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YJ_T27—2024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规范.docx

    • 资源ID:1256355       资源大小:122.29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YJ_T27—2024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规范.docx

    ICS 13.200CCS A 90YJ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行业标准YJ/T272024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规范Specificationofemergencycommandcommunicationsupportcapabilityconstruction2024-02-29发布2024-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发布目次前言Ill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缩略语25能力建设要求25.1 能力建设原则25.2 能力建设内容25.3 能力建设体系框架36能力要求分级37通信网络47.1 语音指挥通信网络47.2 视频指挥通信网络57.3 救援现场感知网络57.4 北斗保底指挥网络58技术手段58.1 宽带通信58.2 窄带通信68.3 3物联通信9 保障力量建设79.1 国家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79.2 区域中心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89.3 省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89.4 市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89.5 县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89.6 应急救援队伍自有通信保障力量910 装备建设与储备910.1 装备建设910.2 装备储备911制度机制建设要求911.1 应急预案911.2 管理制度911.3 联动机制911.4 实战演练912能力评估1()12.1 评估内容与指标1012.2 评估方法10附录A(规范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要素11附录B(资料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装备目录15附录C(资料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评估指标18VBIBXV-A刖百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科技和信息化司业务管理、政策法规司统筹管理。本文件由全国应急管理与减灾救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7TC307)技术归口及咨询。本文件起草单位: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国家消防救援局、甘肃省应急管理厅、成都市救援及减灾技术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房玉东、马辉、袁蓉、耿团团、李俊、梁冬冬、梁云杰、韩林、邓新宁、崔斌、尹晶、郭伟、王克云、黄闻、张涛、白新宇。本文件为首次发布。IIl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规范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原则、建设内容与建设体系,规定了通信网络、技术手段、保障力量建设、装备建设与储备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的要求,描述了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评估内容及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应急指挥emergencycommand为处置灾害事故所进行的组织、指导、统筹协调活动。3.2通信保障communicationsupport为满足应急指挥活动需求,在通信联络方面组织实施的保障活动。注:通信联络包含建立通信链路、搭建通信枢纽、传输数据信息、开展通信值守等内容。3.3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emergencycommandcommunicationsupportCapability处置灾害事故的过程中,通过人员保障、技术保障、装备保障和机制保障四方面的共同作用,为灾害事故救援现场情报获取、数据传输、指挥调度等业务提供高效可靠通信保障的能力。3.4指挥中心commandcenter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指挥部。注:指挥中心是应急嘏的指挥平台、信息中枢、协调机构。3.5现场指挥部on-sitecommandcenter根据灾害事故救援需要,用于保障灾害事故救援指挥调度,临时开设于灾害事故救援现场的指挥场所。注:现场指挥部主要依才斯在地IX:应急管理部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3.6空中骨干节点airbackbonenode依托大型长航时无人机搭载宽带自组网、窄带数字集群、卫星等通信载荷构建的空中中继节点。3.7地面骨干节点groundbackbonenode基于大中型通信指挥车建设,融合集成宽带自组网基站、窄带数字集群基站、卫星通信装备、微波散射设备、无人机、边缘云(车我服务器)等硬件设备以及相关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地面通信节点。3.8前突侦察forwardreconnaissance灾害发生以后,由指定侦察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目标位置,对灾情进行侦视探查,并将灾害信息回传至约定指挥机构的活动。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TPC:自动发射功率控制(AUtomatiCTransmitPoWerControl)B-TrunC:宽带集群通信(BroadbandTrunkingCommunication)DNN:域网络名(DomainNetworkName)1.oRa:远距离无线电(LongRangeRadio)1.TE: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NB-IoT:窄带物联网(NaITOWBandInternetofThings)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ded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PDT:警用数字集群系统(POliCeDigitalTrunking)PoC:公网集群对讲(PUSh-Io-TalkoverCellular)QoS:服务质量(QUaHtyofService)TDMA:时分多址(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5能力建设要求5.1 能力建设原则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宜着眼满足灾害事故救援需求,围绕指挥协同、现场处置、情报获取以及社会面指挥四方面,开展应急指挥通信力量建设、装备建设与制度建设,构建宽窄融合、公专结合、韧性抗毁的空天地一体化应急指挥通信体系。保障力量建设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自主建设、联合建设、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5.2 能力建设内容5.2.1 指挥协同通信保障能力通过应急战术互联网、多队伍协同通信、公专网络融合等保障手段,结合人装互派、联合演练等工作机制,实现应急救援过程中本级指挥部与其他各级指挥部、各指挥部成员单位以及归属本级指挥部调度的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等救援力量之间语音、视频、数据的互联互通。注:应急战术互联网是综合运用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新技术所构建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采用骨干网和战术子网相结合的两层网络架构,支撑现场救援各级指挥部和救援队伍的通信。5.2.2现场处置通信保障能力通过现场网络规划与构建、频率管控、公专网络融合等保障手段,实现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单兵通信、队内通信、小区域多队伍协同通信以及现场无人智能装备控制的高效有序。5.2.3情报获取通信保障能力通过前突侦察、感知网络构建、外部信息调取等保障手段,克服大灾巨灾、“断路断网I断电”等极端条件下的不利通信因素,实现灾害事故救援现场灾情信息、救援装备工况信息、人员生命体征、位置信息、救援现场环境信息等情报的获取与回传,支撑各级指挥部开展情报处理和辅助决策。5.2.4社会面指挥通信保障能力与阻信运营商等相关单位建立协调联动机制,通过天通、北斗、公用网络等通信手段,形成针对灾情速报员、社会救援队伍等社会面应急救援力量的指挥联络能力。5.3能力建设体系框架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体系包含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要求、能力要求分级、通信网络、技术手段、保障力量建设、装备建设与储备、制度机制建设、能力评估等内容。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体系框架见图1。能力建设要求疗指挥协同通信保障能力现场处置通俏保障能力情报兼取通信保障能力通信保障能力能力评估能力要求分皴国家级市级评估原通信网络语音指挥通信网络: 、 视点指挥通信网缥3 -,T -救援现场感知网/北丹保底审挥网络技术手段窄带集胖鼠佶-窄溯自组,高通盘宽带星天通卫星j信|北斗三号东挥通.Il KU大波奈卫星指挥中心通信保障力企制度机制设l应急预案现场指挥部通俶保障力迨救援现场领导遂行通信保障力量装备乏设与储备评估内容与指标宽带自组崎5,切片专牌应急短波通信物联通信LTE专网微波散射通信微波宽带专网前突侦察通信保障力量教学培训保障力后联制:Si制估方法图1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体系框架图6能力要求分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按照国家、区域中心、省、市、县五个层级进行建设,重点保障通信需求如下:a) 国家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负责统筹协调全国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和应急通信资源,重点保障国家应急指挥总部、国家现场指挥部、领导遂行指挥调度通信需求;b) 区域中心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重点保障跨区域救援场景下现场指挥部搭建、通信骨干节点构建、灾害事故救援现场感知网络构建等指挥调度通信需求;c) 省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重点保障本级指挥中心、现场指挥部、领导遂行指挥调度通信需求:d) 市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重点保障本级指挥中心、现场指挥部指挥调度通信需求;e) 县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重点保障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通信需求:f) 各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要素见表1,具体能力要素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1各级应急指挥通值保障能力要素表能力目标能力要素国家级区域中心省级市级县级指挥协同横向协同联络纵向指挥调度指挥部保障7现场处置现场通信规划现场通信保障通信资源协调空中骨干节点保障骨干节点保障J队内指挥通信单兵通信装备调派装备战时运维实训测试情报获取前突侦察前突侦察情报获取横向协同单位信息获取大范围灾情侦察灾情侦察现场感知数据汇聚社会面指挥社会面广播宣传7关键地区公网指挥通信恢复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指挥调度有线专网铺设注:“J”表示应具备的能力要素。7通信网络7.1 语音指挥通信网络利用窄带集群、窄带自组网、天通卫星、短波通信等传输技术手段,构建语音指挥通信网络,满足应急救援指挥调度业务需求。7.2 视频指挥通信网络利用宽带自组网、LTE、卫星、微波、5G切片等传输技术手段,构建视频指挥通信网络,满足应急救援视频会商、现场视频回传以及指挥调度等业务需求。7.3 救援现场感知网络利用LORa、北斗、天通、NB-IoT.RFlD等传输技术手段,由具备传输功能的分布式设备或模块构建,实现对现场救援态势的实时感知和数据上传。7.4 北斗保底指挥网给依托北斗三号短报文服务,构建应急管理领域北斗指挥通信体系,实现极端环境下应急指挥保底通信。8技术手段8.1 宽带通信8.1.1 宽带自组网宽带自组网具有结构简单、即开即用、自动组网、较强网络自组织和自愈合能力等技术特点,主要用于构建宽带传输链路、队伍间通信、通信节点延伸等通信场景。其应具备以下能力:a)在装备配备全向天线与通视场景下,基站间单跳传输距离不小于100km,且数据传输速率不低于30Mbps,同时设备整机发射功率不大于10W;b)采用OFDM、TDMAsATPCs同发同收抗干扰等自组网技术构建无线通信系统;c)支持多种频段;d)支持星状、链状、网状和混合组网等组网方式;e)支持手持、背负、车载、机载等多种终端形态;f)支持异厂商宽带自组网互联互通。1.TE专网1.TE专网具有大并发接入、高速率传输、支持多媒体业务等技术特点,主要用于保障现场指挥部、灾害事故救援现场等热点区域宽带网络信号覆盖,可支持集群多媒体业务和分组数据传输业务,满足现场音视频通话、指挥调度等通信需求。其应具备以下能力:a)采用CCSA或B-TnInC组织制定的LTE技术标准,依托微波频段电磁波构建宽带无线通信集群专网:b)支持数据传输速率下行峰值不低于100Mbps上行不低于50Mbps;c)具备低时延、广域覆盖、高速移动性强等能力;d)支持北斗等定位及授时服务系统;e)具备灵活机动组网能力,支持分布式组网,土下级组网等多种形式组网。8.1.2 微波宽带专网微波宽带专网利用微波定向传输技术构建专用宽带链路,具有灵活组网、大带宽、低时延等技术特点,主要用于灾害事故救援过程中高速大带宽数据传输,可支持分组数据业务、多媒体视频流业务、语音等业务传输。其应具备以下能力:a)支持数据传输速率不低于200Mbps,单跳传输距离不低于5km;b) 支持多跳级联传输,级联后同等信号条件带宽不下降,无额外引入时延;c)支持快速对准能力。2.1.4 5G切片专网5G切片专网利用运营商5G软切片技术,具有公共无线网络安全访问专网的技术特点,主要用于公专融合应急指挥窄带无线通信网构建、城市救援现场音视频回传等通信场景。其应具备以下能力:a)采用QoS调度优先级保障十基于DNN的软切片技术;b)支持保障语音、视频等富媒体信息的回传;c)支持物联数据、移动单兵、宽窄融合等业务扩展的需求。2.1.5 微波散射通信微波散射通信利用对流层对电磁波产生的散射作用进行的超视距通信,具有抗毁能力、自主通信能力等技术特点,主要用于构建特殊情况下远距离点对点通信链路。其应具备以下能力:a)支持最远90km点对点超视距通信;b)支持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不低于4Mbps;c) 支持IP透明传输。8.1.6 高通宽带卫星通信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利用多波束宽带卫星进行通信,主要用于构建灾害事故救援现场、现场指挥部与后方指挥中心之间远距离宽带卫星通信,满足现场高速率数据传输需求。其应具备以下能力:a) 单站数据传输速率上行不低于6Mbps、下行不低于40Mbps;b) 支持覆盖区域内终端随遇接入:c) 支持应急指挥信息网与公共互联网通信业务;d)支持便携式、车载、机载等多种终端形态。8.1.7 KU大波束卫星通信KU大波束卫星通信利用传统KU卫星进行通信,主要用于构建灾害事故救援现场、现场指挥部与后方指挥中心之间远距离卫星通信,满足现场单路视频采集、370MHz集群移动站等通信传输需求。其应具备以下能力:a) 依托KU大波束卫星,构建点对点的专用通信链路;b) 支持广域覆盖,覆盖区域内终端随遇接入;c)支持便携式、车载、机载等多种终端形态。8. 2常带通信9. 2.1窗带集群通侑窄带集群通信利用370MHz应急专用频率,构建应急指挥窄带语音通信网络,主要用于保障灾害事故救援过程中的指挥调度。其应具备以下能力:a)支持PDT数字集群技术,采用4FSK(四电平频移键控)射频调制方法;b)支持频率范围为372MHZ376MHz、382MHZ386MHz;c)支持同频同播组网技术;d)支持直通、中转、集群等模式;e)支持通过IP技术和网络交换技术与公网PoC系统实现公专融合通信的能力。8. 2.2家带自组网窄带自组网具有结构简单、即开即用、自动组网、有较强网络自组织和自愈合能力等技术特点,主要用于构建语音传输链路、队伍间通信、通信节点延伸等通信场景,网络建设应符合PDT标准规范。其应具备以下能力:a)支持至少4个节点设备实现链状、网状、星状或混合类型的无线自动组网;b)支持语音、数据等业务功能;c)支持PDT/DMR制式手持终端、车载终端接入;d)支持370MHz应急专用频段;e)支持背负、车载、机载、固定部署等多种终端形态。8. 2.3应急短波通信应急短波通信利用电离层对电磁波产生的反射作用进行的远距离通信,具有抗毁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的优势,主要用于点对点窄带通信,是一种可选技术手段。其应具备以下能力:a)支持3MHZ30MHZ的频率范围;b)支持自适应实时选频技术:c)支持抗干扰技术。8.2.4 天通卫星通信天通卫星通信主要用于为应急救援快速提供移动语音、短信、短数据等服务。其应具备以下能力:a)支持卫星移动语音、短信、数据通信等业务;b)支持手持、热点、车载等多种终端形态。8.2.5 北斗三号指挥通信北斗三号指挥通信利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进行极端条件下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授时、短报文通信等业务,主要用于应急通信、指挥救援、灾情速报、位置监控、监测预警等应急业务,是应急指挥通信的保底手段。其应具备以下能力:a)支持采用北斗短报文技术实现信息传输;b)具备全天候、全域覆盖、高可靠性等能力;c)支持手持、单兵穿戴、车载、机载、船载等多种终端形态。8.3物联通信物联通信主要用于灾害事故救援现场构建装备物联感知网络。其应具备以下能力:a)利用LORa、NB-IoT>ZigBee、蓝牙等技术实现装置互联的无线自组网通信;b)具备低功耗、低成本、部署灵活等能力;c)支持人员生命体征、现场环境要素、大型装备工况信息等物联数据传输能力。9保障力建设9.1国家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国家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应包括部指挥中心通信力量、现场指挥部通信力量和领导遂行保障通信力量,主要承担以下任务:a)部指挥中心通信力量,负责应急管理部指挥中心与各级前后方指挥机构和灾害事故救援现场的通信建立、通信资源协调、信息化支撑等任务;b)现场指挥部通信力量,负责国家现场指挥部与各级前后方指挥机构和灾害事故救援现场的通信规划、通信建立、通信资源协调、信息化支撑等任务;c) 领导遂行保障通信力量,负责为国家及应急管理部领导提供赴灾区途中及救援现场的应急指挥通信保障服务。9.2区域中心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区域中心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应包括区域中心指挥中心通信力量、现场指挥部通信力量、救援现场通信力量、领导遂行保障通信力量和教学培训力量,主要承担以下任务:a)区域中心指挥中心通信力量,负责区域中心指挥中心与各级前后方指挥机构和灾害事故救援现场的通信建立、信息化支撑等任务;b)现场指挥部通信力量,负责现场指挥部与各级前后方指挥机构、灾害事故救援现场的通信规划、通信建立、通信资源协调、信息化支撑等任务:c)救援现场通信力量,负责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通信建立;d) 领导遂行保障通信力量,负责为国家及应急管理部领导提供途中通信和指挥调度保障服务;e)教学培训力量,负责指挥通信相关教学培训、测试演练。9.3 省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省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应包括省指挥中心通信力量、现场指挥部通信力量、救援现场通信力量和领导遂行保障通信力量,主要承担以下任务:a)省指挥中心通信力量,负责省级指挥中心与各级前后方指挥机构和灾害事故救援现场的通信建立、通信资源协调、信息化支撑等任务;b)现场指挥部通信力量,负责现场指挥部与各级前后方指挥机构、灾害事故救援现场的通信规戈通信建立、通信资源协调、信息化支撑等任务;c)救援现场通信力量,负责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通信建立;d)领导遂行保障通信力量,负责为省级领导提供赴灾区途中及救援现场的应急指挥通信保障服务。9.4 市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市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应包括市指挥中心通信力量、现场指挥部通信力量、救援现场通信力量和前突侦察力量,主要承担以下任务:a)市指挥中心通信力量,负责市级指挥中心与省级指挥中心、现场指挥部、灾害事故救援现场的通信建立、通信资源协调等工作任务;b)现场指挥部通信力量,负责现场指挥部与各级前后方指挥机构、灾害事故救援现场的通信建立、通信资源协调、信息化支撑等任务;c)救援现场通信力量,负责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通信建立;d)前突侦察力量,灾害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赴灾区开展灾情侦察和情报回传。9.5 县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县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应包括救援现场通信力量和前突侦察力量,主要承担以下任务:a)救援现场通信力量,负责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通信建立;b)前突侦察力量,灾害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赴灾区开展灾情侦察和情报回传。9.6 应急救援队伍自有通信保障力=应急救援队伍自有通信保障力量主要负责救援队伍途中通信和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通信建立.10装备建设与储备10.1 装备建设装备建设应以能力建设为目标,在现有装备基础上,合理配备应急指挥通信装备。附录B给出了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装备目录。10.2 装备储备应急指挥通信装备储备应同时考虑大灾巨灾情况下跨区域支援、多队伍协同需求,利用自有装备储备、厂商联动等多种形式,对集群对讲、自组网、北斗等关键通信装备进行装备储备。11制度机制建设要求11.1 应急预案根据本级专项应急预案,编制相应的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应急预案,明确人员组成、岗位职责、装备配置、工作流程、部署时限等内容,并与相关应急预案衔接。灾害事故发生后,根据应急预案,针对通信保障工作灵活制定通信保障方案。11.2 管理制度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以下内容:a) b) c) d) e) 0 g) h) i) j) k)1)岗位责任制度;人员与装备调度管理制度;装备操作及维护规范;应急值守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应急响应制度;检查考核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安全与保密制度;救援现场通信保障工作规范;现场指挥部保障工作规范;指挥中心保障工作规范。11.3 联动机制联动机制包括信息共享机制、会商研判机制、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前后方指挥联动机制等。依托联动机制形成应急救援合力,提高应急指挥和综合救援能力与效率。11.4 实战演练建立应急通信保障实战演练制度,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应急救援中应急通信保障预案的组织实施,提升各级应急指挥保障力量与队伍间协同通信能力。12能力评估12.1 评估内容与指标能力评估分为国家级、区域中心、省级、市级、县级五个级别。能力评估应按照附录A的要求开展,评估指标要求可参照附录C。12.2 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包括资料审查、日常考核和现场核验等。IO附录A寂范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要素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要素应符合表A.1的规定。*A.1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要素力量级别能力目标能力要素能力要求国家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指挥协同通信保障能力横向协同联络能力与抗震救灾、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议事协调机构成员单位建立必要的通信链路,实现音视频互联互通和信息汇聚纵向指挥调度能力建立国家应急指挥总部、国家现场指挥部与区域中心、省、市、县等各级指挥中心以及各现场指挥部(含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现场指挥部)之间的通信链路,实现音视频互联互通和多源数据融合汇聚指挥部保障能力保障国家应急指挥总部、国家现场指挥部指挥调度、会商研判;统筹指导指挥通信体系构建:开展通信值守联络、信息化系统保障等工作;调度相关保障力量做好领导遂行保障等工作N场处置通,保障、力现场通信规划能力统筹指导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应急指挥通信体系构建;开展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通信仿真推演、频率规划、干扰协调、无人智能装备用频管理等任务空中骨干节点保障能力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大型长航时无人机空中应急通信平台航线和任务区域规划、空域申请及全时指挥调度:组织构建任务现场空地应急通信网络,优化空地通信链路:组织执行灾情侦察、应急通信保障任务通信资源协调能力组织开展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频率资源、卫星资源、通信装备等通信资源协调工作实训测试能力根据体化指挥原则,开展救援队伍通信保障力量培训、新型装备实战化测试等工作情报获取通信保障能力前突侦察情报获取能力能够调度联络前突侦察队伍、灾害信息员、志愿消防速报员,第一时间掌握灾害事故救援现场情况横向协同单位信息获取能力通过信息化系统或联络机制,完成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交通运输、水利等相关部门灾害信息获取汇聚大范围灾情侦察能力具备大范围现场灾情侦察、路况侦察、大范围生命搜索、灾区三维建模等能力现场感知数据汇聚能力具备救援人员位置、生命体征、现场环境、灾情态势等多维度感知数据获取汇聚能力社会面指挥通信保障能力社会面广播宣传能力与电信运营商建立沟通联络协调机制,利用应急广播、电视、短信等途径开展灾害预警、宣传引导等工作支持关键地区公网指挥通信恢复与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建立沟通联络协调机制,及时恢复关键地区公网指挥通信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指挥调度能力通过多种通信手段,联络调度社会救援队伍、应急志愿者等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力量级别能力目标能力要素能力要求区域中心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指挥协同通信保障能力横向协同联络能力建立与本区域相关省份军队、民航、铁路等相关单位必要的通信链路,实现音视频互联互通纵向咿输建立区域中心与国家、省、市、县等各级指挥中心以及各现场指挥部(含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现场指挥部)之间的通信链路,实现音视频互联互通和多源数据融合汇聚指挥部保障能力保障区域中心后方指挥中心及现场指挥部指挥调度、会商研判:统筹指导指挥通信体系构建:开展通信值守联络、信息化系统保障等工作;调度相关保障力量做好领导遂行保障等工作现场处置通信保障能力现场通信规划能力统筹指导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应急指挥通信体系构建;开展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通信仿真推演、频率规划、干扰协调、无人智能装备用频管理任务骨干节点保障能力根据任务需求进行空中骨干节点航线和任务区域规划、空域申请及指挥调度:调派地面骨干节点:组织构建救援现场空地应急通信网络,优化空地通信链路;组织执行灾情侦察、应急通信保障任务队内指挥通信能力利用集群通信、自组网、LTE专网等技术手段,实现队伍内部高效快捷的指挥通信保障单兵通信保障能力利用集群通信、自组网、卫星、室内定位、物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救援人员复杂场景下音视频通信以及位置、生命体征等信息回传装备调派能为调派集群对讲、卫星电话等区域中心储备的通信装备,配发给跨区域增援救援力量,支撑统一指挥协同实训测试能力根据体化指挥原则,开展救援队伍通信保障力量培训、新型装备实战化测试等工作通信装备战时运维具备应急救援过程中硬件与软件调试测试、备品备件支援、后方网络调试等战时运维能力情报获取通信保障能力灾情侦察能力具备现场灾情侦察、路况侦察、生命搜索、灾区三维建模等能力现场感知数据汇聚能力具备救援人员位置、生命体征、现场环境、灾情态势等多维度感知数据获取汇聚能力省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指挥协同通信保障能力横向协同联络能力建立与属地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交通运输、水利、军队等相关单位之间必要的通信链路,实现音视频互联互通和信息汇聚纵向指挥调度能力建立省后方指挥中心、省现场指挥部与国家、区域中心、市、县等各级指挥中心以及各现场指挥部(含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现场指挥部)之间的通信链路,实现音视频互联互通和多源数据融合汇聚指挥部保障能力保障省后方指挥中心、省现场指挥部指挥调度、会商研判;统筹指导指挥通信体系构建:开展通信值守联络、信息化系统保障等工作;调度相关保障力量做好领导遂行保障等工作:组织协调电信运营商、电力公司等相关单位完成指挥部通信和电力保障任务表A.1(续)力量级别能力目标能力要素能力饕求省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现场处置通信保障能力现场通信规划能力统筹指导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应急指挥通信体系构建;开展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通信仿真推演、频率规划、干扰协调、无人智能装备用频管理任务通信资源协调能力组织开展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频率资源、卫星资源等通信资源协调工作骨干节,岁嘉必根据任务需求进行空中骨干节点航线和任务区域规划、空域巾请及指挥调度,结合区域中心与运营商通信保障基础,构建4h空中应急通信保障圈;调派地面骨干节点,组织构建救援现场地面应急通信网络,优化空地通信链路;组织执行灾情侦察、应急通信保障任务队内指挥通信能力利用集群通信、自组网、LTE专网等技术手段,实现救援队伍内部高效快捷的指挥通信保障单兵通信保障能力利用集群通信、自组网、卫星、室内定位、物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救援人员复杂场景下音视频通信以及位置、生命体征等信息回传装备调派能力调派集群对讲、卫星电话等各类储备装备,配发给有关救援力量,支撑统一指挥协同情报获取通信保障能力前突侦察情报获取能力能够调度联络前突侦察队伍、灾害信息员、志愿消防速报员,第一时间掌握灾害事故救援现场情况,为指挥决策提供支撑横向协同单位信息获取能力通过信息化系统或联络机制,完成属地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交通运输、水利、军队等相关单位灾害信息获取汇聚灾情侦察能力具备现场灾情侦察、路况侦察、生命搜索、灾区三维建模等能力现场感知数据获取能力具备救援人员位置、生命体征、现场环境、灾情态势等多维度感知数据获取汇聚能力社会面指挥通信保障能力社会面广播宣传能力与电信运营商建立沟通联络协调机制,利用应急广播、电视、短信等途径开展灾害预警、宣传引导等工作支持关键地区公网指挥通信恢复与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建立沟通联络协调机制,及时恢复关键地区公网指挥通信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指挥调度能力通过多种通信手段,联络调度社会救援队伍、应急志愿者等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有线专网铺设能力与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建立沟通联络协调机制,高效铺设应急指挥信息网、消防指挥调度网等有线专网市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指挥协同通信保障能力横向协同联络能力建立与属地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交通运输、水利、军队等相关单位之间的通信链路,实现音视频互联互通和信息汇聚纵向指挥调度能力建立市后方指挥中心、市现场指挥部与本省、所辖县指挥中心以及各现场指挥部(含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现场指挥部)之间的通信链路,实现音视频互联互通和多源数据融合汇聚指挥部保障能力保障市后方指挥中心、市现场指挥部指挥调度、会商研判;开展通信值守联络、信息化系统保障等工作;组织协调电信运营商、电力公司等相关单位完成指挥部通信和电力保障任务力量级别能力目标能力要素能力要求市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现场处置通信保障能力现场通信保障能力开展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通信节点搭建、频率规划、干扰协调等任务骨干节点保障能力根据任务需求进行空中骨干节点航线和任务区域规划、空域申请及指挥调度:调派地面骨干节点:组织构建救援现场地面应急通信网络,优化空地通信链路:组织执行灾情侦察、应急通信保障任务队内指挥通信能力利用集群通信、自组网、LTE专网等技术手段,实现救援队伍内部高效快捷的指挥通信保障单兵通信保障能力利用集群通信、自组网等技术手段,实现救援人员音视频通信以及位置、生命体征等信息回传情报获取通信保障能力前突侦察能力指挥调度前突侦察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灾害核心区域,开展灾情侦察前突侦察情报获取能力能够调度前突侦察队伍、联络灾害信息员、志愿消防速报员,第一时间掌握灾害事故救援现场情况现场感知数据获取能力具备救援人员位置、生命体征、现场环境、灾情态势等多维度感知数据获取汇聚能力社会面指挥通信保障能力社会面广播宣传能力与电信运营商建立沟通联络协调机制,利用应急广播、电视、短信等途径开展灾害预警、宣传引导等工作支持关键地区公网指挥通信恢复与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建立沟通联络协调机制,及时恢复关键地区公网指挥通信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指挥调度能力通过多种通信手段,联络调度社会救援队伍、应急志愿者等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有线专网铺设能力与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建立沟通联络协调机制,高效铺设应急指挥信息网、消防指挥调度网等有线专网县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力量指挥协同通信保障能力横向协同联络能力建立与参与救援相关单位之间必要的通信链路,实现音视频互联互通纵向指挥调度能力建立与所属市指挥中心以及救援队伍之间的通信链路,实现音视频互联互通现场处置通信保障能力队内指挥通信能力利用集群通信、自组网等技术手段,实现救援队伍内部高效快捷的指挥通信保障单兵通信保障能力利用集群通信、自组网等技术手段,实现救援人员熨杂场景下音视频通信保障能力情报获取通信保障能力前突侦察能力指挥调度前突侦察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灾害核心区域,开展灾情侦察前突侦察情报获取能力能够调度联络前突侦察队伍、灾害信息员、志愿消防速报员,第一时间常握灾害事故救援现场情况社会面指挥通信保障能力社会面广播宣传能力与电信运营商建立沟通联络协调机制,利用应急广播、电视、短信等途径开展灾害预警、宣传引导等工作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指挥调度能力通过多种通信手段,联络调度社会救援队伍、应急志愿者等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县级以下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可根据实际建设应急通信保障能力M附录B(资料性)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装备目录表B.1给出了应急指挥通信保隙装备目录。表B.1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装备目录序号分类门类名称功能用途1信息、采集现场音视频采集单兵图传通过单兵背负移动,在应急救援现场完成音视频信息采集工作,并依托公网或现场指挥专网实现信息回传2高清摄像机采集应急救援现场音视频信息,与单兵图传、卫星便携站、微波宽带专网设备等装备配套使用3音视频布控球采集应急救援现场无人值守情况下固定点位的音视频信息,并通过公网4G/5G、有线网、Wi-Fi.卫星通信等手段实现信息回传4智能头盔保障救援人员以第一视角采集数据,掌握现场实时情况5现场感知信息聚集便携气象站采集应急救援现场气象信息。可用于构建灾害事故救援现场物联感知网6车载物联终端采集车辆位置信息、工况信息等物联信息。可用于构建应急救援现场物联感知网7可燃气体探测器采集灾害事故救援现场氧气、可燃气体(一氧化碳、二硫化碳、

    注意事项

    本文(YJ_T27—2024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