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学案).docx
-
资源ID:1239312
资源大小:44.41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学案).docx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近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2.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知识点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基础精细梳理】1.美国文化(1)独立战争前:文化的多元特征背景欧洲移民和被贩卖为奴的非洲黑人,与当地印第安人共同生活北美居民在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遮性和多样性表现甚造已经发展为美式英语,与英国本土英语不尽相同饮食文化、艺术生活也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等,成为北美殖民地文化的一部分影响“美利坚人”已经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2)独立战争后: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背景独立战争的直接推动1787年的联邦宪法,使北美大陆出现了第一个以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为如三权分立、人民主权、天赋人权等指导建立的联邦制共和国评价积极性: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局限性:发展种植园经济和继续实行奴隶制,是与美利坚主流文化相违背的,是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面2.拉丁美洲文化到19世纪上半叶,西班牙和葡萄牙控制着美国以南的广大美洲地区。I拉工适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1)背景V主要语言。随着大量西、葡移民的到来,拉丁美、洲的民族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2)特点:文化多元性非常明显。生产方式的多样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拉美文化的多样性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种族融合现象非常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O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西班牙、J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3)表现R辛J的壬谢加丁美洲的主要宗教。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如多神信仰、图腾崇拜等。问题导学易错辨析1.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多元性。(J)2.1787年的联邦宪法,标志着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国,权力制衡原则是其显著特征。(J)3 .自由女神像是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X)4 .在拉丁美洲,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二()5 .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成为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J)情境释疑阅读教材P68“历史纵横”:说明清教因素在美国文化中的影响。提示清教对美国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美国对外部世界的看法,成为以后美国对外扩张的内在动力之一。【疑难精准突破】视角1美国文化的内涵史料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是生而平等的,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等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民建立了政府,政府的政治权力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当任何形式的政体妨害了这种目的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节选自美国独立宣言思考依据史料归纳独立宣言中体现的美国文化的内涵。提示生存、自由、平等、民主和追求幸福等权利。视角2拉丁美洲文化的特点及成因史料西欧的各种文化传统随着政治、军事征服在拉美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并在拉美各个文化领域,如意识形态、宗教、教育、语言、文学艺术、习俗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大量非洲黑人奴隶的输入,使非洲的音乐、舞蹈、诗歌、语言、宗教、绘画、习俗等文化也在拉美广为传播。摘编自拉丁美洲的文化思考根据史料,分析拉丁美洲文化的特点有哪些?其形成原因是什么?提示特点:西欧文化占主导;具有多元性。形成原因:西欧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Bl素养提升历史解释一美洲文化的特点欧洲文化传统特色鲜明。欧洲移民到达北美洲、欧洲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活动,使美洲打上了欧洲文化传统的烙印,如英语成为北美洲的主要语言。(2)具有明显的多元性。无论是美国还是拉丁美洲,白人、黑人、印第安人等文化的存在、发展和交融,使得美洲文化具有明显的多元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为人类文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3)文化创新特点凸显。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考迪罗制度成为拉美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这些都是美洲在多种文化交融基础上自我发展的结果,对美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知识点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基础精细梳理】1 .背景(1)17-18世纪,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统治之下。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了一个庞大帝国,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这些地区传播。2 .内容拿破仑废除所到之处的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2)在反抗法国征服的斗争中,欧洲各地出现了不断高涨的民拄退和民族独立要求。(3)拿破仑战争后,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3.表现俄国“十二月党人”于1825年12月发动了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的武装起义,在俄国传播了革命的主张波兰1830年11月,一批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进一步推动了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德意志普鲁士进行并不彻底的废除农奴制改革1848年2月和3月,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问题导学易错辨析1.拿破仑战争后,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普遍的政治诉求。(J)2.1812年的卫国战争促使俄国爆发了十二月党人起义。(J)3.拿破仑战争推动欧洲大陆封建制度的瓦解。(J)情境释疑阅读教材P69“学思之窗”:概述列宁对十二月党人的认识。提示十二月党人是贵族,与人民地位悬殊;但能接触到启蒙思想并付诸行动,虽然失败,但传播了革命主张。【疑难精准突破】视角拿破仑战争的影响史料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他的法典带到他所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德恩格斯德国状况思考如何理解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提示拿破仑战争打击了欧洲各地的封建势力,并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传播到这些地区,动摇了当地封建统治的基础。Bl素养提升历史解释一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政治文化出现的新因素(1)政治制度:冲破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秩序,加速了欧洲各国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欧洲国家开始了不同程度地争取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斗争。(2)政治观念对内: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观念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对外:民族民主意识空前觉醒,反对专制制度,争取民族独立,要求实现国家统一。(3)阶级力量: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日益强大,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知识点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基础精细梳理】1 .含义:殖民国家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2 .目的:改造甚至消灭被殖民地区的文化,淡化其民族意识。3 .影响: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来文化,但也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4.表现中国以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等为代表的志士仁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清政府的建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使一些新技术、新思想传入中国印度英国把英语、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制、文官制度等移植到印度印度上层精英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并提出“里度人的印度”的口号印度的传统文化顽强地保留下来,如卬度教和伊斯兰教还是印度的主要宗教种姓制度虽然被废除,但仍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埃及埃及独立后实行君主立宪制伊斯兰教仍是埃及的主要宗教,阿拉伯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得以保留问题导学易错辨析1 .在回应殖民者文化侵略的过程中,被殖民者会不同程度地接受外来文化,也会努力保护传统文化。(J)2 .欧洲的殖民侵略中,文化侵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J)3 .面对欧洲的文化侵略,被侵略的民族均利用传统文化坚决抵制。(X)情境释疑1.19世纪后半期中国爆发了反洋教运动(摘自教材P7)o这体现了中国民众什么精神?提示自发的反帝爱国精神。2.阅读教材P7“问题探究”: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有哪些表现形式?提示通过教育和其他文化活动,在被殖民地区强行推广西方语言、宗教;强行改造被殖民地区的社会政治结构等。【疑难精准突破】视角1近代中国应对西方文化侵略的策略史料我中国宜标本兼治。若遗其本而图其末其孰能力与争衡于富强之世耶亟宜一变旧法,取法于人,以收富强之实效。一法日本,振工商以求富,为无形之战;一法泰西,讲武备以图强,为有形之战。郑观应盛世危言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新变局,郑观应提出的应对之策及目的。提示应对之策:标本兼治(既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又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目的:富强救国。视角2欧洲列强侵略亚非的影响史料欧洲人借着他们军事上的优势,并且受他们工业家渴求廉价原料所推动,以及为他们的大量生产找市场,欧洲国家的政府把亚非地区独立的人民拉到他们的轴心里去,在经济上剥削他们,挫折其本土经济的增长和民族生活,否认他们自决的天然权利,攻击他们的文化,并且把他们暴露在所谓的西方文明的罪恶之下。摘编自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思考概括史料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立场。提示观点:欧洲人的侵略导致亚非地区变成欧洲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亚非民族文化受到冲击,给亚非人民带来民族灾难。立场:站在亚非人民的立场上。Bl素养提升1 .历史解释一认识近代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1)主要方式:殖民者的文化侵略主要是通过教会、学校、报刊书籍等途径,用传教布道、开办学堂、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渗透,推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2)基本特征它往往不是赤裸裸的文化侵略,而是在人类文明的相互交融和渗透,民族文化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吸收的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特点很突出。它往往不是强硬灌输,而是迎合了某些民族和国家、地区追求新奇、崇洋媚外的心理与价值需求。它一般不采取与被殖民者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直接抗衡和冲突的形式,而是尽量选择沟通和契合的方式,引发被侵略国家民族文化传统中一些消极落后因素的泛滥,造成一种强大的文化逆流,因此不易阻止。(3)客观结果:不可避免地把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带到被殖民地区,激发被压迫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2 .历史解释西方列强对近代中国文化侵略的方式建立教会、教堂,派遣传教士进行各种侵略性活动。传教士通过布道的形式向中国人宣传“归化”西方的思想,愚弄和控制教徒思想,在精神上麻痹中国人民,企图使中国人民驯服地接受殖民主义奴役,放弃民族自信。建立教会学校,以造就为其服务的知识界。(3)创办报刊,为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制造舆论。列强创办的报刊以传播西方文化为名,奴化中国人民的思想,竭力为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作辩护。(4)开办医院、育婴堂等所谓的“慈善机构”,用治病作为传教的手段。掠夺文物,给中国文化遗产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随堂检测题组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l.(2023四川成都高二期中)在美洲奴隶较多的地区,非洲语言、印第安语和欧洲语言融合成了克里奥尔语。到了18世纪,美国的南部占人口总数3/4的黑人都用此进行交流。这一现象反映了()A.非洲语言在发展中消亡B.美洲多元化文明的形成C.美洲地区经济发展加速D.殖民扩张带来文化融合答案D解析近代以来,非洲语言、印第安语和欧洲语言在美洲交融、发展为克里奥尔语,反映了殖民扩张带来文化融合,D项正确;美洲新语言的形成,不能说明非洲语言在发展中消亡,排除A项;一种混合语言的产生不能说明美洲形成了多元化文明,排除B项;美洲地区经济发展加速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2.(2O23山东聊城高二统考)美国人开始文字生涯的第一步就是要自封是一个英国人,以便得到认可。然而随着19世纪的结束,欧洲知识分子越来越注意到一群日益显赫的美国明星然而,欧洲的监护仍难以动摇。据此可知()A.美国文化在发展中发生了彻底改变B.美国文化产生促使美国走向独立C.欧洲文化在移植过程中发生了变更D.欧洲文化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地位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然而随着19世纪的结束,欧洲知识分子越来越注意到一群日益显赫的美国明星”,可以看出美国的文化受欧洲影响很大,在很多方面效仿欧洲,视欧洲为“正统”,但欧洲文化在移植到美国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定变更,原有的欧洲文化因素移植到美国之后并非完全是原有的样态,C项正确;“彻底”表述绝对,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欧洲文化对美国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欧洲文化对美国国际地位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题组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3 .(2023浙江绍兴高二期中)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了一个从大西洋沿岸到波兰,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庞大帝国。恩格斯说:“拿破仑军队的刺刀之所以这样有力,是因为刀尖上有思想。”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拿破仑战争重构了欧洲大陆的政治文化B.拿破仑战争激起了被征服地区的反抗斗争C.拿破仑穷兵跋武葬送了法兰西第一帝国D.拿破仑战争传播了法国大革命思想和原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拿破仑军队的刺刀之所以这样有力,是因为刀尖上有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战争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原理,促进了被征服地区人民的觉醒,D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拿破仑战争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重构了欧洲大陆的政治文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激起了被征服地区的反抗斗争”“葬送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B、C项。故选D项。4 .(2023河北唐山高二期中)19世纪初,俄国一些贵族青年军官参加了打败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和之后的国外远征。他们目睹西欧资本主义生活,希望按照西欧的方式来改造国家,于是成立秘密革命组织,准备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这可以用来说明,拿破仑战争客观上()A.消除了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B.指明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向C.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D.打击了欧洲一些国家的封建制度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通过反击拿破仑、进行卫国战争和国外远征,俄国进步青年的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希望按照西欧的方式改造俄国,并成立秘密革命组织,准备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等,这些可以用来说明拿破仑战争客观上打击了欧洲一些国家的封建制度,D项正确;“消除了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拿破仑战争指明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向,排除B项;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与俄国青年准备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等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题组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5.(2023重庆七校联考高二测试)欧洲人和美国人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建造中小学、大学、博物馆、艺术画廊以及研究机构。其中,大部分建筑体现的是新历史主义欧洲风格,如新古典式、新哥特式、新文艺复兴式。这些建筑物不仅发挥功能,而且对心理也产生影响。其影响在于()A.推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近代化B.提醒原住民处于从属地位C.提升了建筑物所在国家的文化水平D.输出宗主国的思想和文化答案B解析欧美国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建造各种文化艺术和研究机构,在发挥应有的专业功能之外,还在不断地提醒原住民自己的从属地位,从而对其心理产生影响,故选B项;作为殖民国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所作所为主要目的和影响是为殖民侵略服务,而不是推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近代化,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这些建筑物不只发挥功能,还对心理产生影响,所以其影响就不是提升了建筑物所在国的文化水平,排除C项;输出宗主国的思想文化是其目的,而不是其影响,排除D项。6.(2023江苏南通高二期末)随着殖民侵略不断深入,英国的文化侵略还是对印度产生了两个深远的影响: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民族主义运动。对英国文化侵略的正确理解是()A.印度的民族文化被同化B.推动了印度的文化重构C.导致印度排外主义盛行D.阻碍了对印度殖民进程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英国的文化侵略为印度各地提供了共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促进了印度民族民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说明英国的文化侵略推动了印度的文化重构,B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印度民族文化被殖民同化,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印度盛行排外主义,排除C项;阻碍了对印度殖民进程并非英国文化侵略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I课堂小结知识结构答题要语圜(aAMtCRMiItrwttnA览上11-C“MMIPHML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多元性。2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3 .清教对美国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成为美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影响了美国对外部世界的看法。课时精练A组基础巩固题1.(2022吉林高二联考)位于墨西哥城塔库巴街的三文化广场,包括阿兹特克大祭坛、圣地亚哥大教堂和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分别代表了古代的阿兹特克文化、西班牙殖民时期文化和墨西哥现代文化。由此可见,墨西哥文化()A.杂糅了欧洲与亚洲的文化B.与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相同C.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的特质D.毫无任何印第安土著文化痕迹答案C解析墨西哥文化中既有印第安人的传统文化,也有欧洲白人天主教文化和现代墨西哥文化,体现了拉丁美洲文化的多元性,C项正确;拉丁美洲原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墨西哥文化包含了欧洲和美洲的文化,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拉丁美洲在殖民地时期的宗主国不同,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类型也不同,排除B项;“毫无任何”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2.(2023北京昌平区高二期末)“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J这表明()A.殖民扩张给美洲带来了先进文化B.移民社会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C.人口迁徙是文化交融的主要途径D.古代美洲文化的形成存在障碍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在回应殖民者文化侵略的过程中,被殖民者会不同程度地接受外来文化,但也会努力保护传统文化,其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即移民社会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故选B项;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认为美洲和非洲文化低劣,但并不能据此认为他们给美洲带来了先进文化,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并不能说明人口迁徙是文化融合的主要途径,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古代美洲文化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明存在障碍,排除D项。3.(2023福建宁德高二期末)拉丁美洲语言众多,有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语、法语、荷兰语及多种印第安语,印第安语的方言达1700多种。拉丁美洲语言上的多元性体现出()A.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并存B.拉丁美洲至今处于被殖民状态C.拉丁美洲国家国际化色彩鲜明D.拉丁美洲国家注重本土文化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拉丁美洲出现的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语、法语、荷兰语是殖民文化的遗留,1700多种印第安语方言是拉丁美洲本土文化的体现,两者并存,故A项正确;20世纪后半叶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了独立,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并非国际化,排除C项;D项只体现了本土文化,说法片面,排除。4.(2023江苏南通高二质检)世界文明史记载:“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为发展中南美洲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这反映出()A.欧洲殖民者破坏了印第安文化B.中南美洲主要是西班牙殖民地C.阿兹特克文化属于印第安文化D.殖民者曾对印第安人野蛮屠杀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欧洲的殖民活动致使中南美洲没有发展起来与其他大洲相媲美的文化,说明欧洲殖民者破坏了印第安文明,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欧洲殖民者对美洲文化的破坏,不能说明中南美洲主要是西班牙殖民地,排除B项;阿兹特克文化属于印第安文化与材料强调的内容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明确说出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屠杀,排除D项。5.(2023浙江金华高二期中)有位诗人在谈到拿破仑及其军队时说:“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法国人在意大利土地上所流的每一滴鲜血的价值;但是看到拿破仑军队的离去,我有说不出的喜悦。”这里的“价值”指拿破仑对外战争()A.帮助意大利完成国家统一B.动摇了意大利的封建统治C.在意大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D.奴役压迫意大利人民答案B解析由题文“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法国人在意大利土地上所流的每一滴鲜血的价值;但是看到拿破仑军队的离去,我有说不出的喜悦”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虽然奴役了当地人民,但却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意大利的国家统一与拿破仑无关,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这里的“价值”是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积极影响,“奴役压迫意大利人民”是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消极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6.(2021山东六校高二联考)塔哈侯赛因说:“外国学校从来不会真正地符合埃及人民的心愿,从本质上看,它们绝不会教育埃及人去热爱埃及,或保护埃及的民主。埃及教育的主体应该是自己办的学校,对外国学校的过分依赖对埃及的发展无济于事。”这从本质上说明塔哈侯赛因()A.主张埃及人应该办自己的学校B.认为发达的教育是埃及独立的保障C.意识到外国教育存在极大弊端D.要求摆脱外国对埃及的文化殖民答案D解析“外国学校从来不会真正地符合埃及人民的心愿埃及教育的主体应该是自己办的学校,对外国学校的过分依赖对埃及的发展无济于事”,表明外国的学校教育是外国对埃及进行文化殖民的手段,故塔哈侯赛因要求发展民族教育,体现出其要求摆脱外国对埃及的文化殖民,故选D项;主张埃及人应该办自己的学校是表层现象,排除A项;材料表明外国的学校教育是外国对埃及进行文化殖民的手段,没有涉及教育发展程度与埃及独立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外国教育本身具有的弊端,排除C项。7.(2023江苏南通高二期末)19世纪70年代后,传教士对华译介生理卫生书籍,内容以个人身体健康、西方卫生知识为主。1894年后,在华出版的生理卫生书籍多为国人编译、撰写,大多数书籍接受了进化论学说,宣称生理卫生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这些变化折射出()A.传教士的影响日渐衰微B.进化论学说已被普遍接受C.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D.西学传播以医学知识为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介绍西方生理卫生知识的书籍注重宣传进化论,强调生理卫生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折射出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促进了西学东渐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并非是传教士影响的日渐衰微,排除A项;19世纪末,进化论学说并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排除B项;西学传播以医学知识为主与材料主旨和史实均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C项。8.(2023河北邢台高二期末)康有为将西方宗教入侵与秦朝的“焚书坑儒”相比,他说:“若国步稍移,则彼非金、元无教者比也,必将以其教易吾教耳。犹吾孔教本起中国,散入新疆、云南、贵州、高丽、安南也。以国力行其教,必将毁吾学宫而为拜堂,取吾制义而发挥新约。”这从侧面说明当时()A.西方宗教对中国文化形成冲击8 .天主教主要在偏远地区传播C.中国人信仰天主教的比例较高D.西方列强普遍反对戊戌变法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认为放纵西方宗教入侵,其危害比“焚书坑儒”还要严重,从侧面说明当时西方宗教对中国文化形成冲击,A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天主教主要在偏远地区传播,排除B项;中国人信仰天主教的比例较高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与西方列强对戊戌变法的态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B组能力提升题9 .(2023江苏淮安高二期末)“有迹象令人担忧地表明印第安人表面上热情地接受了新的信仰,但仍然秘密地崇拜他们的老偶像。在那些地方,传教士企图灌输与久已确立的行为典范相冲突的基督教道德方面的教义,也碰到顽强的反抗。”由此可知,当时在拉丁美洲()A.不同文化相互交融B.文化差异逐步消失C.本土文化已被取代D.文化侵略遭遇抵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近代欧洲的殖民侵略中,文化侵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殖民国家为达到殖民的目的,往往通过向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被侵略的民族试图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为此发生了文化的碰撞。材料表明当时在拉丁美洲文化侵略遭遇抵制,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印第安人排斥基督教,不是文化相互交融,排除A项;“文化差异逐步消失”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本土文化已被取代”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0 .(2022辽宁沈阳高二期中)1776年,常识发表以后,约翰亚当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最近两年所发生的变化实在惊人,(北美)各州居民的思想感情都彻底发生变化,“对君主的崇拜从未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如此彻底地从如此之多的人内心根除”。这表明当时北美()A.独立战争催生了平等意识B.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民众已抛弃了精英政治理念D.共和思想受到民众推崇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美国民众“对君主的崇拜”逐渐根除,这反映出当时美国民众对君主制的否定,说明当时美国民众倡导“共和”,故选D项;平等意识强调的是民众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在材料信息中并未体现,故排除A项;民主思想的内涵是主权在民、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不是精英政治,故排除C项。11 .(2023辽宁辽阳高二期末)拿破仑在武力征服意大利和德意志地区后,在行政上采取集权统治,宣扬公民权利平等,努力实现市场的统一。这些做法()A.推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B.埋下了民族仇杀的根源C.推动了近代文明的传播D.助长了拿破仑军事独裁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文明的扩展,客观上推动了当地的进步,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拿破仑战争对意大利和德意志的影响,不能扩大为推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仇恨,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拿破仑战争是对意大利和德意志的影响,未涉及对其军事独裁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2.(2023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高二联考)俄国十二月党人大多出身于没有多大特权的贵族家庭,在祖国受到拿破仑威胁之际,他们认识到必须把祖国从落后状况中拯救出来,才能免受外国奴役,为此,他们提出了消灭专制制度和废除农奴制度的主张。这说明十二月党人()A.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B.希望重构俄国的政治文化C.是贵族阶级利益的代言人D.意在反对法国的文化侵略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月党人起义前,俄国是沙皇专制的社会,实行农奴制,十二月党人“提出了消灭专制制度和废除农奴制度的主张”,可见他们希望重构俄国的政治文化,故选B项;十二月党人不是资产阶级,排除A项;虽然十二月党人出身贵族,但他们希望废除贵族制的保护者一一沙皇,因而他们不是贵族阶级利益的代言人,排除C项;十二月党人的这些主张意在重构俄国的政治文化,不是反对法国的文化侵略,排除D项。13 .(2023新疆乌鲁木齐高二期末)有西方学者说:“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不会永久容忍他的臣民受一个自认为统驭万国,而且不承认存在着平等国家政府的不客气的对待。由于这种情况,在1840年至1842年,爆发了第一次中英战争J此观点意在()A.揭示中英间发生战争的根源B.指明中国传统外交的落后性C.掩盖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D.说明文化冲突导致战争爆发答案C解析西方学者强调,因为中国坚持天朝上国的外交理念、拒绝与英国平等相待,导致了第一次中英战争的爆发,意在转移重点,掩盖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C项正确;该学者的说法并未揭示鸦片战争的本质和根源,排除A项;指明中国传统外交的落后性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中西文化冲突及其与战争爆发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4 .(2023湖北高二上期末)晚清以降,在中国知识分子的邀请下,以艾迪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纷纷来华开展集会演说,将中国社会现状与社会问题置于世界潮流中,成为国人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其演说一方面被视为外来先进文化的代表,受到部分知识分子的礼遇,也因其站在西方立场对中国社会的批评而遭到中国民族主义者的排斥与批判。这反映近代中国()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知识分子主导政治变革C.民众爱国意识不断觉醒D.救亡革新道路的复杂性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以艾迪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的演讲一方面受到部分知识分子的礼遇,另一方面也遭到中国民族主义者的排斥与批判,由此可见国人对救亡道路的认识各有不同,具有复杂性,故选D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在五四运动以后,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政治变革”,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近代中国民众对救亡道路的认识不同,具有复杂性,并未强调民众的爱国意识,排除C项。15.(2022江苏无锡高二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四、法国人可在内地游历,可在通商口岸任意租地盖房,设立教堂、医院、学校、坟地、仓库等,中国地方官对破坏法国人利益的中国人应予严惩。天津条约材料二基督教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文化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具有两重性。从一方面来说,传教士的文化活动是传播西方科学文化,酝酿和促进近代中国新闻、出版、教育等项事业以及资产阶级先进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因素之一,具有推动中国近代化运动和促进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不自觉的工具的历史作用。摘编自曹立前基督教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文化活动及其影响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影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19491978年,学术界关于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影响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认识比较片面19782000年,学术界对此研究认识更为深刻,观点更为全面2000年以来,研究已更加深入细致,研究点逐渐转向细微,已涉及不平等条约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摘编自龚雅丽60年来关于不平等条约影响的研究综述对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对华文化侵略的手段和破坏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传教士的文化活动具有“促进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不自觉的工具的历史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1)手段:传教、设立医院、创办学校。破坏作用:利用宗教来直接迫害和剥削中国人民;利用学校来麻痹欺骗中国人民。(2)变法、革命思想应运而生;促进近代中国新闻、出版、教育等项事业的发展;冲击中国传统落后的封建思想,如重男轻女、妇女受教育的禁锢;为中外文化交流创造了一个平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关于主权、法律各种思想的产生,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激发中国人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反抗精神。(3)研究者的立场;研究的方法和角度;史料的选取和运用;时代的局限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