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3564-2023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田径场地.docx
ICS 03.180CCS Y 55-wr.-.Kz三三g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35642023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田径场地Trackandfieldwithsyntheticsurfacesforprimaryandmiddleschools2023-12-28 发布2024-07-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目次前言Ill引言IV1范围I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场地分类35要求35.1 设计原则35.2 场地基础45.3 铺装45.4 外观45.5 标志线45.6 平整度55.7 坡度55.8 场地厚度55.9 物理机械性能55.10 耐老化性能55.11 合成材料面层中无机填料含量65.12 合成材料面层成品和原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65.13 合成材料面层用固体原料中高聚物总量65.14 标志牌66试验方法71.1 场地基础71.2 铺装71.3 外观71.4 标志线71.5 平整度81.6 坡度81.7 厚度81.8 物理机械性能81.9 耐老化性能91.10 无机填料含量91.11 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101.12 高聚物总量101.13 标志牌107 取样107.1 见证取样107.2 原材料取样107.3 场地面层取样107.4 运输、保存与检测时间118 检验规则118.1 入场检验118.2 验收检验118.3 型式检验118.4 检验结果的判定118.5 复验规则II8.6 场地符合性判定原则129维护保养12附录A(资料性)田径场地面层基础构造和施工13附录B(资料性)铺装用固体原料选材158.7 要求158.8 试验方法16附录C(资料性)铺装用非固体原料选材18C.1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要求18C.2试验方法18参考文献19图1合成材料面层田径场地标志牌示例6图2测量点位示意图7表1预制型和现浇型面层物理机械性能5表2面层成品中短链氯化石蜡(C。-Ca)和4,4'-二氨基-3,3'-二氯二苯甲烷(MoCA)的含量要求6表3检测样品规格、取样数量和样品制作要求11表A.1田径场地面层基础构造做法13表B.1半预制复合型面层用底胶卷材(块材)的厚度和物理机械性能15表B.2固体原料的有害物质限量15表Cl非固体原料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18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教育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5)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同欣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杰锐新材料有限公司、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都佰城新材料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麦迪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川奥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江苏中正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航宽体育场设施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中田认证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科兴教育装备有限公司、山东东海集团有限公司、国正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党建伟、郭中宝、张耀东、朱晓翠、蔡陈敏、陈晨、晋艳丽、詹金城、卞志勇、林凡秋、韩晓雷、陈韶、张彭义、孙震、王森、车燕萍、陈伟力、黄金飞、杨学军、李倩男、王明玉、吴海涛、赵克勤、余若祯、尹舒毅、余询、孟庆生、温天钧、陈玲梨、钱俊、王茂旗、潘朝阳、赵翔、闫宗良、周立成。本文件是强制性国家标准GB36246-2018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的配套标准,针对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田径场地的设计原则、场地基础、铺装、外观、标志线、平整度、坡度、厚度、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性能等提出规范要求。这些要求对于有效保障运动场地的使用性能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田径场地质量,助力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为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技术支撑。IN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田径场地1范围本文件给出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田径场地的分类,规定了要求、取样、检验规则及维护保养,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小学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室外现浇型面层和预制型面层的田径场地的设计、铺装、验收及维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516橡胶溶剂抽出物的测定GB/T9056金属直尺GB/T14833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GB/T15905-1995硫化橡胶湿热老化试验方法GB/T16422.2-2022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颔弧灯GB/T22517.6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GB36246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HJ64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JGJ14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QB/T2443钢卷尺ISO16000-30:2014室内空气第30部分:室内空气的感官试验3术语和定义GB362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合成材料面层syntheticsurface铺装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等基础层上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层。注:合成材料面层主要包括现浇型面层、预制型面层和人造草面层。来源:GB362462018,3.1,有修改3.2现浇型面层in-situcastingsurface将高分子原料和其他原料在现场浇注铺装的面层。注:现浇型面层分为渗水型面层和非渗水型面层,非渗水型面层又分为复合型面层、混合型面层、全塑型面层。来源:GB362462018,3.2,有修改3.3渗水型面层permeablesurface具有孔隙结构,水在面层上除存在表面径流外,还存在渗透面层流动形式的合成材料面层。来源:GB/T148332020,3.4,有修改3.4非渗水型面层IIOlI-PenDeablesurface具有密实结构,水在面层上只存在表面径流的合成材料面层。注:非渗水型面层分为复合型面层、混合型面层、全塑型面层。复合型面层是由现场浇筑的渗水性结构层或者预制的卷材作为底胶层,由聚合物胶体主料或聚合物股体主料混合防滑颗粒作为面胶层,整体形成的非渗水型而层。混合型面层是由聚合物胶体主料与少量填充颗粒做成不渗水的底胶层,由聚合物胶体主料或聚合物胶体主料混合防滑颗粒做成面胶层,整体形成的非渗水型面层。全塑型面层是由聚合物胶体主料做成不渗水的底胶层,由聚合物胶体主料或聚合物胶体主料混合防滑颗粒做成面胶层,整体形成的非渗水型面层。来源:GB/T148332020,3.5,有修改3.5半预制复合型面层semi-prefabricatedcompositesurface按一定的施工工艺将预制好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卷材或块材作为底胶层铺装,再由聚合物胶体主料或聚合物胶体主料混合防滑颗粒作为面胶层,整体形成的非渗水型面层。注:复合型面层分为全现浇复合型面层和半预制熨合型面层。全现浇复合型面层是由少量聚合物胶体主料与填充颗粒混合做成渗水性底胶层,由聚合物肢体主料做成隔离层,再由聚合物胶体主料或聚合物胶体主料混合防滑颗粒做成面胶层,整体形成的非渗水型面层。3.6预制型面层prefabricatedsurface按一定的生产工艺流程将高分子合成材料预先制备成一定厚度的卷材或块材,至现场粘结或拼装的面层。来源:GB362462018,3.33.7厚度thickness合成材料面层(3.1)表面与其底面之间的总垂直距离。来源:GB362462018,3.93.8冲击吸收shockSbsorption合成材料面层(3.1)对冲击力的减缓性能。来源:GB362462018,3.103.9垂直变形verticaldeformation20kg重物以规定的高度落在合成材料面层时,合成材料面层(3.1)在垂直方向的变形。来源:GB362462018,3.113.10拉伸强度tensilestrength拉伸试样到断裂所施加的最大拉伸应力。来源:GB362462018,3.123.11拉断伸长率elongationatbreak断裂试样的百分伸长率。来源:GB362462018,3.131.12抗滑值slip/skidresistance合成材料面层(3.1)在干燥或潮湿状态下通过滑动摩擦阻力吸收能量的程度。来源:GB362462018,3.141.13耐老化性能agingresistance合成材料面层(3.1)具有的推迟延缓老化的性质。来源:GB362462018,3.151.14阻燃性能flameretardance合成材料面层(3.1)具有的推迟火焰菱延的性质。来源:GB362462018,3.161.15耐磨性abrasionresistance合成材料面层(3.1)抵抗机械磨损的能力。注:在规定条件下面层的磨损质量。4场地分类4. 1按面层材料铺装模式分为现浇型面层场地和预制型面层场地。4.1 按环形跑道的规格分为400m田径场地和非400m田径场地。4.2 按使用用途又可分为专业竞赛用和非专业竞赛用(主要用于教学、训练等)田径场地。5要求5.1 设计原则5.1.1宜遵守世界田联田径场地设施手册(上册)有关田径运动项目体育工艺的基本规定,合理安排各类项目的布置。场地面层材料宜满足学生身体健康、安全、教学、训练、比赛的要求及运动项目对面层材料及构造的要求。5. 1.2宜合理规划体育设施建设项目,为后期发展留有条件。5. 1.3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组织顺畅,满足安全使用、管理维护简便等要求。专业竞赛用田径场地的设计宜参见世界FFl联田径场地设施手册(上册)。5.1.4场地表面平整,在其周边的同一高度上宜有相应的安全防护空间,安全区内无凸出障碍物或凹陷的区域。5.1.5场地外侧宜高出周边地面;设有围挡的场地,宜高出周围地面100mm200mm,入口宜设置坡道。5.1.6 跑道内外侧设置距跑道宜不少于LOOm的安全区,400m田径场地的直道宜包括3.00m的起跑区域和至少17.00m的缓冲区,非400mRl径场地也宜设置相应的起跑区域和缓冲区。5.1.7 除特殊性能要求,整个田径场地各区域为同一材质。5.1.8宜根据场地的清洗、保养及维护等方面要求,合理设置给水排水设施;跑道内侧宜设环形排水沟,场地外侧宜设置排水沟,明沟宜有活动漏水盖板,小学场地排水孔宽度或直径不宜大于25mm,中学场地排水孔宽度或直径不宜大于30mm.5.1.9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长轴南偏东宜小于20°,南偏西宜小于10°。5.1.10设计时宜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并根据使用特点,综合考虑安全实用、管理维护等要求,选择适合类型的面层。5.2 场地基础场地基础的构造及施工宜按附录Ao5.3 铺装5.3. 1铺装前,施工方应提供工艺文件,并提供使用同种材料、同一工艺制备的样块的合格检验报告,检测项目应包含5.9、5.10、5.11和5.12.1的所有项目: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建立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及质量检验制度。5.3.2 应符合GB36246和JGJ146有关铺装环境和卫生的要求。5.3.3 原材料入场后应按照GB36246的规定现场见证取样,原材料中高聚物总量、有害物质限量和气味应符合5.12.2、5.13的要求。5.3.4 施工方参见附录B和附录C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和施工工艺,以满足本文件对成品的要求。5. 3.5施工气候状况应符合下列要求:a) 不应在雨雪天施工;b) 施工现场环境温度不低于5。5.4外观5.4.1场地表面颜色应均匀一致,不应有明显色差。5.4.2面层表面防滑颗粒均匀,粘结牢固,不应有秃粒现象。5.4.3面层不应有起鼓、气泡、分层、脱层或断裂现象,手指触压无黏性。5.4.4 面层与基础固定应稳固,无移位、鼓包。5.4.5 预制型面层接缝应平顺,无缝隙、台阶。跑道方向的接缝应位于划线处,弯道处应沿着跑动方向顺着跑道弧度拼装,不应密集出现与跑道方向交叉横穿或斜穿式的接缝。5.5标志线5.5.1 标志线应清晰,无明显虚边,与面层粘接牢固。5. 5.2分道线、起跑线、终点线用白色标示,其宽度为50mm±5mm;起跑线(除弧形起跑线外)和终点线应与分道线呈直角;跑道上应标示分道号码,分道号码的字符高度不小于0.50m。1.1.3 专业竞赛用田径场地环形跑道长度及宜跑道长度不应出现负误差,误差不应超过+1/10000。所有分道的宽度应为L22m±0.0lm,其他体育工艺指标参见世界田联田径场地设施手册(上册)。1.1.4 非专业竞赛用田径场地环形跑道长度及直跑道长度不应出现负误差,误差不应超过+2/10000。所有分道的宽度应为(090m1.22m)±0.01m。5.6 平整度5.6 .1专业竞赛用HI径场地表面应平坦,在任何位置和方向上,2m直尺下不应有大于3mm的间隙。不应有大于Imm的阶梯状起伏。5.7 .2非专业竞赛用田径场地表面应平坦,在任何位置和方向上,1m直尺下不应有大于3mm的间隙。5.7 坡度田径场地表面坡度应符合以下要求:a)环形跑道的纵向坡度(跑进方向)应不大于0.1%;横向坡度(由外沿向内沿,垂直于跑进方向)应不大于1.0%;b)跳远、三级跳远和撑竿跳高助跑道最后40m,纵向坡度(垂直于跑进方向)应不大于0.1%;扇形半圆区域内跳高助跑道最后15m的纵向坡度(垂直于跑进方向)应不大于0.6%;跳远、三级跳远和撑竿跳高助跑道横向坡度(垂直于跑进方向)应不大于1.0%;O标枪助跑道最后20m,纵向坡度(跑进方向)不大于0.1双横向坡度不大于1.0%;铅球、铁饼、标枪和链球落地区沿投掷方向坡度不大于0.1%;铅球、铁饼、链球的投掷圈应保持水平。5.8 场地厚度应符合GB36246中关于场地厚度的规定。专业竞赛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厚度应不小于14mm。5.9 物理机械性能预制型和现浇型面层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项目的测试结果应注明测试样品厚度实测值。表1预制型和现浇型面层物理机械性能项目预制型面层现浇型面层冲击吸收/%35-50355O垂直变形/IOffl0.6-3.00.63O拉伸强度/MPa>0.60渗水型面层20.40非渗水性面层20.50拉断伸长率/%212040抗滑值/(BPN,20C)-47(湿测)247(湿测)耐磨性/g3.04.0阻燃性能/级II色牢度干、湿两种条件下均无脱色干、湿两种条件下均无脱色5.10 耐老化性能5.10.1合成材料面层人工气候加速老化1500h后,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应符合表1要求。5.10.2合成材料面层湿热老化336h后,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应符合表1要求,且老化后测定值应不低于老化前测定值的80舟。5.11 合成材料面层中无机填料含量合成材料面层中无机填料含量应不大于60%。5.12 合成材料面层成品和原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5. 12.1合成材料面层成品中短链氯化石蜡(CloCi3)和4,4'-二氨基-3,3'-二氯二苯甲烷(MOCA)的含量应符合表2要求,其他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应符合GB36246的规定。表2面层成品中短链氯化石蜡910。3)和4,4'-二氨基-3,3'-二氯二苯甲烷(MOCA)的含要求项目要求短链氯化石蜡(Cio-Cia)/(gkg)0.14,4'-二氨基-3,3'-二氯二苯甲烷(MOCA)/(gkg)0.55. 12.2合成材料面层原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应符合GB36246的有关规定。5.13 合成材料面层用固体原料中高聚物总量5. 13.1合成材料面层面胶层防滑颗粒高聚物总量应不小于20%。6. 13.2合成材料面层底胶层填充颗粒高聚物总量应不小于15%O7. 13.3半预制复合型面层用底胶卷材(块材)中高聚物总量应不小于30缸5.14 标志牌合成材料面层铺设完工后应设置永久标志牌,标志牌应有以下内容(示例见图1):a)场地名称、厚度:b)项目负责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c)主要原材料生产单位:主要固体原材料(如有)和非固体原材料的生产单位;d)验收依据:e)竣工、通过验收时间。场地名称XXX合成材料面层En径场地(厚度XXnun)项目负责单位XXXX建设单位XXXX施工单位XXXX监理单位XXXX主要原材料生产单位××××竣工时间XXXX年X月X日通过验收时间XXXX年X月X日验收依据GB36246、GBT××XX×-×××X图1合成材料面层田径场地标志牌示例6试验方法6.1 场地基础由施工监理对照附录A监管整个施工各环节,并以表的形式按施工日程予以记录。6.2 铺装6.2.1由建设方(或代建方、使用方)、监理方共同查验施工方提供的原料清单、安全技术说明书、工艺文件,以及使用同种材料、同一工艺制备的包含5.9、5.10、5.11和5.12.1所有项目的样块合格检验报告,查验施工方案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及质量检验制度文件。6.2.2由施工监理按JGJ146查验铺装现场环境与卫生的管理。6.2.3按照GB36246的规定,对入场后的原材料经现场见证取样后,原材料中高聚物总量的测试按6.12规定的方法进行,有害物质限量和气味按GB36246规定的方法进行。6.2.4由施工方质量主管参照附录B、附录C查验原材料质检报告。6.2.5由施工监理监测施工气候状况。6.3 外观5.4. 1的检验:目测或对照样品;5.4.25.4.5的检验:目测、触摸。6.4 标志线6.4.1标志线外观的检验:目测。1.1.2 跑道长度的测量:使用精度应不低于QB/T2443规定的Il级钢卷尺或更高精度的长度测量仪器进行测量。使用钢卷尺测量时需施加100N的拉力,并按钢卷尺的全尺长、校正值及温度膨胀系数对钢卷尺示值进行调整。测量要求如下:a)所有跑道长度测量时应从终点线靠近起点的一边,到起点线远离终点的一边,按顺时针方向测量;b)有内突沿的环形跑道第一分道按跑道内突/凸沿以外0.30m处的理论跑进路线(测量线)计算,其他分道以及无内突沿跑道的所有分道按临近内道外沿0.20m处的理论跑进路线计算。测量点位示意图见图2(以分道宽度为L22m为例)o单位为米图2测量点位示意图1.1.3 跑道分道宽度:沿跑进方向的右侧分道线的宽度计入每条跑道分道的宽度。6.5 平整度6 .5.1仪器和方法采用水平直尺平放,并用直塞尺测量最大凹陷尺寸。所用直尺应满足GB/T9056的要求。7 .5.2检测点位应按以下要求选取:a)专业竞赛用田径场检测点位:1)环形跑道:拖拉2m直尺横向、纵向分别检测整圈跑道;2)助跑道:从助跑道一端中心纵向拖拉2m直尺检测到另一端;3)扇形半圆区:拖拉2m直尺检测全部半圆区。b)非专业竞赛用田径场检测点位:1)环形跑道:从100m终点线开始,纵向每10m内随机均匀检测4个点位;2)助跑道:从起点开始,纵向每4m检测一个点位;3)扇形半圆区:每5mx5m范围内检测一个点位。6.6 坡度6.6.1 仪器分度值为±1mm的水准仪、塔尺及钢卷尺或同等精度的全站仪等设备。6.6.2 方法分别测量两个点的标高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以高差除以水平间距计算出坡度值。a)纵向坡度:1)径赛直跑道坡度应在比赛起、终点线间直线测量;2)跳远、三级跳远、撑竿跳高助跑道坡度应从助跑道开始处到起跳线间直线测量;3)跳高助跑道坡度应沿着以立柱中心点为圆心的半圆区域任一半径线方向测量;4)掷标枪助跑道坡度应从助跑道开始处到起掷弧间直线测量;5)推铅球、掷铁饼、掷链球的落地区坡度应自起掷线到每段弧上最低点测量。b)横向坡度:跑道最内侧边线处与最外侧边线处的高差除以水平间距。环形跑道直道及各助跑道每10m测量一组,弯道部分每15°测量一组。6.7 厚度6.7.1现场检测场地厚度时,按GB/T22517.6规定的方法进行。6.7.2实验室检测试样厚度时,按GB/T14833规定的方法进行。6.8物理机械性能6.8.1冲击吸收按GB36246规定的方法进行。6.8.2垂直变形按GB36246规定的方法进行。6.8.3 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按GB36246规定的方法进行。6.8.4 抗滑值使用喷壶对样品表面进行多次喷水,样品表面饱和吸水且样品表面无连续明水时,按GB36246规定方法进行测试,结果精确到整数位。6.8.5 耐磨性按GB/T14833规定的方法进行。6.8.6 阻燃性能按GB/T14833规定的方法进行。6.8.7 色牢度距离样块边缘100mm处,选分散的五个点,选点应为非白色部位,每个点测一次。干测方法如下:a)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待测试样,去除表面附着的外物;b)在不高于60'C的温度下充分干燥后,待冷却至室温,放在天平上;c)将白色天鹅绒布放在干净的试样表面;d)天平示数清零后用食指按压,使天平示数保持在(1500±500)g,在此压力下转动180°一次;e)取下绒布,在散射光(现场检查时采用自然光)下观察白色绒布上是否粘有与试样相同的颜色。如果所有点均没有则评为“无脱色”。湿测方法如下:a)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待测试样,去除表面附着的外物;b)湿布擦拭样品表面至无明水;c)将样品放在天平上,将白色天鹅绒布放在干净的试样表面;d)天平示数清零后用食指按压,使天平示数保持在(1500±500)g,在此压力下转动180°一次;e)取下绒布,在散射光(现场检查时采用自然光)下观察白色绒布上是否粘有与试样相同的颜色。如果所有点均没有则评为“无脱色”。6.9 耐老化性能6 .9.1按GB/T16422.22022规定的方法进行原灯辐照试验,试验条件为方法A、循环序号1。试验1500h后,按GB36246规定的方法测定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7 .9.2按GB/T159051995规定的方法进行湿热老化试验,试验条件为恒定试验环境,温度采用70°C±2C,试验周期采用336h.老化后按GB36246规定的方法测定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6.10 无机填料含量按GB3624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11 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按GB3624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12 高聚物总量6.12.1面胶层防滑颗粒和底胶层填充颗粒按GB3624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12.2半预制复合型面层用底胶卷材(块材)的测试方法如下:按GB36246规定的方法测定无机填料含量,按GB/T3516规定的方法测定溶剂抽出物含量,按公式(1)计算高聚物总量。当样品为非均质材料时,应取不小于50mm×5Ommx实际厚度的样块,完全制备至符合相应参数测试方法要求,当采用GB/T3516方法B测试溶剂抽出物含量时,取样量应为(O.50.6)g,每个试料的溶剂加入量按125mL计算。o=100_w1_wz式中:W高聚物总量,%;无机填料含量,%;W2溶剂抽出物含量,%o6.13标志牌在田径场地所在区域观察标志牌,当标志牌中信息涵盖本文件规定的所有信息时,才可判断为标志牌符合要求,否则判断为不符合要求。7取样7.1 见证取样验收检验样品应在建设方(或代建方、使用方)、监理方及施工方代表等相关人员见证下在铺装现场取样。7.2 原材料取样原材料取样按照GB36246的有关规定进行。7.3 场地面层取样场地面层铺装完成后,应至少14d后进行检测,不同项目可选择在现场或实验室中进行检测。现场检测项目在现场直接测定,实验室检测项目所需样品应在铺装现场裁取、挖取或平行制备,取样后装入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袋密封保存。检测样品规格、取样数量和样品制作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需要现场挖取样品的,挖取样品的位置应按GB36246的规定进行。表3检测样品规格、取样数和样品制作要求检测项目样品规格要求数量要求样品制作要求外观、标志线、平整度、坡度、场地厚度、标志牌现场检测,无规格要求每片田径场地均应检测无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性能300mmX400mmX实际厚度4块,其中2块作为检测用样,另外2块作为复验备样1)现浇型面层样品应在面层现场铺装的同时平行制备,平行样的制备配方、工艺和厚度应与现场施工相同;2)预制型面层样品应在现场截取未铺装的面层材料:3)必要时,可在铺装完成后的场地上挖取样品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无机填料300mmX400InmX实际厚度1块在场地铺装后14d28d内直接从现场挖取7.4 运输、保存与检测时间按GB36246的规定执行。8检验规则8.1 入场检验原材料的入场检验项目为5.12.2和5.13。8.2 验收检验场地验收检验项目为5.4、5.5、5.6、5.7、5.8、5.9、5.1k5.12.L8.3 型式检验原材料型式检验项目为5.12.2和5.13,场地面层型式检验项目为5.9、5.10、5.11、5.12.1。通常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新工艺、新配方定型鉴定时;b)正常生产后,原材料、生产工艺、配方有重大变化时;c)停产或未施工6个月及以上恢复生产或施工时;d)正常生产或施工时,每年进行一次。8.4 检验结果的判定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所检样品符合本文件要求;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所检样品不符合本文件要求。8.5 复验规则8.5.1原料样品经检验不符合本文件要求的,可另取双倍样品进行复验,复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所检样品复验符合本文件要求,否则判定不符合本文件要求。8.5.2成品样品经初次检验如有部分指标不符合本文件要求的,可以安排复验。8.5.3如果成品样品物理机械性能存在不合格项目,可对复验备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检测,如果复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复验符合本文件要求,否则判定不符合本文件要求:也可在铺装完成后的场地上现场见证挖取样品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如果复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复验符合本文件要求,否则判定不符合本文件要求。8.5.4如果成品样品无机填料含量不合格,可在现场重新取样进行复验,如果合格,判定复验符合本文件要求,否则判定不符合本文件要求。8.5.5如果成品样品有害物质或气味要求存在不合格项目,可在60d内整改完毕后重新在铺装完成后的场地上现场见证挖取样品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如果复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复验符合本文件要求,否则判定不符合本文件要求。8.6场地符合性判定原则所有检验项目,包括复验项目(如有)均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判定该场地符合本文件要求。9维护保养9.1应定期(宜每周)清扫砂、树叶、垃圾等,每季度应整体洗刷一次。9.2 不应携带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进入运动场地,尤其不宜有机溶剂与面层接触。9.3 不应允许任何机动车辆在合成材料面层田径场地上行驶;如有特殊情况,在机动车辆行驶在场地之前,应用保护板加以保护。9.4 各种标志及线应保持清晰、醒目。有褪色时,应重新描画。9.5 场地管理人员应及时检查场地排水设施,如有堵塞要立即疏通,确保场地排水畅通,避免场地内积水。9.6 应及时清除田径场地边缘的杂草,以避免杂草丛生导致面层与基础层的分离;应在使用前及时清除砂石等杂物,以避免砂石等加速面层的磨损和老化。9.7 下雪后应及时使用扫帚或专门工具清除场地积雪,如遇到结冰现象要避免使用坚硬工具清理,以防破坏面层。9.8 田径场面层发生断裂、脱层、起鼓、破损时,应及时修补。9.9 田径场面层有油污时,宜用洗洁剂和酒精、氨水等清洗,不应使用丙酮、汽油或者松节油等溶剂;宜使用软性毛刷等打扫工具,不应使用钢丝刷等进行清洁。9.10 场地翻新,清除面层时,应委托专业机构回收处理废弃场地材料。附录A(资料性)田径场地面层基础构造和施工A,1田径场地面层基础的构造做法见表A.1。表A.1田径场地面层基础构造做法厚度简图DD(580mm680mm)不含面层23!-,-I-I-1T-lT.1D(480mm630mm)不含面层4构造做法附注标引序号说明:1一一合成材料面层(具体厚度依据不同场地要求设计);2一一30mm厚细沥青混凝土,压实度为95%;3一50nun厚中粒石沥青混凝土,压实度为95%;4250mm300mm厚无机料或级配碎石,碎石粒径小于等于40mm,压实度为95%;5250三300Innl厚2:8或3:7灰土(分层夯实,每层约为100mm),压实度为95%;6地基土严寒寒冷地区常用做法标引序号说明:1合成材料面层(具体厚度依据不同场地要求设计);230nun厚细沥青混凝土,压实度为95%;3一50mm厚中粒石沥青混凝土:4150mm250mm厚无机料或级配碎石,碎石粒径小于等于40mm;5250mm300mm厚2:8或3:7灰土(分层夯实,每层约为100mm);6地基土寒冷地区常用做法D(370 mm420 mm)不含面层D320 mm不含面层夏热冬暖、 夏热冬冷地 区常用做法夏热冬暖地 区常用做法表A.1田径场地面层基础构造做法(续)构造做法标引序号说明:1合成材料面层(具体厚度根据不同场地要求设计);2一一30mm厚细沥青混凝土,压实度为95%;3一一40三厚中粒石沥青混凝土:4150mm厚水泥石粉层,水泥含量为8%;5150mm200mmj?级配碎石层,碎石粒径小于等于40mm;6一地基土标引序号说明:1一一合成材料面层(具体厚度依据不同场地要求设计);230mm厚细沥青混凝土,压实度为95%;340mm厚中粒石沥青混凝土;4150mm厚水泥石粉层,水泥含量为8%;5一一100mm厚级配碎石层,碎石粒径小于等于40mm;6-地基土A.2场地基础各层的设计与施工,参见JTGF40、JTG/TF30、JTG/TF20、CJJl和JGJZT280,进行经济、技术、耐久等综合比较后,进行优化设计与施工。A.3场地基础各层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与施工等除满足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JTGB04对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要求,不应使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对环境造成污染。A.4排水沟槽的设计宜考虑不同气候条件地区因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A.5基础表面的平整度和坡度宜符合5.6和5.7要求。A.6场地基础的压实度宜不小于95%。A.7场地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a)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基础层均宜养护28d以上;b)表面不应有车辙、硬结、凸凹、龟裂、开口、松散、泛砂或泛油等,水泥混凝土基础层应原浆压光、清洁干燥,不应撤水泥粉找平。A.8水泥混凝土基础层铺装前应酸洗。附录B(资料性)铺装用固体原料选材B.1要求B.1.1厚度和物理机械性能要求合成材料田径场地面层中半预制复合型面层用底胶卷材(块材)的厚度和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B.1的规定。表B.1半预制复合型面层用底胶卷材(块材)的厚度和物理机械性能项目要求厚度mm>8冲击吸收/%2545垂直变形mm0.52.5拉伸强度/MPa0.5拉断伸长率小240B.1.2有害物质限及气味要求合成材料田径场地面层中固体原料有害物质限量除应满足GB36246的规定外,还应符合表B.2的规定。表B.2固体原料的有害物质限置项目要求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DBP、BBP.DEHP)总和/(gkg)1.0有害物质含量邻苯二甲酸雨类化合物(DNOP、DINP.DIDP)总和/(gkg)1.0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gkg)0.5有害物质释放量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e)/mg(m2h)5.0甲醛/mg(11)2h)0.4笨/mgG112.h)0.1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总和/mg(112h)1.0二编化碳/mg(m2h)4.0气味气味强度/级3”仅聚氨酯类适用此项。”底胶卷材(块材)和面胶层防滑颗粒适用于此项,预制型面层卷材(块材)不适用于此项。8.1.3 高聚物总量要求8.1.3.1 合成材料面层面胶层防滑颗粒高聚物总量应大于或等于20%。8.1.3.2 合成材料面层底胶层填充颗粒高聚物总量应大于或等于15%。8.1.3.3 半预制复合型面层用底胶卷材(块材)中高聚物总量应大于或等于30%。注:以上高聚物总量要求是最低要求,材料性能除与高聚物总量有关外,还与材料材质和生产工艺有关,使用者应重视根据材料材质和生产工艺特点控制合理的高聚物总量值。8.1.4 耐老化性能8.1.4.1 面胶层防滑颗粒和底胶层填充颗粒进行人工气候加速老化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