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加气站企业自查报告范文.docx

    • 资源ID:1244391       资源大小:66.25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加气站企业自查报告范文.docx

    加气站企业自查报告范文项目序号检查内容依据实际情况检查结果备注L安全管理制度1城镇燃气供应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贲任制度。B-1.0.3已建立符合要求2城镇燃气供应单位对城镇燃气设施的运行与维护应制定下列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城镇燃气管道及其附属系统、场站的工艺管道与设备的运行维护制度和操作规定;(3)用户设施的检查、维护、报修制度和操作规定;(4)用户用气设备的报修制度:(5)日常运行中发现问题或事故处理报告程序。B-3.1.1已制定适合该加气站的管理制度符合要求3城镇燃气供气单位必须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B-1.0.4已建立符合要求4建立安全检查(包括巡回检查、夜间和节假日值班)制度。C-第三十二条C-第三十五条已建立符合要求5有符合国家标准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l7914-2013)的仓储物品储藏养护制度。K不涉及6有各岗位的操作规程。E-第十三条已制定各岗位的操作规程符合要求7有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及其职责、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紧急处置措施方案、应急救援组织的训练和演练、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储备、经费保障。E-第十七条已制定事故应符合要求E-第四十五条E-第四十六条急救援预案,备案证号:翼*1煤矿、从业人员在三十人以上的非媒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及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专门的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得少于5人: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得低于三人。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匹配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E-第十九条该站共有员工8人,设有I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符合要求E-第十该加气站站长符合要求2.安从全业管人理员2城镇燃气供应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安全责任人。、二三-条第十条是本单位的安全责任人组要织求3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I-第二十条该加气站站长已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符合要求4城镇燃气供应单位应设立运行、维护和抢修的管理部门,并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B-1.专职安符合专业技术培训。0.4D全管理要求-第六人员已条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特种C-第作业人符合要求5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运行、维护和抢修人员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十五员均经条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已建立6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制定灭火和应急预案,并实施演练。F-第六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符合要求E-第已经取7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应经从业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资格和特种资格证书.二十四条M-第三十得特种资格证书符合要求九条3.压缩天燃气加气站1天然气进站管道宜采取调压或限压措施。天然气进站管道设置调压器时,调压器应设置在天然气进站管道上的紧急关断阀之后。G-第8.1.1条天然气进站管道已采取限压措施符合要求2天然气进站管道上应设计量装置。计量准确度不应低于LO级。体积流量计量的基准状态,压力应为10L325kPa,温度应为20oCG-第8.1.2条天然气进站管道上已设计量装置符合要求3进站天然气含水量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车用压缩天然气GB18047的有关规定时,应在站内进行脱水处理。脱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脱水系统宜设置备用脱水设备。2 .脱水设备宜采用固体吸附剂.3 .脱水设备的出口管道上应设置露点检测仪.G-第8.1.4条设套装站1水该有脱置符合要求3.压缩天燃气加气站4进入压缩机的天然气不应含游离水,含尘量和微尘直径等质量指标应符合所选用的压缩机的有关规定。G-第8.1.5条设套装进缩天符求站1水,压的气要该有脱置入机然合符合要求5压缩机排气压力不应大于25.0MPa(表压)3第8.1.6条排气压力为25.OMPa符合要求6压缩机组进口前应设分离缓冲罐,机组出口后直设排气缓冲罐.缓冲罐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留缓冲罐应设在进气总管上或每台机组的进口位置处.G-第8.1.分离缓冲罐的符合要求2 .分离缓冲耀内应有凝液捕集分离结构。3 .机组排气缓冲罐宜设置在机组排气除油过滤器之后。4 .天然气在缓冲罐内的停留时间不宜小于10s.5 .分离缓冲罐及容积大于O3m3的排气缓冲罐,应设压力指示仪表和液位计,并应有超压安全泄放措施。7条设置符合要求7天然气压缩机宜单排布置,压缩机房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宜小于2m.G-第8.1.9条天然气压缩机单排布置符合要求8压缩机组的运行管理宜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G第8.1.1O条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符合要求9压缩机的卸载排气不应对外放散,宜回收至压缩机缓冲槽。G-第8.1.11条压缩机的卸载排气回收至缓冲罐符合要求10压缩机组排出的冷凝液应集中处理.G-第8.1.12条压缩机组排出的冷凝液集中处理符合要求11CNG加气站内所设置的固定储气设施应选用储气瓶或储气井.3第8.1.14条储气设施选用储气井符合要求12固定储气设施应有积液收集处理措施。G-第8.1.17储气井设有积液收集符合要求条处理措施13储气井不宜建在地质滑坡带及溶洞等地质构造上.G-第8.1.18条储气井未建在上述区域符合要求14储气井本体的设计疲劳次数不应小于2.5X104次.G-第8.1.19条储气井的疲劳次数不小于2.5x104次符合要求15储气井的工程设计和建造,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储气井口应便于开启检测。G-第8.1.20条储气井的工程设计和建造符合规范要求符合要求16储气井应分段设计,埋地部分井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SY/T5724的有关规定,地上部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力容器GB150.1150.3的有关规定。G-第8.1.20A条储气井的工程设计符合规范要求符合要求3.压缩天燃气加气站17CNG加(卸)气设备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I.加(卸)气设施不得设置在室内。2 .加(卸)气设备额定工作压力应为20MPa3 .加气机流量不应大于025m3min(工作状态).4 .加(卸)气柱流量不应大于0.5m3min(工作状态).5 .加气(卸气)枪软管上应设安全拉断阀。加气机安全拉断阀的分离拉力宜为400N600N,加气卸气柱安全拉G-第8.1.21条CNG加(卸)气设备设置符合要求符合要求断阀的分离拉力宜为600N900N0软管的长度不应大于6m。6.加卸气设施应满足工作温度的要求。18加气设施的计量准确度不应低于LO级.G-第8.1.23条加气设施的计量准确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19天然气进站管道上应设置紧急切断阀。可手动操作的紧急切断阀的位置应便于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切断气源。G-第8.3.1条天然气进站管道上设有紧急切断阀符合要求20站内天然气调压计量、增压、储存、加气各工段,应分段设置切断气源的切断阀。G-第8.3.2条该站设有切断气源的切断阀符合要求21储气瓶(组)、储气井与加气机或加气柱之间的总管上应设主切断阀。每个储气瓶(井)出口应设切断阀。G-第8.3.3条储气井与加气机、加气柱之间的总管上设有主切断阀,储气井出口设有切断阀符合要求22储气瓶(组)、储气井进气总管上应设安全阀及紧急放散管、压力表及超压报警器。车载储气瓶组应有与站内工艺安全设施相匹配的安全保护措施,但可不设超压报警器。G-第8.3.4条储气井进气总管上设有安全阀、紧急放散管、压力表和超压报警器符合要求23加气站内各级管道和设备的设计压力低于来气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时,应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设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的有关规定.安全阀的定压PO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规定:1 .当Pw<1.8MPa时:Po=Pw+O.18式中:PW-设备最大工作压力(MPa)。Po-安全阀的定压(MPa).2 .当1.8MPa<Pw<4.0MPa时:P0=I.IPw3 .当4.OMPa<Pw8.0MPa时:PO=PW+0.44 .当8.0MPa<Pw25.0MPa时:Po=l.O5PwG-第8.3.5条该站设有安全阀符合要求3.压缩天燃气加气站24加气站内的所有设备和管道组成件的设计压力,应高于最大工作压力10%及以上,且不应低于安全阀的定压。G-第8.3.6条的和设力要站备道压合该设管计符求符合要求25加气站内的天然气管道和储气瓶(组)应设置泄压放空设施,泄压放空设施应采取防堵塞和防冻措施。泄放气体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次泄放量大于500m3(基准状态)的高压气体,应通过放散管迅速排放。2. 一次泄放量大于2m3(基准状态),泄放次数平均每小时23次以上的操作排放,应设置专用回收罐。3. 一次泄放量小于2m3(基准状态)的气体可排入大气.G-第8.3.7条加气站内的天然气管道设有泄压放符合要求空设施,泄压放空设施已采用防堵塞和防冻措施26加气站的天然气放散管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同压力级别系统的放散管宜分别设置。2,放散管管口应高出设备平台及其管口为中心半径12m范围内的建(构)筑物2m及以上,且应高出所在地面5m及以上.3.放散管应垂直向上。G-第8.3.8条加气站的天然气放散管设置符合要求符合要求27压缩机组运行的安全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缩机出口与第一个截断阀之间应设安全阀,安全阀的泄放能力不应小于压缩机的安全泄放量。2 .压缩机进、出口应设高、低压报警和高压越限停机装置。3 .压缩机组的冷却系统应设温度报警及停车装置。4 .压缩机组的润滑油系统应设低压报警及停机装置。G-第8.3.9条压缩机组运行的安全保护设置符合要求符合要求28CNG加气站内的设备及管道,凡经增压、输送、储存、缓冲或有较大阻力损失需显示压力的位置,均应设压力测点,并应设供压力表拆卸时高压气体泄压的安全泄气孔.压力表量程范围宜为工作压力的1.5倍2.0倍.G-第8.3.1O条加气站内的设备及管道设有压力表符合要求3.压缩天燃气加气站29CNG加气站内下列位置应设高度不小于O5m的防搔柱(栏):1 .固定储气瓶(组)或储气井与站内汽车通道相邻一侧。2 .加气机、加气柱和卸气柱的车辆通过侧。3第8.3.11条该站设有防撞柱符合要求30CNG加气机、加气柱的进气管道上,宜设置防撞事故自动切断阀.G-第8.3.12条CNG加气机、加气柱的进气管道上,设有防撵事故自动切断阀符合要求31天然气管道应选用无缝钢管。设计压力低于4.0MPa的天然气管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的有关规定;设计压力等于或高于4.0MPa的天然气管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或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的有关规定。G-第8.4.1条天然气管道选型符合规范耍求符合要求32加气站内与天然气接触的所有设备和管道组成件的材质,应与天然气介质相适应.G-第8.4.2条设备和管道选里与天然气介质相适应符合要求33站内高压天然气管道宜采用焊接连接,管道与设备、阀门可采用法兰、卡套、锥管螺纹连接.G-第8.4.3条高压天然气管道采用焊接连接,管道与设备、阀门采用符合要求法兰、卡套、锥管螺纹连接34天然气管道宜埋地或管沟充沙敷设,埋地敷设时其管顶距地面不应小于0.5m。冰冻地区宜敷设在冰冻线以下。室内管道宜采用管沟敷设,管沟应用中性沙填充.G-第8.4.4条天然气管道采用埋地敷设,其管顶距地面不小于0.5m符合要求35埋地管道防腐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T21447的有关规定。G-第8.4.5条埋地管道防腐设符合规范要求计符合要求36当采用电缆沟敷设电缆肘,加油加气作业区内的电缆沟内必须充沙填实。G-第11.1.6条配内沟填企出改,限整在完加全。站室缆,已整诺行,改前安理3k,未加业具*如期.整如覆管符合要求37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由高、中压输气管道或气田的集气处理站等引入天然气,经净化、计量、压缩并向气瓶车或气瓶组充装压缩天然气的站场。A-2.0.29该站压缩天然气由*末站高压天然气进站后,经净化、计量、压缩并向CNG管束车充气符合要求38压缩天然气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车用压缩天然气GB18047的规定。A-7.1.2压缩天然气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符合要求39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宜靠近气源,并应具有适宜的交通、供电、给水排水、通信及工程地质条件:(2)在城镇区域内建设的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站址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A-7.2.1该加气站站址选择符合要求符合要求3.压缩天燃气加气站40压缩天然气加气站与天然气储配站合建时,站内的天然气储罐与气瓶车固定车位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7.2.2的规定。(1)天然气储罐与气瓶车固定车位的防火间距,当气瓶车固定车位最大储气总容积(m3)为10000与储罐总容积(m3)为50000及50000时,其防火间距分别为12.0m,15.0m:(2)当气瓶车固定车位最大储气容积(m3)为10000w30000,储罐总容积(11P)为W50000及:50000时,其防火间距分别为15.0m,20.0m:(3)天然气储罐与气瓶车固定车位的防火间距,除符合上述规定外,还不应小于较大罐直径。A-7.2.2不涉及41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总平面应分区布置,即分为生产区和辅助区。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宜设2个对外出入口。A-7.2.分开布符合14置,设置2个对外出口要求42储配站内的储气罐与站外的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站内露天燃气工艺装置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甲类生产厂房与。A-6.5.2(6)不涉及43储配站内的储气罐与站内的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表6.5.3的规定。A-6.5.3不涉及44(1)明火散发火花地点与储气罐总容积(m3)£1000、>1000-<10000>10000<5OOOOx>50000-200000>>200000之间的防火间距(m)分别为20、25、30、35、40;(2)调压室、计量室、压缩机室与储气罐总容积(m3)100(h>1000-10000x>10000以0000、>50000-200000、>200000之间的防火间距(m)分别为10、12、15、20、25;(3)控制室、变配电室、汽车库等辅助建筑与储气罐总容积(m3)1000'>1000£10000、>10000-50000.>50000W200000、>200000之间的防火间距(m)分别为12、15、20、25、30:(4)机修间、燃气锅炉房与储气罐总容积(m3)51000、>1000<10000>>10000-<50000>50000-*<200000>>200000之间的防火间距(m)分别为15、20、25、30、35:(5)办公、生活建筑与储气罐总容积(m3)$000、>1000-<10000>10000<50000.>50000-200000.>20OOOO之间的防火间距(In)分别为18、20、25、30、35;(6)消防泵站、消防水池取水口与储气罐总容积(m3)$1000、>1000-<l0000,>l0000-<50000.>50000-<200000、>200000之间的防火间距(m)均为20:(7)站内道路(路边)与储气罐总容积(m3)£1000、>1000-<10000>10000<5OOOOx>50000-200000>>200000之间的防火间距(In)均为10:(8)围墙与储气罐总容积(m3)1000>1000-10000x>10000-50000x>50000-200000x>200000之间的防火间距(m)分别为15、15、15、15、18;(9)低压湿式储气罐与站内的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按上述规定执行。(10)固定容枳的储气罐与站内的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按上述规定执行。(11)低压干湿储气罐与站内的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当可燃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时,应按本表规定增加25%:比空气小或等于时,可按上述规定执行。A-6.5.3不涉及3.压缩天燃气45站内应设置气瓶车固定车位,每个气瓶车的固定车位宽度不应小于4.5m,长度宜为气瓶车长度,在固定车位场地上应标有各车位明显的边界线,每台车位宜对应I个加气嘴,在固定车位前应留有足够的回车场地。A-7.2.6该站设有固定符合要求加气站车位46气瓶车应停靠在固定车位处,并应采取固定措施,在充气作业中严禁移动。A-7.2.7停靠在固定车位,且有制度规定,严禁充气作业中移动符合要求47气瓶车在固定车位最大储气总容积不应大于3OOOOm3.A-7.2.8气瓶车的固定车位最大储气总容积不大于30000m3符合要求48加气柱宜设在固定车位附近.距固定车位23m0加气柱距站内天然气储罐不应小于12m,距围墙不应小于6m,距压缩机室、调压室、计量室不应小于6m,距燃气热水炉室不应小于12m。A-7.2.9加气柱距固定车位2in,加气柱距以上设备设施的距离详见表2-2“站内主要设施间距一览符合要求表“49当进站天然气硫化氢含量超过本规范第7,1.2条的规定时,应进行脱硫。当进站天然气水量超过本规范第7.1.2条规定时,应进行脱水。天然气脱硫和脱水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的有关规定。A-7.2.U设水,装置规求站脱置水设合要该有装脱置符范符合要求50进入压缩机的天然气含尘量不应大于5mgm3,微尘直径应小于10m:当天然气含尘量和微尘直径超过规定值时,应进行除尘净化。进入压缩机的天然气质量还应符合选用的压缩机的有关要求。A-7.2.12不涉及51在压缩机前应设置缓冲雁,天然气在缓冲罐内停留的时间不宜小于IOseA-7.2.13该站在压缩机前设有缓冲罐,天然气在缓冲罐内停留的时间不小于IOs符合要求3.压缩天燃气加气站52进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天然气管道上应设切断阀;当气源为城市高、中压输配管道时,还应在切断阀后设安全阀.切断阀和安全阀应符合下列要求:(1)切断阀应设置在事故情况下便于操作的安全地点;(2)安全阀应为全启封闭式弗簧安全阀,其开启压力应为站外天然气输配管道最高工作压力:3)安全阀采用集中放散时,应符合本规范第6.5.12条第6款的规定。A-7.2.15该站天然气管道上设有切断阀,切断阀后设有安全阀,切断阀和安全符合要求阀设置符合要求53压缩天然气系统的设计压力应根据工艺条件确定,且不应小于该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的1.1倍。向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和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运送压缩天然气的气瓶车和气瓶组,在充装温度为2(C时,充装压力不应大于2O.OMPa(表压)°A-7.2.16充装压力为20.0MPa符合要求54天然气压缩机应根据环境和气候条件露天设置或设置于单层建筑物内,也可采用橇装设备。压缩机宜单排布置,压缩机室主要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5m。A-7.2.19天然气压缩机露天设置,采用橇装设备压缩机单排布置,压缩机室主要通道宽度为3m符合要求55压缩机进口管道上应设置手动和电动(或气动)控制阀门。压缩机出口管道上应设置安全阀、止回阀和手动切断阀。出口安全阀的泄放能力不应小于压缩机的安全泄放量;安全阀放散管管口应高于建筑物2m以上,且距地面不应小于5moA-7.2.21压缩机的安全阀设置符合要求符合要求56压缩机组的运行管理宜采用计算机控制装置。A-7.2.23压缩机组的运行管理采用计算机控符合要求制装置57压缩机应设有自动和手动停车装置,各级排气温度大于限定值时,应报警并人工停车.A-7.2.24压缩机设有停车装置符合要求B-3.3.安全阀符合要求58定期对阀门进行启闭操作和维护保养,无法启闭或关闭不严的阀门,应及时维修或更换.11第1条第已定期检测合4款格59高压储罐运行与维护应按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执行,应填写运行、维修记录。B-3.3.7(2)不涉及干燥器、脱硫装置的运行、维护除应按设备的保养维护标准执行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系统内各部件运行应按设定程序进行;8-33.不涉60(2)指示仪表应正常,运行参数应在规定范围内;11(3)阀门切换、开关应灵活,运动部件应平稳,无异响、泄漏等;(4)脱硫剂的处理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5)根据运行情况对干燥湘定期进行排污。(5)及61压缩天然气的在用气瓶内应保持正压,加气压力不得超过气瓶的工作压力;严禁给无合格证或有故障的车辆加气.8-33.12不涉及压缩天然气汽车载运气瓶组、拖挂气瓶车、牵引车及其运输除应符合本规程第631条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该站停放(1)气瓶组瓶体、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各类阀门、接头、连接管道等必须按规定定期检测或校验:的车3.压缩天燃气加气站62(2)运输时应遵守危险化学品运输的有关规定;(3)运输车辆严禁携带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或搭乘无关人员;(4)应按指定路线和规定时间行车,途中不得随意停车:B-33.载储气瓶、(5)运输途中因故障临时停车时,应避开其他危险品、火源和热源,宜停靠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并应设置醒目停车标志:(6)运输车辆加气、卸气或回厂后应在指定地点停放:14牵引车及(7)气瓶组满载时不得长时间停放在露天暴晒,否则必须进行泄压或降温处理:其运(8)运输车辆应配置有效的通信工具。输组由供应方进行管理63压缩天然气管道应采用高压无缝钢管,其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或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GB6479的规定。A-7.5.1采用高压无缝钢管符合要求64压缩天然气系统的管道、管件、设备与阀门的设计压力或压力级别不应小于系统的设计压力,其材质应与天然气介质相适应。A-7.5.3材料及阀门的设计压力不小于系统的设计压力符合要求65压缩天然气加气柱和卸气柱的加气、卸气软管应采用耐天然气腐蚀的气体承压软管;软管的长度不应大于6.0m,有效作用半径不应小于2.5m。A-7.5.4采用耐天然气腐蚀软管,长度及有效半径符合规定符合要求3.压缩天燃气加气站66室外压缩天然气管道宜采用埋地敷设,其管顶距地面的埋深不应小于06m,冰冻地区应敷设在冰冻线以下。当管道采用支架敷设时,应符合本规范第6.3.15条的规定。埋地管道防腐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6.7节的规定。A-7.5.5室外管道敷设符合规范要求符合要求67室内压缩天然气管道宜采用管沟敷设。管底与管沟底的净距不应小于02m°管沟应用干砂填充,并应设活动门与通风U0室外管沟蛊板应按通行重裁汽车负荷设计。A-7.5.6室内管道敷设符合规符合要求范要求68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的生产厂房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A-7.6.1站内各建构筑物耐火等级均为二级符合要求69在地震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地区建设的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的建、构筑物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和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A-7.6.2符合相关规范符合要求70站内具有爆炸危险的封闭式建筑应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在非采暖地区宜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建筑.A-7.6.3不涉及3.压缩天燃气加气站71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在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应按一次考虑,消防用水量按储罐区及气瓶车固定车位(总储气容积按储罐区储气总容积与气瓶车在固定车位最大储气容积之和计算)的一次消防用水量确定。A-7.6.4根据G-10.2.3'条,CNG加气站可不设消防给水系统,该站已配备消防器材,详见表2-3“加气站消防灭火器材配国一览符合要求72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的消防设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A-7.6.符合上符合定,并应符合本规范第6.519条第1、2、3、6款的要求。5述规定要求73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的废油水、洗罐水等应回收集中处理.A-7.6.6回收集中处理符合要求74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供电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三级负荷”的规定。但站内消防水泵用电应为“二级负荷LA-7.6.7符合''三级负荷”的规定符合要求75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的供电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二线负荷”的规定。A-7.6.8供电系统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符合要求爆炸危险场所采用防76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站内爆炸危险场所和生产用房的电气防爆、防雷和静电接地设计及站边界的噪声控制应符合本规范第6.5.21条至第6.5.24条的规定。A-7.6.9爆电气,已定期进行防雷防静电检测符合要求77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应设置燃气浓度检测报警系统.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及其报警装置的选用和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的规定。A-7.6.10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

    本文(加气站企业自查报告范文.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