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汇编(完整版).docx
-
资源ID:1210482
资源大小:31.01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汇编(完整版).docx
2024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汇编(完整版)1 .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答案】确定教学目标并进行任务分析之后,教师要组织教学过程中几个基本要素,如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材料以及教学情景等。教学事项加涅指出,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以下九大教学事项:引起学生注意一提示教学目标一唤起先前经验一呈现教学内容一提供学习指导一展现学习行为一适时给予反响一评定学习结果一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教师常常要用到的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游戏。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综合权衡教学情景、学生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性质以及教学媒体的特性等方面的因素。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两个方面。2 .选择教学策略【答案】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到达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方案,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发现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创造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奉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计算机辅助教学掌握学习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来的。重点难点提示重点是理解并掌握教学教学目标的分类、组织教学过程的要素。难点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来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3 .教学目标及其意义【答案】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4 .教学目标的分类【答案】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知目标一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情感目标一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即接受、反响、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动作技能目标一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到达的目标,即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5 .教学目标的表述【答案】行为目标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重点划题目】1 .皮亚杰的道德开展阶段论【答案】(1)自我中心阶段(2岁5岁),这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权威阶段(6岁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可逆性阶段(8岁10岁),这一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4)公正阶段(10岁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2 .柯尔伯格的道德开展阶段论【答案】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开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开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他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开展阶段论,即: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3 .小学生品德开展的基本特征【答案】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2)道德言行从比拟协调到逐步分化;(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总体来看,小学生的品德开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性、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开展较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在过渡的过程中,存在着转折或质变的时期,即关键年龄。从整体开展来看,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4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答案】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5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答案】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影响。(2)内部条件。包括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6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答案】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典范示范、群体约定与奖惩等。重点难点提示重点是理解并掌握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小学生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和条件、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品德开展阶段理论及小学生品德开展的基本特征。难点是如何根据理论来促进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形成。7 .态度的实质与结构【答案】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响的倾向性。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8 .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答案】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表达,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拟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道德认识是对道德标准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着,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谢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9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答案】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实质是相同的。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第一,所涉及的范围不同。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技能的形成重点划题目】1 .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答案】心理学家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到达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2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答案】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响;(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3 .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答案】加里培林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原型定向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原型操作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方案,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原型内化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可划分成三个小的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重点难点提示重点是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形成的四阶段理论及每个阶段的动作特岱年,心智技能的实质及形成的三阶段理论。难点是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4 .技能及其特点【答案】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表达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5 .技能的种类【答案】操作技能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心智技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6 .技能的作用【答案】技能是符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它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知识的学习重点划题目】本章概述了知识和知识学习的类型,详细介绍了知识获得和知识保持的操作方法以及遗忘的理论解释。知识点梳理1 .知识学习的类型【答案】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指学习由假设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假设干概念之间的关系。(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学习O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2 .知识的类型【答案】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1)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由于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3 .知识的获得【答案】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来自长时记忆系统的原有知识建立一定的联系,并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而要理解新信息的意义,首先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其次必须对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这是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的。(1)知识的直观知识直观的类型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外表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I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选用,词与形象的配合;“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III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IV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2)知识的概括知识概括的类型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I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II提供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In科学地进行比拟;比拟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类比拟和异类比拟。IV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4 .知识的保持【答案】遗忘及其进程对于遗忘开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了经典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从曲线可以看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2)遗忘的理论解释痕迹衰退说干扰说研究说明,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所谓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的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的材料的干扰。动机说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深度加工材料有效运用记忆术进行组块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指在学习到达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研究说明,学习的熟练程度到达150%时,记忆效果最好。合理进行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每次时间短,次数多);一种是集中复习(每次时间长,次数少)。研究说明,一般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重点难点提示重点是知识的获得和保持,难点是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和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5 .知识学习的作用【答案】知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开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学习动机重点划题目】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答案】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察,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6 .学习动机的理论【答案】(1)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一般说来,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防止失败的动机。(4)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上下、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三是自我强化,所谓“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同时.,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7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答案】(1)学习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一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时机,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2)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响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第五章学习的迁移。重点难点提示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难点是如何利用这些理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8 .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答案】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信念等。学习需要又称为学习驱力。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到达目标的主观估计,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1.联结学习理论【答案】桑代克的尝试一错溪说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响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试误形成的。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把有机体反响之后出现的、能增强反响概率的手段或措施称为强化。强化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强化物是指能够提高反响概率的刺激物。强化(物)有正强化(物)与负强化(物)之分。呈现能提高反响概率的刺激的过程即正强化,所呈现的刺激即正强化物。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响概率的过程即负强化,厌恶性刺激即负强化物。“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是该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最有代表性的应用之一。2 .认知学习理论【答案】(1)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苛勤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它是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是对事物的关系的认知。完形一顿悟学说作为最早的一个认知性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心理具有一种组织的功能,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尝试一错误和顿悟在人类学习中均极为常见,它们是两种不同方式、不同阶段或不同水平的学习类型。布鲁纳的认识一结构学习论布鲁纳观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他的教学观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态度。布鲁纳把学科的基本结构作为教学的中心。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开展。在皮亚杰的理论和布鲁纳的早期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学习观;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学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重点难点提示重点是理解关于学习的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学习的分类、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各个心理学家对学习的阐释。难点是如何运用这些研究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例如如何运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矫正其不良行为等。3 .学习的实质与特性【答案】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开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4 .学习的一般分类【答案】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加涅把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这八类学习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响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区分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它们分别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中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标准的学习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