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妊娠期B族链球菌的筛查及抗生素使用.docx
2024妊娠期B族链球菌的筛查及抗生素使用B族链球菌(groupBstreptococcus,GBS)z也称无乳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细菌,通常无症状地定植于人类消化道和女性泌尿生殖道,是其微生物群的正常组成部分。但在妊娠期,定植的GBS可上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宫内感染、早产和死产等不良结局,在分娩期也可能通过产道过程发生垂直传播,导致新生儿早发B族链球菌感染(early-onsetgroupBStreptococcusinfec-tion,EOGBSEOGBS是指新生儿出生第1周内发生的GBS感染,临床表现为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EOGBS的发生与孕妇GBS定植状态密切相关,围产期的GBS定植被认为是EOGBS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同地区的孕妇定植率差异较大,从10%30%不等,北美和欧洲地区的定植率较高,而东亚地区定植率很低1L历史美国曾是GBS定植率和EOGBS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儿科医生在上世纪70年代就报道了美国EOGBS高发为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1990年的全国性监测数据显示其发病率高达1.8/1000活产儿。为控制EOGBS,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CollegeofObstetriciansandGynecologists,ACOG)最早提出产时抗生素预防(intrapartumantibioticprophylaxiszIAP),并在1996年的指南中推荐对孕3537周的孕妇进行GBS筛查以确定IAP人群,将EOGBS纳入产科与儿科共同预防。在2010年和2020年的两版更新中,指南还推荐了规范的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优化了筛查时间和产时抗生素给药方案20自指南推出以来,美国的EOGBS发病率降至2015年的0.23/1000活产儿,疾病得到了有力控制,但普遍筛查带来的高昂公共卫生支出难以忽视。筛查的争议目前国际上针对是否进行GBS普遍筛查存在较大争议,主要有两种IAP策略。英国等国家采用的危险因素策略,即妊娠期不常规推行GBS筛查,而是对产时存在的临床危险因素,包括早产、产时发热且体温38。C和胎膜早破18小时的孕妇进行IAP30美国等国家主张推行GBS普遍筛查,依据筛查结果进行IAP2o不同国家对是否普遍筛查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孕妇GBS定植情况和新生儿EOGBS发病情况。国际上许多研究比较了两种策略的预防效果,结果大多提示在高定植率、高发病率国家,GBS普遍筛查对EOGBS的预防效果更加显著,如美国EOGBS发病率在25年间降低至原先的率的明显降低1/8左右。虽然筛查成本高,但发病率的明显降低,使GBS筛查具有理想的成本效益。而在英国、荷兰等国家,尽管研究也显示GBS普遍筛查的预防效果更优,但是,危险因素策略同样可以维持EOGBS发病率在低水平,还避免了筛查相关支出以及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以荷兰为例,在危险因素IAP推行的十余年内,新生儿EOGBS发病率虽由0.11/1000升至0.19/1000,但仍低于美国2015年实施筛查策略后的0.23/1000,因此荷兰卫生机构认为GBS普遍筛查可能是不必要的40国内少量单中心研究也提示基于GBS筛查的IAP可以使EOGBS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决定是否筛查GBS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卫生经济学评价,但开展相关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国家较少,且研究结果受地区流行病学特点、筛查治疗成本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影响很大。英国的多项卫生经济学评价显示,在英国开展GBS普遍筛查的成本较高但收益有限,即增量成本-效果比高于预期,并且过度使用抗生素的负面影响可能难以忽视普遍筛查与不筛查相比每增加预防1例EoGBS需要额外的16751854例女性接受IAP5o而美国的成本-效果分析则显示,孕3637周GBS普遍筛查在该国是收益最高的预防策略。因此,在评估是否需要普遍筛查时,应基于地区流行病学特征、筛查成本等因素综合判断。在高发病率地区,GBS筛查通常预腼果更优,但要重视其卫生经济学负担;而在低发病率地区,仅依据危险因素IAP可能也不失为一种效益更佳的预防方法。我国现况长期以来,我国并没有明确的EOGBS预防策略,普通的临床实践方案更接近危险因素策略。2018年推出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将GBS筛查作为备查项目,2021年推出预防围产期B族链球菌病(中国)专家共识,推荐对全部孕3537周的孕妇进行GBS筛查,并规范了筛查时的取样、培养、检测方法以提高检出率6o应当注意的是,亚洲和中国GBS流行病学特征与欧美国家有明显差异。我国总体的GBS定植率与日本和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接近,约为11%7左右。由于地域辽阔,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密度差异大,我国GBS定植率在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性也非常大,现有的诸多单中心研究和系统综述显示在3.7%14.5%。虽然国内地区间GBS定植率差异明显,但均远低于的欧洲(18%)和北美(23%)的水平。与GBS定植率相对应,我国EOGBS平均发病率为0.38/1000活产儿,部分地区低于0.2/1000,同样处于低水平。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可能受到采样、检测方法和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的限制,上述数据存在低估风险。总体来看,我国GBS定植率和EOGBS发病率均较低,但目前还缺少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比较GBS普遍筛查的预防效果,也尚无相关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由于我国的流行病学特征体现出地区差异性,GBS普遍筛查的开展可能也需因地制宜,依托不同省市地区的情况进行具体评估。另外,由于长期存在的抗生素不规范使用,细菌耐药情况比较严峻,GBS筛查带来的抗生素相关负面影响难以忽视,在选择预防方法时更要加以权衡。筛查时间GBS在生殖道内呈周期性定植,通常认为在分娩前5周内GBS筛查结果的准确性较高,若筛查至分娩的时间间隔超过5周,则筛查对GBS定植情况的预测能力下降。鉴于大部分孕妇都在孕41周内、最晚孕42周内分娩,GBS筛查时间一般选择在孕3537周。2020年的ACOG指南推荐筛查时间从孕3537周更新为孕3637周,筛查时间调整使得卫生经济学效益更优20筛查时间也应依据孕妇情况个体化选择,若临床判断孕妇可能提前分娩,可以依照分娩时间适当提前进行筛查。如果GBS筛查阴性的孕妇5周内未分娩,则需要再次筛查。一旦推行筛查策略,仍推荐对计划择期剖宫产的孕妇进行筛查,主要考虑到在计划剖宫产之前可能发生分娩或胎膜破裂,使GBS垂直传播的风险增加。筛查方法进行GBS筛查时,样本的取样操作与GBS菌株检出效果密切相关。推荐的正确取样方法是,用同一拭子先后在阴道下1/3(不需使用窥器)和直肠内(需通过直肠括约肌)取样,从而达到最高检出率。由于直肠取样不到位的情况常常出现,如肛门周围取样或直肠括约肌水平取样,其效果相当于仅进行单一阴道取样,研究显示漏检率达1/380推荐在直肠取样时,嘱孕妇适当屏气用力放松肛门括约肌,使拭子深入肛门括约肌1.52cm,轻轻旋转以达到充分接触,保证取样效果。不当的取样对于个体可能导致丧失IAP时机,对区域GBS定植率也会造成明显低估约30%o取样后的拭子应置于非营养性转运介质中,在24小时内尽快送检。基于培养的检测是GBS筛查的基本手段。实验室检测样本时,应先使用选择性增菌肉汤培养基培养18-24小时以提高检验灵敏度,然后接种到血琼脂培养基进行GBS鉴定。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的显色培养,是鉴定GBS菌株的传统微生物学方法和金标准,此外还可选择乳胶凝集试验、核酸扩增试验(nuclearacidaugmentationtest,NAAT)等。这3种鉴定方法各有利弊,显色培养法较为成熟、易于进行,但耗时较长;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速度快,但特异性和敏感性较低,且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增菌培养后的NAAT检出率更高,灵敏度甚至高于传统的显色培养法,但在一些地区还未推广使用9o女性生殖道内菌种复杂多样,因此无论采取何种检验方法,鉴定前的GBS增菌培养都是必需步骤,尽量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同时也便于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除上述方法外,也有研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属于NAAT的其中一种方法凝胶电泳等检测GBSo其中,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被认为是快速检测GBS最准确的方法9,目前国内已经有成熟的商品化试剂可应用于临床。另外,NAAT也可作为分娩时进行的快速鉴定方法用于产时管理,或用于产前GBS筛查测试结果未知的足月妇女。筛查后处理静脉输注青霉素是IAP的首选给药方案。青霉素的抗菌谱较窄,对GBS的抑菌效果更具针对性,可以尽量避免诱导生殖道其他菌群产生抗生素耐药性。有研究显示,分娩前至少4小时进行IAP,预防新生儿GBS感染的效果最佳,分娩前2小时内IAP的预防效果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因为抗菌药物需要足够长的时间以抑制产道内GBS菌群活性或在胎儿循环中达到所需血药浓度10o因此,临床上应重视分娩前的IAP时间窗,如果判断孕妇可能出现急产,抗生素给药时间也要适当提前。GBS筛查阳性孕妇,在胎膜破裂后计划行紧急剖宫产的抗生素使用也需提至分娩前4小时以上,而非常规手术前30分钟,方可产生对EOGBS预防效果。同时,必要的产科干预如应用缩宫素、人工破膜等应按需进行处理,不应因考虑抗生素作用时间而延迟。指南推荐,青霉素皮试阳性则可以选择使用第1代头泡菌素(头抱嗖琳)60若孕妇青霉素过敏反应高风险或对头泡菌素也过敏,则要依据GBS的药敏结果选择克林霉素或万古霉素。我国研究显示孕晚期生殖道GBS菌株对克林霉素耐药率从20%70%不等,可能并不适合用于预防GBS感染。英国基于其GBS对克林霉素耐药率16%的数据,在2017年指南中开始不推荐给予克林霉素预防EOGBSo因此,对于-内酰胺类过敏的GBS阳性孕妇,尽量依据药敏试验给予抗生素,无药敏结果的情况下给予万古霉素可能为更优选择。GBS筛查时,采用增菌并显色培养法所需时间较长,一般在取样后35天才能出具检测报告,因此部分早产孕妇分娩时可能还未得到筛查结果。这种情形下,早产本身就是IAP的临床指征,另外也可以考虑进行产时GBS快速检测,但检出率偏低。如果足月孕妇分娩时GBS筛查结果未出,可依据产时GBS快速检测或其他临床危险因素如发热、胎膜早破等进行IAPo如果不进行产前GBS筛查而是依据产时快速GBS检测结果给药,检测时间要足够早或优化检测流程,从而达到最佳预防效果。小结综合来看,是否进行GBS筛查,主要依据地区的GBS定植率和EOGBS发病率进行考量,同时需要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抗生素额外使用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若明确需筛查GBS,则应尽量在推荐的筛查时间内进行,同时严格执行取样、检测步骤及抗生素应用方案,力求实现GBS菌株定植的早期识别、避免遗漏,以达到对新生儿EOGBS的最佳预防效果。参考文献1RussellNJ,SeaIeACfOzdriscollM;etal.MaternalcolonizationwithgroupBstreptococcusandserotypedistributionworldwide:SystemmaticreviewandMeta-analysesJ.ClinicalInfectioousDiseases,2017,65(suppl2):S100-S111.2ACOG.PreventionofgroupBstreptococcalearly-onsetdiseaseinnewborns:AC0Gcommitteeopinion,number797J.Obstetrics&Gynecology,2020z135(2):e51.3HughesRG,BrocklehurstP,SteerPJretal.Preventionofearly-onsetneonatalgroupBstreptococcaldisease:green-topguidelineNo.36J.BJOGz2017z124(12):e280-e305.4BekkerV,BijlsmaMW,VanDeBeekDzetal.IncidenceofinvasivegroupBstreptococcaldiseaseandpathogengenotypedistributioninnewbornbabiesintheNetherlandsover25years:anationwidesurveillancestudyJ.TheLancetInfectiousDiseases,2014z14(11):1083-1089.5BevanD,WhiteA,MarshallJzetal.ModellingtheeffectoftheintroductionofantenatalscreeningforgroupBstreptococcus(GBS)carriageintheUKJ.BMJOpen,2019,9(3):e024324.6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预防围产期B族链球菌病(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1,24(8):561-566.7DingY,WangY,HsiaY,etal.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esofincidenceforgroupBstreptococcusdiseaseininfantsandantimicrobialresistancezChinaJ.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2020,26(11):2651-2659.8ElailaNAzTency11ClaeyeGzetal.ComparisonofdifferentsamplingtechniquesandofdifferentculturemethodsfordetectionofgroupBstreptococcuscarriageinpregnantwomenJ.BMCInfectiousDiseases,2010,10(1):285.9YuanXYzLiuHZ,LiuJF,etal.Pathogenicmechanism,detectionmethodsandclinicalsignificanceofgroupBstreptococcusJ.FutureMicrobiology,2021,16(9):671-685.10FairlieT,ZellER,SchragS.Effectivenessofintrapartumantibioticprophylaxisforpreventionofearly-onsetgroupBstreptococcaldiseaseJ.ObstetricsandGynecology,2013,121(3):57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