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伴随孩子的一生论文.docx
让阅读伴随孩子的一生摘要: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一是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二是阅读效率提不上来,这对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有很大影响。落实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是一个深远的话题。我们既要以趣激读,培养习惯,又要以法促读,提高能力,更要以活展效,落实反馈。通过激发、引领、反馈等教学方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从而让课外阅读伴随孩子的一生。关键词:阅读,兴趣,方法,反馈引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一明确的要求,已经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然而客观存在的现实是: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每周只有五天的教学时间,这仅能完成教材上相关内容的学习,要想挤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以及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不是阅读量达不上,就是阅读质量不高,远远达不上要求,更别谈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本篇文章就是针对农村小学这种阅读现状,如何有效落实课外阅读,从而让课外阅读伴随孩子的一生来展开阐述的。一、以趣激读,培养习惯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除了教好语文基础知识外,更要加强语文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我们只有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读课外书,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1 .打破传统观念,增强课外阅读教学意识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师也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将语文教学融人生活,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使学生不断获得语言的熏陶。另外有些老师认为每天基本教学内容都完成不了,哪来时间去完成课外阅读的指导。如果老师不改变这种传统教学观念,把时间一味地花在重复课文内容的讲解上,或者字词的理解上,或者答题的技巧上,或者考试分数的提高上,我们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是永远得不到提高的。因此,要想有效落实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度和广度,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观念,舍得利用课内的时间去增强课外阅读教学的意识,从而才能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比如,定时开展阅读课,定时间、定内容集中反馈学生阅读的情况,每月开展阅读之星的评比,激励学生有效阅读,每天让孩子完成一定的课外阅读量等等。只有教师增强了课外阅读教学意识,才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的兴趣。2 .互换课外读物,成立班级图书角。农村家长一是没有时间监督孩子课外阅读,二是学生阅读资源不够丰富。这就要求教师机智地为学生创造读书条件,营造读书氛围。因此,可以让学生互换课外读物,成立班级图书角。先在班级中开辟一块图书角,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它布置得温馨而又充满书卷气,然后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图书角的管理中来。班级图书角可以成立“图书小管家”“图书小助手”“小小图书保洁员”,“小小图书阅读指导“等等,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管理图书角,去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教师适时做好阅读监督和指导。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人。一学期下来,学生最起码能有效阅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有耐心地解决阅读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不能轻易放弃,及时地指导学生去读。假以时日,学生就会用自己的进步来回报教师的努力,也能随着阅读量的提升慢慢发现阅读的乐趣,从而更爱阅读。3 .做好精彩导读,开启阅读之旅课外阅读的指导,教师不能只推荐,不引领。我们要根据读物的内容精心设计精彩的导读,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开启阅读之旅。首先可以是兴趣式点拨。孩子一开始对于枯燥的文字是没有兴趣的,那一开始的阅读指导课应该从兴趣入手,从孩子的认知特点着手,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去引领。例如没头脑与不高兴草房子,这些文章内容一是和孩子自己生活经历相似,二是故事内容充满了想象,都是孩子比较喜欢的内容。经过老师点拨,孩子就更有兴趣去阅读。其次可以是导读式引领。有些文章内容比较多,学生不知如何选择重点内容去读,为了克服学生的阅读的盲目性,教师可以采取导读法指导学生阅读。教师先自己通读书籍,再选择重点内容引领孩子去读,去探究,这样阅读效果更明显。还可以是讨论式推进法指导阅读。有些文章学生只是粗浅地读读,没有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集体阅读的基础上,出有价值的问题,开展阅读讨论课。讨论层层递进,步解决学生的疑问,并通过疑问激发学生再读读书籍,再次理解书籍的内涵,大大提升了阅读效果。在老师各种形式的引领下,一定能为孩子打开一扇阅读之门。二、以法促读,提高能力在课外阅读中,有效的阅读方法更能促进学生有效的阅读。因此,在课堂中我们要教给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1.做好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师除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做好课外读物的推荐外,更要教给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促进课外阅读。每个年段都有语文要素的落实,尤其是阅读方法的训练,如默读、快速读、精读、略读、概括、批注等方面的训练。我们要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当中。那就要根据每个学段的每个训练点适时推荐与课内阅读内容相关的课外文章,并运用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去快速阅读课外的内容。教师还可以提前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文章,做好辅助阅读,这样既巩固了课内阅读的方法,又让课内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得到训练,举一反三,大大提高阅读效率和学生的阅读能力。4 .做好课外阅读积累。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个细致的活儿,如果光阅读不积累,效果是不明显线的。这就需要老师们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去培养。做读书笔记就是阅读积累的一种形式。让孩子在阅读中,在做笔记中不断思考、消化,最后得到阅读能力的提升。根据年段的不同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文章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不同形式的读书笔记。在低年级的时候教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简单圈画型的读书笔记或者粘贴式读书笔记。比如,孩子读完一篇文章后,用彩笔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词句的圈画下来,再读一读。又如,在报纸上看到好的语段,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保存下来。随着年级的递增。可以做摘抄式的读书笔记。可以是书签式的摘抄,摘抄自己印象深刻的词句或者喜欢的段落或者名言警句等。中年级伊始,结合课内阅读,教孩子做批注式读书笔记。把课内阅读教给的批注式读书笔记的方法,及时地在课外阅读中得到训练与巩固,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不断积累语言材料。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教给孩子个性化的读书笔记。比如提纲式读书笔记、思维导图式读书笔记、图画式读书笔记等等。根据阅读内容的长短可以教孩子做写读后感式的读书笔记。一本书读完了,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感受去写一写。一开始,可以是一句话式的读后感,再到一段话式的读后感,直到一篇式的读后感。总之,这些方法是根据阅读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年龄特点去选择做不同形式的读书笔记。三、以活展效,落实反馈课外阅读贵在坚持,重在实效。光有口号,不落实行动,不及时反馈,阅读效果是不明显的。因此,在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文章后,教师要及时针对性地开展读书反馈活动,以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展现阅读效果。低年级可以是“故事大王评选活动,“小主持人比赛等。中年级可以开展班级“小小读书交流会,“读书会客厅”、“我是书籍小主人”等。高年级可以开展“古诗词大赛”、“读书笔记展示等活动。总之,教师要通过激励的手段了解阅读情况,并针对共性问题及时反馈交流,督促学生完成定性定量的阅读任务,这样才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由活动促成效,由读促读,久而久之,就是一种阅读习惯的养成。课外阅读教学是一个慢过程,也是一个隐性的过程,在它的背后蕴藏了巨大的语文魅力,它的效果直接关乎孩子的一生。教学中,如果每堂课能做到以趣激读,以法促读,以“活”展效,及时反馈,相信我们的课外阅读教学一定走得更加夯实,也一定能让孩子养成一种阅读习惯,让阅读伴随孩子的一生。参考文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