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docx
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一、肾肾为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的脂肪囊中,右肾位置略低于左肾。每个肾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及与之相连的肾小管组成,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一)肾小体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及肾小囊构成的球状结构。肾小球也称为血管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丛,分成48个毛细血管小叶,与输入及输出小动脉相连于血管极。肾小囊由内外2层组成,内层为肾小囊的脏层,紧紧包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及球内血管系膜区的周围,在脏层和毛细血管内皮间有共同的基膜;外层称为壁层,是肾小囊的外壁,壁层与近端小管曲部的管壁相连接。内、外2层之间为一囊腔,与近端肾小管的管腔相连通,原尿经肾小球滤出后经该囊腔进入肾小管。肾单位中滤过膜(滤过屏障)是最为重要的结构,可分为3层: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层、基底膜和伸出许多足突的上皮细胞层(肾小囊的脏层)。上述任何一种屏障损伤均可引起蛋白尿。肾小球具有滤过功能,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双肾血流量约为IL/min。(二)肾小管肾小管分为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3部分,近、远端小管又分为曲部(分别称为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直部2段。近、远端小管的直部和细段组成U字形的肾小管髓神。肾小管的主要功能有:重吸收功能: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绝大部分物质被选择性地重吸收而回到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其中近曲小管的重吸收量最大。原尿滤液中绝大部分的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钾、钙、钠、水、无机磷等都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分泌和排泄功能:肾小管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的或血液内的物质分泌或排泄到尿中,借此调节人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排出代谢产物和进入人体内的某些物质,如药物等。浓缩和稀释功能:正常人在机体缺水时,组织渗透压升高,通过渗透压感受器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比重上升,尿液浓缩;反之,尿比重降低,尿液稀释而排出机体多余的水分。(三)肾小球旁器肾小球旁器位于皮质肾单位,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三者组成。肾素绝大部分由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分泌,可以感受肾入球小动脉内压力和血容量的变化,当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时,肾内灌注压下降,入球小动脉内压力下降,肾素分泌增加。肾素使肝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再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生成血管紧张素11及血管紧张素11I,它们均可通过收缩血管和增加细胞外液量两种作用而使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II的缩血管作用较强,使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11的缩血管作用较强,血管紧张素III的容量效应较强。通过刺激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血容量。(四)肾皮质和肾髓质肾的皮质和髓质内含有大量肾单位和许多集合小管,构成肾的实质部分。在这些结构之间,含有少量结缔组织,称为肾间质。内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穿行。肾皮质可产生1一羟化酶,使25-羟维生素D3转化为有活性的1,25一二羟维生素D3,从而调节钙、磷代谢。肾脏髓质中的间质细胞能分泌前列腺素,主要有PGE2、PGA2及少许PG2a,前两者能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促进水钠排出,使血压降低;PG2a则有收缩血管的作用;肾皮质内所含缓激肽释放酶促使激肽原生成激肽(在肾脏主要为缓激肽),对抗血管紧张素的作用,使小动脉扩张,增加肾血流量,促进水和钠的排泄,使血压降低。此外,激肽释放酶还可促使前列腺素的释放。肾素、前列腺素、激肽释放酶3类激素共同调节肾的血液循环和肾小球滤过,并与其他激素共同维持血压和水盐代谢平衡。此外,当机体组织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激素(EPo)增多,刺激骨髓红系增殖、分化,使红细胞数目增多和血红蛋白合成增多。同时,肾脏是肾外分泌的许多激素如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降钙素等作用的重要靶器官,也是降解一些肾外激素如促胃液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的主要场所。二、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一)输尿管输尿管是1对细长的肌性管道,起于肾盂,止于并开口于膀胱,全长2530cm。输尿管全长粗细不等,有3个狭窄部,即输尿管的起始部、跨越骼血管处、膀胱壁内,是结石易滞留之处。(二)膀胱膀胱是贮存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有较大的伸缩性,成人一般容量为300500mlo膀胱的肌层由平滑肌纤维构成,又称逼尿肌,在尿道口有较厚的环行平滑肌,形成膀胱括约肌(尿道内括约肌)。(三)尿道尿道是膀胱通到体外的排尿管道。男性尿道起始于膀胱的尿道内口、终于尿道外口,成人平均长18cm,尿道全程有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3处狭窄,是尿路结石最易滞留处。女性尿道较男性尿道宽、短、直,起于尿道内口,以尿道外口开口于阴道前庭,长约35cm,由于女性尿道宽、短、直,后方又邻近肛门等原因,因而易患尿路逆行感染。(四)排尿尿由膀胱排出体外的动作称排尿。排尿是一种反射动作,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促进排尿;交感神经兴奋时,则阻止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