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3384-2023铁路信号继电器试验方法.docx
ICS 45.020CCS S61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33842023铁路信号继电器试验方法Railwaysignallingrenys-7estmethods2024-04-01 实施2023-0974发布国家铁路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试验要求35通用测试方法46继电器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11-XX.A刖三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铁路行业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信信号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炜、张丽范、邱红蕴、李庆诗、李学强、罗文天、刘艳、刘恕、郝丽娜。铁路信号继电器试验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铁路信号继电器的术语和定义、试验要求、通用测试方法、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本文件适用于铁路信号设备中的铁路信号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082021朔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IEC60695-11-10:2013,MOD)GB/T2423.12008电工电一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EC60068-2-1:2007,IDT)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EC60068-2-1:2007,IDT)GB/T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IEC60068-2-30:2005,IDT)GB/T2423.52019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积导则:冲击(IEC60068-2-27:2008,1DT)GB/T2423.10-2019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法)(IEC00068-2-6:2007,IDT)GB/T2423.16202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和导则:长霉(IEC60068-2-10:2018,IDT)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IEC60068-2-11:1981,IDT)GB/T2423.2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IEC60068-2-13:1983,IDT)GB/T5169.52020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5部分:试验火焰针焰试验方法装置、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IEC60695-11-5:2016,IDT)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动接点heelcontact随同继电器衔铁(翼板)一起动作的接点。3.2动合接点frontcontact前接点继电器衔铁(翼板)吸合时与动接点闭合的接点。3.3动断接点backcontact后接点继电器衔铁(翼板)释放后与动接点闭合的接点。3.4定位接点normalcontact有极继电器按规定正方向通电时与动接点闭合的接点。3.5反位接点reversecontact有极继电器按规定反方向通电时与动接点闭合的接点。3.6充磁值energizedlue为了测试释放值或转极值,预先使磁系统充分磁化,向继电器线圈通以规定的电压值或电流值。3.7释放值releasevalue向继电器线圈通以充磁值,然后逐渐降售电压或电流,至全部动合接点断开时的最大电压或电流值。3.8额定值ratedvalue继电器在规定或特定运用状态时的电压或电流值。3.9工作值workingvalue向继电器线圈通电,直到衔铁止片(钉)与铁芯(极靴)接触、全部动合接点闭合,并两足规定接点压力时所需要的最小电压或电流值。3.10反向工作值reverseworkingvalne向继电器线圈反向通电,直到衔铁止片(钉)与铁芯(极靴)接触、全部动合接点闭合,并满足规定接点压力时所需要的最小电压或电流值。3.11反向不动作值reverseno-movingvoltage向偏极继电器线圈反向通电,继电器不动作的最大电压值。3.12正向转极值pole-changingvalue使有极继电器的衔铁转极,全部定位接点闭合,并满足规定接点压力时的正向最小电压或电流值。3.13反向转极值reversepole-changingvalue使有极继电器的衔铁转极,全部反位接点闭合,并满足规定接点压力时的反向最小电压或电流值。3.14临界不转极电压值criticalnopole-changingvoltage有极继电器在转极瞬间,因衔铁受阻力作用,而不能转极的最小电压。3.15返还系数returncoefficient继电器释放值与工作值之比。3.16缓放时间slowreleasetime向继电器线圈通以额定值,从线圈断电起,至动合接点断开所需要的时间。3.17返回时间transfertime向继电器线圈通以额定值,从线圈断电起,至全部动断接点闭合所需要的时间。3.18吸合时间pick-uptime向继电器线圈通以额定值起,至全部动合接点闭合所需要的时间。注:缓吸继电器吸合时间称为缓吸时间。3.19接点回跳时间contac.bouncetiee继电器接点闭合或断开时,接点不规则通断现象所包括的时间。3.20接点压力contactpressure继电器处于释放(反位)或工作(定位)状态时,闭合接互间的压力。3.21接点间隙contactclearance继电器处于释放(反位)或工作(定位)状态时,断开接点相互间的间院3.22接点共同行程COntaCttravelroute接点从接触开始到运动终了的行程。3.23接点齐度contacthomogeneity继电器各组接点间同时接触或断开的距离或时间差。4试验要求4.1 试验种类和项目4.1.1 继电器的试验分为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两种。4.1.2 继电器的试验项目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4.2试验条件4.2.1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本标准中规定的测试(除特殊规定外)均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为:a)温度:15C'35C;b) 相对湿度:25$75%;c) 气压:86kPa106kPa。4.2.2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如果所测的参数随温度、湿度、气压的变化规律为未知或有特殊要求时,应采用下列标准大气条件:a)温度:20eC±C:b) 相对湿度:63%67%;c) 气压:86kPa106kPa。4. 3测试仪表的要求4.3 .1制造和检验部门使用的直流电压表、电流表的准确度不应低于0.5级,交流(50HZ)电压表、电流表的准确度不应低于1级。4.3.2 交流25HZ继电器可采用近似有效值的交流电压表、电流表测量。4.3.3 相位表的准确度不应超过±3°。4.4 试验电源的要求电源电压应保持稳定,其皮动范司不应超过5%。直流电源应采用直流发电机、蓄电池或交流全波整流电源(除特殊规定外,纹波系数不应大于5%)。交流电源的波形应为正弦波,频率为50Hz±lHzo4.5 测试电路图中代号及含义测试电路图中各种代号含义见表1。表1测试电路图中各种代号含只序号代号含义备注序号代号含备注1E直流电源-11SB示波器2A直流电流表-12MB电秒表3V直流电压表13K开关4>交流电流表14XD信号灯泡12V、25W5<交流电压表15C电容器6B变压器16BP变频器25Hz,300VA7YB移相变压器可用4个BGI代替17JL局部泄波器8ZOB自耦变压器250Y、1kVA18GL凯道滤波器9R变阻器(电阻器)19XC相位测试仪一10J继电器5通用测试方法4.6 外观、外形和安装尺寸的检查4.6.2 按产品标准的规定目视进行外观检查。4.6.3 应采用准确度不低于005mm的量具,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对外形和安装尺寸进行测量。5. 2机械特性的测量5.2.1测量接点压力时,应逐渐增加测力计端头在接点处的压力,并在接点断开的瞬间进行读数。测力计的着力点(除特殊规定外)应在簧片上紧靠接点前端处,测力计的测杆应平行于簧片的平面。5.2.2测量接点间隙时,塞尺的轴线应垂直于接点相互间最小距离的连线,接点簧片不应产生位移。5.2.3测量接点共同行程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继电器分别采用以下方法:a) 将规定厚度的塞尺插入接点簧片和托片间,塞尺的轴线应垂直于接点簧片和托片间最小距离的连线,接点簧片不应产生位移;b) 将规定厚度的塞尺插入接点簧片和推动卡间,接点簧片不应产生位移;O将规定厚度的塞尺插入衔铁与铁芯间(一般测量点为铁芯中心),或衔铁和后止挡间,然后推动衔铁使衔铁压紧塞尺。此时,所有接点接触,则接点共同行程符合要求。5.2.4 接点齐度的测量,推动衔铁检查各接点同时接触或同时断开的误差,其差值用量规(或时间测试仪)测量和表示灯监测,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5.2.5 塞尺、测力计应符合以下规定:a) 塞尺的准确度下应低于2级;b) 测力计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2%。5.3接触电阻的测试5.3.1接触电阻是指在接点间或插片与插变同通过规定的电流时,在接触处所呈现的电阻。一般是在引出端进行测试。5.3.2采用电压表-电流表法测试,测试电路见图1,或用以臂电桥测试,接点的闭路电流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图1接触电阻测试电路接触电阻按公式(1)计算:R产/氏式中:R接触电阻值,单位为欧姆(Q);U电压值,单位为伏特(V);1一一电流值,单位为安培(八);R;引接线电阻值,单位为欧姆(。)。5.3.3接点不加负载,继电器施加额定值,动作两次后再开始测量,共测三次,取其数据的最大值。5.3.4测插座簧片-接点单元或电源片单元接触电阻时,待测的两者先插拔5次后再开始测量,共测三次,取其数据的最大值。TB.T3384-20235.4线圈电阻的测试5.4. 1继电器线圈电阻是指环境温度为+20C时线圈的直流电阻。5.4.2 继电器在标准的试验大气条件下应放置2h后进行测试。线圈电阻在5Q以上的可采用单臂电桥测量,5。及其以下的可采用双臂电桥测量。5.4.3 测量5Q及以下的线圈电阻时,应排除引接线电阻及线圈与插片连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5.4.4 将测得的电阻值换算到+20时的数值,按公式(2)换算。式中:R2O换算到+20C时的电阻值,单位为欧姆(。);R,环境温度为t时测得的电阻值,单位为欧姆(Q);一在0时被测线圈导体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铜为0.00414C);t测量时的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5. 5温升的测试6. 5.1线圈温升是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线圈的稳定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一般用电阻法测量,平均温升按公式(3)计算。S=H6.匕*%J*(%-%)式中:tpj被测线圈的平均温升,单位为开尔文(K)、2被测线圈在发热情况下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O2被测线圈热态电阻时的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R2温度为时,被测线圈的电阻值,单位为欧姆(。);R1温度为。时,被测线圈的电阻值,单位为欧姆(。);在Oe时被测线圈导体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铜为0.0041C);O一一被测线圈冷态电阻时的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eC)o冷态电阻、热态电阻测试时应符合以下规定:a) 测试冷态电阻时,继电器放在测量室内不少于8h,在测量前Ih内,室温的变化不应大于3时进行测试;b) 测试热态电阻时,将继电器放入产品标准规定的最高环境温度的恒温箱内,并在线圈上施加产品标准规定的额定值,经2h后测试第一次;以后每隔Ih测试一次,当每Ih温度变化不超过IC时,则认为已达到稳定温度,才能测试热态电阻。短时工作的线圈0.13C、0.17Q、0.44C、80Q、120。和125。温升试验在测试热态电阻时,应将继电器放入+60C的恒温箱内,保温2h后,在线圈上通以产品标准规定的额定值20min后测量。0.06。的线圈温升试验在测试热态电阻时,应将继电器放入+60的恒温箱内,保温2h后,在线圈上通以额定电流6min后测量。5.5.2接点温升是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接点的稳定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将开罩的继电器放置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最高环境温度恒温箱内,接点通以产品标准规定的电流,用温度测试仪测量接点的稳定温度,即每1h内温度的变化不超过1C,接点温升按公式(4)计算。.t=2-2式中:t被测接点温升,单位为开尔文(K);O2一一被测接点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0一一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5.5.3继电器与恒温箱壁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恒温箱壁的辐射热和温度的不均匀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5.6绝缘电阻5.6. 1绝缘电阻的测量应在按正常工作位置安装的继电器上进行。5.6.2绝缘电阻是各不相连导电部分之间,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用500V兆欧表所测得的电阻值。5. 6.3绝缘电阻的测量部位如下:a) 每一线圈各绕组之间;b) 线圈绕组与继电器其他部件之间;c) 各接点之间;d) 带电部件与地之间;e) 继电器线图在元电状态下,测量上述部位的绝缘电阻;线圈在有电状态下,不测量线圈绕组与继电器其他部件之问的绝缘电阻。5.6.4测量绝缘电阻时,继电器应置干绝缘板上进行。5.7耐压试验5.7.1耐压试验应在按正常工作位置安装的继电器上进行5.7.2施加电压的部位同5.6.3。5.7.3 继电器在无电状态下,对上述部位进行耐压试验。5.7.4 逐渐升高试验电压至产品标准规定值,历时Imin,漏泄电流不应大:20mA。5.7.5 试验电压上升与下降的速度不应大于500VZs05.8接点回跳时间的测试5.8. 1线圈加以额定值,采用示波器测试所有动合和动断接点回跳时间(可采用带有外触发和时标的长余辉示波器),其测试电路见图2。说明:R无感电阻;K无回跳的接点或水银开关。图2接点回跳时间的测试电路图5.8.25.8. 3接点回跳时间变化过程接点用路也田图3接点回跳时间的典型波形电金3S<J接点开路甩压不应大于6V,闭路电流不应大于6mA。采用示波器测试接点|口1跳时间的典型波形见图3,|口跳时间不包括变化过程。5. 8. 4电源时,示波器的基准时间误差不应大于3%;继电器的线圈应直接跨接在电源输出端上;当采用整流直流输出的纹波系数不应大于1%。5. 9低温试验应按GB/T242?.1-2008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 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对继电器进行外观检查、机械特性测量、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b) 将继电器在试验的标准大氧条件下放置2h,然后按正常工作位置牢固地装在试验架上,并放入试验箱内;c) 将试验箱内温度降低到产品标准的起定值,持续时间2h,在降温和保温过程中,继电器在额定值下应正常工作:d) 保温后,在试验箱内测试继电器的电气特性和时间等性,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e) 将继电器从试验箱内取出,在标准的试验大气条性下放置、b或产品标准规定的恢复时间后进行外观检查、机械特性测量、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D继电器与试验箱壁应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箱温不均匀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试验箱内继电器的相互间距离不应小于继电器的外形尺寸。5.10高温试验应按GB/T2423.22008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 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对维电器进行外观检查、机械特性测量、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b) 将继电器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应放置2h,然后按正常工作位置牢固地装在试验架上,并放入试验箱内:O将试验箱内温度上升到产品标准的规定值,持续时间2h,在升温和保温过程中,继电器在额定值下应正常工作;d) 保温后,在试验箱内测试继电器的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e) 将继电器从试验箱内取出,在标准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放置6h或产品标准规定的恢复时间后进行外观检查、机械特性测量、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f) 继电器与试验箱壁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箱壁的辐射热和温度的不均匀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试验箱内继电器的相互间距离不应小于继电器的外形尺寸。5.11交变湿热试验应按GB/T2423.42008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 初始检测;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对继电器或插座进行外观检查、机械特性测量、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b) 条件试验:将继电器按正常工作位置牢固地装在试验架上,并放入试验箱内:C)严酷程度:高温40°C、循环次数按产品标准的规定;d) 降温方法采用GB/T2423.42008中的方法1;e) 中间检测:试验最后一个循环结束前2h,在箱内测量继电器或插座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f) 恢复条件:试验结束后,从箱内取出继电器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放置恢复2h;g) 最终检查:恢复后马上进行绝缘耐压试验,复验时的试验电压值,应为原试验电压值的75%,外观检查、机械特性测量、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h) 被试继电器放在恒温恒湿箱的中央,四周应有足够的距离,箱内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均匀:试验期间被试产品上应无水滴。5.12 低气压试验应按GB/T2423.21-2008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 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对继电器进行外观检查、机械特性测量、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b) 将继电器按正常工作位置牢固地安装在试验架上,放入正常空气压力的试验箱内;c) 使箱内气压以10kPamin的速率降至70.1kPa,持续时间2h,继电器在额定电压或电流下应正常工作:在此状态下,测继电器的电气特性、绝缘耐压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并按寿命试验规定的负载和动作速度观察接点间有无持续电弧存在;d) 以上述压力变化速率恢复到正常气号,然后进行外观检查、机械特性测量、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e) 测试线的绝缘耐压应高于继电器的试验电压;测式线焊接端应清洁无毛刺。5.13 盐雾试验盐雾试验仅作金属零件试验,应按GB/T2423.172008进行,并应答合以下起空:a) 试验前对试样进行外观检查,并按产品标准进行性能测定,试样表面应一,无油污、无临时性防护层和其他弊病;b) 试样应按正常使用状态进行试验,试样之间不应有接触,也不能与其他金属部件接触;c) 试验温度为35C±2'C,试验时间为16h;d) 试验结束后,应在自来水下冲洗5min,然后用蒸储水或者去离子水冲洗,然后晃动或者用气流干燥去掉水滴;清洗用水温不应超过35C,然后在标准的恢复大气条件下放置1h2h,再评定试样腐蚀等级:e) 盐雾腐蚀等级按表2的规定评定。表2盐雾腐蚀等级耐腐蚀等级腐蚀情况1D色泽无变化或轻微变暗2)镀层和主金属均无腐蚀21)色泽明显变喑或镀层有均匀连续轻度膜状腐蚀2)镀层腐蚀面积小于3%3)主金属无腐蚀表2盐雾腐蚀等级(续)耐腐蚀等级腐蚀情况1)镀层腐蚀面积为3%15%32)主金属腐蚀点不应多于1个/dm?,且其直径不应大于ImIn.若试样总面积小于Idm?,则每一试样上的主金属腐蚀点不多于1个,且直径不大于Irran1)镀层或主金属的腐蚀程度超过3级者2)镀层腐蚀面积虽未超过15%,但呈局部严重块状腐蚀注:镀层腐蚀面积是指镀层锈点总面积占整个腐蚀区域面积的百分数。经规定周期试验后,1级者为良好,2级者为合格,3级者以下为不合格。只要达到等级中腐蚀程度的任何一项,即作为该级论。5.14长霉试验按GB/T2423.162022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仅作零件外观检查;b)试验时间为连续暴露28d;c)经28d暴露结束后,取出的试验样品应立即观察,其长客程度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5.15阻燃试验5.15.1阻燃试验仅作外罩材料试验。5.15.2塑料燃烧性能试验应按GB/T2408-2021号垂直去的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5.15.3针焰试验应按GB/T5169.5-2020的规定进行,并应符今以下规家.a) 试验火焰施加于样品上靠近载流部件的绝缘件位置;b) 试验火焰高度:12mm±lmm;c)持续时间:按产品标准的规定;d) 在进行单独试验时一般在厚约10mm的平滑木板上,紧密覆盖一层包装绢纸,将其置于施加针焰的试验样品下方200mm±5mm处;e) 试验结果评定:在试验火焰离开后,试验样品和周围的零部件的火焰或灼热在30s之内熄灭,即t<3Os,而且周围的零部件没有完全烧毁以及规定的铺底层没有起燃。5.16振动(正弦)试验5.16.1振动试验前,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对继电器进行外观检查、机械特性测量、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5.16. 2振动试验应按GB/T2423.102019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 将继电器按正常工作位置牢固地安装在振动台上;b) 继电器在释放状态和工作状态下分别进行振动试验,振动时仅对垂直轴向进行;c)按产品标准规定的频率和振幅,频率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进行扫频试验,扫频三次;d) 若产生共振,在产生共振的频率下,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振幅振动0.5h,若无共振按产品标准规定的频率和振幅(或者加速度)振动0.5h;e)在试验中,应闭合的接点不应断开,应断开的接点不应闭合,用指示灯监视接点通断情况,指示灯不应出现明显闪烁现象;产品不应出现机械损伤、误动作、紧固件松动等不良现象;0试验结束后,进行外观检查、机械特性测量、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5.16.3试验时,试验夹具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防止共振;试验夹具与试验台之间应刚性连接;振幅应保持稳定。5.17冲击试验5.17.1 应按GB/T2423.52019的规定进行。5.17.2 按产品标准规定,对继电器进行外观检查、机械特性测量、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5.17. 3在运输环境时,按包装图示位置,牢固的安装在试验台上。5.17.4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冲击条件,对继电器进行试验,在运输环境时,峰值加速度为500ms2(50g),脉冲持续时间为IImS,采用半正弦波冲击脉冲,按包装图示位置垂直轴向进行三次冲击试验。5. 17.5试验结束后,应无零件松动和机械损伤,机械、电气特性、时间特性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5.18寿命试验5.18.1 机械寿命试验5.18.1.1 按产品标准规定给线圈施加额定值,接点不加负载时,按规定的动作频率和总动作次数进行试验。5.18.1.2 试验结束后,其白气特性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5.18.2 电寿命试验5. 18.2.1电寿命试验时,普通接点继电器至少应做利左右相邻两组接点带负载进行;加强接点继电器至少应做到一组加强接点带负载进行。按产品标准规定会或圈施加额定值,接点回路施加额定负载(电压、电流、时间常数),按规定的动作频率和总动作次数送行试验5.18.2.2试验结束后,其机械、电气特性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6继电器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6.1继电器电气特性测试程序6.1.1继电器电气特性测试程序见图4(有极继电器除外)。图4继电器电气特性测试程序6.1.2释放值测试:将线圈接入正向电压或电流,逐渐升高至充磁值,然后逐渐降低至全部动合接点断开时的最大电压或电流值。6.1.3工作值测试:继续将线圈电压或电流降至零,断开电路1s,然后正向闭合电路,从零逐渐升高线圈电压或电流至衔铁止片(钉)与铁芯(极靴)接触及全部动合接点闭合,并应符合规定接点压力时的最小电压或电流值。6.1.4反向工作值测试:逐渐升高线圈正向电压或电流至充磁值,然后将线圈电压或电流降至零,断开电路1s,再将反向电压或电流接入线圈,并将其逐渐升高,至衔铁止片(钉)与铁芯(极靴)接触及全部动合接点闭合,并应符合规定接点压力时的最小电压或电流值。6.2无极、无极缓放继电器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6.2. 1无极、无极缓放继电器的测试电路见图5。6.2.2 释放值、工作值和反向工作营的测试程序同6.1。6.2.3 缓放时间的测试电路见图6。将线圈接入产品标准规定的额定值,然后断开电路,至动合接点断开的时间。、J-11-Q-MBooj-AC220VIlO图6缓放时间测试电路6.2.4 返回时间的测试电路见图7。将线圈接入产品标准规定的额定值,然后断开电路,至全部动断接点闭合的时间。图7返回时间测试电路6.2.5吸合时间的测试电路见图8。将线圈接入产品标准规定的额定值,然后断开电路,再闭合电路,至全部动合接点闭合的时间。图8吸合时间测试电路6. 3无极加强接点缓汝继电器的测试6.1.1 JWjXGH日型、JseH黑型、jwjxc-hJWXCH黑型无极加强接点缓放继电器的测试电路见图9。6.1.2 继电器前圈和后圈的释放值、工作值?反向工作值的测试方法按6.1的规定进行。6.1.3 继电器前圈的缓放时间的测试应将前圈电压逐渐升高至产品标准规定的电压值,然后断开电路,至动合接点断开的时间。6.1.4 继电器后圈的缓放时间的测试应将继电器后圈接入规定方向的电流,逐渐升高电流至产品标准规定的电流值,然后逐渐降低至测试缓放时间的电流值时,断开电路,至动合接点断开的时间。6.4整流型继电器、电源屏整流继电器和传输继电器的测试6.4.1JZXC-480型、JZXCTI156型、JZXCT118型、,JZXC当型、JZXCHl6型、电源屏整流继电器和IoJCZC,型传输继电器的测试电路见图10。注1:测试电源屏整流继电器时,图中应取消变压器Bo注2:测试JZXC-480型继电器用电压表。注3:测试JZXC-H156型、JZXC-H18型睁叫号型、JZXC-H16型继电器用电流表。图10测试电路1.1.2 释放值、工作值的测试方法按6.1的规定进行。1.1.3 缓放时间的测试:将线园接入产品标准规定的电流值,然后断开电路,至动合接点断开的时间。1.1.4 缓吸时间的测试电路见图1,则试时应将线圈接入产品标准规定的额定值,然后断开电路,再闭合电路,至全部动合接点闭合的时间。图11缓吸时间的测试电路6.5 JZXC-0.14型整流继电器的测试测试电路见图12。释放值、工作值的测试方法按6.1的规定进行。图1 2测试电路6.6 有极继电器的测试6.6.1JYXC-660型、JYXC-270型、JYJXe-J3000型有极继电器的测试电路见图13。注1:测试JYXC-660型和JYJXC-J3000型继电器用电压表。注2:测试JYXC-270型继电器用电流表。图13测试电路6.6.2 正向转极值的测试:将线圈接入反向电压或电流,逐渐升高至充磁值,然后逐渐降低至零,断开电路1s,再将正向电压或电流接入线圈,并逐渐升高至衔铁转极、全部定位接点闭合,并满足规定接点压力时的最小电压或电流值6.6.3 反向转极值的测试:将线圈入正向电压或电流,逐渐升高至充磁值,然后逐渐降低至零,断开电路1s,再将反向电压或电流接入线圈,并豕渐升高至衔铁转极,全部反位接点闭合,并满足规定接点压力时的最小电压或电流值。6.6.4 临界正向不转极电压值的测试:将线圈接入240V反向直流电压,使衔铁处于反位状态,逐渐降低电压至零,断开电路Is,用非导磁体按住衔铁尾部,将电压正向接入线圈,迅速升高电压到240V,去掉非导磁体,然后逐渐降低电压,至衔铁转极时的是大电生值。6.6.5 临界反向不转极电压值的测试:将线圈接入240V正向直流电压,衔铁处于定位状态,逐渐降低电压至零,断开电路1s,用非导磁体按住衔铁头部,再将电压反向接人线国,迅速升高电压到240V,去掉非导磁体,然后逐渐降低电压,至衔铁转极时的最大电压值。6.7有极加强接点继电器的测试6.7.1 J'JXgI;型JWX和PJ";:型有极加强接点继电器的测试电路见图14。6.7.2 正向转极值的测试:将后圈接入反向电压,逐渐升高至充磁值,然后逐渐降低至零,断开电路1S,再将前圈接入正向电压,并逐渐升高至衔铁转极,全部定位接点闭合,并满足规定接点压力时的最小电压值。6.7.3 反向转极值的测试:将前圈正向电压继续升高到充磁值,然后逐渐降低至零,断开电路1s,再将后圈接入反向电压,并逐渐升高至衔铁转极及全部反位接点闭合,并满足规定接点压力时的最小电压值。6. 8JPXc-100O型偏极继电器的测试6.8 .1测试电路见图15。6.8.2 释放值、工作值的测试方法按6.1的规定进行。6.8.3 反向不动作信的测试应将线圈反向通电,逐渐升高线圈电压至200V,此时继电器不应动作。6.9 JDBXC型单闭磁继吊器的测试5506.9.2 测试电路见图16。6.9.3 释放值的测试:将局部线圈接入固定电压20V,逐渐增加控制线圈电压至充磁值,然后逐渐降低控制线圈电压,至全部动合接点断开时的最大电压值。6.9.4 工作值的测试:将继电器控制线圈电压降至零,断开电路1s,再闭合电路,接入规定方向的电压并逐渐升高至衔铁止片与铁芯接触及全部动合接点闭合,并满足规定接点压力时的最小电压值。6.10电源屏交流继电器的测试6.10.1释放值、工作值和吸合时间的测试电路见图11,返回时间的测试电路见图17。6.10.2释放值的测试:将线圈接入交流电压,逐渐升高至额定值,然后逐渐降低至全部动合接点断开时的最大电压。6.10.3工作值的测试:继续将线圈电压降至零,断开电路1s,然后从零逐渐升高线圈电压至衔铁吸合,全部动合接点闭合,并满足规定接点压力时的最小电压值。6.10.4吸合时间的测试:将线圈接入产品标准规定的额定值,然后断开电路,再闭合电路,至全部动合接点闭合的时间。6.10.5返回时间的测试:将线圈接入产品标准规定的额定值,然后断开电路,至全部动断接点闭合的时间。6.11JZCJ型、JzSJC型、JZSJC2型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的测试6.11.1测试电路见图18。6.11.2工作值的测试:将线匿电流从零逐渐升高至衔铁与铁芯接触及全部动合接点闭合,并满足规定接点压力时的最小电流值。6.11.3释放值的测试:将线圈电流还斩降低主全部动合接点断开时的最大电流值。图18测试电路6.1225HZ交流二元继电器的测试6.12.1 磁路平衡程度的检查检查电路见图19,将ZoB电压调至交流220V,然后闭合开关K,测量轨道线圈上的感应电压,电压表V2的数值不应超过5Vo说明:C无极性电容器,250VSF.图19检查电路6.12.2理想相位角的测试测试电路见图20,将局部线圈和轨道线圈的电压调到规定值,并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保持不变。按一定方向调整R一使动合接点断开,再反方向调整R,使动合接点接触,通过电路中的相位计记录此时的相位角继续按此方向调整R,使动合接点再次断开,再向正向调整R,使动合接点再次接触,记录此时的相位角Q2。用公式(5)可计算出继电器的理想相位角。鬻中调整R,使相位计指示的相位角为,在测试工作值时和释放值时,不应再调整Ri。6.12.3工作值测试电路见图20。在继电器理想相位角调整后,局部线圈电压保持在额定值,然后将轨道线圈电压从零逐渐升高,JRJCl.型继电器的工作值为继电器主轴止档开始接触上止档轮时的最小电压值,JRJe-型继电器的工作值为翼板辅助夹开始接触上滚轮时的最小电压值。此时断开K”测得最小工作电流值。断开h测得局部领定电流值。6.12.4释放值测试电路见图20。在继电器理想相位条呢整后,局部线圈电压保持在额定值,逐渐降低轨道线圈电压至全部动合接点断开时的最大电压值说明:Ri一变阻器,50,3A;R2电阻器,10Q,2W;R3变阻器,3k5k,02A;C无极性电容器,160V,30×10F;同名端。图20测试电路6.1350HZ交流二元继电器的测试6.13.1磁路平衡程度检查电路见图19,测试电路见图21°6.13.2磁路平衡程度的检查按6.12.1的规定进行。6.13.3理想相位角的测试按6.12.2的规定进行。18说明:R,变阻器,50Q,3A;R2电阻器,10C,2W;C无极性电容器,160V,30X10UF;同名端。图21测试电路6.13.4工作值的测试按6.12.3的规定进行。6.13.5释放值的测试按6.12.4的规定进行6.14二元差动继电器的测试6.14.1电气特性测试电路见图22。说明:KiKz双刀单掷,250VJ5A;D1,D2整流二极管;C1,C3无极性电容器,400V,90F;C2无极性电容器,630V,lF;C4,C5无极性电容器,630V,0.22F;V,V2直流电压表。图22漓试电路6.14.2释放值测试:将开关K、K2闭合,先调自耦变压器ZOBz使尾部线圈电压V2至充磁值,再调自耦变压器ZOB,使头部线圈电压V,至充磁值,这时继电器应在吸起状态,然后降低尾部线圈电压到50V,接着降低头部线圈电压到50V,再将尾部线圈电压降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