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非重点班《红楼梦》整本书教学初探.docx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普高非重点班红楼梦整本书教学初探韩杨浙江省普陀中学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红楼梦整本书教学优秀成果不断涌现,但大多来源于名校名师,对非重点学校教学借鉴性不强。所以,非重点学校教师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寻更适合自己的红楼梦教学路径,帮助学生亲近经典,情迷“红楼二本论文研究对象是Z市P中学高一普通班。Z市P中学高一班级共10个班级,3个重点班,7个普通班。P中学中考录取分数线为509分,编入普通班的学生成绩处于录取分数线上1-10分的状态。和重点班级相比,普通班在生源、师资等方面都较为薄弱,是经常被忽视的群体。一、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困境分析(一)红楼梦整本书本身教学内容繁杂,课时少红楼梦为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高峰。其内容深广,被称作“艺术化的中国社会百科全书”。并且红学作为三大显学之一,研窕成果丰富。所以红楼梦具体教学内容的确定,对一线普通老师来说,本身就是个难题。而根据课程标准,红楼梦和乡土中国安排为1学分,18课时。有限的课时更是增大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难度。(二)学生阅读环境欠佳,阅读动机薄弱笔者处在三线城市的一所普通高中,根据阅读开展前的情况调查发现,学生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太有利于红楼梦整本书教学的开展,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1)在娱乐化的大环境之下,整个社会缺乏安静的阅读氛围。加上学生父母普遍学历不高,缺乏阅读的习惯,很多家庭几乎没有任何藏书。在这样大环境下,学生作为个体是很难安下心来进行阅读的。(2)高一学生面临10门学科的学习,留给语文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高一学生一星期语文只有5课时,课外时间更被各种理科学习占据,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严重不足,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红楼梦。另外,学生本身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也对整本书教学开展造成阻碍。非重点班学生在阅读红楼梦之前,并无太多阅读长篇经典小说的经验,更多的是娱乐化、碎片化的阅读,缺乏长时间沉浸式阅读的体验。同时,阅读中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影响较大。大部分非重点班学生对红楼梦缺乏兴趣,阅读内驱力不强,存在畏惧心理,认为篇幅长、人名多难以驾驭。二、破除“困境”,探索红楼梦教学路径(一)激发阅读的内驱力1、课前导入,点燃阅读火花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内动的兴趣二只有当学生真正形成学习兴趣时,他才会在学习中拥有正向的(如愉快、满意和欢喜等)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会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从而使之获得学业的成功。而恰当的课前导入,能充分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长篇幅的阅读内容才不会让他们苦恼,反而以此为乐。例如,红楼梦教学第一课导入,老师给学生展示了这样一段话“邑有士人贪看红楼梦,每到人情处,必掩卷冥想,或发声长叹,或挥泪悲啼,寝食并废,匝月间连看七遍,遂致神思恍惚,心血耗尽而死。”学生在课前其实对红楼梦是有隔膜感和畏惧感的,认为它是四大名著之一,而不可攀。可通过这段材料的阅读,学生会发现红楼梦在其时代就是最红的文化大IP,它具有一切流行小说中使人着迷的元素。而这个发现一下子让学生产生了兴趣,毕竟生活在在娱乐时代,学生中追各种IP的人不在少数。只有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时,教学才会真正发生。红楼梦就像一座秘密花园,老师指引学生去打开它的大门,学生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美好。2、拟定任务,驱动阅读前进在高中阶段,经过中考淘汰制的选拔(本市升入高中比例不到50%),学生智力方面差距不大。比起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影响更大。学习成绩不卓越的学生多数缺乏意志的坚韧性,学习上经不起挫折,遇到困难就丧失学习信心,消极放弃,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篇幅长,学生阅读进程很容易坚持不下去,半途而废。在这样的条件下,老师应在阅读教学中,设置可操作的、有趣的、有一定难度的任务,驱动学生继续阅读。如为了让学生探究红楼梦的美食文化意蕴,且考虑到班级学生大多来自海岛、家里从事民宿相关工作的情况,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以期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化的学习活动中研读“红楼二选择完成“红楼”主题餐厅的相关任务之一:1、梳理红楼梦中出现的菜,选择一道作为餐厅特色菜。要求:说明选择理由,表述具有条理性。2、红楼餐厅需要一位美食代言人,请你选择一位红楼人物,说明理由,并写下“这位代言人与美食不得不说的故事”。要求:说明选择理由,表述具有条理性。(二)构建学习共同体,驱动阅读前进1、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阅读选择和体验语文特级教师邓彤认为“教小说最好的境界是让学生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秤然心动、潸然泪下,而又说不出来,我觉得这是最高境界。”作为红楼梦阅读者,当你真正与书本某段描写或者某个人物产生共鸣时,你才能真的从心里接受、喜爱这本书,甚至读出了自己。这也同时也要求老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阅读选择和体验。红楼梦阅读耗费时间长,需要学生进行课后大量的阅读。教师可和学生共同做选择、定计划。如在阅读开始之前,因红楼梦版本众多,教师可和学生一起选定版本。温儒敏先生就说过:“传统的纸质书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装帧、开本、版式、纸张,都有可能含有独特的美学意蕴,令人玩味不尽。”选定版本的过程,其实也是激发学生参与感的过程,亦是一种审美的过程,与之后的阅读过程交相辉映。同时,普通班学生受本身语文素养所限,初步的阅读体悟可能比较粗浅,但教师也不应该忽视。教师应从学生的阅读起点出发,正确衡量学生水平,让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升。如在第一次阅读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关注点在“宝黛爱情”上,将红楼梦当作言情小说来读。那么教师应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化思维,具体可先梳理宝黛爱情线,在将宝黛爱情和传统的古典小说爱情作比较,体味曹雪芹对于爱情描写的不落俗套。2、以教师为主导,当好阅读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角色经历了淘汰式的中考,同学们进入高中学习,智力并不是导致学生成绩分界的主要原因,反而是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影响较大。非重点班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压抑感和自卑感,和老师心理距离较远。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效的交流是拉近师生心理距离的有效方法。而在每个阶段的阅读过程中,课堂上的交流又是必须的。教师可以总结几个固定且人人可参与的阅读话题,在阅读新章节开始前让学生讨论。如:(1)交流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2)选择其中的一段读给小组内其他同学听。(3)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朗读自己喜欢的片段。(4)交流自己阅读中的问题,每组提交一个,写在黑板上。这样共同交流和讨论,促进了班级同学间的思维碰撞,甚至形成了外班级听不懂“行话”,也有助于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共度一本书的经验,让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更近,时隔多年,可能大家已经忘记了具体讨论的内容,但那种共度一本书的温暖感受是不会被忘却的,这也有助于学生抛却对阅读经典的畏惧,对传统经典小说产生亲近之情。当然,要打破师生心理壁垒,进行有效沟通,仅仅靠课堂的交流远远不够。应利用OO后一代网络居民的特点,形成班级线上讨论专区,进行线上交流。并且网络还有助于各种资源的分享,进一步助力学生阅读。当然在此期间,教师也应给予学生恰当的阅读方法指导,如常规的略读、跳读、精读等。教师本人对于红楼梦独特的阅读方法和感悟也可以分享给学生。师生形成阅读联盟,共同在文本中穿梭,经历文本人物的生命历程,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三)合理评价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评价方式多为结果性评价,而成绩一般的学生往往对这种评价是非常排斥的,因为他们多为这种评价的失败者,久而久之会产生无力感,甚至影响学生的自我价值评判。教育心理学上也有类似表述:当人或其他动物接连不断的受到挫折时,便会对一切都感到无能为力,从而失去信心,这种心理状态就叫作习得性无力感。所以,传统的结果性评价并不适用于非重点班学生。比起考察学生对于陈述性知识点的记忆,更应该评价学生在红楼梦阅读中的阅读专注度、对活动的参与度等。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分享和交流,学生过程性表现应是评价的重要维度。笔者在开展红楼梦阅读交流活动时,采用的评价标准如下,能力有限,仅供参考:阅读交流活动的过程性评价1、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积极回应老师和同学的提出的观点和问题,课堂参与度高。2、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善于与小组同学合作,虚心听取组员意见,敢于表达自己见解,共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3、发言时,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现点,并能有说服力、逻辑清晰地回应他人对于自己观点的质疑。4、听到老师和同学发言后,能大胆提出质疑,并能逻辑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5、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课堂中能提出新观点、新做法三、亲近经典,造就终身阅读者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比单篇阅读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对专注力要求更高,但更能提升个人阅读力。我们整本书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局限于完成应试任务,而是帮助学生锻炼阅读长篇文字的能力,养成阅读的习惯,对经典作品有亲近感。只有这样,学生在走出校园后,才有可能进行持续性的阅读,变成终身学习者。这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尤为关键,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时间的快慢并不能代表什么,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应对未来的信心与能力。何况,作为生长在新时代的OO后们,通过红楼梦的阅读,他们可以感知到一个截然不同时代的脉搏,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参考文献:1王蒙.王蒙的红楼梦(讲说本)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2程翔.从“整本书阅读”的学科定位谈起UL中学语文教学,20173温儒敏.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当作语文教学头等大事J.语文建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