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习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1231596       资源大小:41.4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习题(含答案).docx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习题一、选择题1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重要现象是()A.手工工场建立B.城市化进程开始C.垄断组织产生D.资本全球扩张2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A.城市化进展显著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3 .19世纪,把公园比喻为“城市之肺”的观念在伦敦广泛流传,报刊媒介大肆宣传“城市之肺”的益处。这一比喻反映了当时英国()A.工业革命成效显著B.城市化问题的严重C.社会环保意识增强D.人口增长速度过快4 .从甲午中日战争后到抗日战争前的30余年时间,中国城市化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然而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0.6个百分点。以上变化说明()A.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C.政府加强了对城市人口控制D.城市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5.当摄政公园于1841年在伦敦开放时,许多市民涌入公园,因此泰晤士报对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大加赞赏,说它是“通过娱乐方式救赎工人阶级的方法”。你认为当时市民涌入公园的原因是()A.这是当时唯一的娱乐方式B.空气污染使市民饱受困扰C.工人阶级需要被救赎D.工人阶级需要娱乐6 .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己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这种现象()A.说明英国己成为世界工厂B.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C.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D.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7 .19世纪40年代,德意志以柏林、科隆、法兰克福、慕尼黑、纽伦堡为中心,形成了四大铁路交通网。当时德意志的“铁路热”()。,促进了德意志的城市化进程8 .巩固了德国的统一C.扩大了电力工业的运用范围D.形成了垄断组织9 .下图EF段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的原因是()o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11 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陈云在发言中强调:“面前摆着两条路要我们选择:一个是继续挖农民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两条路必须选一条,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我认为只能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人民公社化运动B.改善城市居民生活C.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D.推动经济体制改革.10.从19世纪以来,中国很多城市逐渐形成给排水管网,使得城内原有河道与水环境迅速退化及至消失。新式马路、铁路、轨道交通、电线等各类近代设施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代中国城市的变化反映了()A.城市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B.城市的人口压力日益增大C.工业文明影响了城市发展.D.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IL1832年,纽约铺设了第一条铁轨运行的公共马车;1863年,第一条由蒸汽机拉动的地铁在伦敦投入运营;1870年,第一条使用蒸汽驱动的城市高架铁路在纽约诞生。这说明当时的英美()A.新型交通方式引领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C.城市生活促进铁路交通创新D.城市交通问题得到基本解决12 .伦敦之雾,曾被认为是空气污染的缩影。1952年12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毒雾夺走了超过12OOo人的生命。近乎残酷的空气治理法案随之而来,让伦敦走上了铁腕治污的救赎之路。如今,伦敦每年雾天不到10天,“雾都”之名早已不实。英国伦敦大气开始严重污染最早应起源于()A.中世纪B.新航路开辟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13 .1890年,美国平均每套住房居住5.45人,纽约高达18.52人。1900年,纽约近400万人,有150万人住在43000个贫民窟中。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进程尚未完成B.城市人口迅速膨胀C.工业化发展阻碍城市化D.社会贫富差距较大14 .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工业化成果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下图现象直接源于().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B.蒸汽机车的发明C.发电机的发明和运用D.化学工业的发展二、非选择题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17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代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比例5.258.2513.5017.0021.0027.5052.00材料二英国早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体现为以牺牲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代价,农业增长率低,反过来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英国的城市化是在一种没有准备、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于诸多社会变革,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是被动的参与者。而企业家们全神贯注于生产、追逐利润,却忽视了人们生存与生活最基本的要求。这种放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病”。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嘉汉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脸区成都为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城市化在18世纪后期实现“起飞”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据何一民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材料二英国的城市兴起与繁荣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比拟的,曼彻斯特在产业革命刚开始时,人口仅万余,到了19世纪中叶,人口已达到40万,成为一个比较典型的工业城市。1800年,伦敦人口已超过200万,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到1900年人口达到了453.6万。据匏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根据材料一,概述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简述18、19世纪英国城市发展的原因。简要说明欧洲近代城市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解析:手工工场是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组织形式,A项错误;城市化进程开始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影响之一,B项正确;垄断组织产生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C项错误;资本在全球扩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表现,D项错误。2. A解析:戏院、喜剧和音乐剧等都是城市中的场地或者活动,这些在欧美国家的出现,说明城市化进展显著,故A项正确;材料中不能体现“贫富差距逐渐消除”,故B项排除;C项错在“开始”,故排除;材料中并未体现“工人福利”,故D项排除。3. C解析: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英国己经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把公园称为“城市之肺”,主要是因为公园对于城市环境的净化有积极作用,说明当时社会环保意识明显增强,故C项正确。4. D解析: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面貌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资本主义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城市人口控制的信息,故排除C项;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战争年代城市化率下降说明城市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故D项正确。5. B解析:人们“对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大加赞赏”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空气污染,人们向往清新空气,故B正确;1841年是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多样化,故A错误;市民涌入公园的原因是因为公园环境好,与工人阶级需要无关,故C、D错误。6. D解析: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19世纪中期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国民素养材料无从体现,故B错误;材料着重强调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故C错误;工业革命造成资源日益枯竭,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成为诱发疾病的元凶,客观上促使议会加快环境立法,故D正确。7. 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德国众多交通中心和交通网的出现,有助于人口向交通枢纽城市聚集,推动了其城市化的进程,A项正确。德国统一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电力工业的运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始的,C项错误。垄断组织形成于19世纪末,D项错误。8. D解析:据曲线图可知,1978年以后,我国城镇人口迅速增长,这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D项正确;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是“一五”计划的完成,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B项说法错误;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C项与材料无关。9. C解析:1961年5、6月间,我国正处于1959-1961年间的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所以这时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只有想办法压缩非农业生产者的人数,因此陈云提出“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故选C项;A项是方式不是目的;B项改善城市居民生活与题意相反,排除;D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后发生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10. 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出现新式马路、铁路、轨道交通、电线等各类近代设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是受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城市的人口压力日益增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故D项错误。11. 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铁路交通的创新和发展都出现在城市中,说明城市生活促进了铁路交通创新,故C项符合题意;新型交通方式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非原因,排除A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排除B项;“得到基本解决”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12. 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伦敦的雾来自近代工业的发展,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广泛使用媒等燃料,产生了严重空气污染,故C项正确;中世纪以农耕经济为主,尚未产生近代工业,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与伦敦环境污染无关,故B项错误;D项不符合“最早”一词,故排除。13. B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材料中“纽约高达18.52人”的现象发生,故B项正确;190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故A项错误;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故C项错误;社会贫富差距较大属于材料中现象,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14. A解析:根据图片信息“汽车”“油”“氧气”可知,图片揭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带来的交通发展和空气污染的现象,故选A项;蒸汽机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成果,排除B项;C、D两项图片信息没有提及,排除。二、非选择题15. (1)圈地运动导致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业革命是城市化的深刻根源;民主制度建立,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2)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严重;各种疾病流行。16. (1)新变化:通商口岸迅速发展:出现新兴的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原因:开放通商口岸;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等。(2)原因:圈地运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业革命影响;海外贸易发展等。影响:促进文化发展;促进民主政治进步;促进工人运动。(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习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