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大家的》评课稿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
资源ID:1217804
资源大小:19.6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这些是大家的》评课稿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大概念视域下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上这些是大家的课例点评XXXXX小学XXX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要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真实生活相融合,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和感悟中发展核心素养,突出了育人目标的整体性、发展性、情境性、实践性和反思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做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提高站位,不能仅仅立足于一个知识点、一个课时或一个小主题,而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培育做好单元设计,将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化为一个单元,在对情境问题的解决中展开学习。刚才我们听了XXX老师的这些是大家的这一课,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的理念。具体说,突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明晰素养导向,建构单元概念随着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出台,大单元设计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老师教学的重要方式。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不是基于教材单元的教学,而是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观念的建构与理解而进行的教学单元设计。它要求我们依据教材但又能突破教材的束缚,对知识点进行整合或章节的合并,实现知识结构化。以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在细化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系统分析课程内容所承载的价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整体设计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实现学生学习的学习单元。这些是大家的的设计,教师立足于“道德修养”这一核心素养的培育,高位地建构了单元核心观点:共有与共享,为公共生活奠基。教师以此为核心,建构具有内在关联的单元整体框架:爱护公物、维护公共卫生、遵守公共秩序。并且通过分析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整体性地准确把握这一单元大概念所承载的育人价值以及素养内涵,进而以单元核心观点为核心进行整体的结构化教学设计。那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单元”该如何确定呢?首先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把学段作为整体来通盘考虑,要研读本学期教材的逻辑与内容结构,解读课程标准,分析学情,思考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因素,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来确定本学期的单元数,重构符合教学实际的新知识系统。有的时候,有的教材单元就可以是一个大单元,如本课所在的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些是大家的我们不乱扔大家排好队我们小点儿声这4课,内容相关,均指向道德修养这一核心素养,就可以确定为独立的教学单元。如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有假期有收获周末巧安排欢欢喜喜庆国庆团团圆圆过中秋这4课,前两课指向健全人格的培育,后两课指向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我们就可以把这一教材单元确定为两个教学单元。你也可以选择“传统文化”这一内容做一个单元,那就团团圆圆过中秋确定为独立的一个单元。依据假期有收获周末巧安排确定的这一教学单元,我们可以依据“培育健全人格”这一核心素养的要求,按“如何安排闲暇时光”这一大问题的逻辑,将相关知识结构化,这样可以使课堂内容无重复,教学环节更加紧凑。构建了具有目标内在关联的单元整体框架,还要逐步分解到内含逻辑关系及梯度的课时任务以及活动中。以目标为导向的单元教学,我们还必须关注到,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在不同的学段是有差异的。理清单元在不同学段的联系和发展,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规律,由此确定各学段学习内容安排、载体形式,确保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实际。对于“爱护公物”这一素养要素,在小学的三个学段有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体验公共设施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认识到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自觉爱护公共设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我们看,从第一学段“知道要爱护公物”,第二学段“试着理解爱护公物的意义”,第三学段“理解爱护公物的意义并能自觉践行”,这是一个不断提高、深化的要求。本课这些是大家的是第一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师的目标定位是:核心素养目标:体会公物的重要性,知道公物是为大家服务的,大家都应当爱护,养成爱护公物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学科能力目标:认识上学路上的公物,初步了解公物的概念,并知道它们的作用。通过了解公物的使用状况,在调查过程中反思自我和他人的行为,在寻找和思考中探索爱护公物的方式,以爱护公物为荣,以破坏公物为耻,逐步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建立公物的概念,养成爱护公物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这一学习目标突出素养导向,这个目标定位是符合学生的经验基础和发展耍求。此外“认识上学路上的公物”“在调查过程中反思”“在寻找和思考中探索”等定位了本节课需要“怎么学”,这些学习方法体现对学生原认知经验的唤醒和任务驱动后产生新经验的展示。“以爱护公物为荣,以破坏公物为耻”“养成爱护公物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理性认知与情感发展方面达到的素养状态。所以,这个目标呈现力求实现目标与手段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为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指明了清晰的路径。二、精选真实情境,实现概念内化指向素养的学习必须是真实学习。新课标强调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要求从学生的真实生活选择素材,以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多层次、多角度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和思考、学以致用,实现大概念的内化,助推核心素养的发展。本课教材提供了多个生活场景,但教学中如果直接照搬,就会使教学过于程式化。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精选、补充了最能再现学生生活的真实素材。教师设计了这样六个活动:活动一"认识公物”,出示学生最熟悉的语文书和道德与法治书,图书馆的书、贴了姓名标签的书,通过所属权的对比,初步建立公物的概念。接着是上学路上的素材资源的运用,上学路上是学生每天的必由之路,但平时可能熟视无睹,教师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取材,这个素材教师运用了两次,第一次辨一辨哪些属于公物,第二次夸一夸这些公物的作用,这就是我们说的素材的连续性,这样的使用,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思考,帮助学生建立公共意识。还有活动四,课前的“校园公物大调查”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引学生走进真实的校园生活,调查校园公物损坏的情况,分析损坏现象发生的原因,从而认识到不爱护公物是没有公共意识和不遵守规则的表现,激发学生产生爱护公物的愿望。活动五“学会爱护公物”,这一活动侧重爱护公物的行为指导。教师出示常见的四个校园场景,这些场景是学生最熟悉的,甚至是学生平时的一些不经意行动再现,如无意识地刻画桌子,随时摆放毛巾,这样的情境最能打通课堂教育和现实世界的壁垒,产生迁移理解。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掌握爱护公物的具体做法,积极鼓励学生把爱护公物的做法落到实际行动中。总之,在这样真实情境与任务推动下,学生开展真调查、真交流、真探究、真体验,也能实现真成长。那么单元教学中的素材选择和处理有哪些特殊要求?我们把一个教学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那么连续性素材的选择就会更占优势,更能体现单元教学的连贯性。如二年级下册“家乡”这一教学主题单元,可以设计“跟着家乡旅游卡通形象畅游家乡”这一主题情境,在这一具体的情境推进过程中,有机整合“家乡山水”“家乡特产”“家乡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家乡的发展变化”等素材,促进学生对家乡生活的悦纳和责任。使用这种连续性素材创设主题式情境,力求建构真实连贯的活动体验场域,规避碎片化的情境设计所带来的学生思维“跳入跳出”的割裂式体验问题,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生成性体验,使其形成关联生活的思想与行为图示,实现“家国情怀”这一素养的培育。三、丰富实践体验,深化价值认同素养导向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强调实践体验,教师以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体验与思考,通过思维的不断进阶,促进素养目标的落实。本节课中,教师遵循着“唤醒-体验-反思-实践”的进阶思路来设计学习活动。教师通过课前调查的交流活动唤醒了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后,设计了“门和墙的情境剧”表演,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开展角色扮演,再通过分享“我和公物的故事”,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通过体验、反思,帮助学生树立爱护公物的意识,激发爱护公物的积极情感,接着水到渠成地进行爱护公物的方法指导,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有持续性的学习活动,有深刻的思维过程,学生有体验,XXX,更有学科思想方法的理性提升。当然,低年段学生的自我制约能力较弱,在行为习惯方面缺乏一定的持久性。教师在课后布置了“争做爱护公物小达人”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把爱护公物的做法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深化XXX生活认知体验和价值体认,更好地促进知行合一。最后,还有个问题要和大家探讨。根据大单元设计的要求,教师还需要考虑教材的纵向螺旋上升的逻辑。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在XX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个学段都有安排,低学XXX养成公共生活习惯,中学XXX遵守公共秩序,高学XXX参与公共生活。本课这些是大家的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三年级下册还有相同主题的大家的“朋友”这一课,这两课的侧重点是各有不同的,低学段指向的公共财物范围基XXXX学校生活为主,从这个角度看本课的教学设计的素材选择还适度存在“拔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