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事件中大众态度改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docx
网络事件中大众态度改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内容提要:在当今世界中,网络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互联网使得人们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由于网上报道的角度不同,而导致人们对某一网络事件产生与之前不同的态度。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在网络传播中,由于他人的劝说、对他人的模仿等,使得大众的态度随之改变。关键词:网络传播网络事件态度理论态度改变一.引文现在的人们不再仅仅依靠电视、报纸来获得新闻,最迅速的、最全面、最省时的就是互联网。互联网作为一个欣欣向荣的传媒介质,使得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他们所感兴趣的新闻事件,而且从不同的网络评论中,他们可以获得团体的观点,在这种情境下,人们的对事件的态度会随之改变,往往是随大流。二.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网络传播的概念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传播形式。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同时,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而且,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1(二)网络传播与社会态度的关系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介,其对社会大众起着舆论引导作用。大众生活在群体社会中,在这种情境下,人们的态度必然会受到团体的影响。人们最初是从互联网中的得到新闻事件的报道,由于网络媒体叙述的角度,最先决定了大众对此事件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了最初的态度。然而由于随之而来的许多网友评论,有可能与之前的观点不同,使得人们的态度开始动摇,这是又是因为团体的影响(也可以说是从众心理),人们的态度又会向大流方向转变。虽然人们对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是根据网络事件的事实,但是人们处在群体社会中,不得不受、也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团体的影响。在网络传播中,网络媒体通过报道和网友评论一步一步的引导大众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一诺依曼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沉默的螺旋”假说模式。诺伊曼认为,舆论的力量来源于我们社会的本质,来源于社会对被禁止的观点和行为实施的严刑峻法,来源于个人对孤立的恐惧。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三.社会态度(一)态度理论的基本概念1 .态度的定义G-Allport: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Krech: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Fri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其中KrCCh、Fridman认为态度的定义应该涉及到个体所生活的世界或他人的影响,这也体现了情境对态度的影响很大。2 .态度的特点具有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和动力性。3 .态度的构成要素态度具有认知、情感和行动三种彼此相互联系的成分:(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态度客体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是基于表层的事实,因为态度具有主观经验性,所以态度主体会根据自己往常积累的经验,形成一种具有倾向性的态度。(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态度的情感成分是基于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人们基于客体的事实情况、对客体的理解,而产生评价、情感和情绪。(3)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在态度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基础上,态度客体表现出意向、倾向和偏好。(二)态度改变理论(1)态度改变的定义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改变。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3】,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4】(2)影响态度改变的方法劝说宣传法劝说宣传法,又称为说服法,在信息时代,人们借助而网络媒体传递信息,从而影响人们。劝说宣传法,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以对这种方法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可信度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渲染力。那么传播者的身份就有所限定,其必须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者是某方面的专家,在某一方面具有很大影响力。通过传播者的专家身份或较高的社会地位,吸引人们、使人们信赖,从而引导大众态度的改变其次是被劝说者的主观因素,态度主体本身有自己的态度即原有态度,可能与传播者宣传的态度不同。然而态度主体自己的人格特点很大程度的决定态度的形成,也会受态度的情感成分的影响。最后就是情境因素,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里,就形成了一个信息多元的情境。信息繁多、信息重复,营造了一个令人分心的情境。在这种情景下,人们不知对新闻事件应采取哪种态度,大众就有可能选择大流方向,去相信专家等传播者的劝说宣传。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既是要求被试者扮演一个特定的管理角色来观察被试者扮演一个特定的管理角色来观察被试者的多种表现,了解其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的一种测评方法,又是通过情景模拟,要求其扮演指定行为角色,并对行为表现进行评定和反馈,以此来帮助其发展和提高行为技能最有效的一种培训方法。在角色扮演法中,人们通过模仿榜样,来扮演角色。榜样发挥着巨大作用,使得人们在模仿的这种情境下,形成了一种具有倾向性的态度。团体影响法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的每个人的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例如,在网络社区或者BBS中,都会对以“明文规定”的形式说明该板块的具体规范准则,往往还会指出违反者将受到的处罚。在团体压力下,其成员的态度往往会发生改变。6】(三)态度改变理论一一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当今社会心理学中最主要、最流行的态度改变理论。1957年,费斯汀格在认知不协调理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他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思想。认知不协调的两大基本假设:(1)是作为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协调,并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2)是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协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四.实例分析(一)马加爵案件2004年在云大宿舍连杀四个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2004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接报后,在云南大学学生公寓一宿舍柜子内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性尸体。马加爵案件一被披露,骂声四起。人们寒心于杀人犯马加爵的狠心,对马加爵的犯罪行为持有批评态度。但随着案件越来越多事实的揭露,马加爵的犯罪动机也最终浮出于水面。马加爵经常受到宿舍室友的讥讽,其中还包括自己在大学最好的朋友。他有很强的自尊心,但经常受到别人的讽刺和为难,自尊心受到很大挫折,所以想报复室友,这也就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网络上,开始有人可怜马加爵的遭遇,并形成大流。人们受到团体的影响,迫于群体的压力,选择从众,同情马加爵。但是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认为:如果马加爵真的因为贫困和受歧视而杀人,那么他报复的对象,应该是那些凭借自身富有而对其付诸了歧视行为的人。但事实是,受害者多数是跟他一样家境贫寒的同学,甚至包括他最要好的朋友、身边对他最友善的人之一。李教授的这一反驳是成立的。马加爵的杀人行为,与贫穷无关、与歧视无关,应该对此血案负责的,不是社会而是马加爵本人。而现行的法律,也没有任何条文规定,在犯下此种罪行后,仅仅因为贫穷就可以减轻处罚。t在网络上又掀起了广泛的争论。李玫瑾作为一个在犯罪心理学的专家,有很大的影响力,人们会模仿榜样,态度也会随其改变。(一)合肥花季少女毁容案当“花季少女”遭遇“官宦子弟”,这一次,不是娱乐八卦,不是艳照绯闻,而是一起情节恶劣的伤害事件。2月24日,一条“安徽官二代'横行霸道,恋爱不成将少女毁容”的帖子在网络上风传。该帖子称,父母均为高干的17岁少年陶汝坤因追求少女周岩不成,将其烧成重伤。人们感叹于施暴者的灭绝人性,可悲于花季少女的不幸。但是随着案件的追踪报道,事实其实并不是想该帖子说的那么简单。周岩母亲声嘶力竭的哭诉出来的“事实真相”好像并没有那么真实。事实上两人早已有交往,而且关系也不如父母说的那么简单。由于该帖子的叙述角度和故意隐瞒的实施,使得人们形成可怜周岩的态度。但是案情的披露,也使得人们不在站在少女的角度,而是理性看待这件事,甚至有点可怜陶汝坤。就是在这种情境下,网络上的评论都“见风使舵”,大众对这件事的态度也随之改变。一开始的激愤,是由态度的情绪成分所导致,但是通过态度的认知成分,人们做出了相应的行为。四.总结在网络传播中,对同一事件的叙述角度不同,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态度。但是毕竟有主流,人们迫于群体的压力,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当然也会受到专家等人的劝说和说服。这些现象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心理学的态度理论。参考文献11诗兰: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2马学清,重庆邮.“沉默的螺旋”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和网络传播环境中表现方式的差异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3申荷永:社会心理学原理和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Ill页。4张厚粲主编:大学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5刘毅: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论引导6马德峰:态度改变: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述评7李玫瑾: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总第1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