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实践研究论文.docx
微课教学实践研究摘要:微课(MiCrOI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浅谈微课特点二、谈论初中物理微课教学设计过程三:谈论自己在微课教学中的反思四:对微课教学的展望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斜面机械效率认知障碍受力分析参考资料: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中国教育网络2013(10)一:微课的特点(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2)教学内容较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微课又可以称为微课堂(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二: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的:”斜面的机械效率”是机械效率内容的延伸,与生活紧密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得出"斜面机械效率与物体所受重力无关“这一结论,即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二者无关的直观现象,依然未能突破这一难点,于是我从理论推导入手,运用物理知识带领学生从受力分析入手进行理论推导,提升教学的思维难度,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并对教学设计的亮点展开讨论。设计思路:用弹簧测力计拉斜面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对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到拉力,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其中摩擦力和拉力在同一直线上且与斜面平行,支持力与斜面垂直,发现重力既不垂直于斜面也不平行于斜面,因此我们将重力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Gl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G2o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可以得到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Gl=Gsin,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G2=Gcos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角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重力无关。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微课实践过程,我有以下几点认识:1、斜面的机械效率这部分理论推导需要受力分析,而受力分析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让孩子独立完成有难度。2、重力的分解这一部分只能教师给孩子们分析,并让孩子们简单了解初高中知识衔接的内容。3、对于重力的两个分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利用数学三角函数解决,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困难的。因此,此课内容多,知识点难,对于孩子来说要慢慢去理解接受。因此利用微课可以让孩子反复观看,从而掌握理论推导过程及方法,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四:微课教学的展望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