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妆”中蕴含的“礼”与“仁”.docx
十里红妆中蕴含的礼与仁”【摘要】自古以来,婚俗礼制随着朝代变迁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同的地方也会有不同的习俗。江浙一带的“十里红妆”就令现代人感到十分的好奇与向往。据考证,自南宋以来,“十里红妆”的习俗就在宁海县盛行。古语有云,物无不怀仁,婚姻以“六礼”为基础,那么所谓的“十里红妆”中又包含了怎样的“礼”与“仁”呢?【关键词】十里红妆;礼;仁引言“十里红妆”这个词,描述的是古代江浙一带嫁女的情景,形容婚礼当天,送亲队伍能蜿蜒数里,其中包含了女方家大量的陪嫁品,即嫁妆。里面甚至可能有半副銮驾等属于当时皇室女眷才有的待遇。什么原因使他们能够得到这种殊荣?现在无从考证,但“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宋高宗赵构在为康王时逃跑至此,被一村妇所救,康王答应得天下后来迎娶这位妇人。第二年,成为帝王的赵构前来迎娶却被妇人所拒,只得作罢,但其应允这一带的姑娘出嫁可有贵妃娘娘之礼遇。”1这个美丽的故事给“十里红妆”这一流传上百年的习俗染上了浪漫的色彩,虽然它的真假已经难辨,但“十里红妆”这一习俗在2008年已被国家收录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婚姻本身是一种礼俗,古代婚姻建立在“三书六聘”的基础上,“十里红妆”的物质中,不应只体现出男女以物质为纽带的联姻,“礼”与“仁”也应被包含在其中。本文试图从“十里红妆”这样的婚俗中,探讨其蕴含的“礼”与“仁工一、“十里红妆”中蕴含的“礼”与“仁”(一)“十里红妆”简介“十里红妆”一词,描述的是古代时期,江浙一带大户人家嫁女的场景,富有浓厚的江南文化风情。南宋时期,都城从北方汴梁迁去了南方的杭州,江浙一带商业在此基础上开始大力发展起来。宁海地区,地处交通要道,工商业较为繁荣,也汇聚了大批工艺精湛的手工匠人。这也为“十里红妆”中花轿、杠箱等器物打造奠定了人力基础。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的“重农轻商”,使得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但随着商人手中财富的积累,他们开始想办法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那么,与官宦世家联姻,就是提高自身地位的好办法。在嫁女儿的过程中,通过婚礼的浩大和嫁妆的丰厚,商贾世家得以向他人显示自家实力。由此,“十里红妆”便慢慢流行起来,形式和风俗也渐渐完善起来。至于“十里红妆”与当时康王赵构之间的传说,笔者认为传说虽有可能是真的,但也可能是当地的商人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而编出来的美丽传说。宁海县的“十里红妆”博物馆中有介绍,当地女子出嫁可以坐龙凤花轿,穿凤冠霞帔。这些习俗都是当时贵族妇女才能享有的殊荣,并且其中有严格的礼制。通过传说与皇帝关联起来,才能使得“十里红妆”这一嫁娶礼制名正言顺。女方家在婚礼前一天,雇佣挑夫把新娘的嫁妆送往男方家中,“发嫁妆的队伍排列绵延数里,故称十里红妆。这往往成为富家大户人家摆阔夸富的大游行。”5(二)“十里红妆”中蕴含的“礼”“器以藏礼”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造物艺术思想。中国的“礼”制,可以追溯到周代,当时号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礼”可谓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到后来孔子由于人们逐渐不再遵从礼制,哀叹“礼崩乐坏”,可以说,中国儒家文化一直都是在尽量的维持“礼”制的本身。上文中提到的宁海县一带,旧时出嫁女儿可以坐龙凤花轿,穿凤冠霞帔,享有皇室贵族女性的特权,当地人们通过传说与皇帝特许相联系起来,也是为了证明这样出嫁符合“礼”制。“礼”在古代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那么“十里红妆”中的器具必然也包含了“礼”在其中。婚俗器具通过两种途径为婚姻之“礼”服务。“一种是通过器具的使用程序,方法,功能,形制,纹饰宣传婚姻中的道德伦理观念,使普通民众知晓“礼”的内容和准则,达到教化的目的;一种是通过一系列器具将婚礼的形式和程序固定和规范下来,使“礼”的思想得以加强和延续。”3古时候人们的婚姻以“六礼”为基础,讲究“三书六聘",程序繁杂,而相应的礼器也都一应俱全。从提亲、订婚到婚后生活,这个过程中的各项礼制都有相对应的礼器,如“互换庚帖”“定亲”“送嫁妆”等各项事宜都配备了相应的器物,如“帖盒”“杠箱”等。在这些陪嫁的器具中,我们可以看到“礼”的各种表现形式。“十里红妆”中的红妆器物,能够让出嫁的新娘感受到婚姻的神圣,达到“载礼”目的。器物中的“信器”,主要指男方向女方提亲时,女方如果愿意,男女双方用于定亲交换的器物。“礼器”则是用于婚嫁过程中的迎亲,拜堂等礼仪过程。“用器”则是为婚后新娘日常起居,生子,劳作等生活所用。“十里红妆”,顾名思义,新娘的送嫁队伍以及陪嫁品都以红色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红色有喜庆、祥和、尊费等正面含义,所以在各项喜事中都少不了红色。比如少女出嫁乘坐的花轿,有大量的红色装饰。“统一的色彩和装饰手法强调了婚礼中“礼”的外在形式感,赋予了“礼”的神圣性,规范性,严肃性。”3(三)“十里红妆”中蕴含的“仁”“物无不怀仁”,是中国工匠在制造器物时所遵循的一大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希望通过把“仁”体现在物件中,从而实现对人民思想的管制。孔子的儒学核心是“仁”,因为他在春秋末期看到人们逐渐不遵从“礼”制,哀叹“礼崩乐坏”后,强调“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孔子这样说,其目的是想要倡导大家维持"礼”制,通过塑造一个“礼”制社会,让人们之间形成长幼有序、尊贱有别的社会伦理秩序。这样的思想放在古代农耕封建时期看,是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但放在现在来看,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贵族阶级通过讲“礼”达成“仁”后,便于对百姓大众的统治。但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古代人民,人们在制造器物时也把这一思想融入其中。“因此,所谓物无不怀仁就是要让物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作用,为贵族统治者服务。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十里红妆器物设计就充满了大量“仁学”的影子。无论是对其工艺的刻意追求,还是优美的画工和精美的雕刻装饰,甚至其功能造型都无不是为强化“妇德”教化服务的,目的是让女性安身守命,接受自身的社会地位。”2婚姻之事,在占代中国可谓终身大事,因为承担着传宗接代的使命,故而婚嫁活动与婚嫁器物设计就备受重视。传统的婚嫁程序中,各个环节都充斥着礼制规范,虽然看起来是十分的排场,但其实古代男女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了让女性能够安于本分,除了社会道德规范对她们的约束外,“三书六聘”这样繁杂的婚俗程序,“并在每个环节通过红妆器物使得婚姻之礼外显,其目的是通过“明物”让女性感到“命由天定”,也是仁的第一步正己,明白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达到彻底的不争。”2为达到“明物格心”的目的,十里红妆包含了名目繁多的器物,古人其实是希望通过这些对女性形成一定的束缚。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红楼梦中的焦玉,才气过人,但在外祖母问起读了什么书时,因回答“四书”而让外祖母不喜。即便是名门望族中,女子也很少参与社会性的事务,只能学些琴棋书画、针线刺绣类的活计。陪嫁品中的红妆器物,一方面使女性感到婚姻的神圣,达到“载礼”目的,通过这种种“礼”制,让女子明白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父母也是通过丰厚的嫁妆来保证出嫁女子的生活,嫁妆越丰厚,她在夫家地位越高,而一旦失宠,她也能有所依仗。这也是器具中所包含的对于出嫁女子的“仁,二、结语“十里红妆”是对古时婚嫁场面的描述,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文化,一方面,它是旧时人家为了体现自身财力、体现新娘地位的方式,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旧时父母为女儿所提供的一道生活保障,无论传统社会对女性如何不公,父母爱子的心都是一样的。“十里红妆”中所蕴含的“礼”与“仁”尤为深厚。如今,婚礼的习俗已经一变再变,旧时的盛大场景也在逐渐淡去。但我们也应该尽可能的保护这些古代文化,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不断传承下去。参考文献:1范舟.十里红妆女儿梦十里红妆古越风一浅谈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的舞台呈现对传统民俗的改造阴.大众文艺,2015(6):172-173,258.2王楠.物无不怀仁论十里红妆器物中的设计伦理策略J.浙江学刊,2011(5):162-166.3余毅.对宁波“十里红妆”婚俗器具造物艺术思想的解读J.包装世界,2012(6):4-5.4余毅.经世致用思想对宁波红妆家具造物艺术影响的实证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1):60-62,67.5钟晨.十里红妆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婚俗阴.东西南北教育,2014(3):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