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牌画中民国女性的服饰与造型研究.docx
月牌画中民国女性的服饰与造型研究老月份牌画,融中国传统年画、日历、商品广告于一体,在民国时期随着洋商经济进入中国社会而逐步发展流行。20世纪初期的上海,是中国近代商品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商品广告业的中心。集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身的月份牌,作为商品广告业的精华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翔实记录了百年商业文化历程,还再现了十里洋场老上海滩特殊的时代风貌。早期的月份牌是外资商人为了促销商品携带而来,其内容多以西方宗教、文化、建筑、风景、美人等为主,对于传统中国人而言,新奇有余,效果却微乎其微;后来外商学会将广告与中国传统年画形式相结合,逐渐被大众接受;在“西学东渐”的思想风潮、“易服制、剪辫放足”的政府推令、妇女解放运动以及洋货经济活动的促进下,月份牌在20世纪20-40年代的发展达到鼎盛,从上海辐射到全国甚至东南亚地区。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在月份牌中明显增多,名媛闺秀、都市丽人们穿着靓丽时尚的服装:旗袍、礼服、皮草等;做着精致时髦的造型:卷发、美甲、美妆等;用着最新潮的物品:电话、小提琴、唱片等;玩着最时髦的消遣:游泳、骑马、抽烟等。这些场景设置、服饰搭配等都体现出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风俗,又吸收了西方生活方式和审美风格。从老月份牌中民国女性的服饰和造型,可感受这种独特的中西融合时尚文化。月份牌中的女性服装服装最初的作用是遮羞,后来有了实用性,继而更注重美观性,满足人们精神上美的享受。老月份牌中的美女形象,让女性穿搭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关注,也定义了大众的审美潮流和审美标准。老月份牌中的女性服装变化,不仅记录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时代风貌的变化,也体现了女性思想的转变和地位的提IrJo旗袍是月份牌中最为常见的女性服装之一,始于清朝满族的妇女装束。而现代意义的旗袍,则诞生于20世纪初叶的上海。受到西方审美的影响以及缝纫技术的提升,旗袍于20世纪30年代达到顶峰状态,很快风靡全国,成为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这一时期,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发展为体现女性曼妙的身材,旗袍的长度大多至小腿下方及至脚踝,婀娜体态若隐若现,更具诱惑;领口扣结多样,有单排、双排甚至三排等,修饰脸形;袖长不定,大多为无袖或包住肩头,更显手臂白皙纤长;袖口变窄,腰部收紧,更显玲珑有致;开衩的设计,更显身材高挑、性感动人。旗袍市场的繁荣、流行趋势的变化,使旗袍彻底摆脱了固有风格,展现中国女性优雅、温婉、庄重、清丽的独特风韵,成为中华女性的“国服”。如金梅生的作品双义同风(图1),画面中美女身着粉红色印花旗袍,皮肤白皙,身姿曼妙;倪耕野的作品航空小姐(图2),画面中美女身着蓝色印花旗袍,优雅清丽,形容娇俏;都将中国女性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甲午战争之后,洋货大幅侵卷国内市场,尤其是上海,洋人遍布、洋货堆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重要影响,同时也改变了当时的流行趋势与审美理念:西式服装逐渐被接受,甚至流行开来。人们不仅能接受、甚至乐于购买洋礼服、洋西装、洋风衣等等。摩登女郎将其当做一种潮流追逐,在月份牌中,这种形象也非常多见。如杭樨英的作品海上交际花(图3),画面中美女身着粉红色西式曳地长裙,双手扶膝,斜坐于梳妆台前.,可谓是旧上海滩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而在他另一个作品问菊图(图4),画面中美女内穿乳白色低胸吊带短裙,脚穿肤色高筒袜,外披粉红色开口长衫,举手投足,尽显万种风情。此外,旗袍与西式服装的搭配,也显示出别样的潮流风尚。在月份牌中,摩登女郎会将旗袍与西装、风衣或各类大衣搭配叠穿。旗袍体现女性的柔美,而外套则彰显女性的干练,内外搭配,使得整体风格典雅稳重、刚柔并济。如倪耕野的作品拈花美女图(图5),画面中美女内着淡蓝色印花旗袍,外穿高领大撇领绿外套,时尚而冷艳、典雅而内敛。月份牌中的女性饰品饰品就是用来装饰的物品,一般用于美化个人外表。精致合宜的饰品,是整个穿搭的点睛之笔。月份牌中引领时尚的摩登女郎们也深知饰品对于整体造型的重要性,除了身穿时尚合体的服装外,她们身上都精心搭配着围巾披肩、手套、项链、戒指、手表、高跟鞋等饰品,可谓是琳琅满目,尽显风潮。当时女性佩戴饰品可谓讲究至极,尤其是耳饰、颈饰、手饰等均需配套,即款式、质地、色彩和谐统一,同时要与服装相得益彰。如杭樨英的作品支颐凝神图(图6),画面中美女身穿竖条纹蓝色旗袍,耳戴珍珠链翡翠耳坠,手戴同色翡翠手镯,与旗袍上的翠色盘扣成套装饰,斜靠在栏杆上,清丽、优雅,托腮远望。耳、颈、手装饰统一,与服装相辅相成。上世纪30年代后,女性腕间又流行佩戴手表,但由于价格昂贵,也只在家中富庶的女性中流行开来。如杭樨英的作品阴丹土林小姐陈云裳(图7),画面中当红女明星陈云裳身着蓝色无袖旗袍,左手佩戴金色椭圆表盘石英表,坐在红木绣墩上,妩媚文雅,贵气逼人。此外,华丽的皮裘、精致的包包、秀美的手套、雅致的丝巾,都是搭配中必不可少的单品。除此之外,能衬托身材、增加美感的高跟鞋,更是受到这一时期女性的青睐。民国时期,禁缠足令,女性身体彻底得到解放。高跟鞋成为女性自由、性感的标志之一,女性着高跟鞋也得到普遍的发展,月份牌中的摩登女郎还会根据整体搭配选择高跟鞋的颜色样式。如胡伯翔的作品在水之滨(图8),画面中美女身着橘黄色旗袍,搭配金色高跟鞋,叠腿坐于竹椅上。高跟鞋与整体旗袍饰品色调一致,勾勒出女子优雅的身姿。月份牌中的女性发型发型是整个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关于发型的记录不计其数。辛亥革命后,民风民俗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女性的发型也随之变化、更加多元。月份牌中的女性发型,既有传统的发髻,也有新潮的剪发、烫发,反映了这一时期发型的流行趋势。早期的月份牌中,女性的发型仍然以发髻为主。这一时期流行的发髻简单立整,将长发盘于脑后,尤其是一字髻、元宝髻最为多见。年轻女性头梳发髻外,还喜欢在额前留有刘海。刘海造型有斜刘海直至耳边,有长刘海直至眉前.,还有留一小结至额间或两小结分开至两侧。如郑曼陀的作品清溪艳影(图9),画面中美女头梳元宝髻,圆角齐刘海长至眉前,倚于溪边桃树上,脉脉含情注视前方。在妇女解放运动和西方风潮的影响下,短直发成为摩登女郎的新宠,类似于现在的波波头、学生头发型。长度一般齐耳,分为有刘海、无刘海两种,反映了女性的清爽与干练。如佚名的作品折梅图(图10),画面中美女头梳短直发,额前为齐刘海,但在一侧分开,女子侧首微笑、庄重大方。20世纪30年代初,月份牌上则出现大量卷发美女。卷发“洋气”时髦、变化丰富,通过铁烫、木烫、水烫等方式,将女性的头发固定为大卷或中卷。卷发可长可短、可中分可偏分、可有刘海可无刘海,不管是时尚摩登、娇俏可爱还是妩媚靓丽、端庄优雅,各种风格都可驾驭。月份牌中的女性妆容化妆是对人的面部、五官或是其他部位进行描画、晕染,从而达到整理形容、表现神采的目的。妆容的魅力就在于锦上添花,古代女子脂粉黛泽,淡妆浓抹,增添了几分温婉、几分娇羞。直到民国初期,仍沿用古代的护肤方式,妆容也以晚清审美为导向,淡眉、细眼、樱桃小嘴。直至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西方化妆品大量涌入,西方化妆技法推广开来,妆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整体妆容精致大方。眉形以柳叶眉为主。柳叶眉,因其两头尖,整体呈柳叶形而得名,衬托整体面部温婉甜美。眼妆则以勾勒出大眼睛为美:用眼线膏在上眼皮睫毛根描绘细长的眼线,再加之翻翘的睫毛,眉目传神、顾盼生姿。眼影则多为粉红色或橘红色,与腮红颜色相搭配,使得面部看起来健康红润,又突出了轮廓感。古有胭脂点唇做樱桃状,当时则大胆地依照唇形进行描画,使唇部更加饱满。如杭樨英的作品姊妹花(图11),画面中心两姐妹置身于花的世界,两姐妹妆容精致,衣长及地,那如花的容颜、秀美的身姿,楚楚动人。除了整醴妆容之外,月份牌中的女性在微小的指甲上也精致讲究。其实早在唐代,我国女性就已经出现染甲的风尚。所用的材料是凤仙花,做法是取腐蚀性较强的凤仙花的花和叶放在小钵中捣碎,加少量明矶,便可以用来浸染指甲。而20世纪30年代,指甲油作为“舶来品”传入我国,进入大众的视野,因其涂抹方便,不易脱落,迅速受到大众喜爱。这一时期美甲颜色多以粉色、粉红色、红色等暖色调为主。在美甲的衬托下,更显得手若柔美、纤细洁白。一段历史、一个时代,一种文化、一方审美。老月份牌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详尽地记录了我国近代发展史、绘画史,对广告、服装、美容等行业,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老月份牌在历史发展中曾淡出人们的视线,可随着艺术品市场的持续热络,老月份牌又成为收藏家们追逐的对象。河北博物院民俗馆在20052006年期间,多方征集了一批老月份牌广告画作品,其中不乏郑曼陀、杭樨英、金梅生等名家的经典之作。那画中的美女,也为我们研究民国女性服饰与造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