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服饰与国民形象探究.docx
民国时期服饰与国民形象探究在我国服饰历史的长河中,不同历史时期分别出现过独具特色的各朝代和各民族的服饰风格,国民形象也随着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着变化。民国动荡不安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服饰文化和国民形象错综复杂,值得后人对其进行详尽的研究与探讨。1清末民初中国国民的形象变化衣裳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人类从穿上衣裳开始,便迈进了文明时代。自古“衣、食、住、行”就将“衣”放在首位,中国被称为衣冠文明古国口。随着不同时期的历史变革,中国服饰跟随时代背景也在不断变化。在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断发易服”,诏全天下同时断发,令百官易服而朝。他还首创不缠足会草例,使女子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双重解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批留学欧美和日本的学生受西方思想影响,首先剪辫易服,成为打破落后陈规的先锋代表。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彻底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衣冠文化体系受到严重冲击,服制改革的呼声愈发高涨,改革成为了必然趋势。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服饰文化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中西融合,西为中用。民国历史背景下国民的整体形象在服饰、发型和女子妆容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革。可以说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全新、融合而多元化的时代。2民国时期男子服饰的发展与演变民国时期男子服饰的特点呈现中西方服饰并行的趋势,传统的中式长袍马褂依然存在,而西装革履的穿着风格也从海外流传进来。在配饰方面,礼帽是男士们的重要选择,无论是中式的长袍马褂还是西式的西服套装都可以佩戴,礼帽成为这个时期男子最庄重的着装配饰。在这期间还出现一种中西结合的穿法,即上着长袍下穿西装裤,头上戴礼帽脚下穿皮鞋。这种穿法是当时较为时兴的装束,既不失中国传统特色又增添了西方新鲜元素,充分体现了中西结合的典型时代特色,用现在的流行语可以称之为“混搭工民国时期,在中国男子服饰中还出现了一款独具民族特色又有西装特点的服装中山装,从其命名便可猜到它是由国父孙中山先生亲自设计并带头穿着的服装,当时的民国政府还将其定为国服。时至今日,中山装仍然流行于国人生活中,特别是在一些节庆日子里,海外侨胞们尤其喜欢穿着,既能体现民族特色,又流露出思乡爱国之情。其上衣的立领是关闭的,与西装领有明显的区别。根据周礼和易经的思想赋予深刻涵义,其中的设计理念无处不体现民主共和。前襟的4个口袋表示“礼、义、廉、耻”。袋盖为倒至笔架,寓意以文治国。门襟5粒纽扣代表“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21袖口3颗纽扣代表“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裤子为西装裤,裤腿底边要折起一寸左右,上衣下裤用同色同材质制作,夏天用白色,其他季节用黑色。皮鞋要与中山装同色系穿着。民国男子服装除上述长袍马褂、西装革履、中山装外,还有一类就是学生装。学生装通常被青年学生或一些思想进步的人士所喜爱并穿着。其式样与清末引进的日本制服比较接近,而日本制服又是在欧洲西装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所以此时的男子学生装整体呈现西式化特点,上衣为立领,胸前左侧有一个口袋。下身为西式长裤,裤腿底边向上翻起。穿着男子学生装时,一般梳短发,头戴鸭舌帽或白色帆布阔边帽,脚上穿皮鞋。从历史资料图片中可以看到民国男子学生装多为黑色套装,而白色套装也有所存在。此时,除男子学生套装外,一些青年学生也有延续民族传统服饰,穿着白色、灰色或深色长袍的着装习惯。民国时期男子服饰的中西方风格并存,充分体现出当时历史背景下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影响。而另一方面,通过此时服饰的交融也体现出当时历史的特殊性,服饰成为反映历史的一面镜子。3民国时期女子形象的多元化特点古往今来,就男子形象与女子形象相比较,不难发现,女子形象所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而细致,不但包含男子形象中的服饰、发型,还有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女子妆容。服饰、发型和妆容是研究各个年代女性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少女通常梳长辫子,妇女必须留长头发,结婚开脸后才梳髻。所以,通常头发盘起是已婚女性的一个明显标志。而民国时期的女性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外在形象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3。受西方思想影响,先是废除了数百年的缠足陋习,解放了女性的双脚。而后民国初年,女性也跟男性一样开始剪发。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的烫发技术又流传到中国,成为一种时髦的象征。剪发放足的同时,服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不仅汉族女装与满族女装相互融合,而且中国女服与西方女服也同时存在、互相影响。这种百花争艳的新局面,归根结蒂是中国女性传统思想的解放和对外来新鲜事物的接纳与包容。3.1 20世纪20年代的民国女性形象受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束缚,中国传统女装基本上采用直线剪裁,胸、肩、腰、臀都成平直状态,甚至可以说是有意遮掩女性的曲线。这既符合东方含蓄的审美,同时也是男权社会要求女性恪守妇道的一种间接体现。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女服的审美观逐渐由讲究装饰之美变为注重形体之美,向西方学习,将服装裁剪得称身合体,以展现女性凹凸有致的身体曲线。这一点,从20年代末期中国女性旗袍中便可以看出。因受欧美服装影响,旗袍样式有了明显改变,腰身紧缩,长度变短,比以往更加修饰身形,适度地展示女性曲线及腿部的美感。总体概括民国时期女装可以分为汉装、旗装和西装三大类。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女装与清末没有太大差别,依然是上衣下裙的形式,上穿衫袄,下着长裙,依然较为保守。20年代以后,受西方服饰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女性开始拒绝对躯体的束缚,女装趋于华丽,并出现各种奇装异服。直到1929年,民国政府制定“服装条例”规定,女子服饰有两款:一为蓝色上衣、黑裙,一为蓝色旗袍4o从此旗袍成为中国最具民族代表性的服装。发型方面,20年代的女子发型年龄特征鲜明,不同的年龄搭配不同的发式。青年女性的发式主要有学生式和辫发式。学生式一般是齐耳短发,根据个人喜好留不同的刘海。这种发式清爽、简洁,在学生中广泛流行,在20年代成为知识与进步的象征。不管时代流行怎样更迭,这种极具学生特色的发型一直延用至今。20年代除学生头外,辫发式发型也受到青年女子的广泛欢迎。辫发式一般有单辫和双辫两种,通常垂于脑后或放在胸前,发尾用彩色线绳缠绕固定,此时的线绳色彩选择便成为了头饰的流行方面。此时,妇女的发式依然是梳髻。而与服饰相比较,20年代女子的妆容却没有过多地受到西方同一时期夸张妆容的影响,国内女子的妆容仍主要表现脸部的柔和感,红润的双颊和樱桃小口,再配以细长且眉尾略微上挑的眉型,展现出东方女性特有的温婉之美,与国外此时夸张的妆容形成明显的对比。3.2 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女性形象如果说民国时期的汉装和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一种延续,那民国时期的西式服装对于中国女性才是一种全新的服饰体验。自20世纪20年代就有一部分思想进步的留学生及文艺界、知识界人士开始穿着西装及连衣裙,其中西装主要是西装套裙和西装配长裤这两种样式;到了30年代,这种穿着者越来越多,且一般在夏秋两季穿着。而冬天内穿旗袍外着大衣则是当时女性普遍流行的装束。同时,30年代又是一个摩登的时代,上海己经同国际接轨,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的时尚中心,出现了独具味道的“海派”风格,充满韵味的东方旗袍也在这段时间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5。总之,当时时髦的男女崇尚西式生活方式,服装也追求合体和便利。除变化丰富而性感的旗袍外,连衣裙成为30年代女性服饰的新宠,与中式改良旗袍相比,连衣裙才是真正的舶来品。连衣裙的下摆散开较大,没有开衩,显得活泼灵动,且洋味十足。发型方面,20世纪30年代女子发型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出现烫发。当时流行的烫发类型有:短波浪、长波浪和大小卷等。其中,女子齐肩发最为常见,多为三七分,无刘海,通常将头发别在耳后,用发夹固定,露出耳朵来衬托脸部轮廓。此时,之所以国外的烫发技术传入中国,并被作为一种时髦广泛流行开来,说明国内对西方时尚的认可和追求。值得一提的是30年代中国女子的妆容,与20年代偏东方审美的淡雅婉约妆容风格反差较大。受好莱坞电影的冲击,30年代中国女子的妆饰华贵浓艳起来,妆容风格也开始西化。东方传统的狭长丹凤眼不再流行,开始流行浓艳的西方深邃大眼睛。睫毛夹也流传进来,还有深色眼影,都为凸显夸张的眼部。唇妆方面流行鲜红艳丽的色彩,再配合胭脂与香粉,整体妆容浓艳性感。从广告上的美女由清新阳光的女学生形象,变为此时身材丰腴、面容饱满、成熟端庄的太太形象,就充分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理想形象。这是一种对富足而明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古为今用,西为中用,中西融合的审美体现。3.3 20世纪40年代的民国女性形象进入20世纪40年代,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战乱,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使得中国刚刚开始的现代化进程被突然中断。工业受到日寇的严重摧残,使得民众不得不买布自己加工制作服装,军事化的服装开始流行起来。旗袍作为中国女性标志化形象的服饰地位没有消失,只是风格上更加简洁实用,长度在小腿中部和膝盖之间。旗袍的用料和制作工艺也日趋简化,国产的人造丝、人造毛甚至土布成为首选。而领子变成可拆卸式衬领,方便清洗。袖子也由短袖变为无袖。这些都是战争背景下对服装的实用性要求,间接形成了40年代旗袍轻便、简洁的风格。此外,当时很多女性都会自己动手织毛衣,毛线衣的穿着也随之成为流行。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画报封面也随之发生变化,开始流行战地红色丽人的形象,干净利落的齐耳短发,英姿飒爽,这种积极正面且充满力量的新女性形象成为当时的风尚。40年代的女子发型较30年代更加亲和、随意并根据场合和身份而各不相同,发髻又开始兴起。这个时期,都市丽人们额前一部分头发夸张地高耸前冲,为达到效果一些爱美的女性不惜在头发里面垫上棉花。而这种夸张的发型跟当时战乱的时代背景并不相称,似乎透露出这个时代的焦躁与动荡不安。而另一片天地下,抗日战场上的巾帼英雄们则是统一的齐耳短发,干净利落、英姿飒爽,更加符合战争时的需要。40年代的女子妆容在30年代妆容的基础上,更加追求自然,妆面简洁淡雅。眉型自然弯曲,细细高挑,清新柔美。眼妆不再浓艳,而是强调唇部线条,偏爱艳丽饱满的唇形。女性们此时的化妆风格,更巧妙地融合了东西方特点,将中国传统化妆术与美式化妆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海派”妆风格。总而言之,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服饰进一步多元化的年代,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形象都较20世纪20和30年代更加丰富多样。4民国特殊历史背景下,中西方形象的融合纵观民国短短三十几年的历史,中国国民的形象变化及服饰风格的多样化,可谓是几千年来国人形象历史长河中丰富的一笔。之所以出现古今中外各种服饰风格和不同审美的融合,根本原因是由特殊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变化极大的时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别于以往中国的封建君主王朝,它是经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而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家。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和西方政治思想学说的传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6。与此同时,西方的文化和审美流行也随之传入进来,影响和改变着当时传统保守的国民形象。如果说服装能体现中华文明史,支撑起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那不同历史时期国民的形象则如同静态的历史照片,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呈现出每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明与观念。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潮流,东方与西方,婉约与豪放用艺术的审美眼光和哲学辩证法观点客观审视和理解民国时期的服饰及其国民形象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可以发现其中更多的“美工5结语综上所述,民国历史虽然短短几十年,但却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特殊的一个阶段。满清王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即便在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汉族文化和服饰依然有所传承。清朝时期女子的服饰是满汉两种服制并行,进入民国时期除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女子旗袍和男子长袍马褂外,随着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文化的传入,西方服饰中的西服套装、礼帽、皮鞋等也成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着装特点。服饰的发展与演变同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变化、民族特征、实用性和审美性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穿着者本身的个人喜好也是建立在大的历史背景下的。而不同时代国民的整体形象只要是符合所处的历史环境,符合其身份地位,美观大方且实用得体便可以被历史和大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