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灾害护理救援相关问题解答.docx
事故灾害护理救援相关问题解答第一节事故灾害概述1.什么是事故灾害?事故灾害是指个人或群体为了实现某一意图而采取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反的情况,迫使这种行动暂时或永久地停止的事件,从而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损失、人员伤亡、人的健康状况及社会服务条件恶化的事件,当其破坏力超过了发生地区所能承受的程度时,不得不向该地区以外的地区求援。2 .事故灾害主要包括哪些?事故灾害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安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3 .事故灾害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事故灾害的基本特征包括事故发生的因果性、随机性、必然性、规律性、预测性和高损害性。第二节交通事故1.什么是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和(或)财产损失的事件,它是伴随着现代道路交通工具的使用而出现的一种意外创伤。在广义上,交通事故还可包括铁路、船舶、飞机等造成的事故。4 .按事故造成的后果划分,交通事故如何分类?(1)人身事故:是交通事故中一切涉及人员死伤的事故。(2)物损事故:是交通事故中一切涉及物资损害的事故。5 .按事故的轻重程度划分,交通事故如何分类?(1)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IoOO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2) 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3)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4)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6 .按事故的性质划分,交通事故如何分类?(1)责任事故:又称过失事故,指由人为原因未能避免而导致的事故。(2)非责任事故:又称意外事故,指在不可抗力作用下,不能预知和难以防范的事故。7 .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成因多样:车祸大多属于人祸,造成车祸的原因大致有路况恶劣、违章操作、不良气候、酒驾、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等。(2)频发:公路车祸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发生。(3)连锁性强:不仅车辆本身造成车毁人亡危害,而且对附近的车辆和设施都会产生连锁型危害。(4)社会影响大:公路车祸不仅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而且车祸频发还可引起社会舆论。8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易造成群死群伤:由于高速公路上车速快,易造成车辆首尾相撞,导致群死群伤。(2)易发生次生灾害:装载化学危险品的车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极易引发火灾。(3)易增加救援难度:事故发生后,救援车辆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到达现场较慢,尤其是偏远现场,救援车辆难以靠近,救援难度大。9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车辆因素:机械故障是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2)人为因素:驾驶员疲劳驾驶、超速违法上道等行为是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3)环境因素:大雾、暴雨和冰雾天气是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10 公路交通事故伤情有哪些特点?(1)损伤机制复杂:撞击伤、挤压伤、碾压伤和烧伤常见,致伤因素复杂。(2)伤情复杂而严重:多发伤发生率高,最常见的损伤为骨折和颅脑伤,其次为胸部和腹部伤。严重的致死性损伤主要是颅脑伤和大出血。11 交通事故伤的救治链包括哪些?(1)院前急救:交通事故伤应重视院前的现场救治,使伤员迅速脱离危险环境,尽快安全转运,给予高级生命支持。(2)急症科急救:交通事故的伤员进入急诊室后要立即进行初期的复苏,给予标准化的急诊救治。(3)专科救治:专科救治的重点是对伤员实施确定性的救命手术,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12 .发生交通事故后,现场救治的原则是什么?发生交通事故后,对现场的伤员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进行处理。(1)先脱离险境后抢救。(2)先复苏生命后对症处理。(3)先抢救危重伤员,后救治轻伤员。(4)先抢救再后送。13 .发生交通事故后,在转移中必须遵循哪两条原则?(1)当环境安全时才可以转移。(2)转移伤员时,要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来指挥,避免错误、鲁莽的搬运而造成进一步的损伤。14 .发生公路交通事故后,如何进行现场救治?发生公路交通事故后,准确、迅速、有效的现场救治直接关系抢救效率和质量,关系伤病员的生命安危。(1)迅速脱离险境:首先进行现场环境评估,确保伤员和施救者的安全,快速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抢救。(2)快速伤情评估:在事故救援现场大多按损伤程度进行分类,使医务人员可以迅速、有效地掌握事故的伤亡程度。(3)保持气道通畅:对呼吸困难的伤员立即使用抬头压颌法开放气道或插入口咽通气管保持气道通畅,如气道有分泌物、血凝块等异物梗阻的伤员,应立即清除干净并保持气道通畅。(4)心肺复苏:对呼吸心搏骤停的伤员立即行心肺复苏术。(5)迅速止血:在事故现场对受伤部位和伤口必须进行有效的止血和包扎。(6)骨折固定:减轻疼痛,防止休克,正确搬运防止伤情加重,并有利于伤员转运。15 .公路交通事故急救中,有效止血、快速灌注液体恢复血容量的原则是什么?(1)快:同时开放23条静脉通路,前30分钟内输入晶体液量为2L,争取2小时左右恢复血压。(2)足:复苏休克的总补液量要为估计失血量的3倍,休克时间越长,量越多。(3)稀:所用全血量与晶体液量之比为1:2,理想的血细胞比积为30%35%o16 .发生公路交通事故后,如何进行现场疏散?(1)迅速脱离险境:救援队首先进行现场环境的评估,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快速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抢救。(2)转运与疏散:首先到达现场的施救人员快速进行伤情评估,根据伤情严重程度与伤员数量,确定转运通道和方式。国内大多采用救护车转运。(3)需现场稳定处理:生命体征不稳定的危重伤员需现场稳定处理后再转运,或立即转送至最近的医疗机构。17 .发生交通事故后,伤员的运送原则有哪些?(1)先重后轻,分批、迅速、安全地运送。(2)转运前再次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3)转运途中严密观察伤员的病情变化。(4)不能盲目转运,如有伤员出现活动性出血、休克等情况未得到有18 .什么是铁路交通事故?铁路交通事故是指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等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事故,包括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相关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或者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撞的事故。19 .铁路交通事故伤者的伤情特点有哪些?(1)损伤程度较重。(2)伤情类型较为复杂。(3)多见复合性损伤。(4)致残率较高,死亡率较高。20 .铁路交通事故的伤情按受伤程度分为哪几类?(1)轻度伤员:一般外伤、轻度脑震荡等,可做一般性处理。(2)重度伤员:伤情不稳定,但无危害生命的体征,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引起突然变化或死亡。现场进行一般处理,原则上送医院继续救治。(3)危重伤员:伤情复杂,极不稳定,这类伤员须在现场进行最大努力的救治。(4)濒危伤员:广泛严重的颅脑损伤,多发性损伤伴有大出血,呼吸心跳停止数分钟等,这类伤员原则上按救死扶伤的精神处理,积极进行抢救。如没有救治希望的,要果断处理,抢救有希望的伤员。21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的特点是什么?(1)响应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铁路交通事故,应立即响应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2)建立现场救援小组:急救中心应建立现场救援领导小组,由党政、医疗、通讯等部门参与。(3)组建应急队伍:立即组建一支能在重大突发性灾害事故时快速反应的应急队伍。(4)做到无缝连接:开展救援时,卫生管理部门、医院、公安、消防、交通等相关协调部门应做到无缝连接。(5)建立救援联动机制:建立多部门救援联动机制,加强联合演练,熟悉铁路特点和列车结构。(6)充足的医疗设备:应配有通讯指挥车、大量轻伤员转运车、救援物资储备车、除颤仪、心电图机、呼吸机、气管插管装置等医疗设备。22 .发生铁路交通事故后,在出现大批量伤员的情况下,急救和转运的优先顺序是什么?(1)第一优先:气道阻塞;胸部穿透性损伤,严重的失血性休克。(2)第二优先:连枷胸;头部、颈部、腹部或腹股沟的穿透性损伤;两处或两处以上骨折。(3)第三优先:中度烧伤;脊柱受伤但脊髓未受伤;开放性骨折;眼部受伤;轻微脑部受伤。(4)第四优先:软组织轻伤;扭伤;闭合性骨折。23 .发生交通事故后,在出现大批量伤员时,救援人员需要分出哪四个区域?救援人员需要分出收容区、急救区、后送区和太平区等四个区域。24 .发生铁路交通事故后,如何进行现场救治?(1)快速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灾情立即成立救生小组,开辟疏散通道,将被困人员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2)快速对伤员进行伤情评估和检伤分类:铁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情复杂,危重伤员多,按伤情的轻重缓急顺序进行,先救命后处理创伤。(3)危重伤员的处理和抢救:心肺复苏:对呼吸心搏骤停的伤员立即行心肺复苏。开放气道:对呼吸困难的危重伤员,应立即使用抬头压颌法开放气道或插入口咽通气管保持气道通畅。纠正休克: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快速扩容补液。颅脑外伤伴意识障碍者,快速静脉滴入20%甘露醇250ml。止血、包扎:大血管破裂时,用止血带止血。骨折固定:可采用夹板固定,也可利用躯干或健肢做支架进行固定。25 .发生铁路交通事故后,如何进行现场疏散?(1)迅速脱离险境: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根据灾情迅速成立救援小组,稳定被困人员的情绪,同时必须在确认高压电线完全断电后再迅速架设拉梯,开辟疏散通道,尽快将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2)积极抢救生命:救援人员要利用先前开辟的救生疏散通道,分批组织力量携带液压切割、扩张等破拆工具,积极营救车厢内无法移动的被困人员。(3)立即消除火灾等危险:火车或高铁发生事故后,易造成车厢的燃烧或爆炸,因此,消防部队在疏散、抢救被困人员或伤员的同时,要积极组织人员对车体已发生燃烧的部位进行灭火,对被困人员或伤员及时采取转移措施。26 .什么是多发伤?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27 .多发伤的急诊急救处理指征是什么?(1)对开放性或高度不稳定的骨盆、股骨干骨折而且伴有长时间休克状态或大量出血者,应立即给予止血处理。(2)对于被污染的开放性伤口,必须根据情况做多次清创,控制污染。(3)对不稳定移位骨折患者,特别是高能量碰撞者,必须尽早彻底清除软组织,以控制炎症反应的根源。(4)在专科手术前应备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大出血者应立即止血。28 .什么是复合伤?复合伤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伤因素造成解剖部位或脏器的损伤,且有一处危及生命的伤害,如放烧复合伤、烧冲复合伤等。29 .严重创伤病人有哪几个死亡高峰期?(1)第一个死亡高峰期是在创伤后数秒至数十分钟后。特重型颅脑损伤、心脏破裂、主动脉或大血管破裂等是早期伤员主要的死亡原因,由于时间紧,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治。(2)第二个死亡高峰期是在严重创伤后数十分钟到数小时。死亡原因多是严重脑挫裂伤、血气胸等。(3)第三个死亡高峰期是创伤后数日至数周内。死亡原因多是严重肺部感染、脓毒血症等并发症。30 .铁路事故的灾害预防措施有哪些?(1)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铁路职工的思想教育,提高安全意识。(2)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职工的培训,提高铁路职工的业务素质。(3)提高安全技术:依靠科技进步给工作人员提供必要条件和安全的先进设备。(4)扩大安全保证: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31 .发生铁路交通事故后,如何做好灾后卫生防疫的应对工作?(1)明确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职责。(2)制定灾后卫生防御应对工作的规范化流程。(3)加强落实灾后卫生防疫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演练。(4)确保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措施落实到位。(5)提高各部门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应对能力。32 .沉船事故的发生原因有哪些?沉船事故的发生原因包括:超载;恶劣的天气;触礁;机械故障、爆炸、起火;驾驶员或其他人员操作失误;船体老旧或私自改装。33 .沉船事故的伤情特点是什么?沉船事故主要造成淹溺,其他还有碰撞倾覆时造成的机械性损伤,爆炸所致的爆炸伤,在冷水里浸泡时间长导致的冻伤等。34 .沉船事故的救援特点包括哪些?沉船事故的救援特点包括: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伤亡的严重性;自然条件对搜救的影响性;海上救援组织指挥困难;海上医疗救援及后送困难。35 .沉船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重点是什么?(1)确定沉船事故位置。(2)进行现场环境评估。(3)做好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4)对事故类型进行评估和伤员分拣。(5)做好现场医疗救护工作。(6)做好伤员的转运和收治工作。36 .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中,将水上突发事件险情分为哪几级?(1) I级:特别重大险情。(2) H级:重大险情。(3) In级:较大险情。(4) IV级:一般险情。35 .根据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属于特别重大险情(I级)的有哪些?(1)死亡(含失踪)30人以上的水上突发事件。(2)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3)客船、化学品船发生严重危及船舶或人员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4)其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危害、社会影响的水上突发事件。36 .沉船事故救援的过程中,由多部门协调配合,其主要工作原则是什么?(1)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依法规范。(2)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属地为主。(3)防治结合,资源共享,团结协作。(4)以人为本,科学决策,快速高效。37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进行卫生防疫?(1)传染病的卫生防疫:发生交通事故后,由于空气流通不畅,人群密切接触的机会多,导致直接接触传播和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发生的风险加大,易造成流感、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登革热等传染病多发。由于防护条件差,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加而导致蚊媒传染病的发生。防治措施的重点是需要通风、消毒与媒介生物的控制。(2)化学毒物危害的卫生防疫:交通事故发生后可导致环境受到污染,会发生化学性中毒。防治措施的重点是立即进行现场调查、监测和处理;分析中毒原因,加强划分区域和个体防护措施。(3)饮水的卫生防疫:迅速开展寻找、评估和控制水源的工作,加强对临时性供水的卫生监督。(4)妥善处理伤员尸体的卫生防疫:应尽快运出并进行火化处理。38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启动卫生防疫流程?(1)立即启动技术、人员、物资、后勤等应急准备工作。(2)立即启动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监测,做出相应的预警并及时上报。(3)立即进行核实,立即报告,迅速组织现场调研,向各部门提出并启动应急响应。(4)做好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坚持边调查边控制的原则。(5)对需求进行快速评估,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因素危险度评定等进行分析报告,为决策者提供依据。39 .为了避免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如何进行预防和教育?(1)重视交通安全,利用多种宣传、教育手段营造氛围,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对驾驶员的技能培训。(2)加强交通管理措施,严禁超载、酒后驾驶等影响恶劣的交通违法行为。(3)完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及安全标准,提高安全性能。(4)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改善公路交通条件。(5)运用智能交通和信息化技术,提高道路安全监管和科技预警能力。(6)完善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第三节火灾1.什么是火灾?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且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发生火灾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2,按燃烧对象划分,火灾如何分类?(I)A类: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纸张火灾等。(2) B类: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乙醇、沥青火灾等。(3) C类:气体火灾,如煤气、甲烷火灾等。(4) D类: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合金火灾等。(5) E类:带电火灾,如电器设备带电燃烧的火灾。(6) F类: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3 .按火灾损失的严重程度划分,火灾怎样分类?按损失的严重程度,火灾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大火灾:死亡数210人;重伤数220人;死亡、重伤数220人;受灾数250户;烧毁财物损失金额2100万元。(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火灾:死亡数23人;重伤数Nlo人;死亡、重伤数210人;受灾数N30户;烧毁财物损失金额230万元。(3)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燃烧事故为一般火灾。4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有哪些特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大、二难和二快。(1)三多:火灾产生的烟气多,需要疏散的人员多,比低矮房屋火灾遇难的死亡人数多。(2) 一大:火烟毒气大。(3)二难:人员安全疏散难,消防人员灭火扑救难。(4)二快:火势蔓延快,烟气扩散快。5 .地铁火灾时人员疏散与救助的难度体现在哪些方面?(1)火灾发生时,正常电源切断,受灾与救助人员只能依赖应急照明灯和出口标志指示灯,烟雾充斥下光源微弱。(2)从站台到达地面距离长,经过平台和检票口,检票机受热易变形或卡死,受灾人员逃生困难,救助人员难以深入。(3)烟雾影响视线,且产生高温,附有毒性,无防护装置的人员易窒息死亡。(4)救助人员到达现场需一定时间,受灾人员惊慌失措下容易错过疏散的最佳时间。6 .医院火灾的特点有哪些?(1)人员密集,极易造成巨大伤亡。(2)危险化学品种类多,火灾情况复杂。(3)医院内部患者的自救能力差,致死的因素多。7 .一旦发现火情,首先应该怎么做?发现火情后首先判断火情的严重情况。(1)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立即灭火。(2)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一面通知周围人员参与灭火,一面向现场管理者汇报。8 身体不慎着火时应该怎么做?此时能否奔跑寻求救助?是否可以用灭火器对准着火人身体喷射?(1)身体着火时应该卧倒在地打滚;在场的其他人用湿毯子等物品将着火人包裹起来或向其身上浇水。(2)此时不能奔跑求救。奔跑会加速空气流通,火会越烧越烈;且奔跑时将火种带到别处,可能引发新的火灾。(3)不能用灭火器对准身体喷射。灭火器内的药剂会引起伤口感染。9 .为什么说不能在火场中喊叫或张口呼吸?应该怎样逃离火场?如果在火场中喊叫或张口呼吸,呼吸道易被烟熏火燎引起黏膜水肿、痉挛和狭窄,造成吸入性损伤,从而导致呼吸道梗阻、通气障碍。如不及时处理,易导致窒息死亡。应该用湿毛巾或布捂住口鼻(或使用呼吸道防护器材),用水打湿衣服,沿楼梯俯身弯腰或匍匐行走离开火场。10 .常用的灭火方法有哪些?(1)隔离法:移开火源附近的可燃物或用灭火器材对可燃物进行防火处理。(2)窒息法: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含量。(3)冷却法:用水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或火源周围的可燃物上。(4)抑制法:使用化学灭火剂,终止燃烧反应。11 .常用的灭火器有哪几种?分别用于扑救哪类火灾?(1)泡沫灭火器:用于扑救可燃性液体和一般固体火灾,尤其是油类初起火灾。(2)干粉灭火器:用于扑救可燃性液体和带电设备火灾。(3)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救各种易燃液体和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电压在60OV以下的带电设备火灾。12 .烧伤面积怎样表示?估计烧伤面积的常用方法有哪烧伤面积以相对于体表面积的百分率表示。常用的估计烧伤面积的方法有:(1)中国新九分法:将人体的全身表面积分为11个9沆另加1虬成人头面颈为9%,双上肢为2X9%,躯干含会阴为3X9%,双下肢含臀部为(5×9+l)%o(2)手掌法:以伤者的一个手掌(五指并拢)占体表面积1%计算。13 .如何用“三度四分法”评估烧伤的深度?(1) I度烧伤:伤及表皮浅层,局部有红斑、灼痛,皮温稍增高。(2)浅11度烧伤:伤及表皮全层、真皮浅层,红肿明显,疼痛剧烈,有水疱,创面基底潮红。(3)深11度烧伤:伤及真皮深层,水肿明显,痛觉迟钝,水疱创面基底发白或红白相间。(4)m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更深,痛觉消失,创面干燥,如皮革样坚硬,可形成焦痂。14 .烧伤休克早期复苏补液的种类有哪些?补液的顺序是什么?补液种类:胶体液:血浆、血清、全血、人体白蛋白、代血浆(如右旋糖酎和羟乙基淀粉)等;晶体液(电解质溶液):乳酸化林格液、碳酸氢钠溶液、葡萄糖溶液等。补液顺序:先晶后胶,先盐后糖。15 .是否所有的烧伤患者都需要尽快静脉补液?对于防治烧伤休克,国内常用的复苏补液方案是什么?不是所有的烧伤患者都需要尽快静脉补液。成人烧伤面积20%体表面积(小儿烧伤面积10%)、II度烧伤面积10%、In度烧伤面积5%的患者需尽快静脉补液。国内常用的复苏补液方案为:(1)烧伤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总量二烧伤面积()×体重(kg)×1.5(ml)+2000(ml),输液总量10000ml,前8小时补入总量的半量,后16小时补人总量的另一半量。(2)烧伤第二个24小时的补液总量=第一个24小时补液的半量+2000(ml)o16 .11度烧伤患者表皮处的水疱应该如何处理?对于11度烧伤患者,表皮处不同的水疱需分类处理:(1)未破溃的小水疱无需处理。(2)大水疱可在低位剪开引流或用空针抽出疱液,疱皮可保留35天。(3)化学烧伤后的水疱内含有化学物质,会继续损伤组织,须尽早去除。17 .躯干和四肢烧伤患者的创面包扎有哪些要求?(1)无菌纱布和棉垫应平铺,超过创面范围5cm。(2)绷带自肢体远端开始均匀包扎,略施压力,不可过紧。(3)抬高患肢,保护关节功能位,手指间需放置纱布条。18 .火灾现场的救护要点有哪些?(1)迅速撤离火场,脱离致热源,脱掉(剪去)着火衣物,中小面积烧伤创面用清水持续冲洗30分钟以上。(2)判断伤情: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注意有无合并伤(骨折、颅脑外伤、大血管损伤等)、吸入性损伤、窒息、休克等。(3)清除口鼻分泌物和炭粒,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积极救治呼吸道烧伤。(4)补液,防治烧伤合并休克。(5)镇痛镇静。(6)对呼吸心搏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条件允许时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术。(7)保护创面,防治感染。19 .烧伤早期采取正确的姿势、保持肢体功能位的意义是什么?烧伤早期功能护理能够对抗烧伤部位因瘢痕收缩而引起的皮肤、肌肉和关节的挛缩倾向,最大限度地防治或减轻畸形。第四节踩踏事件1.什么是踩踏事件?踩踏事件是指大量人流在相对拥挤空间活动时,由于某种因素发生秩序混乱,导致人群互相推挤造成行走或站立不稳而跌倒未能及时站起,被踩在脚下或压在身下,无法活动,进而产生惊慌,加剧拥挤和出现新的人员跌倒,并恶性循环的群体伤害甚至引发死亡的灾难事件。20 踩踏事件常发生于哪些地方?踩踏事件常发生于重大活动或大型集会的场所,如举行传统节日庆典、大型综艺、音乐会、体育赛事、宗教活动场所、城市广场、学校等,在楼梯拐角、光线不良的狭窄通道、拱形桥等复杂地形处最易发生踩踏。21 公共场合中易发生踩踏事件的人流对冲点有哪些?公共场合中易发生踩踏事件的人流对冲点包括广场的出入口、拐角处、台阶、坡道、狭窄处等,这些地方是出现人流对冲情况的重要风险点。其中台阶和坡道处是最危险的人流对冲点,一旦有人不慎绊倒,后面的人失去重心就会倒压下去,而后方的人群无法第一时间得知危情,推操挤压的人群往往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续跌倒,从而酿成严重后果,造成严重群死群伤。22 踩踏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1)人群因素:参加集会活动的人群数量和密度极高,超过活动场所容纳的人数限度。人群精神处于激动、紧张、好奇、迷信、恐惧、盲目等状态。(2)活动场所因素:活动场所相对于参加活动的人数来说较小;辅助设施不足,如照明设施不全、地面湿滑不平、应急疏散通道不足,没有必要的导向或警示标识;楼梯等狭窄通道没有可扩张性等。(3)集会活动组织缺陷:组织者对参加集会的人数估计不足;高峰时间段未控制进入人数,维持秩序人员不足;无踩踏事件应急预案,事故发生时不能有效组织人员疏散和救援等。(4)学校管理缺陷:缺乏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紧急事件发生时不能有效逃生;学生集中地点缺乏教师看管和引导等。(5)诱发因素:突发情况(如火灾、设施垮塌等)、有人摔倒、人为破坏及不明确的诱发因素。23 踩踏事件的发展演化有哪几个阶段?从人群逐渐大量聚集到发生踩踏事件,其发展演化总体上可以划分为:(1)人群自由移动阶段:这时人群数量不多,密度不大,聚集程度不高,风险性较低。(2)人群滞留:随着时间推移,人群逐渐聚集、扎堆、盲从,人群中因个体差异的存在以及障碍物等阻碍,人流出现停滞的状况,如果此时密切关注人流量的变化,对人流量进行控制及引导,现场秩序基本可以得到保证。(3)人群拥挤:人群密集拥挤程度增加,现场秩序混乱,人们身不由己随人潮涌动。当遇到台阶、坡度、拐弯处时,前方人流变缓而后方不知情的人还在向前进,造成推揉挤压,拥挤的人潮情绪敏感紧张,出现不适及恐慌,进一步加剧了人群中不理智的情绪,风险随着人流的聚集而聚积。(4)踩踏事件发生:此时若出现一点导火索式事件的诱导,本就高度紧张不安的人群很容易陷入骚乱,现场将彻底进入无序状态,踩踏往往在此时发生。只要在这四个过程的发展转化中及时进行阶段性的介入干预,打断转换链条,就能避免事态的恶化,避免踩踏的发生和人员伤亡。24 踩踏事件中的主要致伤因素是什么?踩踏事件中的主要致伤因素包括撞击、挤压、碾挫以及烧烫伤等。这些因素可单独发生在一个伤员身上,也可能几个致伤因素同时作用于一个伤员身上,造成身体多处受伤。25 踩踏事件中的伤亡人员构成特点是什么?踩踏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大多是妇女、儿童、年轻人及老年人。人群的年龄构成对人群的流动和行为造成影响,老弱儿童群体的行走速度不如青壮年人快,且由于身体条件较弱,缺乏自保和自救能力,容易在拥挤及踩踏事件发生时遭受伤害。而青壮年人由于好奇心强,在人群中会积极向前行进,给人流的流动带来变数。26 踩踏事件的伤情有哪些特点?踩踏事件的伤情以皮肤、皮下组织受损为主,但是群体性事件引起的踩踏伤害,伤情较严重和复杂。机体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不同受伤部位的组织、脏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虽然表面上看外伤多于内伤,但其实踩踏伤造成的机体内部脏器伤害远远多于机体外部伤害。很多看似外表无伤口,其实内部脏器受损严重,如颅脑损伤、血气胸、肝脾破裂、肢体及肋骨骨折、脊柱损伤等,可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创伤性窒息、休克等,严重危害生命安全,致残率及病死率均很高。27 踩踏事件应急处理程序有哪些?踩踏事件应急处理程序包括:紧急启动预警系统;快速执行应急响应;立即实施应急监测;开展紧急医疗救助;切实做好应急保障;应急终止及后期保障。28 .踩踏事件中胸部损伤时的现场急救措施有哪些?(1)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内的血液、痰液及呕吐物。(2)连枷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特别是前侧局部胸壁可因失去完整肋骨的支撑而软化,产生反常呼吸运动,暂时予以夹垫加压包扎。(3)开放性气胸: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封闭胸壁伤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阻止气体继续进出胸膜腔。(4)对积气量多的闭合性气胸、积血量较多的血胸或张力性气胸,应立即行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5)若刺入心脏的异物尚留在胸壁,不宜急于拔除。(6)减轻疼痛与不适:对肋骨骨折病人可采用胸带固定,病人咳嗽、咳痰时,协助或指导病人及家属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疼痛。29 .踩踏事件中腹部损伤时的现场急救措施有哪些?(1)对已发生休克者,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输血。(2)对开放性腹部损伤者,妥善处理伤口,及时止血和包扎固定,若肠管脱出,可用消毒或清洁器皿覆盖保护后再包扎,以免肠管受压、缺血而坏死。(3)不随意搬动伤者,以免加重伤情。(4)禁食、禁灌肠,以免肠内容物进一步溢出,造成腹腔感染加重病情。(5)体位:绝对卧床休息,大小便不离床。30 .SALT检伤分类法在踩踏事件的救援中有何重要意义?SALT检伤分类法(Sort-assess-IifeSaVinginterVentiOnStreatmenttransport)是检伤分类程序中的核心步骤,是通过简单的指令对伤亡人员进行分级,随后再单独评估每一分级内的伤患,以便采取必要的救援措施和(或)进行转运。SALT检伤分类法完全符合大规模人员伤亡事件分诊的核心要求。一旦踩踏灾难现场安全,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到达即可使用SALT检伤分类法对各个年龄段和各种类型的伤患进行快速分诊和评估。SALT检伤分类法优化了生存率,且简单、易于掌握和记忆,在美国被确定为大规模人员伤亡事件的检伤分类标准。31 .SALT检伤分类法将伤患分为哪几类?SALT检伤分类法将伤患分为五类:急需抢救者(红色);可延迟处理者(黄色);轻微伤者(绿色);姑息治疗者(灰色);死亡者(黑色)。32 .SALT检伤分类法是如何通过自我评估对伤患进行总体分类的?(1)首先可让伤员步行到指定区域,救援人员可通过广播通知伤患人员:“如果你需要帮助,请到某处。”这些伤患通常病情较轻,不急需处理,如气道完整,可自主呼吸和循环(可步行离开现场,不太可能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和低血压),具有正常的精神状态(可服从指令)。(2)对于未能到达指定地点的伤患,救援人员可通过广播告知伤员:“如果你需要帮助,请挥动手或脚示意或者观察他们有意识的行动(如自由行动或自救行为)等。(3)对依然没有指令性动作的伤患,应立即进行评估,有无存在威胁生命的状况(如大出血)等,必须立即进行干预。完成总体分类后需进行个体评估,并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33 .踩踏事件发生后,如何有效实施院前急救?突发踩踏事件后,现场混乱,往往造成现场救援处于无序状态,盲目随意不科学地进行现场救治,更会使救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因此,院前急救的有效实施包括以下几点:(1)制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置流程,有利于规范院前急救操作和提高急救服务质量。(2)急救人员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对伤患进行快速的病情评估及伤情分类,本着“先排险后施救,先救命后治伤,先重后轻,先救后送或边救边送”的原则实施院前急救。(3)后送应根据伤员具体伤情和各个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按“先重后轻”的原则合理分流。转送途中密切观察伤员的病情变化及时救治,并做好伤员的信息采集工作,通知医院开放绿色通道,做好接诊准备,做到院前院内衔接有序,伤员管理严密,无漏洞和死角。34 .如何提高踩踏事件的救援成功率?提高救援成功率的关键在于公众的自救、互救和专业人员及时、无缝衔接地救治,包括训练有素的院前急救队伍、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等,才能切实提高救援的成功率。35 .运送伤员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运送伤员应注意以下几点:(1)运送时机:在周围环境不危及伤员生命时,一般不要轻易随便搬动伤员,必须先抢救,妥善处理后才能搬动。(2)搬运方法:运送时尽可能不摇动伤员的身体。若遇脊椎受伤者,应用硬木板担架搬运,并将其身体固定在担架上。切忌一人抱胸、一人搬腿的双人搬抬法,这样搬动易加重脊椎损伤。(3)注意事项:运送伤员时,特别要注意保持伤员的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随时观察呼吸、面色变化、出血等情况,注意伤员姿势,在寒冷季节注意给伤员保暖,而高温季节则注意避暑降温。36 .踩踏事件对伤员的心理影响有哪些?踩踏灾难事件对伤员造成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由于事件本身造成的极度恐慌,伤员往往从开始的狂躁转为沉默不语。即便是伤情稳定,灾难造成的心理阴影仍然持续存在。失去亲人、家庭破碎的巨大痛苦,常导致家属剧烈悲痛,引发精神失常。为此,事件早期的心理救援十分必要。良好的专业精神心理疏导,对防治灾后的并发症、事件的后续处理帮助极大。37 .踩踏事件后如何尽快恢复当事人的安全感?踩踏事件后尽快恢复当事人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具体策略有:(1)鼓励他们不断做一些积极的事。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做一些实际的、有意义的事情,做自己熟悉的、不用重新学习的事情。让他们感到自己增强了控制局面的能力。(2)帮助他们尽快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人际资源,如与自己所爱的人建立联系。(3)帮助他们不断获取最新的准确的消息,帮助他们避免通过媒体、非官方渠道和非正式的谈话接收不准确的消息,甚至是重复伤害性的消息。(4)帮助他们尽快获取有关危机事件干预组织正在做什么的信息,以便随时了解局面好转情况。(5)帮助他们与其他受到事件伤害的人建立联系。(6)确保现场人员生理上的安全。38 .发生踩踏事件时,当事人如何避险和逃生?发生踩踏事件时,当事人避险和逃生应遵循以下几点:(1)首先,参加集会时,个人要时刻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熟记撤离通道和出口,如有可能,尽量靠近疏散通道和出口。(2)在拥挤的人群中,如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就应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避免被绊倒。如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涌来,应马上避到一边,不要奔跑,以免摔倒。(3)行进必须顺着人流而行,同时寻找任何间隙往人群前进方向的侧方移动,缓慢移出人群,切记不要逆行或停下。若已陷入人群中,一定要站稳脚跟,稳定重心,不要采取前倾或低重心体位,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要避免站在玻璃旁边。(4)在拥挤的人群中,可以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护胸部,防止窒息。如有可能,尽量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如楼梯扶手或路灯柱等,待人潮涌过迅速离开现场。(5)当发现有人摔倒,应立即停下脚步,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如附近有孩童,将孩童抱起,保持镇静,尽快离开现场。(6)倒地者要尽最大努力尽快站起来,如果无法站起,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侧躺在地上,十指交叉,双手扣颈,双臂护头,双膝尽量前屈,蜷成球状,护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脏器不被踩压,避免趴在地上或躺在地上。39 .踩踏事件发生时如何互救?踩踏事件发生时的互救措施包括以下内容:(1)踩踏事件发生后,应第一时间报警并拨打120求救电话,准确报告现场方位、伤员数量、伤情程度、处理情况等,未受伤者应设法维护好现场秩序,同时注意保护自身安全。(2)现场形势得到控制时,配合医、警人员大声告知能行走的伤患尽快站起来,按指示站到指定区域等待救援。(3)踩踏事件现场伤员伤情复杂,现场救护时要分清主次、轻重、缓急,遵循“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可以请无法行动的伤患挥舞肢体,不能行动也无法挥舞肢体的伤患应首先检查。如呼吸心搏骤停,立即施行心肺复苏;如伤患生命体征不稳定,则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如存在大动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控制出血等。(4)随后再检查无法行动但可以挥舞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