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范文13篇(最新版).docx
2024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共13篇)目录篇一、2024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3篇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体会5篇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体会7篇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体会9篇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研讨交流发言材料H篇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体会12篇七、2024年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15篇八、2024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19篇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体会22篇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体会24篇十一、关于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材料27篇十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体会28篇十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体会31篇一、2024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7日下午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几点粗浅学习体会。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要进一步加大民族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对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在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党员干部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深入研究民族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民族工作。再次,要将民族政策贯彻落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惩机制,促进党委政府及相关工作部门对民族政策的落实,将民族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化拓展民淡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工作。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我乡利用每年五月份民族政策宣传月这个平台,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后又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8+N进”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工作,一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积极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X全面推行“三治”+多措并举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卓有成效,取得社会治理方面国家级荣誉2个。二要大力推动民族文化繁荣。要传承弘扬民族文化,X景林文化大院和业余评剧团正式挂牌运营,建立民俗风情展示厅1处、“呼图格沁”传习所1处,确立传承人2人,呼图格沁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要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基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近年来X累计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旗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6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5户。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人。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X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各族人民共享的理念,高度关注各族群众民生问题,着力解决好各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民生问题和切身利益问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各族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享有更多获得感。去年,全乡基础设施全面加强、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87万元;完成招商引资10.2亿元,同比增长496.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300元,同比增长11.5%;粮食总产稳定在L17亿斤;牧业年度存栏达到15.7万头只,出栏20.3万头只。各族群众生活供给持续向好,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接下来,我会持续聚焦本职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提升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为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推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各项任务做出责献。篇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发展学习心得体会新时代的到来,为中国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责任。在新时代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十九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我们面临的民族问题提出了方向性解决方法。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每个民族在长期的互动交流中,共同维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特质。中华民族是多元文化与精神的总和,只有全面地认识当前民族情况和民族关系状况,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才能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相互尊重,峭进民族团结,达成共同发展的目标。我们应该广泛宣传共同体意识,让广大青年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国家,从而形成更为广泛、积极的认同感。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和文化保护。我们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保护,尊重保护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保护好自身的文化传统,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党的民族工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全局性的工作。目前中央在民族工作方面所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已经得到了良好的落实,我们应积极响应中央的政策,认真贯彻中央会议精神,特别是要关注最新的民族政策和政策信息对新时代的影响,及时调整我们的工作计划和推进方向。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教育和交流活动,增进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认同感,促进少数民族的融入和发展。同时,应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加强民族文化自信。爱国主义是各民族共同的情感基础和精神纽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党的民族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应做好宣传和教育,深入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精神,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全部工作中。无论是在宣传教育、民族团结建设、基层民族巩固等方面,我们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新时代团委工作者,我更加坚信,只有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扎实提高自身本领,以“小我”融入“大我”,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格且坚定的践行者、守护者、传递者,才能持续助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并肩奋斗的强大合力!篇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体会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7日下午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几点粗浅学习体会。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要进一步加大民族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对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在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党员干部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深入研究民族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民族工作。再次,要将民族政策贯彻落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惩机制,促进党委政府及相关工作部门对民族政策的落实,将民族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化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工作。民族I才I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我乡利用每年五月份民族政策宣传月这个平台,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后又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8+N进”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工作,一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积极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全面推行“三治”+多措并举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卓有成效,取得社会治理方面国家级荣誉2个。二要大力推动民族文化繁荣。要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景林文化大院和业余评剧团正式挂牌运营,建立民俗风情展示厅1处、“呼图格沁”传习所1处,确立传承人2人,呼图格沁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要办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基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近年来*累计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旅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6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5户。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人.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各族人民共享的理念,高度关注各族群众民生问题,着力解决好各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民生问题和切身利益问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各族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享有更多获得感。去年,全乡基础设施全面加强、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87万元;完成招商引资10.2亿元,同比增长496.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300元,同比增长11.5%;粮食总产稳定在L17亿斤;牧业年度存栏达到15.7万头只,出栏20.3万头只。各族群众生活供给持续向好,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接下来,我会持续聚焦本职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提升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贵任感、紧迫感,为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推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各项任务做出责献。篇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发展学习心得体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不同的民族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语言、信仰和传统。这些因素构成了我们国家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将其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例如在教育与科技方面:我国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普及高等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并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众多突破,不断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全体中华民族人民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以及社会保障方面:我国建立了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这样的保障体系让中华民族人民感受到了国家的温暖和关怀。通过这些成就的取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全体中华民族的联结和凝聚力不断增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相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要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行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历史观。要深入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要尊重各国的发展模式和历史文化,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参加支教、环保、扶贫等活动,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帮助和支持等。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传播正能量,推动形成健康向上、和谐友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篇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研讨交流发言材料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我国早在两三千年前,受地域空间、文化承续的影响,很早就形成了北氐、南蛮、东夷、西戎、中-华夏的多元民族文化格局。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不管朝代更替有多么频繁,中原汉文化与周边民族文化总是互鉴融通,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统一大格局。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民族文化对华夏文明文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原汉民族、汉文化也是不断地吸收和容纳其他民族的文化而不断演进发展,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民族大融合,对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这条大河正是有了各民族文化的活水不断汇入,才滔滔向前,奔腾不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历史必然和最佳选择。我所在的学生工作处是学生教育管理与学生服务部门,今后在学生处工作中我们要多加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切实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党、爱国思想,努力培养他们对党、对祖国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感情,同时要在工作细微之处努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然融入学生高尚人格塑造的全过程。篇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发展”学习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理解,对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和感悟。个人认为,只有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融进自己的血液和灵魂,使其成为自己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才是践行“两个维护”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具体体现,才是对学校安全稳定的最大责献。一、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各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责献。顾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身份意识,没有共同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就会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就会导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这是我们必须吸取的一个深刻教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校作为一所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作为一所少数民族师生占全校师生总数三分之一的高校,做好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学校事业处于历史发展上的最好时期,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更加需要各族师生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确保向着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不断前进。二、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基础和首要前提。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多元”指的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56个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多元性;“一体”指的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开拓了我们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离不开一体。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教育引导各民族牢固树立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繁荣、进步。三、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在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识、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的基础上,我们要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为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氛围。一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摆在理论学习的首要位置,扎实组织开展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全覆盖式学习,真正掌握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增强全校师生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二是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宣传、培训、教育、践行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构建各族师生共有精神家园。三是大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师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关系,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共同工作学习生活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篇七、2024年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这一重大论断贯通历史与现实、熔铸理论与实践,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途中的中华民族,必须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凝聚更加磅礴的合力。而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需要深刻认识其生成发展的思想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进而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经典阐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发展变化和内在根源的考察,他们肯定民族差别,主张民族平等,反对狭隘民族主义,体现着经典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初创时期基本的价值观。列宁从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现实及帝国主义时期全球的殖民体系出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族理论特别是对民族共同体理论的阐述,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年传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文化基础。中华民族在传统文化的涵养浸润之下,经过历朝历代“大一统”政治实践以及各民族的不断交往融合,形成了“国十不可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和合”文化基因。“和合”为现代国家的治理和精神文化的建构,提供了市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铸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文化基础。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使命诉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现实基础。行百里者半九十,为了接续跑好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这场接力赛,必须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坚决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只有高举民族团结的伟大旅帜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意义历史主体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观必然性。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大一统”国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并进一步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各层面,形成了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格局。历史方位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端重要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夏兴最为重要的人心基础,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各民族也才能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共享伟大荣光。历史环境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紧迫性。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梵兴的关健时期,民族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这些都决定了新时代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乘风破浪,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从文化同根到文化相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包蕴万千,充分吸收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但这个差异性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共同母体之下、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下的差异性。只有坚持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推动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碰撞、融合融汇中相互促进、繁荣发展,才能确保中华文化主干的枝繁叶茂和各民族文化的共放异彩。从精神同源到精神相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包含着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鼓舞奋斗热情、凝聚民族合力、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从地位同等到互鉴相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56个民族之间真正实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要深入做好新时代城乡民族工作,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心灵相通、互学互鉴,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从文明同贯到文明相承。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等工程,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爱我中华的种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引导各族干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行动。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样板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牢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正确方向。二要坚持主流主导,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只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统一性,坚持立主导、强主流,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社会共识,夯实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作用,才能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三要坚持共同富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只有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奠定物质基础。四要坚持交往交流交融,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只有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才能形成手足情深、守望相助的民族情感。五要坚持依法治理,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只有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保证民族工作行稳致远。篇八、2024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7日下午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党的二十大以后,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淡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各民族平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就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意思的称谓全部予以禁止、更改、封存或收管。旧中国,瑶族被称作“摇”,被蔑称为“动物”;解放了,被称作“徭”,变成了“人”;民族识别后,被称作“瑶”,变成了“玉”。共产党让瑶族实现了从“动物”到“人”再到“宝”的转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选举法明确规定了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自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少数民族代表所占代表总数的比例,均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所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上述举措,无不体现着各民族一律平等,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五十六朵同根并蒂花”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淡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各民族团结。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正如红军长征途经大凉山时,当地的彝民对汉人充满了猜忌和敌视,中央红军虽屡遭袭击和堵截,但始终耐心给彝族同胞作解释,并严格遵守不准开枪的纪律,获得彝族同胞支持,在同胞护送下历经七天七夜通过彝族聚居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正是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为红军主力保存了有生力量,也为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赢得宝贵时间,留下“彝海结盟”的美谈。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稳步发展成就瞩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为了进一步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状况,全国打响了脱贫攻坚战,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J2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一些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又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独龙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2018年底,独龙族又一次“一步跨千年”整族脱贫。“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都要全面实现小康!”这句话表明,真正的全面小康,需要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历史的时针,指向新的刻度;伟大的梦想,开启新的征程。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深刻认识民族命运共同体,各族人民同心同向同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篇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发展”学习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民族工作历史方位、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规律的系统把握和深刻洞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崭新篇章,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新任的学院党委负责人,深感责任重大,针对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要抓住重点任务,认真落实相关工作要求,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和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而且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全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要求,是做好新时代中医药院校党的民族工作的纲领。要以主线来统领中医药院校民族工作,抓住重点,带动全局。学院可挖掘学校博物馆、校史馆等校园硬件设施所蕴含的民族团结元素和历史渊源,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增强各族学生的文化自信。也可吸收各族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成为成员,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调研和学习当地开展民族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可打造民族团结教育精品活动,以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民族体育趣味运动会、民族团结征文比赛等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真落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战略任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在精神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和抓手。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创新文化的潜质。将中医药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主动寻找结合点、探索创新点,实现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中医药文化精髓根植到学生心中,用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广大学生群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是中医药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准确把握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已经凝结为互相离不开的命运共同体。民族之间的交融发展是历史大趋势,而且随着现代化进程还会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始终处在育人的一线,是最接近大学生的教育者、引导者,要紧紧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使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向各族学生做出准确的宣讲和解读,教育引导各族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真正理解和确立“石榴籽”观念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开展手拉手结对子帮扶活动,为少数民族困难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帮助及就业创业指导;定期开展辅导员、班主任面对面谈心谈话,通过下宿舍、定期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等,为少数民族学生排忧解难、答疑解惑,引领带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立志成才,争当中国式现代化生力军。篇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心得体会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7日下午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现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几点心得体会:一、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扩大华莱士产业园建设规模,结合“产业发展+吸纳就业+群众致富”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以“互联网+华莱士”、农超、农企对接等模式拓宽销售渠道。结合创新型高新技术,延伸农特产品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将华莱士产业园变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紧盯农牧民生活品质改善提升,以“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为目标,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项目,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到清脏、治乱、增绿行动中,持续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二、要以文化认同为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我镇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一是要实现宣传教育入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微信矩阵”、“村村响”大喇叭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二是要实现主题教育入脑。广泛开展各类民族团结主题活动,通过集中学习、政策解读、专题宣讲推动各族群众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三是要实现传统文化入心。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节日为载体,以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传统文化进万家”、“书法绘画作品展”、“讲红色故事”等文艺活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三、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镇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过程中,一是要凝聚合力筑牢安全稳定屏障。持续深化“党建+网格化”基层治理模式,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依托信访代办(站)点,紧盯群众最关心关注的问题,及时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为凝聚民族团结同心力量,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夯实基础。二是要优化便民服务提档升级。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各族群众提供“一站式”精细化服务。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动员辖区内党员干部先行,主动参与到各类民生服务、就业培训、文艺表演等活动中,全力做好各项民生服务工作。三是要推动志愿服务走深走实。充分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石榴籽志愿者暖心服务队、村嫂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作用,紧紧围绕各族群众急难愁盼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入人心。我将以此次培训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全力以赴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落实,在推动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实践中责献*镇智慧和力量。篇十一、关于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发展研讨发言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此次讲话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高校共青团干部,是最贴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引导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态的责任任重道远,工作中要切实将强化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让大学生将“五个认同”的理念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责献青春力量。高校青年各民族学生是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中坚力量,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国家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民族团结,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鼓励和培育他们自信自强。一、树立民族学生正确的三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专题教育,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正面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加强民族学生的团建、党建工作。二、通过团课、团日活动、各民族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在思想上加深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三、注重各民族大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积极宣传各民族学生优秀代表和先进事迹,树立模范典型,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情感共鸣,引导广大学生向先进学习靠拢。下一步,我将结合中西医结合学院各民族学生多、民族分布广的特点,以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月和二十大学民族文化艺术节为契机,通过团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增强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