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关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和关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 资源ID:1250574       资源大小:32.63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和关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目录关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关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之后,相关部门围绕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积极展开实践探索。因此,应对国内近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动态进行比较分析,掌握学术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在此基础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找准推进一体化进程的难点、各学段之间衔接的堵点和思政课改革面临的痛点,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实现问题与对策的精准对接和良性互动,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注入新动能。一、现状分析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论研究从数量上来看,呈现积极的上升趋势和较好的发展前景,并在实践过程中涌现一批优秀做法与经验,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论研究热点渐增。目前,党和政府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日益重视。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一概念。随后,学术界开始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一体化建设进行了探索。2023年2月22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在2023年工作要点中,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指示和要求,涉及数字思政、学生社区、教师队伍等多个维度。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二随着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展开,学术界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注度也在持续增加,并深入推进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意蕴阐释、问题分析及路径探究三个维度。例如,庞晨、曾令辉等学者在对意涵进行阐释时将抽象的宏观概念与具体的微观要素相统一,指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效衔接是守正创新、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是遵循教学规律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增强教育实效的有力举措,是立足学生需要、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国内学者从主体与客体、环节与体系、过程与评价、内容与方法等全角视域展开分析。例如,王喜满、吴秋林等学者认为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衔接有待加强,从教材到教学再到实践的转换机制不够灵活;一体化组织建设有待优化和提升;一体化教学设计有待完善,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亟待加强。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路径方面,学术界注重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管理等维度展开研究。例如,徐满、黄瑞雄等学者认为应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逐层递进地贯穿于大中小各个学段,以一体化思路设计教学方式确保课程内容融会贯通,优化资源共享平台,营造育人氛围,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管理机制,激发评价管理内生动力,打造一个层次分明、前后衔接、资源共享的共同体,有效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探索稳步推进。目前,国内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探索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起步阶段,各地区、各部门的探索进度不尽相同。有些地区如天津、北京和山东等,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建立了从高校到小学以片区为单位的学科基地,组建了由政府牵头和高校参与的一体化联盟,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实施方案,搭建了大思政课平台,打造了一批品牌项目,编写了专门的思政课一体化校本教材。其中,开展的数字思政课效果十分突出,如由政府主办、高校协办的“共上一堂课”在“人民网+”客户端、咪咕视频等平台同步直播,邀请业界专家和优秀楷模前来讲授,通过互联网将资源下沉到中小学,打破了时空局限。“共上一堂课”的形式得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支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不同地区也都探索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果,各项改革措施和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二、存在的问题目前,一些地区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思政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认知能力不匹配等。现阶段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两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呈现出横向拓展、纵深发展的态势,但是在探索中仍遇到了不可避免的研究困境。第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存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特征。高校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所在区域的高校关于思政课建设的发文量反映了该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水平。目前,北京、西安、上海等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水平较高,其主要原因是在这些地区高校较多,而这些高校的某一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又在有关思政课的发文量中所占权重较大。因此,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由该领域的人才分布不平衡造成的。这一现象反映了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仍停留在个别核心作者牵头探索的阶段,未形成规模。第二,目前学界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破题”“承题”的层面,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方式仍是总结经验、解释文件和提出问题,研究视角单一、析出层次单薄、研究空间受限。第三,论证逻辑嵌套,缺少研究的深刻性与通透性。部分研究者借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一热点视角,使之作为研究主题却被泛化,研究内容与“一体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利用其他研究对象置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一目标主体,进行着与其无关的阐述、论证和分析;也有部分学者混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着重论述思政课的内容、方式、评价等,将“一体化”边缘化。第四,理论研究与社会现实脱节,研究结果缺少现实解释力和生命力。目前,有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研究缺少从实践中获取第一手资料的信息支撑,重视理论逻辑推演却忽视了现实动力,导致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实践效益,缺乏实际价值。(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地区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涌现一批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和做法,产生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但是个别地区仍旧处于搁置状态,或者推进的举措多流于形式,呈现出“高校没有方向,中学仍在观望,小学缺少资源”的局面,面临着一些仍未解决且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师队伍水平存在差异。从横向来看,当前大中小学缺乏针对思政课教师系统协调的培训机制,不同主体间目标不明晰、分工不明确、合作不紧密,政府部门、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的教师培训资源难以共享,导致大中小学每一学段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学理性把握不足,未能将专业性问题讲清讲好讲透,授课方式仍停留在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阶段,导致学生对于思政课学理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到位。也有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拓展授课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时把握不足,授课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结合得过于牵强,不能触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学生和老师之间不能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难以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预期效果。从纵向来看,目前小学的专业思政课教师配备仍然存在部分空额的情况,一些学校仍然存在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思政课教师的现象;中学的思政课教师的定位仍以承担学生课时任务为主,对思政育人的理念把握不足;大学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同时缺少完整的评价体系。鉴于此,亟须建立思政课一体化的专业教师队伍,以满足不同层次学校的育人需求。第二,教材内容体系不够优化。思政课教材既是学生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主要材料,又是思政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与基本参考。当前,我国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但是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配合程度仍有待提高。一方面,部分教材内容的重合度较高,如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与高中的生活与哲学教材重复的比例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内容的重复。另一方面,部分中小学教材内容的难度设置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导致中小学生的理解力难以符合教学需要。同时,部分新旧教材更迭时出现内容衔接不一致的情况,对于思政课的整体教学效果产生消极影响。第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制衔接不到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多元协作、综合育人的优势发挥不充分,难以形成合力,大多是单兵作战,各学段之间基本没有业务往来与合作。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虽然一些高校附属学校与高校的业务联系较为紧密,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优势,但大多数中小学获得高校教育资源的渠道较少,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参与度较低。而高校多集中于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层面的推动,与中小学的对接较少,导致政策设计和实际情况脱节、教育资源在各学段的配置不均等,政策难以落地。另外,关于区域间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协作方式多集中表现为访问和调查参观,缺乏实质性的推进工作。三、对策建议探寻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对比不同地区和学校思政课建设存在的差异,按照“问题一原因一对策”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总结,找出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效果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并以之为着力点,实现问题与对策的互补与互通,从而加快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助力教育强国战略实施,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一)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政策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建引领,压实各级责任,充分发挥党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顶层设计,稳步推进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系统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逐步将政策方案转化为实际效能,做到聚焦主要矛盾精准发力,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施提供政策先导和制度保障。第一,大中小学各学段积极贯彻上级政策,特别是高校应充分发挥排头兵的作用,率先落实教育部门的决策部署。第二,大中小学要提高政策执行力,确保政策落实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第三,大中小学各学段人员应主动对标自身层面的发展目标和实践要求,做到顶层设计与政策落实、总体目标与分类目标、价值引导与知识育人的有机统一。(二)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衔接机制。大中小学不同学段之间要健全通道、打通接口,破除妨碍教育资源流动的制度壁垒,做到“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例如,当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共同发起建立一个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广泛吸纳中小学、相关学者以及社会人士参与其中;在论坛下设各部门,如教材编写委员会、集体备课组和教研室、宣讲团等,涵盖教师、教材、教学三个维度,各司其职;打造特色品牌,产出大思政课精品课,举办相关活动与赛事;依托网络共上一堂大思政课,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实现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共建共享;等等。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整合不同学段资源,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教育效能。(三)进一步加强教育资源的整体性建设。加强教育资源的整体性建设应当从教师、教材、教学等层面入手。第一,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对一体化的认识、讲思政课的能力、对思想理论的学习等要素,在以群体为单位出现时就会达到影响一体化进程的程度。特别是中小学应着重打造一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立思政课一体化备课组和教研室,培养思政课专职教师,减少中学政治老师“兼职代理”、小学思政教师大多空白的情况。打造思政课一体化教师队伍也要注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进一步解决人才分布不平衡的问题。第二,重视思政课教材编写。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的统一编写,各学段的教材内容要呈螺旋式上升的状态,大中小三学段的教材要构成有机统一体,才能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产生复合性效应。教育部门应根据其所处区域特色牵头编写具有校本教材性质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材。第三,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上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帮助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建立项目基金或论坛基金等,从而打造精品“大思政课”,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上一堂思政课”。(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学生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对象,其课堂参与度会影响思政课的效果和反馈,进而间接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学生既可以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也可能成为一种阻碍。要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转化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在课程设计时要重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统一,既要依据专门的教材开设专门的思政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在原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挖掘和该知识点相关联的“思政元素”,在中考、高考的应试教育体系下发展课程思政,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和中考、高考的备考“两不耽误”,在日常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培养其家国情怀,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思政课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思政课上感受到情感的温度、知识的宽度、学理的深度和哲理的高度,上出“色香味”俱全的思政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因此,解决其存在的问题要保持发展定力与耐力,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实现整体性推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有序落实、逐步发展。关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2018年,教育部决定在部分高校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这是从源头上确保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工作,不断为思政课教师队伍输送高水平人才J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以来,相关高校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全面总结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效,认真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一步优化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路径,对于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主要举措与成效教育部在部分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的高校实施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是一项全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实施以来,承担这一计划的高校陆续为全国高校培养和输送了数千名硕士和博士,充实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与此同时,相关高校在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可供借鉴、推广的经验。(一)坚持把筑牢学生政治信念放在首位。思政课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未来教师的培养必须具有特殊要求。“后备人才的角色定位,既要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又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规律,还要体现高校教师的职业导向。”培养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必然要在政治素质、理论素养、教学能力、人格品质等方面比其他培养类别的学生具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后,各高校特别强调要把筑牢学生的政治信念放在首位,坚持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为首要任务,以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为核心,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科研训练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一些高校构建了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工作队伍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党团组织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网络育人平台、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载体,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学生乐教情怀,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在科研中深化理论、在实践中宣讲理论、到社会中运用理论。(二)注重打牢学养基础与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相结合。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提高教学思想性和学理性的基础,拥有扎实的教学实践能力是提高教学针对性与亲和力的关键。高校在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聚焦打牢学养基础与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两个重点环节。在打牢学养基础方面,高校在课程设置中积极构建全学科的课程体系,融贯史论著课程,增加原典、原理、通史性课程的比重;健全核心课程体系,强化一级学科通开课程在总学分中的占比;重点强化学生对经典文献研读能力的培养和考核,注重学生的学术训练和理论积淀。同时,还着力加强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建立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在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方面,各高校积极探索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举措。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难点问题教学研究”等课程;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为学生配备理论导师和教学导师;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持续举办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教学技能大赛;等等。实践表明,坚持打牢学生学养基础与提高教学能力相结合,既夯实了他们的理论基础,又增强了他们的教学底气。(三)坚持本硕博一体化和全学科培养有机结合。教育部的相关文件都强调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统筹推进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二为此,许多高校通过本科直博、硕博连读、本硕推免等方式重点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学生,建立了本硕博一体化的弹性化选拔和连续性培养机制。如果说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是从纵向上确保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具有较好的生源和学科基础的关键,那么,建立全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则是从横向上把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好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块“整钢”,“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生存的基础、合理存在的条件“。以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为重要任务的思政课,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和所涉及知识的广泛性是不言而喻的,它要求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必须建立全学科相贯通的培养机制。为此,一些高校建立了贯通本科专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的培养机制,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体化、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探索后备人才全学科培养机制。坚持本硕博一体化和全学科培养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纵横贯通的立体化培养体系,大大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衔接性和系统性,打牢了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四)注重思政课改革创新与后备人才培养相融合。思政课改革创新和后备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价值同构性和过程统一性。一方面,思政课改革创新能为后备人才培养搭建实训平台;另一方面,后备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造就越来越多的具有改革创新意识的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以来,高校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深度参与其中。有的高校创建了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教学实践体系,制度性保障学生参与集体备课和课堂研讨,指导学生用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周末理论大讲堂”、“青椒论坛”等教学实践研修,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有的高校在创新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积极吸纳学生加入助教团队,让学生深度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在做助教过程中体悟思政课教学;还有的高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思政课“大练兵”活动;等等。这一系列举措,将教师的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投射到后备人才培养中,“教”与“学”二者有机结合,形成了“教,“学”一体化的互动机制,使后备人才得到了“教学”实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五)注重顶层设计和具体探索相结合。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在建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快速补充机制的同时,又能从源头上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专业化水平高的后备人才。对于如何实施这一规划,教育主管部门既坚持顶层设计,又注重发挥高校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定,引领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建设方向,另一方面又积极鼓励各高校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各高校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师资优势和资源条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方法。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探索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弹性选拔、贯通培养、研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南开大学提出了“师生同学、师生同研、师生同讲、师生同行”的“师生四同”人才培养模式。众多高校将政策的方向性要求与学校的资源和学科优势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样态,为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自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各高校在强化学生理论素养、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特色培养的创新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受重科研轻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承担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的高校在育人方面,也存在重学术研究训练、轻实践能力提高的倾向,尚未针对后备人才未来特殊职业发展要求,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有研究者指出:“尽管承担专项计划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办学方面具备一定基础,但缺乏针对培养教学能力的顶层设计,是一个共性问题。”第一,从学校和学院看,存在重学生学术研究训练、轻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培养理论功底深厚、科研能力强的人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后备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提高学生这方面的才能,而且还要接受作为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的特殊才能的培养,即在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从教师来看,受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的影响,教师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这种倾向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对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的培养。第三,从学生来看,存在重学术成长、轻职业技能发展的倾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受到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传导性影响;二是一些高校对纳入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与其他培养类别学生的毕业条件实行统一要求;三是与高校招聘教师重科研成果有关。对此,高校要聚焦胜任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平衡好科研和职业能力的权重,科学设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彰显人才培养特色,着力培养更加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二)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特色不够突出。由于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是同其他专业学生共同培养的,虽然一些高校也认识到二者培养目标的不同,但从总体上看来,对后备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反映在培养目标上,就是没有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普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向性与后备人才专项培养目标的单向性之间的差异,导致针对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特色不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培养目标具有多向性特点,既为科研院所、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理论研究者、理论宣传者和党务工作者,又为高校、党校、中小学培养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培养目标决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培养目标这种宽出口特性决定了其专业课程的广适性。但是,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是培养思政课教师,具有单向性特点,决定了其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必须符合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要求。这就造成了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计划在培养目标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目标的差异性。从课程体系看,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未能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思政课教学论等方面课程,但尚未建立起面向思政课教师培养的系统的课程群;从培养方案来看,体现教学实践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环节尚不突出。一些高校针对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的培养方案特色不明显,甚至对“担任一年或半年助教”的要求落实不到位,同时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的设计不够精细,存在标准不高和措施不细等问题。总之,破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宽泛性与专项人才培养目标单向性的内在矛盾,构建特色鲜明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当前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三)培养质量全过程的制度保障体系有待系统规划。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为思政课教师队伍输送“新鲜血液二然而,从“六要”要求、培养过程、后续发展来考量,当前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并且普遍缺乏贯穿思政课教师成长全过程的制度保障体系。首先,从“六要”要求看,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要求,不仅体现了思政课教师成长的规律,更反映了新时代高校“需要什么样的思政课教师”的客观需要。当前各高校的后备人才培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但行动上办法不多;在“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上特别下功夫,但体系不全、制度不彰;在“纪律要严、人格要正”上有要求,但标准不一,考核不力。如何提高人才培养与“六要”的目标达成度,以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是当前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重大挑战。其次,从培养过程看,缺乏反映后备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的过程性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当前,各高校积极推进后备人才培养本硕博一体化,但从招生到毕业,从中期考核到毕业评价,从日常教学到学生管理等,还缺乏贯穿培养全过程的制度体系,同时关于后备人才培养的资源保障机制、引导激励机制、成果评价机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全国统一的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计划培养参考方案,建立贯穿培养全过程的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再次,从学生后续发展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快速扩充对后备人才学生职业发展信心产生一定影响。他们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患得患失,在职业发展上动力不足。解决这一问题,应从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出发,为后备人才创造发展空间。三、对策建议提升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应在巩固已有培养成效的基础上,以破解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培养制度机制等。(一)科学设定培养目标体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各专业目标和课程目标等几个层次。其中,人才培养目标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才培养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六要”和“八个统一”,是针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明确标准和要求。“六要”侧重于思政课教师基本素养的要求,集中体现在“政治素养、知识素养、职业素养、品德修养”等方面;“八个统一”侧重于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不仅包括“知识传授能力”,而且还包括“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价值引领”等方面的能力。素养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养的表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对后备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应将“六要”和“八个统一”贯通起来,围绕思政课教师的素养要素和能力要素进行科学定位和合理设定。一是政治素养与政治教育能力。政治素养决定政治教育能力,政治教育实践促进政治素养提升。在后备人才培养目标中,要将政治素养和政治教育能力提升一体推进。一方面,按照“政治要强”的要求,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按照“情怀要深”的要求,激发学生的传道情怀;另一方面,按照“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用学术讲政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批判错误思潮”的能力。二是知识素养与理论研究能力。知识素养是提升理论研究能力的基础,理论研究实践促进知识素养提升。在后备人才培养目标中,要将知识素养和理论研究能力一体推进。一方面,按照“视野要广”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另一方面,按照“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等要求,以科研促教学,在强化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的实践中,不断夯实和提高学生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学理功底和理论阐释能力。三是职业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职业素养是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支撑,教学实践能力是职业素养的集中体现。在后备人才培养目标中,要坚持系统推进和重点突破,将职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一体推进。一方面,按照“六要”要求提高学生在政治方向、乐教情怀、教学思维、知识视野、师德师风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按照“八个统一”要求,在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四是品德修养与价值引领能力。品德修养是价值引领能力的先决条件,价值引领实践倒逼品德修养的提升。在后备人才培养目标中,要将品德修养和价值引领能力一体推进,一方面按照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加强学生的师德师风教育;另一方面,以品德修养为基础,按照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教学主导性和价值引领能力。从这四个方面的内在逻辑关系看,政治素养和政治教育能力是灵魂,知识素养与理论研究能力是基础,职业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是核心,品德修养与价值引领能力是前提,共同构成了“四位一体”的培养目标体系。(二)坚持全面贯通和分类培养相结合,构建“大学科+小专业”一体多元的培养体系。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高水平的教师。在当前培养过程中,后备人才培养是嵌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其他培养类别中培养,确实存在不能恰当处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向性与后备人才专项培养目标的单向性的矛盾。为克服这一矛盾,提高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高校应坚持全面贯通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制定“大学科+小专业”一体多元的培养体系。一方面坚持全面贯通,打通各个二级学科之间的课程设置壁垒,构建体现全学科要求的一体化的“大学科”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坚持分类培养,在各二级学科“小专业”的培养方案上,突出同一个专业不同培养方向的多元化特色,突出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一是要建立特色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应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程为主体,以“思政课教学论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学课程”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要形成包括一级学科通开课、二级学科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学特色课在内的“三位一体”的课程布局。二是完善教育实践体系。“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按照实践所要达成的目标为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学术实践、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基本类型。”5目前,各高校在学术实践培养体系方面比较完善,但需要进一步丰富和细化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培养体系。在教学实践方面,要建立健全包括校内实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在内的培养体系;在社会实践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大思政课”理念,提升学生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资源转化能力。三是建立学业评价体系。针对当前学业评价中重学术轻实践的弊端,建立包括政治素质、学术能力、教学技能、思想品德在内的综合性人才评价体系。(三)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与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深度融合,进一步探索教学相长、研学融合的培养模式。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与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深度融合,目的就是建立起一种教学相长、研学融合的培养新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学生参与教学的助教制度。当前,有的高校在落实后备人才助教要求方面做得非常扎实,但也有不少高校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参与教学。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助教制度,制定助教工作实施办法,加强过程管理,对助教岗位的岗位设置、申请条件、岗前培训、教学标准、指导要求、考核办法、岗位津贴等作出详细规定,确保后备人才“担任一年或半年助教”的要求真正落地。二是建立学生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机制。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挖掘、甄选、重构、呈现等环节。教师因精力有限难以对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与转化,这是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案例库、素材库和问题库建设,师生共同打造备课平台,这样既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又锻炼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三是建立师生“同备一堂课”机制。衡量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说就是是否解决了学生入脑入心的问题。教师备课如果缺少学生参与,课堂讲什么、怎样讲、重点难点是什么,都是教师单向度思考的结果,往往缺乏授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建立师生“同备一堂课”机制,形成师生同研、师生共享研修共同体,在备课中教师认真吸收学生的反馈意见,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易于为学生所接受,而且又能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四)加强制度规范和机制创新,构建贯穿培养和发展全过程的制度体系。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要在系统总结经验和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构建贯穿培养全过程的制度体系,使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行稳致远。一是建立弹性选拔制度,解决好“入口关”。高校应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招生选拔机制,扩大“本硕推免”、“本科直博”、“硕博连读”的招生比例,在招生选拔中更加注重对考生政治素质、教学潜质、乐教情怀的考察。同时,建立硕、博阶段分流制度,通过中期考核及时将不适合纳入后备人才计划的学生分流到其他培养类别中,同时,将有志于从事思政课教学且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教学潜质的其他培养类别学生补充进来。二是完善双导师制度,解决好“过程关”。双导师制度是一些高校对后备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探索,事实证明是一种很好的举措。进一步完善这一举措,应从制度上明确双导师的权责,指定第一责任人,建立协同培养机制。三是建立毕业要求“双标准”制度,解决好“质量关”。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按照学术和教学的“双标准”来设定毕业要求。而现行的毕业要求只将学术标准作为硬性标准,对职业能力没有明确要求,不利于后备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校应进一步提高对后备人才教学能力的重视,与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同等对待,保证学生既有“写好一篇论文”的科研能力,又有“讲好一节课”的教学能力。四是健全激励制度,解决好“动力关”。当前不少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不仅导致教师参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也影响到后备人才培养激励制度的系统建构。建立激励制度,要平衡好科研激励与教学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的关系,在激励制度设计中,不能重科研轻教学、重物质轻精神、重奖励轻惩罚,应采取多维度、多层次的激励手段,既有物质层面的资源保障和资金支持,又有精神层面的荣誉制度和评价制度,既有正向激励的引导机制,又有负向激励的制约机制。五是探索职称改革和发展分流制度,解决好“发展关”。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要把“教学效果作为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的根本标准”,“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退出机制高校一方面应制定符合思政课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评聘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思政课教师分流和转岗制度,将不适合思政课教学的教师调出教学岗位,这样不仅能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后备人才坚定职业发展信心,激发学习动力,增强角色竞争意识。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和关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