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血管-神经-淋巴网络稳态与失衡对健康评估的价值.docx
2024血管-神经-淋巴网络稳态与失衡对健康评估的价值摘要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广泛参与生理活动,并以其营养输送、区域反馈调节、免疫防御等关键功能在机体稳态维持中发挥核心作用。大量研究显示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存在高度的解剖与功能耦合,共同完成如脑血流实时调节、区域免疫激活等复杂生物过程。然而,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常被视为独立功能体,尚未有将三者归为整体并探索其稳态与失衡后作用的研究。本综述总结了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之间的解剖关联和协同机制,提出三者合为血管-神络淋巴网络的新概念,并揭示它们如何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维持生理平衡、参与疾病过程。深入理解三者之间的互作现象和作用,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人体生理调节机制,为开发疾病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近年来在对人体复杂生理结构和稳态调节机制的探索中,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之间的协同展现出关键的作用。三者解剖上紧密相连,功能上相互依赖,从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输送到代谢废物的清除,从感觉信息的传递到免疫防御的执行,支配着个体发育、生理维持和疾病状态的一系列过程1-3o血管系统作为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及内分泌因子的主要通道,不仅支持着机体基本生命活动,也为神经和淋巴系统行使正常功能提供必要的环境;神经系统通过调节血管的舒缩影响血流量和血压,进而调控组织的供血状态和淋巴液的流动;淋巴系统维持体液平衡并协调免疫防御,进一步补充了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帮助维护内环境稳定、对抗病原体侵袭。三个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是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例如,神经-血管耦合确保活跃的脑区获得更多血流,以满足其代谢需求4-5;淋巴系统与血管系统协作,将多余的液体从组织中排出并回流到血液中以缓解组织间压力6;中枢类淋巴系统在睡眠期间清除代谢废物、保护神经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8等。三者之间的协同失调将诱发稳态失衡,可能参与高血压、阿尔茨海默病、肌肉萎缩等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依赖各器官及组织的共同参与。血管、神经、淋巴系统以相似的网状结构广泛分布于机体各处,具备极高的协同潜能。自胚胎发育阶段起,血管与神经、淋巴互相牵引、支持并交互连接,共同形成了全身最大的代谢与调控网络。然而,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常被视为独立功能体,尚未有将三者归为整体并探索其稳态与失衡后作用的研究。本综述旨在探讨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提出三者合为血管-神经-淋巴网络的新概念,并揭示它们如何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维持生理平衡、参与疾病过程。深入理解三者之间的互作现象和作用,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人体生理调节机制,为开发疾病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一、血管-神经-淋巴系统协同发育在人体的发育过程中,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的形成和成熟显示出三者之间深刻的解剖和功能关联。以肺部组织为例,3D重建显示肺小叶中大量淋巴管平行或围绕于动静脉/毛细血管分布,由神经纤维包绕二者共同构成血管、神经和淋巴网络9o复杂的交互结构源于发育过程中三者协同生长的精密联动。血管系统的发展起始于胚胎早期,主要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驱动10o中胚层细胞来源的内皮前体经历分化、扩张、合并形成初级血管结构,后经发芽/分裂形成复杂的血管网络11,确保全身各组织和器官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血管系统的分布和功能为后续神经和淋巴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神经系统从外胚层的神经板发育而来,卷曲后的神经管和神经靖分别发育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12L血管系统常作为神经纤维生长的支架,也为其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支持130神经元在自体生长过程中一方面调动VEGF信号吸引新生血管形成以获取营养,另一方面通过信号素3C排开影响轴突生长的内皮细胞获得空间14-15o神经系统与血管组织之间有序的时空协同帮助其高效生长,进而调节血液循环和组织的生理状态。淋巴系统的形成相对较晚,其同样由中胚层起源且依赖于特定的静脉内皮细胞口4谱系示踪显示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在接受特定信号分子如VEGF-C和VEGF-D的刺激后,开始分化形成淋巴管并逐渐与血管分离。另有最新研究表明在斑马鱼鱼鳍形成过程中,先期长入的淋巴管亦可逆向转变为血管以适应器官发育的低氧需要16-17o淋巴管后续扩展为淋巴网络、发育淋巴器官并分化出成熟的淋巴细胞,在独立于血管系统的同时,又通过形成淋巴-血管连接、马赛克血管、充血淋巴管等结构与血管系统高度交互18o淋巴系统以其独特的分布模式和功能特性,与血管、神经系统紧密相联,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的间质循环和免疫防御体系。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及其解剖学上的紧密关联,不仅是生命体复杂生理功能的基础,也是维持健康、防御疾病的关键。这三大系统之间的互相调控和支持,揭示了机体内部一个精密调节和高度协作的生命网络。二、血管-神经-淋巴系统协同机制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的互作现象展现了生物体内部协调作用的高度复杂性。三者不仅独立执行各自的生理功能,还通过精细的交流和反馈机制,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并适应外界变化。在健康状态下,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保证了充分的营养供应、有效的废物排除和快速的免疫反应。然而,当这些系统之间的协调出现失衡时,可能导致各种病理状态。例如,血管和神经功能障碍可能会影响淋巴回流,从而加重炎症反应、延缓伤口愈合19,反之淋巴系统的异常也可能通过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进一步加剧疾病状态。因此,深入理解这三者之间的相互调节现象,对于阐明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开发新型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详细探讨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之间的具体调控现象与机制,包括它们如何通过分子信号、物理作用相互影响,以及这种相互调节在维持生理健康和应对疾病过程中的关键作用。1 .血管-神经系统协同机制:血管与神经之间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分子信号和生理反应实现相互调节,以确保血流的适当分配及神经信号对稳态变化的响应。自主神经系统通过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调节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从而影响血压和血流速度20,以满足组织的氧气和营养需求。分布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亦可感知血压信号,经由脊髓调节交感/迷走神经活动21o最新研究显示,心跳引起的脑血管搏动还可通过机械敏感通道的激活直接影响中枢神经元活动22o血管内皮细胞能够产生多种影响神经功能的物质,如一氧化氮和内皮素。这些物质不仅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调节血管舒缩,还可以影响周围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和活动性,参与疼痛感知和炎症反应的调节23-24L与此同时,VEG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等在血管和神经的发育及再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VEGF不仅促进血管新生,还能影响神经生长和修复,而NGF等神经因子也能促进血管的生长和稳定性,表明血管与神经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新生机制250血管与神经之间的相互作用还体现在反射弧机制中。当组织因缺血或其他原因而刺激感觉神经时,可通过脊髓反射弧导致远端血管舒张,增加血流以缓解缺血。局部的神经末梢也可以检测到组织中的化学变化,并通过调节血管直径来响应并调控血流供给。这些相互调节机制揭示了血管与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的密切功能联系。2 .神经-淋巴系统协同机制:神经与淋巴系统之间的相互调节是免疫平衡和病理反应中的关键力量26-27o自主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纤维传递特定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来实现的对淋巴管的直接影响28o这些递质调控淋巴管的节律收缩,控制着淋巴液的流动速率和方向29,对维护组织间液体平衡及代谢废物清除至关重要。深入淋巴组织中来看,淋巴结中存在感觉与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30,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和肽类物质(物质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能够调节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分化,是免疫反应精细调控的关键参与者。在炎症与免疫反应共存的紧急场景下,神经与淋巴系统的交流尤为活跃17: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激活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感知,而神经通过反射机制调整淋巴管功能,以促进炎症介质的快速清除并达成淋巴细胞在受损组织和淋巴器官间的流动26,311另有最新研究表明,大脑可以通过特定的神经途径控制脾脏的免疫反应,其中涉及到中央杏仁核和室旁核中的神经元以及脾神经32,进一步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与淋巴器官之间存在直接的神经联系与调控作用。上述神经和淋巴系统间的精密联动,展示了两者在维护免疫防御和适应环境威胁中的协作关系。3 .血管-淋巴系统协同机制:血管与淋巴系统之间的相互调节是人体内两个重要循环系统协同工作的基础,二者共同维持组织液平衡、参与免疫反应,并促进疾病状态下的康复。毛细血管向周围组织释放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同时,也会有一部分液体和小分子渗透到组织间隙中,形成间质液,淋巴系统通过淋巴管回收间质液并将其输送回血液循环,这一过程有助于维持组织液压力的平衡和血容量的稳定33oVEGF家族成员,特别是VEGF-C和VEGF-D,对淋巴管生成具有重要影响,其不仅促进淋巴管的生长和分支,还参与调节淋巴管的通透性34,从而影响淋巴液的流动和免疫细胞的迁移35o炎症过程中,血管的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导致更多的白细胞与炎症介质进入受影响区域,而淋巴管在清除组织间隙中的炎症产物和提供免疫细胞迁移通道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免疫细胞通过血管进入组织执行免疫反应,后通过淋巴管返回淋巴结,实现对抗原的呈递和免疫记忆的形成。上述生物过程揭示了血管与淋巴系统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密切合作,发挥着共同维护体液平衡、调节免疫反应的关键作用。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长期发展、互作及共同响应内环境变化的诸多环节,揭示了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协同系统,即血管-神经-淋巴网络。这一概念表明三大系统之间并非简单地相互独立,而是存在密切的协同关系,共同维持生理健康、应对疾病过程。三、血管-神经-淋巴网络失衡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和稳定的关键,互作失衡可能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紊乱,从而引发或加剧各种疾病。血管-神经-淋巴网络失衡的表现可能包括血流动力学改变、神经信号传导异常、淋巴引流和免疫功能的障碍等36o这些变化不仅影响单一系统的功能,更会在系统间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病理状态的形成或发展。诸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自身免疫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都与这种复杂交互作用的失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深入理解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间相互调节的失衡表现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1.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之间协调失衡可触发一连串复杂的病理状态,包括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37o脑组织功能维持的基础之一为神经血管耦合,即神经活动与血管反应协同作用,调节区域血流量以满足实时能量和代谢需求。神经血管耦合失衡可能导致脑部血液循环受损,血管阻塞或破裂,进而损害神经细胞功能38o脑内存在类淋巴系统以完成代谢废物的归集和清除39,血管/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影响循环压力差和类淋巴系统功能,进而在大脑中积累毒素和代谢废物,这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40-420炎症反应还可导致血脑屏障损伤和神经纤维保护鞘的破坏,引发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43-44o在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中,持续高血糖状况可能引起微血管损伤,影响神经纤维的血液供应,并导致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疼痛、麻木和肌力减退45-46o这些病理现象反映出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间协同作用的失衡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 .循环系统: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之间的互作失衡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神经系统通过调节血管的收缩与扩张来控制血压,如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壁上的外膜都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其介导压力反射形成的负反馈调节是机体血压平衡的核心机制。当机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体瘤或周围淋巴结炎等疾病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异常增高,血压或外部机械压力刺激后过度抑制交感神经活动、引发晕厥。淋巴系统在维持组织液平衡中受到血管和神经系统调节,其失衡可使淋巴系统的排液功能受阻,致使如淋巴水肿的形成47L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时对血管平滑肌和血管内皮的调节受损,使其无法及时响应压力变化,这可能导致静脉壁和静脉瓣的弱化,引发静脉曲张并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48o迷走神经对冠状动脉调控的失衡可能带来心率的异常,改变心脏的电生理性质,引发心律失常490长期血压异常或慢性炎症状态可触发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诱发心脏重塑50o3 .运动系统: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之间的相互调节在维持骨骼、肌肉和关节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失衡状态可能触发包括骨质疏松症、肌肉萎缩、关节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以及运动损伤恢复问题在内的多种病症。骨质疏松症的发展与血液供应不足和神经调控异常密切相关51,如去甲肾上腺素、物质P等神经递质/神经肽通过调节成骨-破骨平衡,影响骨质的正常代谢和维持,递质的异常分泌可加速骨质流失52o长期血液供应不足或神经损伤能够显著影响肌肉的营养和氧气供应,诱发肌肉萎缩,而缺乏血管支持和神经调节的淋巴系统还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影响废物清除,进一步恶化肌肉损伤53o关节炎的进展与血管炎症、神经病变以及淋巴系统的免疫反应失衡紧密相关。炎症所致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诱导大量炎症细胞与介质进入关节腔,刺激神经末梢并促进相关递质的释放。炎症介质与神经递质双重作用可使局部免疫反应过度激活,引起关节软骨和周围组织的破坏54-55o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通常在四肢受伤后发生,涉及神经损伤、血管功能异常和淋巴循环障碍,可致使持续性疼痛、肿胀和运动功能受限56o此外,有效的运动系统损伤修复需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的协调合作,这些系统间的调节失衡可能延缓伤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并影响恢复效果。4 .内分泌系统: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失衡对内分泌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功能障碍等。糖尿病的病理机制揭示血管/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胰岛素的供应和利用失调中扮演了关键角色570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影响胰岛素的有效分布和到达目标组织(如肌肉和脂肪组织)的能力。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化可能降低组织对胰岛素的响应58-59,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化可能增强胰岛素作用60-61o长期的高血糖状况会进一步损害这两个系统,形成恶性循环。与此同时,淋巴系统的异常也会加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展62o神经系统调控甲状腺激素生产和释放,而淋巴系统的异常可能会触发甲状腺的免疫反应,从而影响代谢过程63o肾上腺髓质的激活主要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完成。应激情况下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髓质,迅速激活并诱导其分泌相关激素应对短期压力,激素释放入血后主要由血管系统完成运输和有效分布,神经与血管系统的失衡可能会导致应激反应的异常。5 .消化系统: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对于保持消化功能和整体健康至关重要。血管系统不仅为消化道进行血液供应以支持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其功能失衡如缺血或血管炎症可能直接损害消化道组织。下丘脑、室旁核和边缘系统等应激反应中枢调节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5-羟色胺和儿茶酚胺等中枢介质的释放,其过度反应可诱发消化道局部微循环障碍、介导应激性溃疡发生640淋巴系统既在消化道的免疫监视中扮演关键角色,也负责对脂肪代谢、包装后的乳糜微粒进行吸收,其由血管供给或神经调节失衡引发的功能障碍如淋巴管堵塞、淋巴结肿大可能阻碍营养物质吸收和免疫防御,增加营养不良和感染的风险65-66o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的调节失衡显著影响消化道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其中血管新生和相关因子的异常表达可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性,淋巴系统也是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肠道菌群代谢过程与肠道免疫环境存在密切的交流互作,菌群代谢产物既在原位调节淋巴管形成或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又可经血液循环传至中枢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6706 .呼吸系统: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之间的互作失衡在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发展中也扮演着核心角色,影响范围涵盖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血管疾病以及间质,性肺病等多种场景。哮喘和慢性阻塞曲市病的进展受到神经系统对气道平滑肌调控失衡的影响,其中神经介质异常释放引起的气道过度反应性和炎症导致气道狭窄、气流限制和呼吸障碍68,诱导多种免疫细胞浸润加剧疾病进展,且与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相关69L肺动脉高压等肺部血管疾病由于血管系统的异常(如肺血管收缩和重塑)增加心脏负荷,干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有效交换,血管与神经系统的相互调节失衡可能进一步加重这些病理变化70-71o间质性肺病影响肺部结缔组织,异常的免疫反应、血管炎症和纤维化共同作用导致肺功能衰竭721上述疾病现象展示出维持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间平衡对保障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性。四、血管-神经-淋巴网络在健康评估中的应用血管-神经-淋巴网络稳态与失衡不仅参与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过程,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节将归纳与血管-神经-淋巴网络相关的检测参数,并探讨其在疾病治疗与诊断中的应用前景。1 .可检测的血管-神经-淋巴网络参数:临床与科研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血管-神经-淋巴网络参数的精细化评估。血管系统的检测重点在于评估心血管功能和结构,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血压测量、脉搏波速度、血管造影、超声检查和血液生化指标等。这些参数帮助临床医生评估动脉硬化程度、血管狭窄或阻塞状况及血脂、血糖等代谢水平,从而鉴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与进展情况。神经系统的状态评估则涉及到脑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磁共振成像、脑脊液分析以及认知和心理测试等。这些检测参数为医生提供了有关大脑电活动、外周神经功能、大脑和脊髓结构以及认知功能的重要信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还能够观察大脑活动,进而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上述方法对于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监测疾病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淋巴系统的检测则主要围绕淋巴结检查、淋巴液分析、生化标志物和免疫学检测,淋巴显像技术(如淋巴造影)也被用于评估淋巴系统的流动和堵塞情况。动态对比增强核磁、近红外光谱成像等技术可检测脑脊液、间质液流动情况及大脑内血氧水平,从而间接评估脑内类淋巴系统功能状态73L2 .血管-神经-淋巴网络在疾病评估中的应用前景:在疾病诊断领域,血管-神经-淋巴网络参数的综合应用展现了在早期疾病诊断、评估治疗反应方面的显著潜力。例如,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可以通过监测血管动力学特性(例如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血管壁弹性),与神经系统活动指标(如心率变异性)及淋巴系统功能评估相结合,以实现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等疾病的早期识别74o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可以通过分析脑电波异常、脑血流变化及脑脊液中淋巴细胞的改变,并结合血清相关生物标志物以捕捉其早期发展中的特征75o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监测依赖于血管生成相关指标(如VEGF水平淋巴系统状态(如淋巴结肿大)以及神经系统反应(如肿瘤周围神经纤维的变化)的联合评估76o此外,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的管理可以通过分析血管通透性、神经介导的疼痛反应以及淋巴免疫环境,实现对疾病活动性和治疗响应的准确监测770这些实例不仅展示了血管-神经-淋巴网络参数在促进疾病评估方面的关键作用,也为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3.靶向血管-神经-淋巴网络的疾病治疗方案开发:近年来针对血管-神经-淋巴网络的疾病治疗方案开发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多种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例如在心血管疾病领域,治疗策略的开发从神经递质受体调节等相关靶点逐渐向联合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管弹性和血流动力学转变。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应用多靶向生物活性纳米颗粒改善脑部缺氧、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等环境因素,已经在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研究中显示出重大潜力78,且随着淋巴系统在大脑中的定位与功能逐渐清晰,调节淋巴系统以改善炎症状态和促进免疫平衡,也正成为治疗相关疾病的新策略79-800针对肿瘤治疗,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已成为有效的抗癌策略之一,调节淋巴系统来防止肿瘤转移和增强肿瘤免疫反应的方法也正在探索中81o新兴的生物医学工程手段如纳米酶82-83等,具有修饰后同时介导神经元再生和病理性蛋白质清除的双向作用潜力,可参与相关疾病的治疗840上述多样化的研究策略促进了对血管-神经-淋巴网络在疾病中作用机制的了解,也为开发新型临床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针对血管-神经-淋巴网络的方案开发和应用,不仅有望改善患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也捋为未来的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开辟新的路径。五、小结与展望血管、神经与淋巴系统之间存在广泛的分子讯息和物理反应调节,又与病理生理过程中机体紊乱的内环境存在交互。神经递质/神经肽为代表的分子通讯介导了不同组织区域的精准反馈与调控,占据协同作用中的主导地位。其一方面监测、调节血管/淋巴管的收缩与舒张完成区域组织供氧、供血、间质液回流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与经典的VEGF、NGF等细胞因子一道,协调内皮细胞/神经元细胞/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适应不同器官或组织的功能需求以进行血管/神经长入。另一类介导血管-神经-淋巴系统协同作用的重要机制是以血管/淋巴管为主的机械活动调节。大多数血管和淋巴结被神经丛包绕,其主要来源于交感神经传出轴突和感觉神经元轴突85o这类由机械活动诱发的失衡调节可见于炎症环境中毛细动脉-淋巴-毛细静脉流通、脑组织缺血后神经反馈乃至血管搏动对中枢神经元的直接调控中31L血管-神经-淋巴网络在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干预中显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血管系统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神经系统的活动模式以及淋巴系统的循环状态等参数,已被证实可作为健康评估和疾病早期检测的高敏感度生物标志。此外,针对该网络的调节策略,如纳米酶等生物医学工程方法的应用86,为疾病治疗开辟了新途径。这些技术不仅能克服传统治疗方案的限制、提升治疗效果,还有望通过调控网络的稳态与失衡,实现个性化和精准医疗。随着对血管-神经-淋巴网络相互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在健康评估和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成为未来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血管-神经-淋巴网络之间的解剖和功能耦合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随着对三者独立或联合功能的探索日渐深入,庞大的血管、神经、淋巴网络产生了更多交互证据,受限于既往研究中观测手段和干预方法的不足结构不清机制不明是三者协同过程探索中的主要问题。三者微观层面的精确交界和相互连接方式仍不完全清楚,特别是在脑组织中,脑类淋巴系统与血脑屏障、脑间隙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明确。当前仅识别出部分介导三者相互作用的分子靶标,但血管-神经-淋巴网络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协同状态及其在疾病发展中的结构与功能变化尚不明了。超高分辨率医学成像、谱系示踪、遗传调控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研究手段可能助力这一进程。近年来器官间通讯拓展了对许多疾病发生和进展机制的认知,诸如肠-脑轴、肝-骨轴等概念的确立为疾病机理探索和治疗策略开发打开了方向87-88o作为机体最大的生命维持和稳态调节系统血管-神经-淋巴网络将在医学领域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引领下一阶段机体内环境调节机制的探索和疾病治疗方案的开发。参考文献:(I)TreacherDF1LeachRM.Oxygentransport-1.BasicprinciplesJ.BMJ11998,317(7168):1302-1306.DOI:10.1136bmj.317.7168.1302.(2BuettnerM,BodeU.LymphnodeClissection-Understandingtheimmunologicalfunctionoflymphnodes(J.ClinExpImmunol,2012,169(3):205-212.DOI:10.1111j.1365-2249.2012.04602.x.3SinghalD,BdrnerK1ChaikofELetal.Mappingthelymphaticsystemacrossbodyscalesandexpertisedomains:areportfromthe2021NationalHeart,Lung,andBlOOdInstituteworkshopattheBostonLymphaticSymposiumJ.FrontPhysiol,2023,14:1099403.DOt10.3389fphys.2023.1099403.4AttwellD,BuchanAM,CharpakS,etal.GlialandneuronalcontrolofbrainbloodflowJ.Nature,2010,468(7321):232-243.DOI:10.1038nature09613.马贺远李钦肯楚世蛾等.神经血管单元结构和功能及其在脑缺血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23.37(12):885-894.DOI:10.3867j.issn.10-32.2023.12.001.6AspelundA,AntiIaS,ProuIxST,etal.AdurallymphaticvascularsystemthatdrainsbraininterstitialfluidandmacromoleculesJ.JExpMed.2015,212(7):991-999.DOI:10.1084jem.20142290.7JeSSenNA,MunkASfLundgaardI,etal.Theglymphaticsystem:abeginnersguideJ.NeurochemRes,2015,40(12):2583-2599.DOI:10.1007s11064-015-1581-6.8王莎,龙春梅,龚紫薇等.睡眠对大脑清除代谢产物的影响:基于类淋巴系统的思考J中华神经科杂益2023,56(1):101-105.DOI:10.3760113694-20220425-00332.9ZhaoS,CuiJ,WangY1etal.Three-dimensionalvisualizationofthelymphatic,vascularandneuralnetworkinratlungbyconfocalmicroscopy(J.JMolHistol12023,54(6):715-723.DOI:10.1007s10735-023-10160-7.10TrimmE,Red-HorseK.VascularendothelialcelldevelopmentanddiversityJ.NatRevCardiol,2023,20(3):197-210.DOI:10.1038s41569-022-00770-1.11YangJH,WangH.MolecularmechanismsforvasculardevelopmentandsecondarycellwallformationJ.FrontPlantSci,2016,7:356.DOI:10.3389fpls.2016.00356.12YatesD.Neuraldevelopment:InstigatingengulfmentJ.NatRevNeurosci,2018,19(5):253.DOI:10.1038nrn.2018.31.13CarmelietRTessier-LavigneM.CommonmechanismsofnerveandbloodvesselwiringJ.Nature,2005,436(7048):193-200.DOI:10.1038nature03875.14MartinsLF,BrambillaLMottaAzetal.Motorneuronsusepush-pullsignalstodirectvascularremodelingcriticalfortheirconnectivity.Neuron,2022,110(24):4090-4107.e11.DOL10.1016/j.neuron.2022.09.021.15南伟,张海鸿,伍亚昆神经调控血管生成机制的册究进展J.中国修或重建外科杂志,2015,2902):1570-1573.DOI:10.7507/12-1892.20150334.(16JungHM,CastranovaD,SwiftMR,etal.DevelopmentofthelarvallymphaticsysteminzebrafishJ.Development,2017,144(11):2070-2081.DOI:10.1242dev.145755.17DasRN,TevetY1SafrieIS,etal.Generationofspecializedbloodvesselsvialymphatictransdifferentiation(J).Nature,2022,606(7914):570-575.DOI:10.1038s41586-022-04766-2.18LampejoAO,GhavimiS1HagerIingR,etal.Lymphatic/bloodvesselplasticity:motivationforafutureresearchareabasedonpresentandpastobservationsJ.AmJPhysiolHeartCircPhysiol.2023,324(1):H109-H121.DOL10.1152/ajpheart.OO612.2022.19XuJQ,LiuQQHUangSKetal.Thelymphaticsystem:atherapeutictargetforcentralnervoussystemdisordersJ.NeuralRegenRes,2023,18(6):1249-1256.DOI:10.4103/1673-5374.355741.20SchaefferS,IadecoIaC.Revisitingtheneurovascularunit(J.NatNeurosci12021,24(9):1198-1209.DOI:10.1038s41593-021-00904-7.21PirahanchiY,AnatomyBordoniB.,headandneck:carotidbaroreceptorsMOL.(2023-07-17)2024-02-19.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37223/.22JammalSaIamehLvBitzenhoferSH1Hanganu-OpatzlL,etal.BloodpressurepulsationsmodulatecentralneuronalactivityviamechanosensitiveionchannelsJ.Science,2024,383(6682)eadk8511.DOI:10.1126science.adk8511.23SharmaJN,AI-OmranA,ParvathySS.RoleofnitricoxideininflammatorydiseasesJ.Inflammopharmacology,2007,15(6):252-259.DOI:10.17s10787-007-0013-x.24PoberJS,SessaWC.EvolvingfunctionsofendothelialcellsininflammationJ.NatRevImmunol,2007,7(10):803-815.DOL10.1038nri2171.25JSegarraM,AburtoMR,CopF,etal.EndothelialDab1signalingorchestratesneuro-glia-vesselcommunicationinthecentralnervoussystemJ.Science,2018,361(6404)DOI:10.1126science.aao2861.26BaralRUditS1ChiuIM.Painandimmunity:implicationsforhostdefenceJ.NatRevImmunol,2019,19(7):433-447.DOI:10.1038s41577-019-0147-2.27Veiga-FernandesH,MucidaD.Neuro-immuneinteractionsatbarriersurfacesJ.Cell,2016,165(4):801-811.DOI:10.1016j.cell.2016.04.041.28KenneyMJ,GantaCK.Autonomicnervoussystemandimmunesysteminteractions.ComprPhysiol,2014,4(3):1177-1200.DOt10.1002cphy.c130051.29HowarthD,BurstaIR,HayesC,etal.AutonomicregulationoflymphaticflowinthelowerextremitydemonstratedonIymPhosCintigQPhyinpatientswithreflexsympatheticdystrophyJ.ClinNuclMed,1999,24(6):383-387.DOL10.1097/00003072-199906000-001.(30CleypoolC,MackaaijC1LotgerinkBruinenbergD1etal.Sympatheticnervedistributioninhumanlymphnodes(J.JAnat2021,239(2):282-289.DOI:10.1111joa.13422.31DrewLJ1WOOdJN,CesareRDistinctmechanosensitivepropertiesofcapsaicin-sensitiveand-insensitivesensoryneuronsJ.JNeurosci,2002,22(12):RC228.DOI:10.1523JNEUROSCl.22-12-j0001.22.32ZhangX,LeiB,YuanY1etal.BraincontrolofhumoralimmuneresponsesamenabletobehaviouralmodulationJ.Nature,2020,581(7807):204-208.DOI:10.1038s41586-020-2235-7.33WiigH,SwartzMA.Interstitialfluidandlymphformationandtransport:physiologicalregulationandrolesininflammationandcancerJ.PhysiolRev,201Z92(3):1005-1060.DOI:10.1152physrev.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