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4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党课3篇.docx

    • 资源ID:1229081       资源大小:34.11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党课3篇.docx

    2024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党课3篇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同志们: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对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一年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一次高举旗帜、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国两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凝聚到推动重点工作、落实重点任务上来,自信自强、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汇聚强大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下面,围绕全国两会精神,以及如何抓好贯彻落实,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一、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期间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深远思量,为我们深入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全国两会精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提出了一揽子有力度、有温度的重大政策举措。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贯穿“守正创新、团结奋进”主线,许多新亮点、新做法值得深入学习借鉴。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抓好安全生产、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以及对做好人大、政协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上来。第一,深刻领会过去一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坚定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发展成就非凡、可圈可点,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续写了新的时代篇章。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o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国产大型邮轮成功建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o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有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o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央层面基本完成,地方层面有序展开。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进一步完善。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实际使用外资结构优化,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更为彰显。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能源资源供应稳定。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经济金融重点领域风险稳步化解。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持续好转。“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扩大救助保障对象范围。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6600多万纳税人受益。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第二,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心任务和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面向未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沿着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康庄大道蹲厉奋发、勇毅笃行,坚持道不变、志不改,一以贯之、勃力同心,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迈向成功的彼岸。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前进道路上,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更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二、将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精心安排部署,创新学习方式,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政府工作报告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绩,也谋划了新一年的工作,明确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一份清晰的“任务清单”,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清单”,需要代表委员奏响集思广益、凝心聚力的“大合唱”,也需要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以“拼”的姿态,以龙腾虎跃的干劲,朝着生机勃发的春天奋进。第一,主要预期目标稳中求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等。从2017-2024年年度比较来看,2024年主要预期目标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目标设置稳中求进。从GDP增速目标看,5.0%左右的目标虽然低于2019年之前水平,与2023年预期目标保持一致,但这样的增速是以2023年GDP实际增速5.2%为基数,与2023年在低基数上实现的增速相比更具挑战性,属于较高水平。2022、2023两年GDP平均增速只有4.1%,今年5%左右的增速目标较前两年平均增速提高0.9个百分点,也高于4.5%左右的市场预期增速,体现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原则。二是兼顾了需要和可行性。从经济发展需要看,要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目标,20242035年平均经济增速应达到4.6%左右。今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为实现翻一番目标留下余地。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化解重大风险,都要求经济保持一定增速。从可行性看,2023年GDP实际增长5.2%,随着疫情“疤痕”效应逐渐消退,今年5%左右的增速完全可能实现。从地方层面看,2024年31个省份GDP加权平均目标增速为5.4%。三是考虑到短期和长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政府10项重点工作任务,包括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相比,新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且排在第二项。这些都表明,中央政府在目标设置、政策制定上,既坚持问题导向,努力解决短期的周期性波动,也着眼于长远,努力破解事关大局的中长期问题,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要完成预期任务,既要看到这些目标不是朝夕能成,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要保持定力和韧性,也需要看到完成目标任务的过程中不可能轻轻松松,必然会面临更多的考验和挑战。必须敢于担当、勇于直面问题,保持空杯心态,弘扬进取精神,在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过程中更好地扛起新的重任。要锐意创新、打破常规,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更好地促进事业的发展。第二,推出的一系列宏观政策,将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形成有力支撑。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与2023年“加力提效”相比,今年财政政策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和针对性,将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市场预期。2024年我国赤字率拟按3%安排,虽然低于预期,但考虑到发行特别国债、上年增发国债结转等,支出规模仍然不小,赤字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总体而言,我国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的空间仍然较大。“灵活”,表明货币政策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进行必要调整,降准降息都是政策选项;“适度”,表明货币政策继续坚持稳健的基调不变,不会进行“大水漫灌”;“精准”,主要从结构而言,将运用好结构性工具,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有效”,主要从结果而言,货币政策不单纯追求数量增长,而重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三是产业政策创新主导、面向未来。在2024年政府10项重点工作任务中,第一项就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新质生产力”备受关注。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传统生产力而言的,是指以技术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生产力质的跃迁。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动力,科技创新衍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新质生产力的现实体现。金融支持服务新质生产力,重点和关键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四是就业政策目标较高、多措并举。要大力扶持创造就业岗位较多的重点行业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要突出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支持,开拓年轻人就业创业的新领域、新途径;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满足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的人才需求,提升招聘匹配效率。通过就业政策有效实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为促消费、扩内需奠定基础。第三,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为首要重点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J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人口结构老龄化,外部竞争激烈化等多重挑战。此时,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在眉睫。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报告强调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具体而言:从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看,报告强调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近年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性上升,提升我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韧性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安全。我国在高端芯片生产制造等领域仍存瓶颈制约,此时依托科技创新突破重点行业“卡脖子”技术有助于增强我国产业链韧性。在以数据为代表的新生产要素广泛应用和全球绿色发展背景下,我国传统产业亟待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从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看,报告强调打造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在产业布局方面,在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我国仍需加快发展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甄别未来技术并布局未来产业,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在产业空间布局方面,支持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汇聚高科技资源,建设创新高地。从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看,报告强调:“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伴随“数字”这一新的生产要素出现与广泛应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做大做强,表现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方面。从数字产业化看,截至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并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2012年以来年均增速超过30%。从产业数字化看,我国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2年底我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8.6%、77%,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过8100万台(套)。同时,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亦有助于加快推进形成新质生产力。三、要坚决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细化落实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全面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安排部署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党员干部要自觉对标对表,紧扣工作实际,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强化质量支撑和标准指引、严守安全底线、深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作出积极贡献,助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一,提高政治站位,凝心聚力开启新征程。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抓好安全生产、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要深学、细悟、笃行,主动适应新形势,开拓新局面,展现新作为,在学思践悟中加深理解,在以学促行上谋求实效,奋力推进新征程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第二,坚持服务大局,能动履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实际出发、从创新入手,充分发挥科研作用,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改革创新、发展方式转型创新和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要坚定不移狠抓项目,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依托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大抓项目引进、大抓项目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主抓手,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工作,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切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全面彻底整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通道,着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第三,坚持守正创新,全力以赴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提质增效,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巡察整改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起来,压紧压实从严管党治检责任,凝聚合力、提升能力、改进工作。要强化答题思维、答卷意识,绷紧思想、盯紧目标、拧紧工作、压紧责任,努力推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要以“实干当先、奋勇争先”的作风紧抓快干,在抓落实上切实做到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努力以首季“开门红”引领实现“半年好、全年旺”。伟大成就鼓舞人心,光明前景催人奋进。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宣传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聚焦全年工作目标,求真务实、担当实干,紧扣一个“实”字履职尽责,脚踏实地干工作、善作善成抓落实,以务实有效的举措加快推进工作现代化,更好融入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以实实在在的业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党课讲稿改革不停顿开改不止步2023年正值改革开放45周年,“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如何延续、何以推进,全国两会释放了多重信号,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深度关切,传递了改革开放永不停步的坚定信心,发出了新征程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的伟大号召。咬定青山不放松深化改革激发内生活力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五年来,我们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进入新发展阶段,复杂变化的形势对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保持改革定力,汇聚改革合力,提升改革效力,在改革中破局开路、蹄疾步稳。秉持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力,不畏激流险滩,钏足气力坚决啃下改革攻坚的“硬骨头”,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更远目标上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激发强大的内生动力。首先,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开监管、全周期提升水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切实厘清“放管服”改革的思路举措,有效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细落实,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其次,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因此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破除体制机制瓶颈障碍。再次,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离不开财政制度的现代化,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公共财政制度,加大预算公开力度,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立根原在破岩中扩大开放增添外在动力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高水平开放更有力促改革促发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扩大开放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答案”,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注入了世界繁荣的一池春水。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把握开放机遇,提升开放层次,优化开放布局,在开放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秉持着“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魄力,在经济全球化大势中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正确认识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共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为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增添源源不断的外在动力。首先,推动进出口稳中提质。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贸易融资、信用保险等政策,推动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和增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大适应国内需求的农产品、消费品、零部件等产品的进口规模。其次,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开放力度,多措并举保证和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开拓创新监管理念方式。再次,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加快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和“心联通”,以“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为抓手,持续巩固合作基本盘,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积极探索合作新机制,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千磨万击还坚劲国内国际双循环齐并进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的战略基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我们要完善“双循环”的战略蓝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我国的竞争力、发展力,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方位、自立自强。秉持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毅力,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中准确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齐并进的局面。首先,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内需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内容,内需增长率基本决定经济增长率,要注重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加快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其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再次,以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只有立足自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才能有效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任尔东西南北风改革开放增进民生福祉全国两会亮明了鲜明态度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但改革开放并未“收缩我们要读懂“两会热词”背后的忧民之情、为民之责、利民之举。政府工作报告饱含民生关切之事,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出任务、谋划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改革开放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秉持着“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不论面对怎样的外部风险和内部挑战,都要相信和依靠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与群众朝夕相处中汲取智慧,与人民群众一起战胜艰难险阻。首先,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导向。把人民利益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处处落在行动上,以改革推动发展,以开放促进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其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持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大幅提高经济困难高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支持力度,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再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千方百计尽力解决民生痛点和难点,想方设法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和关切,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理顺体制、改进服务,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当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向未来,我们要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向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党课讲稿团结奋斗夺取新的更大胜利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强调,“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必须做到沉着冷静、保持定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团结一致、敢于斗争J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是对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深刻揭示,是对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深刻阐释,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夺取新的更大胜利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唯物史观认为,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不相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离开了每一个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恩格斯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毫无疑问,团结奋斗的力量能够最大限度形成历史合力,创造出最为辉煌的“历史结果”。纵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团结奋斗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我们党正是掌握了团结奋斗这一制胜法宝,才能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在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坚持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广泛团结起来,携手并肩、战天斗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团结一致向前看,一心一意谋发展,我国实现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事实充分地证明,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定能立于不败之地!只要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任何风浪都动摇不了我们的钢铁意志,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的铿彳将步伐。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极为关键的一年:我们克服新冠疫情等困难挑战,如期胜利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我们动态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较短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球通胀达到40多年来新高的情况下,我国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全年经济增长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速较快。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14亿多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党的二十大报告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这是“团结奋斗”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的题目中。报告在总结过去十年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时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报告在对各方面战略部署之后,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此次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再次强调,团结一致、敢于斗争。力量源于团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凝聚团结力量,弘扬奋斗精神,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时代任务。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党和人民在不同时期,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针对不同的形势、任务,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这一中心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共同事业,这为团结奋斗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把14亿多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凝聚起来,才能成功推进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党要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新的征程上,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深刻理解把握“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主要内容,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准确领会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思想体系和实践要求。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认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个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运用这一思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一以贯之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橹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人民立场,牢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能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携手并肩、和衷共济的生动局面。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与此同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也面临着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J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掌握伟大斗争的主动权,激发斗争意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风险挑战,越需要勃力同心、奋勇搏击。14亿多中国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沿着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阔步前进!

    注意事项

    本文(2024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党课3篇.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