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脑血管病康复管理.docx
2024脑血管病康复管理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康复治疗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改善功能,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使其早日回归社会。Or三级康复医疗模式脑卒中康复管理是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国内目前适合应用脑卒中三级康复治疗体系。一级康复是指患者早期在医院急诊室或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其中卒中单元是加强住院脑卒中患者医疗管理模式,提高疗效的最佳系统。二级康复是指脑卒中患者在康复病房或康复中心进行的康复治疗,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是挖掘患者的潜力,争取获得最大的功能改善,为下一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做准备。三级康复是指在社区或在家中的继续康复治疗,在社区进行持续的康复治疗可以使患者有更好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更少的继发合并症。可见,卒中康复需要贯穿全康复周期。02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开始时机掌握早期康复时机一般临床上认为脑卒中发病以后,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其原发性神经损伤未出现加重,或者改善的情况下,患者要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03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内容早期开始的康复治疗应包括床上关节活动度练习、床上良肢位的摆放、床上坐位训练、体位转移训练、站立训练和行走训练等,早期康复还应当包括鼓励患者与外界的交流。脑卒中急性期卧床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什么是良肢位?良肢位摆放是利用各种软性靠垫将患者置于舒适的抗痉挛体位,正确的体位摆放应该贯穿在偏瘫后的各个时期,注意定时改变体位,一般每2小时体位转换1次。良肢位的摆放是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基础和早期康复介入的重要方面,早期良好的肢位摆放和适当的关节活动度训练,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加快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速度。良肢位摆放的重要性鼓励患侧卧位,该体位增加了患肢的感觉刺激,并使整个患侧被拉长,从而减少痉挛,且健手能自由活动;适当健侧卧位;应尽量避免半卧位,因半坐卧位能引起对称性颈紧张性反射,增加肢体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异常痉挛模式;尽可能少采用仰卧位,因为这种体位受颈紧张性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会加重异常运动模式和引发舐尾部、足跟和外踝处褥疮的发生,可仅作为一种替换体位或者患者需要这种体位时采用;保持正确的坐姿,与卧床相比,坐位有利于躯干的伸展,可以达到促进全身身体及精神状态改善的作用。05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1 .脑卒中卧床期患者应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康复训练的强度要考虑到患者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应强度适中,不宜过度,以免造成患者过度疲劳。2 .康复治疗应该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体现个体化。3 .康复治疗应该尽早开始,避免延误了患者后遗症的康复时机。4 .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住院治疗、院外社区康复和居家康复,直至患者重获健康,回归正常生活,持之以恒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小结:综上所述,康复治疗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给予心理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参与康复治疗,引导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心态。患者和家属需要共同努力,战胜脑卒中后遗症。参考文献张通,赵军,李雪萍,等.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I节选)第8章脑血管病康复管理J.中国卒中杂志,2023z18(9):1036-1048.2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编写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几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017(005):27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