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师版.docx

    • 资源ID:1230678       资源大小:26.0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师版.docx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能简述我国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2、能阐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建设民族关系的三个方针。3、能阐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原因、内容和意义,理解自治权的内涵。4、能阐述坚持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要求。5、能阐述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点阐明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三个方针;阐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阐述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自主读学】学习任务任务:阅读教材P5965,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探寻到问题的答案。1、阅读教材P5960,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运共同体。(2)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方面,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各民族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些都说明我国民族格局最重要的一点是多元一体。(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我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为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在国际交往中,我国的主权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2、阅读教材P60-61,简述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请你说说我国民族关系奠定和形成的政治基础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2)请认真对比下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完成下列问题。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者的关系是什么?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团结提供保障。3、阅读教材P61-63,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必然性原因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地位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自治地方自治地方一方面是国家史士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另一方面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核心内容自治权。依法管理本地区民族事务的权力。自治机关自治机关为所在地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既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具有双重性。优越性(国家角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民族角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完善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4、阅读教材P63-65,了解我国的宗教自由政策。完成下列填空。(1)意义:我国有多种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2)措施:我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3)请你查阅资料,谈谈你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理解。略。查阅资料,言之有理即可。【课中探究】学习任务探究目标一:能阐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建设民族关系的三个方针。任务1:习近平说:“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的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谈谈你对这一论述的理解。我国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里的不同成员,是共休或、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都说明我国民族格局最重要的一点是多元一体。我们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任务2:观看视频民族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成绩单,回答问题:(1)从民族关系的角度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有何意义?有利于促进民族共同繁荣,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的建设、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有助于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等的深入交融,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力地维护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的深入发展,巩固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政治认同感。有利于促进平族平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为促进各个少数民族民主权利的实现和落实奠定了物质基感,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有效地参与民主政治生活。(2)观看视频,说说像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案例还有哪些?取得了怎样的成果?略。(可以从支教、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查找)例子:自1989年开始,国家启动了内地高校支援新蔻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协作计划(简称协作计划),旨在利用内地高校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为新疆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加快推进新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作。在教育部、国家民委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各方的积极努力下,协作计划已顺利实施七期,累计招生8万余人,培养毕业生4万余人,在校生3.69万人,涉及内地336所高校。2016年1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在乌鲁木齐共同召开了“第七次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协作计划工作部署会议”,安排部署了20162020年协作计划本、专科培养任务。第七期协作计划招生计划由教育部分年度单独下达,2018年招生计划为9154人,按照第七期招生规划,逐年扩大,到2020年达到年招生100Oo人。招生院校包括国家相关部委所属院校、内地省市所属院校。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协作计划招生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管理学12个学科。【核心知识小结】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1、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团结提供保障。探究目标二:阐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任务1: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依法享有自治权。(1)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对这个自治权的理解。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地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一般包括: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根据当地的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但必须报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安排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自主的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保护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本民族文化;依照民族自治地方条例的规定,可以使用本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来执行职务;等。(2)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内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拥有自治权。假如你是少数民族的一员,想一想这样会给你和你的家乡带来什么积极的影响。给“你”的影响;促进和保障个人权利的实现,例如教育公平、就业、医疗卫生等方面;为个人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充分保障了人权;等。给家乡的影响:行使自治权,有利于家乡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利于激发家乡人们的建设家乡的劳动热情,自觉地进行家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激发家乡人民把热爱本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情感结合起来,更加促进家乡各个民族的团结,促进民族繁荣发展;等。任务2: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我们主张民族自治,但一定要防止帝国主义利用民族问题来挑拨离间中国的统一,今天帝国主义又想分裂我们的新疆、台湾甚至新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我们虽然不是联邦,但却主张民族区域自治,行使民族自治的权力。周恩来1949年7月作政协报告时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邓小平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现、宗教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习近平于中央第七次(2020年8月)西藏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节选)上述三位领导人的话,启示我们在新时代该如何坚持和发展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担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德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知识小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略。见自主读学问题3。探究目标三:阐述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任务1:阅读下列资料,结合教材文本,探究相关问题。案例:2020年7月16日,四川内江市组织全市宗教界代表人士召开宗教界“爱国爱教爱家乡”主题教育参观考察活动。市委统战部(市政府民宗局)相关负责同志、3个全市性宗教团体班子成员和道教、伊斯兰教界代表人士共30余人参加活动。此次活动,实地参观范长江纪念馆、内江城市规划展览馆和市中区莲初寺,并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宗教界代表人士积极踊跃发言,纷纷表示通过实地参观、主题讲解、观看宣传片等形式,充分感受到了内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对内江的热爱,将始终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接受政府依法管理,把爱国爱教爱家乡的要求和理念融入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2020年8月14日,四川宜宾市委统战部、宜宾市民宗局成功举办了宗教界“爱国爱教爱家乡”主题演讲比赛。结合资料,说说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的?参考答案:(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四川省两市组织宗教界人士的系列相关活动,是贯彻我国有关法律,尊重和保护宗教界人士权利的表现。(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四川省两市相关宗教管理部门举行宗教界人士相关活动,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体现。宗教界代表人士将始终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接受政府依法管理则体现了宗教界人士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履行了自身的义务。(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我国的宗教事务。材料中始终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不动摇体现了这一点。(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坚持中国化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服务于祖国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材料中,“座谈会上,宗教界代表人士积极踊跃发言,纷纷表示通过实地参观、主题讲解、观看宣传片等彩式,充分感受到了内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自觉接受政府依法管理,把爱国爱教爱家乡的要求和理念融入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是内江宗教界人士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完美表达。任务2:政治课上,李老师在讲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时,明确告诉同学们在学校期间,不可以去信教,特别是要远离邪教!请辨析:李老师这样做,违反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吗?参考答案:不违反,是贯彻我国宪法和法律、教育政策等的要求。(1)在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政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在学校期间,接受的是科学文化教育,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觉远离宗教。(2)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是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具有社会危害性。取缔邪教组织,严惩邪教犯罪是各国人民的共识。

    注意事项

    本文(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师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