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表格式).docx
-
资源ID:1213023
资源大小:18.35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表格式).docx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语文年级/册八年级(上)教材版本人教版(部编版)课题名称第六单元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难点名称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仁政”思想.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仁,这个字的意思容易理解,但“仁政”作为一种学说,作为儒家的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让学生当堂理解是有难度的。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作为中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各方面的影响,很难理解在当时战乱纷争的时代,孟子为什么提出的这种以“和”为本的治国理念,更多的人认为通过武力征服才是合理的。这也是学生心中的疑惑之处。难点教学方法1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得出“作战和治国都需要人和”的道理。2 .通过说文解字的方法理解“仁”,然后再过渡到对“仁政”思想的理解。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大家对孟子这个人了解吗?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故事孟母三迁,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孟子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孟母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培养出了一位伟大的人物,现在我们尊称他为“亚圣”,后世以“孔孟”并称。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反对霸权主义,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今天我们学习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体现了他的这一主张。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 .作者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观点,列举了两个事例,请同学们找出来。攻城失败和守城失败这两个事例。2 .同学们对这两个事例进行分析:思路如下攻城的一方占据哪个有利条件?天时守城的一方占据哪个有利条件?地利结果如何?守城失败得出什么结论?天时不如地利继续分析第二个事例:攻城的一方占据哪个有利条件?人和守城的一方占据哪个有利条件?地利结果如何?攻城失败得出什么结论?地利不如人和所以说,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作战条件中,人和是最重要的。接着作者话题一转,他认为作战需要靠“人和”,治国更需要“人和二3 .请同学们思考:君主如何才能得到“人和”呢?需要君主实行“仁政”4 .什么是“仁政”?先理解“仁”的含义:仁,亲也一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孔子:核心是爱人,对人有爱心孟子:恻隐之心,即同情心5 .实施仁政就是要把“仁”的思想落实到具体的国家治理之中这就是仁政。所以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课堂练习(难点巩固)在括号内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句子填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台独分子”妄图利用台湾海峡这一()来阻挡祖国的统一是不会得逞的。“一个中国”是人心所向,正所谓(不如)。我们看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支持“一个中国”的主张,反对“台独”分裂势力,正所谓“,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我们绝不承诺放弃武力,这正是“以,。”所以,“君子有,wo小结文章开篇点题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用战争的两个事例证明论点,指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推及到治国。君主要实施仁政',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