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49项:橄榄蛏蚌人工养殖技术.docx

    • 资源ID:1210410       资源大小:17.3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49项:橄榄蛏蚌人工养殖技术.docx

    第49项:橄榄蜂蚌人工养殖技术推荐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橄榄蛭蚌是我国特有淡水蚌类,壳薄肉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软体部洁白如羊脂玉,素有“淮河鲍鱼”之美誉,是安徽阜阳、湖北天门、浙江德清等地十分著名的特色高档河鲜,餐饮市场价格在400-600元/千克,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养殖池塘套养橄榄蛭蚌,可以有效净化转化养殖水体,同步实现污染物资源化利用和养殖增效,带动渔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当前,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成为各地的硬性要求,推广橄榄蛭蚌池塘鱼蚌混养,为池塘养殖尾水治理提供新路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阜南县京淮特种水产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突破我国橄榄蛭蚌人工繁育技术,并实现苗种的规模化繁育,为该技术推广提供优质苗种和养殖技术指导。阜南县京淮特种水产有限公司制定了橄榄蛭蚌池塘养殖技术规程(Q/FNJH.N012022)橄榄蛭蚌苗种培育技术规程(Q/FNJH.N022022)等企业标准,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2019年公司被授予“阜阳市橄榄蛭蚌苗种培育试验基地”,产品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有机产品等认证。(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目前,该技术已在安徽省阜阳市、芜湖市、铜陵市等地示范推广。在阜南县京淮特种水产有限公司、芜湖市湾扯区畜牧水产管理中心、铜陵县九公池生态水产专业合作社、阜南县种养专业合作社、阜南县三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阜南县龙聚种养专业合作社及阜南县濠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技术示范和推广工作,示范面积945亩。(三)提质增效情况。人工养殖条件下,壳长5厘米左右蚌苗经1一2年均可达商品蚌规格(1214厘米),平均放养成活率为90%以上,平均每亩新增纯收益20004600元。养殖池塘氨氮、总磷等指标常年达地表水三类标准,实现污染物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技术要点(一)橄榄蛭蚌池塘养殖技术。1 .培育池基本要求。池塘面积1亩以上,蓄水深40厘米以上,淤泥厚度2030厘米,底质环境符合GB15618。池壤无渗漏,水源符合渔业水质标准。2 .养殖模式。推荐池塘鱼蚌混养、池塘主养等模式。3 .养殖方式。推荐网箱吊养。网箱长40厘米X宽40厘米X高25厘米,金属或塑料箱体,箱底用土工膜或尼龙筛绢布绷紧展平,四周及顶部用网目为1.5厘米的聚乙烯网片围挡。箱底置5厘米厚度的硬质泥土。养殖期间每30天加1次新土,随着幼蚌生长,逐步将泥土厚度补充到20厘米。4 .放养密度。每箱放养幼蚌约80100只,每亩水面吊网箱150一200个。后期随着幼蚌生长,养殖密度宜适当降低至5000只/亩。5 .水质调控。生长高峰期每隔20天施1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千克/亩,生石灰加水化浆全池泼洒。鱼蚌混养模式下,无需施肥。池塘主养模式下,每1015天1次生物有机肥,每次用量为1520千克/亩,晴天上午化浆后全池泼洒,以保持水体透明度3040厘米为宜。6,越冬管理。培育池水深1.5米以上,吊养网箱移至水体中下层,水体透明度保持3550厘米,肥水越冬,冰封期破冰增氧。7 .病害预防。蚌苗入池吊养前,用3%食盐水浸泡蚌体10分钟。57月,生石灰用量1520千克/亩,化浆后全池泼洒。(二)橄榄蛭蚌稻田养殖技术。选择水源充足、保水性好的稻田,面积在1亩以上,根据稻田的实际形状,开挖“一”“十”等形状沟槽。水稻品种应选择抗病力强、不易倒伏的水稻品种。在水稻栽插后1015天投放蚌苗。蚌苗投放密度2500只/亩,壳长5厘米以上。蚌苗投放前用20毫克/升高镒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可通过微型水泵营造微流水环境,有利于蚌苗生长。三、适宜区域华东、华中、华北、华南等暖温带、亚热带气候区均可推广应用。设施化控温养殖,应用地域不受限制。四、注意事项水体溶解氧应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夏季高温季节应及时增氧。五、技术依托单位(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注意事项

    本文(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49项:橄榄蛏蚌人工养殖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