系列i体化课例。在教研活动中,一体化教研组通过解读课例,向教师说明“它为什么是一体化的、它是怎么实现一体化的以及实施一体化教学需要注意什么”等问题,以此让更多的思政课教师理解而且能够实施一体化教学。同时,一体化教研组注重让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面对面共同分析学情、研究教学内容。这一研讨形式能够帮助教师设计出不同学段教学目标螺旋上升、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教学方式具有梯度性和教学评价具有层次性的一体化课例。路径2:依托课题研究解决关键问题。针对在课例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师生问卷调查以及主管领导干部的访谈,梳理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如思政课教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等,分别申报或参与研究不同的课题。这些课题相互支撑,构成系统,聚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路径3:建构多样化的教研课程体系。近年来,进校整体规划了5+M+N教研课程(图1):5课程是面向全体教师、解决共性问题的专业必修课程,每学期不少于5次,主要聚焦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分析,旨在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课程理解、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及教学评价能力;M课程是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的,分专题、可选择、个性化的必选课程;N课程为联片任选课程。5+M÷N思政教研课程提升了思政课程教研的系统性、选择性和实践性,为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开展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课题研究课例研发专题研讨学科教研基地路径4:开展集团校联合教研。进校教育集团包括两所分校和9所中小学,在集团校开展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系列联研活动,围绕一体化教学主题,不同学段、不同学校的思政课教师深度参与、充分讨论、众筹智慧,促进了思政教育一体化教研“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路径5: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基地校。年,区在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基础上,在全区高中校推进“学科建设2.0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包括5个项目,其中之一就是“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基地校建设行动”项目,由中学牵头,与小学和大学一起实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促进了区思政课跨学段整体育人质量提升。路径6:推动学科德育建设。年,进校成立德育教研室,研究学科德育在课堂上的落点,促进思政教育融入各个学科,以期使思政教育既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年月,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启动,项目采用“研究一实践一改进”螺旋上升的推进机制,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教学同向而行、协同发展,促进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总之,进校秉持“一体化教研纵横联动”的思路,促使思政课育人转型升级。进校的思政教育一体化教研实践也引起了主流媒体和教育同行的持续关注。近年来,区先后承担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场会、教育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现场推进会现场观摩、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果交流会等。进校的教研实践成果被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评为“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区也成为首个“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和“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示范区二今后,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开展思政教育一体化教研,期望吸引越来越多的思政课教师积极投入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为讲好铸魂育人的思政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教研的智慧和力量。

    注意事项

    本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样态的分析启示与实践路径.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