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品茶经话陆羽茶文化的开创者.docx

    • 资源ID:1259596       资源大小:16.58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品茶经话陆羽茶文化的开创者.docx

    周揄融做肝创者当人们越来越被舶来的饮品所吸引,渐渐淡忘掉老祖宗流传了上千年的饮茶习俗时,陆羽这个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名字似乎也仅仅存在于历史考试的选择题中。或许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应当回过头来,去看看那个被尊为“茶圣”的陆羽和他那本让所有人都记住他的茶经。茶经的诞生首先要感谢那个时代。唐代饮茶之风的兴盛必然会催生出关于茶的相关著作,但为何不是王羽、李羽写下茶经,而是陆羽呢?这便要说到他一生的经历。身为弃儿的陆羽自幼被龙盖寺智积禅师所收养,禅师好茶,耳濡目染,陆羽的爱茶之心也由此种下。长大后,陆羽离开佛门,受人赏识被送去读书,学问大涨。20岁时借机出游,先后游历了襄、荆、峡州等茶区,并进行了考察。安史之乱爆发后,陆羽离开了故乡流落到湖州,结识了对茶有着浓厚兴趣的诗僧皎然、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陆羽在写诗喝茶拜会朋友之余,遂萌生了写一部茶学专著的想法。于是,他在湖州生活的33年中,来往于湖州各地考察茶事,还曾亲自种茶,对当地的气候、生态、土壤和茶树的生物学特性都做了认真的研究。此外,陆羽还曾到杭州、苏州、无锡等地小住,搜集茶叶、泉水等相关资料。在前后历时二十多年的考察与实践,经过两次修订补充之后,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才就此刻印问世。这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茶叶百科全书”以“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共十章来总结介绍中国的茶文化,许多关于茶的论断至今读来依然熠熠生辉。例如在“一之源”中,陆羽认为适合茶生长的环境为“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栋壤,下者生黄土”,国人熟知的武夷山乌龙茶又称“岩茶”,大红袍就生长在山腰烂石之上。不仅如此,陆羽还提到辨别茶品相的经验:“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自然天成的茶叶自然是上品,这也契合了中国人崇尚自然的理念;陆羽还借助茶适宜生长于“阳崖阴林”的特点,寓意阳刚阴柔相济则万物滋生的中和之理,也由此提出了茶的药性:“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其中陆羽首次提出了茶道精神“精行俭德”,开创了饮茶精神追求之先河。陆羽在自述诗六羡歌中这样写道:“不羡黄金叁,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用一生践行着“业精于行,以俭为德”的饮茶精神,而“精行俭德”也成为后世无数饮茶之人的毕生追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饮茶也是如此。在“二之具”和“四之器”中所讲到的采茶、造茶的工具和煮茶、饮茶的茶器共有28种之多,对其形状、性能、质地、用法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评论。在陆羽看来,对茶器的要求无非是“质量好,效能高,既美观,又实用"。陆羽还亲自操刀设计了许多茶具来贯彻这“十二字方针”,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煮茶烧水时所用的风炉。“三之造”中,陆羽介绍了茶的采集和成品茶的加工制作程序以及品鉴饼茶优劣的方法。他将唐代制造饼茶的过程分为“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工序,并加以详细叙述,指出茶叶品评不能单看外形,应主要通过香味来判断。他还提出二月、三月、四月是采茶的好时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春茶的采摘时节。这些独到的见解,即便在今天对提高茶叶品质仍有重要意义。陆羽对“煮茶”十分重视。在“五之煮”中,陆羽首先提出了对煮茶用水的要求,指出“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煮水也十分讲究:初沸之水要加入适当的盐(调之以盐味);第二次沸腾时,舀出一瓢水,并将茶末沿漩涡中心倒下(出水一瓢则量末当中心而下);待到再次沸腾,则倒入刚舀出的水来止沸(以所出水止之),以“育其华也工在我们大口大口“牛饮”着茶水以求止渴时,或许不会想到IOoO多年前的陆羽在饮茶上也下足了功夫。“六之饮”中,陆羽着重强调了饮茶的方法、饮茶的讲究以及茶的作用,并感叹“茶有九难":喝上一杯好茶不但要有好茶好炭好水好茶具,还要有会烹煮,会品饮,有高雅的修为。“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和“十之图”则分别介绍了唐以前关于茶的故事、各地产茶的品质、特殊环境下可以造茶、煮茶可以省略的步骤以及教人用绢分写茶经以便悬挂记忆。这部洋洋洒洒7000余字的茶经将饮茶提升到文化的高度,作者陆羽也无疑是茶文化的开创者。宋代陈师道为茶经作序中说:“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梅尧臣对陆羽更有“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约事新茶”的赞誉。茶虽为国饮,好茶者众,但懂茶者寡。陆羽和茶经让人们知茶懂茶,让被“囚禁”在柴米油盐等琐事中的人们能够透透气,在茶香中感受生活的悠闲与惬意。或许这才是我们今天品茶闲聊、感怀陆羽的最大意义。endprint

    注意事项

    本文(品茶经话陆羽茶文化的开创者.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