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2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docx

    • 资源ID:1254086       资源大小:64.4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docx

    2022年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2022东城期末】(二)阅读水调歌头月夜忆舍弟,完成第56题。(共5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5 .水调歌头这首词从不同角度写了“月”的特点。“明月几时有”从时间长度写月亘古长悬。“一句不仅从空间距离直接写月距人间甚远,也明确表达了月带给人的身体之感。“月有阴晴圆缺”一句则从明暗、形状写月的,富有哲理意味。(2分)6 .这两首诗词除了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外,还表达了不同的情绪或思考。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这两首诗词表达了哪些不同情绪或思考。(3分)2022西城期末】(二)欣赏下面两首苏轼的作品,完成8T0题c(共6分)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眼。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中秋月写于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后。8 .水调歌头句句扣“月二上阕对月问青天,在“口口”与“人间”的矛盾中,选择了“人间”。下阕对月抒怀,从恼月照人,表达口之情,到由月及人,表达旷达胸襟和深挚祝愿。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2分)9 .对上面两首作品理解专送的一项是(2分)A.这两首作品都以中秋月为题材,“婵娟”“玉盘”都指月亮,作品都有对中秋月的生动描绘和由此产生的人生感怀。B.水调歌头写在苏轼与苏辙久别之后,中秋月写在苏轼与苏辙重逢之时,两首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亲情。C.水调歌头中的“转朱阁”写的是诗人转过朱红的楼阁;中秋月中的“转玉盘”写的是明月升入中天,遍洒清辉。D.“何事长向别时圆”“此生此夜不长好”两句,一句用疑问,一句用否定,两句表达的情感有相近之处。10.下列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在学校,他常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因为他诚实守信,所以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周围很多同学都愿意和他交往。B.中秋晚会上,民歌月柔柔、魔术表演嫦娥穿“月”等节目,都寄托了人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C.面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现实,中国人总是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共享一轮明月,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D.正是因为人生有久别,有痛苦,有无奈,才更要珍惜眼前难得的相聚,毕竟“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2022海淀期末】(二)阅读水调歌头,完成910题。(共5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9 .词的上片从“我欲”到“又恐”的转换中,表现了诗人的心理:词的下片用“”对月发问,转入抒情悟理。整首词想象丰富,意境阔大。(2分)10 .“日月星辰”常常是古人抒发情感的载体。本词中的“月”和“长河落日圆”中的“日”,或“星河欲转千帆舞”中的“星”,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2022朝阳期末】(二)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7-8题。(共6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 .诗歌开篇两句营造了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一词直接表达诗人内心的郁闷。其后四句,诗人用象征和典故表达自己对仕途既失望又的夏杂心理。(3分)8 .故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J有同学认为小说中的“我”和诗中的李白,面对不同困境时的人生态度有相似之处,你同意吗?结合文本,说明你的理由。(3分)答:2022丰台期末】(二)阅读水调歌头,完成8-9题.(共6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9 .这是一首咏月词。作者将美好的月色、丰富的情感以及人生哲理融入其中。上片“欲”“恐”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是否“归去”的心情,下片将人世的“”和月的“阴晴圆缺”进行比照,悟出了的人生哲理。(3分)10 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本词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借月抒怀,请结合诗词内容分析两位诗人各自表达的情感。(3分)答:2022石景山期末】(二)水浒传第30回写歌女中秋宴前唱“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传唱之盛。请结合这首词,完成第8-9题。(共4分)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 .结合词意,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琼楼玉宇”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2分)9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与这首词都写到了“月”。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2022通州期末】(二)阅读冰调歌头,完成89题。供5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 .“丙辰中秋”交代了写词的时间,“大醉”“兼怀子由”交代了。如果用“望月”两个字来概括词上片的内容,那么下片的内容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为。(2分)9 .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此余词尽废。”你认为他的观点有道理吗?请说出理由。(3分)答:【2022顺义期末】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停杯投箸不能食, 欲渡黄河冰塞川, 闲来垂钓碧溪上, 行路难,行路难,玉盘珍羞直万钱。拔剑四顾心茫然。将登太行雪满山。 忽复乘舟梦日边。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本诗前四句描写朋友设盛宴为李白饯行的场面,与生性好酒的李白离席拔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的状态形成反差。B.李白诗歌想象神奇, 限悲慨。C. “闲来垂钓碧溪上, 己隐居的梦想。D. “行路难,行路难,在强烈的画面冲突之下展现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以形象化的语言“冰塞川”“雪满山”来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蕴含无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期望像姜太公、伊尹一样实现自多歧路,今安在? ”四短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9 .本诗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与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尾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在表达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说明。(3分)答:2022密云期末】(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9、10题。(共5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推,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9 .以上两位诗人一擅描写,一擅抒情。雁门太守行中,首联用“黑云”“压”写出了,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o登幽州台歌末句的“独”字与其上句中的.心一词形成对比,使作者因感慨而落泪。(3分)10 .两诗中的“黄金台”和“幽州台”同属一地,但两位诗人借此抒发的感情却不相同。请作简要分析。(2分)答:1.2022平谷期末】(二)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89题。(共5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 .这首诗虽是短篇,却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原因之一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复杂变化。诗篇以欢乐宴饮起笔,接着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心绪急转,表现诗人内心的;中间四句,运用象征和典故,展示了诗人心理上国变化交替;结尾句,经历了前文的反复回旋后,境界顿开,唱出了&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3分)9 .为了纪念李白,全国多处建有他的雕像。下面几个雕塑,你认为哪个最符合行路难(其一)中李白的形象,结合诗句简要说明理由。(2分)甲乙丙答:2022昌平期末】(二)阅读水调歌头,完成7-9题。(共7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 .这首词上片用“我欲”"”“何似”来体现诗人情感的起伏,从对月宫的向往,到犹豫不决,再到。(2分)8 .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E班的一项是(2分)A词前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缘由。B词人把酒问月,对明月产生的疑问,气势不凡,充满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体现了词人郁闷伤感,无法释怀的情感。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以反问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又含蓄表达对不幸离人们的同情。9 .请你说说这首词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3分)答:2022大兴期末】(二)阅读水调歌头,完成5-6题。(共6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北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抉,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 .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上片以问月开篇,先以“欲”字写出望月的神往,接着用“”字直接表现奔月的担心,之后又以“何似”一词表达对人间的留恋;下片仍然写月,“转朱阁,低绮户”写出月光的,不眠之人借月抒怀,既表达了,又呈现出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3分)6 .词人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现了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请结合画线句简要分析。(3分)答:2022门头沟期末】(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9-11题。(6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9 .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10 .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2分)答:11 .本诗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样,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两句诗也极富哲理。(2分)2022房山期末】(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8-9题。(共6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填人名)。在这首诗中,作者用“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对的感叹;作者在他写的陋室铭中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指出自己的居所。(3分)9 .白居易极其欣赏这首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称赞它“神妙"。这一联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为一体,请从情、景、理三方面简要说明。(3分)答:【2022燕山期末】(一)阅读古诗,完成后面79题。(7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代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更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2分)8 .下片过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答:.9 .根据你的知识储备,对词作末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进行赏析。(2分)答:答案:(一)(5分)5 .答案:高处不胜寒;莫测多变(多变/变化)。评分:2分。每空1分6 .示例: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句,写出作者领悟到自然之月尚不圆满,由此心胸豁然开朗,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表达了作者达观的人生思考;月夜忆舍弟中,“无家问死生”“况乃未休兵”等诗句,交待了忆弟的原因是国家战乱未休,即在思亲之时还有深沉的忧国之思。评分:3分。分别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谈体会各1分;说体会有逻辑性,1分。答案:(一)(共6分)8 .答案:天上(1分)思念(或:惆怅)(1分)9 .答案:C(2分)10 .答案:A(2分答案:(二)(共5分)9 .示例:矛盾何事长向别时圆(共2分。共2空,每空1分;第2空,有错该空不得分)10 .示例1:苏轼由对“月”发问到对仙境的向往,再回到对人间的留恋,对月怀人,表达了诗人旷达的情怀;“长河落日圆”中的圆“日”西沉,写出了边塞壮阔雄浑之美,表达了诗人的豪迈豁达之情。示例2:苏轼借“月”怀人,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星河欲转千帆舞”中的“星”转“帆”舞,写出了虚幻的梦境,风浪颠簸,船摇帆舞,星河欲转,表达了诗人流徙奔波之苦。(共3分。苏轼词,1分;王维诗或李清照词,2分)答案:(二)(共6分)7 .答案示例:欢乐(1分)答案:茫然(1分)答案示例:渴望(1分)8 .答案示例:同意。“我”面对压抑、缺乏生机和活力的故乡,李白面对艰难的仕途,都表现出明知困难重重,但无所畏惧的人生态度。(共3分。结合文本,2分;态度,1分)答案:(二)(共6分)9 .(3分)答案示例:矛盾(纠结、郁结等)悲欢离合人世的悲欢离合自古就不可避免评分说明: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10 (3分)答案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李白因明月引发的思乡之情,(1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又表达了对天下人的祝福,希望天下人都能长久,即使不能团聚,也能共享一轮圆月,体现了苏轼乐观豁达的胸怀。(2分)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答案:(二)(共4分)8 .答案示例:广寒宫饰以琉璃,缀满宝石,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然而这里一片清冷、寂静,只有桂花闲落,玉兔捣药,缺少人间烟火和温情。(2分)9 .答案示例:李白笔下的月夜江景蕴藏着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苏轼望月怀人,借月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2分)答案:(二)(共5分)8 .示例:写作缘由怀人(2分。每空1分)9 .示例:这句话是对苏轼词的赞扬,有一定道理。苏轼词较一般咏月词哲理性更强。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句,渗透着辩证思想,体现出作者通透、豁达的胸襟,既有理趣,又有情趣,耐人寻味。(3分。观点1分,分析2分)答案:(一)(共5分)8 .C评分:2分。9 .评分:写出两首诗表达的情感1分,分别结合两首诗内容共2分。共3分。答案:(二)(共5分)10 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战争的规模之大和战争场面的悲壮惨烈悠悠(共3分。每空1分)10.李贺借黄金台写出了将士们杀敌报国的决心,陈子昂借幽州台抒发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惆怅孤寂之情。(共2分。每个要点1分)答案:(二)(共5分)8 .答案示例:悲愁、苦闷、抑郁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高昂乐观、积极昂扬(3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9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乙最符合李白形象。雕塑乙中腰间佩剑,双手背后,极目远眺,能够表现他具有远大志向;同时,人物站在船头,大船风帆展开,人物衣摆飘动,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气概展露无余。所以,我认为乙最符合。答案示例二:我认为丙最符合李白形象。雕塑丙中人物右手高举,大袖翻飞,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显得自信而张扬;人物背后的圆环,我觉得像一轮太阳,让人联想到“忽复乘舟梦日边”的句子。所以,我认为丙最符合。(2分。雕塑形象概括1分;人物精神品质1分)答案:(二)(共7分)7 .答案示例:(2分)又恐对人间生活的留恋8 .答案:C(2分)9 .答案示例:(3分)同:都表达了思亲之情(1分)异:王维借此两句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1分)苏轼借此两句还表达了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词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1分)答案:(二)(共6分)5 .答案:恐流转(移动、转动)对亲人的思念(对亲人的祝愿;对天下离人的祝愿)(共3分。共3空,每空1分)6 .答案示例:将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与人悲欢离合的情感作比照,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是自然规律,人的悲欢离合也在所难免,难以周全,表现了词人的豁达胸怀。(分析语言的形象化2分,说明豁达的原因1分)答案:(二)(6分)9 .B.(2分)(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10 .答案: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2分)1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分)答案:8 .答案示例:刘禹锡岁月流逝和诸葛亮和杨雄的居所一样,并不简陋。(3分)9 .案示例:情: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情感。景: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前面万木向荣,描绘出一幅境界开阔、生机勃勃的画面。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3分)答案:(一)7 .中秋明月;放旷闲适乐观的襟怀。评分:2分;每空1分。8 .中秋佳节,一轮明月高挂天际,将满天清辉普照下来。流转之间,好像在朱红的阁楼间徘徊,又好似在绮罗的窗户间顾盼,如同和我这样一个未眠之人交流。评分:3分。9 .诗前小序,作者写道:作此篇兼怀子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对远隔异地的弟弟的思念和祝福,希望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共对一轮明月带去对彼此之间的惦念和祝福,笑对生活中的阴晴圆缺,悲欢离合。评分:2分。

    注意事项

    本文(2022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