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汇编:网络生活新空间.docx
-
资源ID:1229004
资源大小:138.6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汇编:网络生活新空间.docx
2023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末道德与法治汇编网络生活新空间一、单选题1. (2023秋北京东城八年级北京二中校考期末)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网络诚信建设仍然存在网络谣言、虚假宣传、泄露个人隐私、网络恶意营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青少年要()A.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溺网络B.学习网络技术,攻击造谣者的电脑C.增强防范意识,对违法人员依法进行处罚D.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遵守道德和法律2. (2023秋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1万亿元,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网络零售市场成为稳增长、保就业、促消费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C.网络打破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D.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3. (2023秋北京延庆八年级统考期末)居家学习期间,小亮总会不自觉地刷朋友圈和抖音等,即使在上课过程中也会偶尔翻看微信。小亮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泄露个人隐私浪费学习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合理利用网络A.B.C.D.®4. (2023秋北京大兴八年级统考期末)受疫情影响,农产品销售成了一个困扰农民的大问题,很多乡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出了办法,有不少干部在网上直播带货,帮助当地农民解决了困难。此举()促进了人际交往,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破解了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销售瓶颈助力了农业发展,体现了网络的优势扩宽民主渠道,促进了民主政治进步A.B.C.D.5. (2023秋北京房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林非常喜欢在微信晒朋友圈,晒作业、晒美食、晒玩具、晒与家人的生活片段他喜欢被朋友点赞时的心情,但同时也泄露了不少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公安部门多次发布信息提醒:上网要保护好个人隐私,不要泄露个人信息。对此,我们要()依法律己,增强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正确认识网络是把双刃剑,应该学会避其所短、扬其所长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为保护隐私拒绝上网尽量减少网上的交往,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生活中的真实A.B.C.D.6. (2023秋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在下列表格中,对新闻点评正确的是()序号新闻点评在乡村,流量逐渐成了“新农资”,手机成了新农机,直播成了新农事,从扶贫到助力乡村振兴,农村电商的潜能被不断激发。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某平台发布演艺直播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包括戏曲、乐器、舞蹈、话剧等艺术门类在内的演艺类直播在该平台开播超过3200万场,场均观众超过3900人次。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平台,拓展了文化交流场合。自2022年12月8日起,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等23家网络平台,以及各地区、相关部门政府网站开展2023“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推动公共政策进一步完善。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国家反诈中心开通官方政务号,累计发布视频4300多条、播放30亿次,持续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受理群众举报线索1466万条,向群众预警2.3亿次。互联网上有无限信息,人人能参与信息发布。A.B.C.®®D.7. (2023秋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自2022年12月15日起施行。此规定旨在规范跟帖评论服务管理,关乎每个网民合法权益,只有给相关责任主体戴上法治的“紧箍”,才能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这说明()A.在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B.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习、生活C.参与网络生活需要遵守法律法规D.网络中有谣言,应尽早远离网络8. (2023秋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读下图,对网络的不同认识启示我们()孩子回家不是玩手机就是 看电脑,网络把孩子从大人身 边夺走了。A.网络无所不能,促进学习在公交车上可以用网络看 新闻,发邮件,可以充分利用 时间。B.增强安全意识,保护隐私C.学会辨析信息,抵制不良信息D.合理使用网络,扬长避短9. (2023秋北京昌平八年级统考期末)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进博会为海外品牌搭建大舞台,电商平台则为他们铺上人华“快车道”,越来越多的海外新品牌持续通过电商平台进入中国市场。这表明网络()A.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B.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C.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D.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10. (2023秋北京昌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A.网络若使用不当会产生不良影响B.网络可以大大提高信息传播速度C.大量网络信息会增加人们的认知D.网络交友会影响现实的人际交往11. (2023秋北京大兴八年级统考期末)随着互联网加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随着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迅猛发展,一些炫富拜金、卖惨审丑、猎奇恶搞等低俗、恶俗的直播和短视频,违背公序良俗,甚至触碰了法律底线,因此,国家开展系列“清朗,2022年网络环境整治”行动。这给我们的启示()要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网络具有消极作用,我们坚决远离网络正确对待网络资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需慎重对待A.B.C.D.®12. (2023秋北京顺义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观点能对图中王同学起到劝导作用的是()王同学的“时间”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B.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要自觉遵守法律规定C.网络生活丰富多彩,要不断提高自律能力D.网络发展日新月异,要适应网络时代的生活13. (2023秋北京房山八年级统考期末)以“奋斗的人民奋进的中国”为主题的2021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投票火热进行。投票阶段,接受网民检阅的1500部网络精品中,既有觉醒年代山海情等影视剧,又有最美校长张桂梅、无双国士袁隆平等榜样模范。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打破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有利于培育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可以给网民随意发表言论提供网络空间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A.B.C.®®D.®14. (2023秋北京顺义八年级统考期末)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各类商品不论产地多远,都可以随时随地购买,真可谓一“触”即“发”:借助网络互动的载体,亲朋好友远在千里之外,也可以瞬间“出现”在眼前这些表明()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网络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A.B.C.D.15. (2023秋北京通州八年级统考期末)2020年2月以来,受疫情影响,不少地方的农产品滞销积压,令农户们心急如焚。直播带货,创新“电商+消费扶贫'的新模式,针对农户们的担忧,开辟了一条电商扶贫新途径,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新动能。如果给这则新闻取个标题,恰当的是()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C.网络成为重要的学习交往平台D.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二、分析说明题16. (2023秋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材料一开学初,某校开展了暑假实践作业展示活动。以下是作业内容摘选。【实践作业1】【实践作业2】活动内容:打扫社区卫生活动感悟: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大手拉小手清洁在身边”活动,跟爸爸一起打扫楼下自行车棚的卫生。干活很累,但是邻居们对我说“谢谢”和“辛苦啦”的时候,我特开心。我也体会到了保洁师傅的辛苦,以后一定做干净环境的维护者。活动感悟:我的妈妈是会计活动感悟:我的妈妈是会计,平时的工作是制作各种财务报表,并审核账单是否对应无误。我借机体脸了一下妈妈的工作,尝试下来感觉这份工作相当繁琐。我体会到了妈妈工作的辛苦,理解了认真细致做事情的重要性。(I)一位同学表示:“假期是学习充电的最佳时期,学校留这些实践作业对我们提高帮助不大,浪费时间!”你认同这位同学的观点吗?请简述理由。(2)临近期末,学校要在寒假作业中继续布置实践作业。请你在暑假作业的基础上,再推荐一个实践作业的活动内容。材料二本学期,道德与法治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时政分析作业,要求每位同学在课前5分钟播报一段新闻并进行分析。下面是一位同学撰写的播报内容。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播报的主题是“在互联网的相互塑造中成长”。2022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关于青年的白皮书。白皮书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年通过互联网便捷地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购物消费、表达观点。中国青年日益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深刻影响了互联网发展潮流。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国青年在网上展示新风尚,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白皮书的内容提示我们,一方面,互联网塑造了青年。我们当下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因为网络而发生着深刻改变,我们要利用好网络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另一方面,青年也深刻影响着互联网。我们要,努力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贡献自己的力量。(3)结合所学知识,补全播报内容。要求:围绕播报主题,运用所学知识,简明扼要。17. (2023秋北京大兴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材料二某校八年级学生小明迷上了网络游戏,近日他将手机带进了教室,班主任老师发现后,要将小明的手机收起来集中管理。小明说:“互联网是一个移动图书馆,课上我们通过手机随时上网能学到很多知识,所以,中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无可厚非。”(I)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明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2)关于合理利用网络和使用手机,请你写几条建议给小明。三、辨析题18. (2023秋北京朝阳八年级统考期末)网络走进我们日常生活,带给每个人不同的感受。八年级同学以“合理使用网络网络生活利与弊”为主题进行了辩论:正方;阿利大于Ir网竭方使我的时青阅资料、学习新仞、参与社会生活.7X国康大IUO世界曷虹万物互联实现了看f/1,帐识别与皆用一节的成本,提高效率!/反方,网热生活Il大于利.现在人人都可以电网络信息发布者.大夹奈个人情臭!和未经注实的传造成网络信息点肴不齐;大数在I-J发库要作用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与d私的、T三三I保护学未了优.厂E请你围绕辩论主题,结合正反两方的观点,写出总结性发言。参考答案1. D【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D:近年来我国加强网络诚信建设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网络谣言、虚假宣传、泄露个人隐私、网络恶意营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青少年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浏览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传播正能量,遵守道德与法律的基本准则,不制造和传播谣言,D正确;A: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要遵守网络法律法规,故B错误;C:不是青少年的角色。故C错误;故本题选B。2. B【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影响。B: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1万亿元,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网络零售市场成为稳增长、保就业、促消费的重要力量,说明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正确;ACD: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ACD;故本题选Bo3. C【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居家学习期间,小亮总会不自觉地刷朋友圈和抖音等,其做法没有合理利用网络,浪费学习时,耗费大量精力,说法正确;错误;:说法与人物行为无关,应排除;故本题选C。4. B【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作用。:网络促进社会进步。题干中,不少干部在网上直播带货能破解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销售瓶颈,助力农业发展,体现了网络的优势,故正确;:题干未涉及促进了人际交往,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未涉及扩宽民主渠道,促进了民主政治进步,故排除;故本题选B。5. A【详解】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分析可知,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依法律己,增强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正确认识网络是把双刃剑,应该学会避其所短、扬其所长,故正确;:拒绝上网是错误的,忽略了网络的积极作用,故错误;:网上交往要慎重,不是减少网上的交往,故错误;故本题选A。6. C【详解】本题考查对网络对社会进步的作用的认识和把握。:依据题文描述,戏曲、乐器、舞蹈、话剧等艺术门类在内的演艺类直播在该平台开播体现了网络对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政府网站开展2023“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体现的师网络对民主生活的积极作用,故说法正确;:农村电商的潜能被不断激发体现的是网络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国家反诈中心开通官方政务号,受理群众举报线索1466万条体现网络对民主生活的积极作用,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o7. C【详解】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C:只有给相关责任主体戴上法治的“紧箍”,才能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这说明参与网络生活需要遵守法律法规,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B:这两个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D:远离网络是否定网络积极作用的表现,D错误;故本题选C。8. D【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D:奶奶的说法说明了沉迷网络的弊端,爸爸的说法体现了对网络的合理利用,所以对于网络我们要合理使用网络,扬长避短,所以D正确;A:“网络无所不能”夸大了网络的优点,所以A错误;B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所以BC排除;故本题选D。9. C【详解】该题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C:分析题文,进博会为海外品牌搭建大舞台,电商平台则为他们铺上人华“快车道”,越来越多的海外新品牌持续通过电商平台进入中国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C符合题意;ABD:都不符合材料,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选C。10. A【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消极影响。A:漫画中的网络游戏、不良信息、诈骗信息,启示我们网络若使用不当会产生不良影响,A正确;BCD: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BCD;故本题选Ao11. C【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国家开展的系歹广清朗,2022年网络环境整治”行动,启示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正确对待网络资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需慎重对待,故说法正确;:远离网络的观点没有认识到网络的积极影响,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2. C【详解】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理解。C:仔细观察漫画内容,网上购物、玩手机游戏、刷微博等,王同学每天上网的时间过长,这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告诉他,网络生活丰富多彩,要不断提高自律能力,C符合题意;A:材料重点不是在阐述网络信息,不符合题意,故A排除;BD:这与题文的主旨内容不符,故BD排除;故本题选C。13. C【详解】本题考查传播网络正能量。:分析题文信息,以“奋斗的人民奋进的中国''为主题的2021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投票火热进行。网络上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培育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网络打破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故不符合题意;:网民在网络上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随意发表言论”说法错误,故错误;故本题选C。14. A【详解】本题考查对网络的积极作用的认识。:依据题文描述,通过互联网购物,表明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借助互联网亲朋好友可以相互联系,表明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故符合题意;:网络对文明传播和民主生活的影响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故本题选A。15. A【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A:直播带货,创新“电商+消费扶贫”的新模式,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新动能。体现了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故A正确;BCD:材料未涉及网络在文化、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作用,故排除BCD;故本题选A。16. (1)这为同学的观点错误。因为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完成暑假实践作业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我们只有主动的关心社会,积极地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参加家务劳动等(3)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在上网时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遵守网络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分析】考点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观点正误:错误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说明判断依据。判断依据: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可结合材料作答,言之有理即可。(3)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17. (1)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他没有发现网络的弊端。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影响学习,影响他人和集体;往往成为谈情说爱的帮凶;有可能考试作弊;造成班级管理的困难等。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分析】考点考查:网络的消极影响、合理使用网络。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详解】(1)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互联网是一个移动图书馆,课上我们通过手机随时上网能学到很多知识,所以,中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无可厚非。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错误。论据:网络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论据: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论据: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可以结合教材知识作答。18.网络是把双刃剑,积极因素:一方面它打破时空界限,让信息交流、人际交往变得方便迅捷,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消极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特点,存在大量不良信息,以及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践行:所以我们要合理使用网络,学会辨别网络信息,做到“信息节食”,保护好个人隐私;增强媒介素养,遵德守法,积极在网络中传递正能量。【分析】考点考查:网络能力考查:分析材料提取观点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详解】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网络生活利大于弊。观点:网络生活弊大于利。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错误。正误判断:错误。论据:网络是把双刃剑,积极因素:一方面它打破时空界限,让信息交流、人际交往变得方便迅捷,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论据:消极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特点,存在大量不良信息,以及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第三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错误。正误判断:错误。论据:网络是把双刃剑,积极因素:一方面它打破时空界限,让信息交流、人际交往变得方便迅捷,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论据:所以我们要合理使用网络,学会辨别网络信息,做到“信息节食”,保护好个人隐私;增强媒介素养,遵德守法,积极在网络中传递正能量。第四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