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赏析》教案第19课现代建筑艺术经典作品.docx
-
资源ID:1256754
资源大小:29.3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建筑艺术赏析》教案第19课现代建筑艺术经典作品.docx
课即现代建筑艺术经典作品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现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内涵(2)掌握现代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素质目标:培养欣赏现代建筑艺术经典作品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增强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现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内涵教学难点:现代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文旌课堂APP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min)一问题导入(5min)一建筑欣赏(一)(23min)一课堂讨论(15min)第2节课:建筑欣赏(二)(25min)一课堂讨论(15min)一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min)【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问题导入(5min)【教师】提出问题:你所见过的现代建筑中,哪个建筑给你的印象最深?其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主动回答问题通过问题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筑欣赏(一)(20min)【教师】组织学生欣常经典作品代表作品一:包豪斯校舍*【教师】利用多媒体扫码播放视频“包豪斯校舍”,并进行介绍包豪斯校舍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创办的一所建筑工艺学校的名字。1926年,在德国魏玛市建成的包豪斯校舍是校长格罗皮乌斯的设计作品,也是包豪斯学派的代表作。设计者从功能出发来布置建筑之间的关系,同时综合解决建筑艺术问题。它的设计程序完全不同于复古主义的先预定一个传统的、一般总是对称的形象,再填塞各种用途的房间,因而被称为“由内而外"和"功能决定形式”的设计方法。*【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明洁、朴素的抹灰墙”和“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并进行介绍包豪斯在功能处理上有分有合,关系明确,方便而实用。它充分利用了混凝土、通过作品欣赏,让学生了解现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提高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水平玻璃等新材料和框架结构等提供的全新的建造可能性,采用简洁的平顶、大片的抹灰墙和玻璃窗,细致地设计了条窗、雨罩、挑台和窗格的比例,完全打破了古典主义的建筑设计传统,使建筑显现出清新、明洁、朴素的现代风格。代表作品二:巴黎萨伏伊别暨1930年建成的萨伏伊别墅位于巴黎近郊普瓦西,它由勒柯布西耶设计,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教师】多媒体分别展示图片“屋顶花园",并进行介绍它充分体现了"新建筑五点”的要求: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及长条形窗。÷【教师】多媒体分别展示图片“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井进行介绍别墅采用开放式空间设计,平面和空间布局自由,空间相互穿插,内外彼此贯通,充分体现了柯布西耳牌出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的观念。建筑内部空间复杂,使整座建筑如同一个内部精巧的镂空几何体,又好像一架复杂的机器。【教师】多媒体分别展示图片“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和"折形坡道”行介绍柯布西5B还在设计中使用了动态的、非传统的空间处理手法,用螺旋形的楼梯和折形的坡道来组织空间;在传统空间的三维度上增添了人在其中连续位移而产生的时间因素(第四维度),使建筑空间更加自由并富有变化。(具体内容详见教材)÷【知识链接】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点“(详见教材)代表作品三:流水别墅÷【教师】利用多媒体扫码播放视频“流水别墅”,井进行介绍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建于1936年,位于美国匹兹堡市的郊区,是现代酬的烈乍之一。*【教师】多媒体分别展示图片“向外延伸的挑台“,并进行介绍别墅架在一处小瀑布上,周围有山石林木环绕,环境极其优美.别墅共三层,建筑面积约380m2,阳台和平台占据了近一半的面积,给主人提供了尽可能接近自然的机会。底层是一个左右伸展的大挑台,二层则是前后伸展的大挑台,后部高高竖立着几片粗石墙,把这些水平方向的挑台统束起来。*【教师】多媒体分别展示图片“起居室室内原石”,井进行介绍别墅内部空间流动多变,往往在室内某侧力求开敞,通过大片的落地窗将自然光引入室内。起居室的地面有意露出原石,石上水流中刷的纹路给人以身处室外的错觉。.(具体内容详见教材)【知识链接】流水别蟹一对环境和材料的回应(详见教材)代表作品四:马赛公寓马赛公寓建于1946年,是柯布西耶的著名作品,也是最早的粗野主义作品之O被设计者称为“居住单元盒子”的马赛公寓,长165m、宽24m、高56m,这按当时的尺度标准来看,该建筑的体型是巨大的。马赛公寓共17层,其中第16层和第917层是居住层,共有23种不同大小的户型。【教师】多媒体分别展示图片“屋顶小游泳池”,并进行介绍马赛公寓结合了柯布西耶的多种现代建筑思想,代表了他对住宅和公共居住问题研究的最高水平。在马赛公寓内部,柯布西耶进行了创造性的尝试:平面布置采用跃层式,住宅各户均设置了小楼梯,而且客厅贯通两层,空间较高。公寓的第7、8层为商店和服务设施用房,在第17层和屋顶上设有幼儿园和托儿所。另外,在屋顶上还设有儿童游戏场、小游泳池(见图6-44)及供成人用的健身房和电影厅等。这样,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设施基本都能得到满足,整个公寓宛若一座小城。(其他内容详见教材)【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社交空间”和“色彩鲜艳的走廊”,井进行介绍马赛公寓的空间设计注重个人私密性却不封闭,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每一个公寓单元都是隔音的;大块玻璃窗提供了开阔的视野,使公寓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紧密交融,而且健全的公共设施很好地满足了人与人的社交需求。阳台和走廊涂以不同鲜艳的色彩,营造出充满活力的氛围。(其他内容详见教材)代表作品五: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室内外贯通的空间”,并进行介绍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中的德国馆是密斯凡德罗于1929年设计的杰作。全馆占地1250m2,坐落在一个大石基座上,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和几道围墙组成。主厅平面呈矩形,厅内设有玻璃和大理石隔断,纵横交错,隔而不断,一端的外墙延伸到屋面以外,围成一个长条形水池,形成既分隔又联系、内外贯穿的空间.÷【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流通的空间序列”,并迸行介绍建筑形体简单,不加装饰。主厅中有8根细细的十字形钢柱支撑着屋顶面板,简单光洁的大理石和玻璃薄片构成的墙板,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简单又复杂的流通的空间序列。÷【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俯瞰图“,并迸行介绍德国馆被誉为“可以凭此同历史上的伟大时代进行较量”的现代经典建筑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的六面封闭的空间组合,创造出一个建筑史上全新的“流通空间"概念。所有空间都界限模翻、相互穿插并渗透到室外。分割空间的元素都独立于建筑结构之外,墙体的布置似乎是随意的,但总是能出现在最恰当的地方。它的平面就像一幅蒙德里安式的绘画,但密斯却把绘画的二维平面完美地拓展到三维空间来。÷【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光洁的大理石和精美的柱子”,并进行介绍各种建筑构件绝对简洁,没有繁杂的过渡和装饰,直接撞接。加之钢、玻璃、大理石等材料本身就细致精美,这种处理方式充分显示了材料和结构的本色美,也体现了密斯"少就是多”的艺术原则。代表作品六:珊娜特赛罗城镇中心市政厅÷【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主入口"和"自由式大阶梯”,井进行介绍珊娜特赛罗城镇中心市政厅建于1952年,是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的代表作。建筑群全部采用简单的几何形式,建筑平面为“方套方":方形总平面、方形内院,内院东面是方形的会议室.方形平面分为四个部分,都是两层,环绕方形内院布局。其形式和空间布局灵活.主入口在东南角,入口处覆盖花架,显得生机勃勃。西面是自由式大阶梯,上面铺满草地,通过层层阶梯把路人引入内庭。【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木质高窗和倾泻而入的阳光”和”墙体掩映在葱葱郁郁的绿色环境之中”,井进行介绍会议室位于地势最高处,极为显眼,突出表现了它在这座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光线从双层木质高窗泻进室内,使室内空间生动活泼。顶部木构架既是结构构件,也是重要的室内装饰。整个室内(包括设备、家具、灯光)都由阿尔托精心设计。建筑设计结合了市政厅周边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地形,并运用了当地传统材料.室外和室内的主要材料是裸露的红砖。红色粗糙的墙体掩映在葱葱郁郁的绿色环境中,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形成强烈对比,又密切融合。(其他内容详见教材)【学生】聆听、思考、欣宾课堂讨论(15min)【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上述建筑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学生】聆听、观看、思考、讨论、派代表发表意见【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现代建筑艺术的理解第二节课建筑欣赏(二)(25min)【教师】组织学生欣赏代莉乍品代表作品七:朗香教堂)【教师】利用多媒体扫码播放视频“朗香教堂"并展示图片“朗香教堂”,并进价绍1953年建造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浮日山区的朗香教堂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里程碑式作品.这座乡村小教堂形象奇特,墙和屋顶都是弯曲的,构成了一个极富塑性感的外观,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缝隙与大大小小的窗洞”和“斑驳的光影“,并进行介绍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屋顶向上翻卷,看上去像船底,屋顶东南高西北低,在东南转角显示出挺拔奔腾的气势。这个坡度很大的屋顶还有收集雨水的功能,雨水通过西北出水口和泄水萱注入地面水池。通过作品欣赏,让学生了解现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提高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水平独特的造型、鲜明的色彩、斑驳的光影都使这座教堂蕴含着勃发的生命力,凝聚着悠远的诗意和丰富的隐喻,让人沉思冥想。(其他内容详见教材)代表作品八:新德里美国驻印度大使馆*【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连续的韵律”,井进行介绍1955年建成的新德里美国驻印度大使馆是美国建筑师爱德华斯通的设计作品。大使馆主楼共两层,平面判以于古希腊神庙,是一个修长的长方形,规犍矩,围廊以短边为正面,七开间,均齐对称,建在一座大平台上,给人一种均衡感和稳定感。细细的金属柱子加工得很精美,支持着挑檐很大的平顶。柱廊里有两重外墙,外重用预制白色陶土块砌成花格,节点处饰以金灿灿的圆钉,整个建筑立面对称均衡,精美的廊柱和白色的花格形成连续的韵律。主楼外部颜色以白色为主,点缀着金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使楼显得非常高贵端庄。柱间树的深绿色与主楼的白色形成鲜明对比。可以看出,古希腊的经典美学在这里有着明显的体现。大使馆沉静的格调,匀称而优雅的体形,连池中的倒影,都有着泰姬陵的影子。(其他内容详见教材)代表作品九: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1977年建成的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区,由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ROgerS)和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Piano)合作设计,是法国当时的总统蓬皮杜为纪念戴高乐将军所建。因建成时蓬皮杜已经逝世,当时的总统为了纪念他就将这个文化中心命名为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公共图书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美术设计中。÷【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裸露的管线和设备”,并进行介绍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造型奇特。梁、柱、桁架、拉杆等结构和涂上颜色的各种管线与设备都不加掩饰地暴露在立面上,作为装饰显示了其独特的风格。÷【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内景”,井进行介绍大谶导-层都间,空前f166m、宽44.8m、高7m。新内部除一道防火隔三外,没有内脚暝他固定墙面,各种空间由屏藏家具、饰等的划分,内部布置可5尉改变,使用灵活方便。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建成后,在藤建筑界引起极大关注支持者鳗它是WT后西的帝垓纪W,勋敝以为这座艺枚化机给人Ttt麟的槌J(具体内容详见教材)代表作品十:曰本大阪光之教堂光之教堂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的一片住宅区中,是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作品。这座教堂采用简单的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墙体,且尽量减少建筑开口,空间非常简洁,地面和凳椅采用粗加工的木板制作而成,因而造价极低。÷【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主入口空间图”,井进行介绍光之教堂的基本形体是一个混凝土质的矩形,被一片倾斜15。完全独立的墙体切割成大1环一的两部分,大的部分为教堂,小的部分为主入口空间。÷【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光的十字",井进行介绍人们经过这个并不显眼的入口,就进入了教堂。教堂的地面倾斜向下,一直到牧师的讲坛,这样牧师站着与信徒坐着一样高。讲坛后面的墙体上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有一条开口,光线照进来,就形成了著名的“光的十字”.作为现代建筑的核心,现代主义建筑f口从它派生出来的国际式风格,是整个20世纪建筑运动的中心,它左右了整个世纪的建筑思潮和建筑活动,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同时,因它而产生的一系列建筑运动都与现代主义建筑有着无法割裂的联系。因此,透彻了解和全面认识现代主义建筑对深刻理解当代建筑的一系列风格是极其重要的。.(具体内容详见教材)【学生】聆听、思考、欣赏课堂实训(15min)【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任务:搜集经典现代建筑艺术作品的照片,从中选择一个,试着进行赏析。【学生】搜集、思考、讨论、进行贯析,由小组代表上台发表窝析【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各组的表现,并进行总结通过课堂实训,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课堂小结(3min)【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本节课欣赏了经典的现代建筑艺术作品,希望大家在课下多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能够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正确理解现代建筑艺术作品。【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作业布置(2min)【教师】布置课后作业(1)你还知道哪些经典的现代建筑作品?请从中选择一个,并讲讲关于它的故事.(2)阅读"贝聿铭的游子情怀",简述"肯尼迪图书馆"和"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艺术特点。【学生】完成课后任务通过课后作业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教学反思这节课整体节奏较好,但学生主动提问较少。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主导者;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