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docx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背诵课文。2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内涵。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掌握重点字词2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内涵。教学难点:1 .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孔子之后,将儒家学派发扬光大的是孟子,合称“孔孟”,孟子有“亚圣”之称。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篇文章,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2 .作者作品。孟子: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3 .了解作品。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现存7篇。4 .写作背景。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当时,各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人民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各国君主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宣扬“仁政”、“王道”。呼吁各诸侯国重视人民的作用;认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之战,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三、疏通文意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2遍。2、结合书下注释,清扫文字障碍,将不理解的字、词、句画出来。3、疏通文意。四、精读细析1 .关于战争,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性,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从什么角度提出?例1:小城,可环而攻之,不胜一一突出地利的重要性(从进攻一方而言);例2:城高池深兵利粮足,不守一一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从防守一方而言)。(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极言城小,能“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极猛,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这主动权中就包含着“天时”的有利条件)(四个双重否定句极力铺陈守城方所具备的“地利”优势)3 .孟子认为战争靠“人和”,那治理国家主要依靠什么呢?封疆之界不足以域民,山溪之险不足以固国,兵革之利不足以威天下,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不能凭借这些客观条件上的优势,最关键的是需要“人和”。4 .一个国家怎样才能获得“人和”?一个国家若能做到“得道”,即“施行仁政”,便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如果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人就都归顺于他,这就是“人和”的最佳状态。反之,若是“失道”,即“不施行仁政”,最终会导致自己众叛亲离。5 .一个拥有“人和”的国家会有怎样的优势呢?文中是如何阐述的?“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也就是战无不胜。由此可见,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其他客观条件,而是“人和”。施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和”,就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战无不胜。6 .本文主要是谈争还是治国?主要借战争来谈治国。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人和)来阐明他的思想主张一一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五、拓展延伸1、说一说:为了体现“人和”的重要性,除了用事例来证明之外,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呢?引用名言。“人心齐,泰山移”“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一只筷子易折,一捆筷子折不断”“团结就是力量”等。2、你认为“人和”在现代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1)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2) 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3)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4) 2008年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5) 2020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取得抗击新冠病毒的重大胜利。六、课堂演练1、选出对文章分析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C)A.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B.“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C.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D.“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施行仁政”2、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A.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B.孟子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C.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D.域民不以威天下”这三句从反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