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docx

    • 资源ID:1219402       资源大小:137.2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docx

    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知识积累1古代诗歌的文本知识1古代诗歌的分类类内涵特点别诗古指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诗人的仿作,包括诗不讲究对仗、平仄,没有字数、句体经、楚辞、乐府诗等,数的限制,押韵较自由。诗“歌”“行”“引”“曲”“吟”等皆属古体诗体裁。近也叫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在字数、句数、平仄、对偶、押韵体上都有严格规定。诗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等。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单调只有一段;双调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句数大体一致。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曲指元曲,又称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居Ij,盛行于元代。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2古代诗歌的起承转合技阐释起即开篇。紧承标题,引出所叙、所描之事、物。往往有点题、统率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绝句首句、律诗首联为“起”。承承接上一层而展开,是“起”句的延续、深化。“承”不仅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对后面的“体物写志”起铺垫和蓄势作用。绝句第二句、律诗颔联为“承”。转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绝句第三句、律诗颈联为“转”。合即诗文的结尾,往往是针对上面描述的内容作“集中”的表现,或议论,或抒情,或寓情于景等。在结构上,“合”常呼应开篇,圆合首尾。从内容上说,“合”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绝句第四句、律诗尾联为“合”。3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对仗正对 反对串对上下两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个事理。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两个时代的角度抒发人事代谢、怀古伤今之情。上下两句意义上互相对立。如鲁迅自嘲颈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对待敌人与亲人的两种态度放在一起,对比鲜明。亦称“流水对”或“走马对”。构成对偶的上下两句在语意上有承接、因果、假设等各种逻辑关系。如陆游游山西村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村”,上句说“疑无路”,下句说“又一村”,语意上形成上下承接,略有转折的关系。知识积累2古代诗歌的形象1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形象类别示例忧国忧民、心怀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天下的形象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作者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是推己及人,这表现了他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情怀。藐视权贵、傲岸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不羁的形象颜”,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藐视权贵的品质,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作者大志空难酬的形象落,揽镜自照,却发现年华不再,衰鬓先斑,刻画了一个悲怆、忧郁的不遇之土的形象。胸怀宽广、豪放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旦徐行。竹杖芒鞋轻洒脱的形象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风雨中拄着拐杖、穿着草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寄情山水、热爱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塑造田园的形象了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热爱田园生活的形象。羁旅他乡、思念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故乡的形象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塑造了一个思念故乡、亲人的形象。寂寞愁苦、身世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描绘了一个形影相吊、漂泊孤独的形象。飘零的形象爱恨情长、感时柳永的雨霖铃写了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伤别的形象情意,塑造了一个多情才子的形象。矢志报国、壮志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心报国却不被重用的情感,如难酬的形象陆游的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情感真挚、依依 惜别的形象 献身边塞、反对 征伐的形象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李白与汪伦间真挚纯洁的友情。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都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表现了作者体察人民疾苦、反对战争的感情。保家卫国、征战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五)展现了一群英勇作战的战士们,表现沙场的形象了他们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零落漂泊、孤独杜甫的旅夜书怀塑造了一个流落江湖、漂泊无依的诗人形象。寂寞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刻画了一个归隐田园、躬耕陇亩的诗田园的形象人形象。历经磨难、坚持屈原的离骚展现了一个不愿同流合污、执着追求真理的志士形象。追求的形象2七类常见的诗词意象(1)送别类特定意象杨柳表惜别怀远等情思长亭表依依惜别之情南浦表凄凄别离之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酒有解愁绪、表祝福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意南河北)(2)思乡类意象月亮思乡的代名词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鸿雁表游子思乡怀亲的伤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感梅)双鲤指书信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3)爱情类意象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莲借以表达爱情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连理枝、比翼鸟喻夫妻恩爱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4)愁苦类意象象征孤独忧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1水啸鹃阳桐流猿杜斜梧象征绵绵的愁思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表悲伤的感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象征凄凉哀伤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传达凄凉沉郁之情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象征凄凉悲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5)高洁类意象象征清高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花柏雪梅松竹冰(6)象征不屈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象征坚贞不屈的人格松柏木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其十二)象征气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夔竹石)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高尚送辛渐)战争类意象投长楼笔城兰表建功立业之蒙情 指守边的将士 指边境之敌柳营纪律严明的军营请缨喻杀敌报国羌笛喻凄切怆然(7)闲适类意象五柳隐者的代称东篱表辞官归隐或闲雅的 情致三径指隐土居住的地方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魏征述怀)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哀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其 四)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时把阵图看。(施肩吾赠边将)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满江红登 黄鹤楼有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秋风自萧索,五柳高且疏。(王维戏赠张五弟三首)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白居易闰九月九 日独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3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境特点意境特点举例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壮阔苍茫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秋思)闲适恬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清幽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明丽清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萧疏凄寂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安谧美好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王维辛夷坞)高远深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清冷幽静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4景物描写的作用作用交代时令、地 点渲染气氛,造氛围塑造人物形象 在诗歌结构中的作用阐释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令是秋天,地点是边塞, 这几句词描绘了边地的荒凉景象,为下片抒发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做 铺垫。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营造出了诗人与朋友离别 时萧瑟、寂寞的氛围。通过景物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志趣、处境、心情、精神追求。结合知识积累1中“古代诗歌的起承转合”部分理解。寄情、寓理和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包孕着对晚唐衰败的叹息;“青山遮不显志等住,毕竟东流去”蕴含着变化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哲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显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快意。5古代诗歌中的情景关系情景关特点及举例系以乐景用让人心情愉悦的景物来烘托人物的喜悦心情,情与景相融。如:“迟日江山丽,写乐情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诗人通过描摹初春景色,呈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表现出诗人对初春时节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愉悦情怀。以哀景以哀景写哀情,哀景与哀情相互衬托,则哀景更令人感到伤心,哀情更令人感到悲写哀情戚。如:“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诗人身为逐客,远在异乡,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如秋之景,此时眼中的花叶尽落之景与心中的凄凄迷惘之情融在一起。以乐景用欢乐喜庆的景象衬托人的哀伤,以乐景写哀情,更见其哀。如:“江碧鸟逾白,写哀情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其二)诗人借描写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透露出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以哀景用苍凉悲戚之景来反衬乐观愉悦之情,以哀景写乐情,更见其乐。如:“今我来写乐情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雨雪交加的寒冷冬天,却是征夫回乡之时,环境的残酷也挡不住其归家的喜悦。知识积累3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1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结构技巧章构门山应 章句 章志景情 篇结开见照 重叠 卒显以结举例特点作用“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 诗歌开头就进入开宗明义,直接 蜀相)开门见山,两句一问一答,点出祠堂所正题,不拐弯抹点题。在。角。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始写“大江东去,浪 分为首尾照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最后写“一尊还酹江月”,从扣题照应、伏笔脉络分明。大江开始,又以大江作结,首尾呼应。兼葭,每章只换几个字,反复咏唱,渲染追寻过 程的艰难,凸显抒情主人公执着追求的精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行路难(其一)诗歌结尾表达了诗人坚信自 己的理想抱负终会实现的豁达胸怀。照应。脑相同的结构形渲染气氛,深 式反复咏唱。化诗歌主题; 回旋反复,增添韵 律感。诗人在结尾处点增强诗歌的深刻 明主题,抒发感性和感染力。情。“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诗歌在抒情的过 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其 程中,戛然而 二)“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不同,止,转为写景, 前三句以乐声来抒情;最后一句以景作结,含蓄无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 无情胜有情”, 从而产生韵味无 穷的艺术效果。限。修手比辞法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对 仗) 设问反问反复排比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讲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词句巧妙地以“月”作比,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O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诗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先偷眼”写霜禽落在梅枝上之前,会先偷偷打量一番梅花。这把霜禽对梅的喜爱之情表现到了极致。能够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词句以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使语言简练、含蓄。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用“绿”和“红”分别代“叶”与“花”,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烘托出作者的感伤情怀。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思集中含蓄。如:“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她葬于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不幸的一生。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以设问作结,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如:“谁怕?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使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旷达的情怀。增强语气或语势,增强感染力和表达效果。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七组叠词为全词奠定了凄凉的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凄清愁苦的氛围中。有强调内容、增强气势、加重感情的效果;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也使节奏分明,便于抒情。如:“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成了明快的节奏感,表现采莲人的活泼轻快。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大类,在诗歌中常见的是谐音双关。如I:“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与“情”同音,以晴天、下雨天暗示恋人貌似无情实则有情。互文指诗歌中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可以使诗歌言简意赅、整齐、对仗。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其一)1前句以“秦”“汉”二字互文,统领“明月”和“关”,合起来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概括了千年以来边境不宁、战乱不止、士卒代代戍边的历史事实。用典指借用历史故事、引用前人的作品等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言简意赅、语意含蓄的表达效果。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恢复中原的决心。列锦指诗歌句子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生动可感的画面,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列锦可达到凝练美、简约美、含蓄美的艺术效果。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三句由九个名词排列为三组,每组都是一个特写镜头,所述景物原是大自然中极平常的,但经过作者的艺术组合,便浓重地渲染出凄凉萧瑟的景象。3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等。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如孔雀东南飞并序。在律诗中也有出现,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诗人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往事。(2)描写内涵直接描写对象本身,如直接描绘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动作)等,所以又叫直接描写。侧面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描写的描写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或通过别人的评述来描写人物,又称间接描写。白描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描方正描写式面写举例“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两句正面描写了天姥山的高峻奇伟。作用可以使读者直接感受事物的特点或作者的情感。“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烘托、衬托、反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衬;使形象更加鲜通过侧面描写凸显了战事的紧张。明丰满;使感情抒发更加充分;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具体传神,突出主(北朝民歌敕勒歌)对草原景象的体。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细描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虚实把抽象的论述与具体的结合描写结合起来,或把现实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或结合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动静结合,相辅相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一个“才露,一个“早有”,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靖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细节,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巴山夜雨”是实写,“共剪西窗烛”是设想将来之景,现实与将来的对比更显今晚的孤寂与对亲友的思念。“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第二句极写春山月夜之静,而“花落”“月出”“鸟鸣”则是以动衬静,形象地描写了心境的闲适、夜晚的静谧及春山的空寂。多种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观察远近、高低、上下、内角度外等。面对同一事物,结合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视觉形象会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绘声通过视觉、听觉、触绘形觉、嗅觉,或通过色绘色彩、声音去描写景物,使景物绚丽多姿。“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沼阳即景)全篇七句,一句一景,按照由远及近、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秋景图。“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构成了绚丽的图景。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使作品描写的意境既开阔又深邃,情感抒发既明朗又含蓄。使描写对象动者更动,静者更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使描写的对象显得更加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增强现场感。可使描绘的画面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获得更完美的体验。使描写的景物更具立体感,使读者身临其境。(3)抒情抒情方式内涵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间借景抒借对客观景物的描接情(情写来抒发作者的主抒景交观情感。情融、融情于景)托物言作者借自然界中的志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举例作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使感情表达酣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一畅淋漓,往往吐心中郁闷之气,流露出对权贵的蔑视。在全诗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使情感含而不夜思)先写望明月触发情思,再直接点出露,蕴藉深“思故乡”的情感。远,深切动人。“垂幺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使个人抽象的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以蝉高洁“志”表达得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更巧妙、更含蓄、更形象、借古讽借对历史上的人、今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向当权者提出忠告等。(4)议论更富有感染力。“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深沉蕴藉,发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人深思。台城)诗歌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曾经六朝纵情享乐的荒淫生活,和如今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对比,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发表意见。如2020年全国山卷,在苦笋中,“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两句,通过议论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需要经受风雨磨炼。4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表现内涵手法举例作用对比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鹏鸽飞。”(李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的繁揭示矛盾、反差强烈、震撼人心。坏的显得更坏。荣,最后一句描写今日的冷落凄凉,今昔形成强烈对比,使读者感受深切,蕴含着作者深沉的历史思考。比兴“比”就是譬喻,是对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好逑。”(诗经关雎)以关关鸣叫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衬托利用类似的事物或相反、相异的事物来突出所要表Tkl的重物渲渲染指从k面着意描写,染、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烘托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象征诗人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的雄鸠起兴,象征异性间的爱慕,以表示“君子”对“淑女”的爱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用桃花潭水之深衬托汪伦对“我”的情谊之深。“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写俯仰之间的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定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罗敷惊人的美貌。“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达个人情感或心志的一种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表现手法,其在整体构思谦石灰吟)作者以石灰来象征自己为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的决心。联想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关联性“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地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贺知章咏柳)作者由柳枝的纷纷下物。这里“其他相关的人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塑造出或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托物引喻,婉转曲折,明朗浅显,耐人寻味。使所描绘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营造气氛、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能丰富人们的联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可以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事物的特点,会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充想象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创造性地想出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这里“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是主观创造的。抑扬把要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想象自己的兄弟在家乡登高,在山顶遍插茱萸时却少了一个“我”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实、生动、有生气。创造意境,形象鲜明,拓展内容,深化主旨。可以使诗歌内分。以小以细小的内容和景物来表 见大现重大的思想和寓意。点面广角镜头为面,特写镜头 结合为点;粗线条勾勒多为面,细笔描绘多为点。烘云托月,使 主体形象更丰 满、更有特 色。词类动词 形容词作用示例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 的效果,赋予形象以动感。 注意挖掘动词本身的动作与 状态。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 形,使物象具体、生动、直 观、形象。注意词语所用修 辞和活用情况等。数或具有虚拟意义,侧重夸张 词 渲染;或具有动词意义,凸 显动态,往往可以产生丰富 隽永的诗情。叠增强诗歌的韵律感,描摹各 词种声音,达到生动、形象的 效果,让人有身临其境之 感。如罗邺早发“独向长空背雁行”中的“背”字描写 了作者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作者向北向寒与大雁 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作者旅程的艰辛和内心 的愁苦。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描写茫茫沙漠,“大”字状其宏大;烽火燃起,“孤” 字状其醒目;“直”突出无风而劲拔,沙漠毫无遮拦;“长”状其视野所及,黄河杳无尽头;“圆”则表现落 日雄浑。如齐己的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诗中 “一枝开”是画龙点睛之笔。这“一枝”先于众梅,更 显出此梅开得“早”。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留连戏蝶 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中“时时”“恰恰”为叠 词。“时时”表明不是偶尔一次,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 出来;“恰恰”为拟声词,形容娇莺啼鸣的婉转清脆。结合的方面都说出来,只强调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容错落有致、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贾生)先扬后抑,前两句从正面着曲折波澜。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笔,丝毫不露贬低之意,仿佛热烈颂扬汉文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后两句写“夜半虚前席”却是为了“问鬼神”,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见微知著,含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蓄深刻,内涵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诗歌围绕丰富。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惜千里飞送荔枝的寻常小事,讽刺了唐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以微见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蓑笠翁”是诗的主体,“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二者结合突出了人物卓然而立的品格。知识积累4古代诗歌的语言1炼字色彩词虚词 拟声词表示颜色的词语可以增强描 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 气氛,烘托感情。这里的虚词主要指副词、连 词。虚词运用恰当,可以达 到疏通文气、开合呼应、化 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把抽象无形的声音写得生动 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 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如姜夔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养麦青青”,昔日十里扬州路上的繁华与如今的养麦青青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眼前的荒凉。“青青”所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更能突出作者对今昔变化的感慨。如曹伯启子规“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中的“空”即“徒然地”,它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的“嘈嘈”“切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弦声的急促和小弦声的轻细。感受。2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称为句中眼;另一种是指一首诗的眼目,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具有揭示作者情感和统领全篇的作用,这是整体的诗眼,称为诗中眼。作为全诗“眼睛”的诗中眼,在诗中的位置大致有四种情况:(1)位于诗篇题目中。如杜甫春夜喜雨的“喜”字,李白蜀道难的“难”字。(2)位于诗的开头部分。如李商隐无题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字,前者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后者写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统领全篇。(3)位于诗的中间部分。如杜甫登高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悲”字。(4)位于诗的结尾部分。如柳宗元江雪尾句“独钓寒江雪”中的“独”字。3古代诗歌常见的九种语言风格风平质格实朴委含婉蓄特点及举例通常使用白描等表现手法,朴素自然、平易近人。语言平淡,不追求华丽的辞藻,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含有深意,藏而不露,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于形象之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通常使用双关、象征等手法。如I:“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下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心情。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 套,给人一种清新美好的愉悦之感。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其特点是语言简练利落、浅显、明白如话、不加修饰。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 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是盛唐诗歌的常见风格,通常反映盛唐欣欣向荣的 景象与朝气蓬勃的活力,最具代表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如:“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直率而有气势。情感激荡、气势浩荡、痛快淋漓、一泻千里。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 大成者。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语言丰富而有文采。其特点是色彩缤纷、景象绮丽,有着变幻莫测的想象,多使用 虚实相生的手法,语言洒脱灵动。如I: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 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语言深沉,笔力遒劲,情感凝重。杜甫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有一种深 沉的忧思,无论是写民生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困潦倒,感情都是深沉 阔大的。杜甫的“三吏”“三别”及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顿 挫风格的力作。悲壮 其特点是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 慷慨 伤世、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 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知识积累5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1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清雅新致简明雄壮洁快浑丽豪奔飘绚迈放逸丽沉顿郁挫类别具体情感经典诗歌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牧泊秦淮揭露统治者穷兵魏武杜甫兵车行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报国无门的悲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陆游书愤王昌龄从军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屈原涉江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温庭筠商山早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生活杂感闺中怀人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王昌龄闺怨王维山居秋暝刘禹锡乌衣巷李商隐贾生春天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品格气节的自白于谦石灰吟谈禅说理的感慨苏轼题西林壁别离愁绪贬谪失意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柳永雨霖铃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屈原离骚但又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苏轼定风波2不同境遇下,常见的情感(1)作者被贬谪、被排挤时所作主要感情有: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立志报国;对朝廷不满、愤懑;寄情山水。(2)作者常年旅居(客居,流寓)外地,游学宦游主要感情有: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3)作者是南宋(或前朝灭亡,仕于新朝)的诗人主要感情有:收复失地、思念故国、亡国之痛。(4)作者是辛弃疾、陆游、岳飞、陈亮、陈与义、顾炎武、文天祥主要感情有: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收复失地,国恨家仇,感时伤世,壮志难酬。3不同时代的诗歌风格和情感特征(1)初唐时期的诗歌初唐前期,宫廷诗人创作多是歌功颂德、奉和应制之作,创作者琢磨技巧,雕饰辞藻,所作诗歌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初唐后期,随着初唐四杰登上诗坛,诗人力反齐梁宫廷诗风,主张诗歌要有风骨兴寄,抒情刚健有力。其代表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等。(2)盛唐时期的诗歌盛唐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高昂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之音成为诗歌的主流。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顽、王昌龄为代表,山水田园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代表。(3)中唐时期的诗歌情感基调徘徊惆怅,哀怨感伤;审美情趣由外拓趋向内敛,由昂扬趋向低沉,由浓郁趋向高秀。这一时期诗人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异常突出。其代表诗人有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孟郊、李贺、刘禹锡等。(4)晚唐时期的诗歌晚唐诗歌感时伤怀,个性鲜明,散发出秋华的晚香。内容上,转入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艺术上,追求语言与构思的雕琢与锻炼。主要代表诗人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罗隐、韩偲等。(5)北宋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的诗歌继承与创新并存,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风格趋于通俗化。其代表诗人有王禹偶、林逋、欧阳修、梅尧臣、晏殊、晏几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6)南宋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诗歌创作面向社会人生,反映多灾多难的时代生活,体现了民族的呼声,诗(词)风也随之一变。其代表诗人有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戴复古、刘克庄、姜夔、辛弃疾、赵师秀、文天祥等。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