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
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内蒙古久顺地质勘查有限公司二。二一年三月目录前言1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4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4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3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4第四节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的确定6第五节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9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10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气象、水文10第三节地形地貌11第四节地层岩性及侵入岩12第五节地质构造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节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12第七节水文地质条件14第八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5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6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16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17第三节现状评估结论17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8第一节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8第二节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20第三节预测评估结论21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22第一节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22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23第三节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25第四节防治措施25第六章结论及建议27第一节结论27第二节建议27附图1、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1:100O2、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1:1000前S一、任务由来近年来,由于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城市运输迅速增长,市政基础设施、能源供给需求与消耗与日俱增。而且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加,特别是私营汽车的速猛增长,人们对方便加油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该路段建加油站,即可方便途径车辆加油,又有促进企业、物流和经济的发展,适应市场发展需求。2020年5月由内蒙古维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提交了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进行了备案。2020年5月11日宁城县商务局下发了关于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的批复,同意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的要求。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件的规定,为了查明地质灾害对该项工程建设的危害程度和危险性,2021年3月,受宁城林富华加油站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二、评估依据(一)法规文件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2、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一)技术标准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国土资源部,2015年12月1日;2、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GB/T14158-93);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5、相关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规范和规程;(三)有关文件、报告和委托书1、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同。三、目的与任务(一)目的本次评估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拟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预测和综合评估,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估,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同时为该项目建设及办理相关手续提供依据。(二)任务1、充分收集评估区的可行性研究资料以及气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区域地质等相关资料,调查并阐明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2、查明评估区内已发生或潜在的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规模、分布及稳定状态和危害程度等,并对其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3、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预测评估。4、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对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分区评估。并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工程建设场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估。5、针对评估区内存在和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出为保证建设项目正常运行需要采取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一、地理位置及交通(一)地理位置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镇西泉村境内,拟建项目区距西泉村直线距离约200m,省道S505北侧15m,行政区划隶属于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镇管辖。评估区地理位置:东京118°33,14”118°33,18”,北纬41。24,37,41°24,40”。(一)交通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项目区南侧紧邻省道S505(省道S505尚未建设完毕),省道S505连接宁城县各主要城镇,评估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1)。F例县级行政中心乡级行政中心OIOkm20km一铁路及车站-B高速公Jft.坦码县道及编码乡道.行政村,呗直.自然4r县俄界国道、编码及里程省道,编码及明程其它一级公路河流、湖泊、桑安口区位段图1交通位置图二、工程概况(一)、建设规模宁城林富华加油站项目位于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镇西泉村,项目总面积3775.40m2,其中包括一个储罐区、两个加油岛钢罩棚及一座办公生活区。1、储罐区储罐区占地面积200m2o主要建设内容为5个埋地储油罐,直埋地下卧式油罐,每个罐体埋深3.5m,其中30?双层汽油罐2台、30m3双层柴油罐1台、40?双层柴油罐1台、50?双层柴油罐1台,车用汽油总容量为60m3,5个埋地储油罐总储油量为180n基础埋深4.0m,基础宽0.5m。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本加油站为二级加油站。2、加油岛钢罩棚加油岛钢罩棚占地面积440n?,建筑高度8.2m,为网架结构,设计为4根立柱,立柱浇筑桩深约3m。加油区内共设2个加油岛,加油机共5台,双枪加油机3台。3、办公生活区办公生活区占地面积12O11建筑高度3.0m,单层框架结构,平屋顶,基础埋深2.0m,基础宽0.5m。其主要功能分区包括:车库、配电室、值班室、宿舍、财务室、便利店等。4、其他项目同时对站区内道路硬化、绿化、化粪池、围墙、综合管网等工程进行建设。具体各区分布位置见总平面示意图(详见图1-2)。图-2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功能区平面示意图表1-1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占地面积(m,)结构1建筑物mi120.00120.00砖混1.1站房m2120.00120.00砖混2构筑物3115.192.1罐区(含管网)m3900.00200.00混凝土浇筑2.2罩棚m,440.0金属球型网架2.3硬化加油区停车区.道路(含站外出入口硬化)mi1200.001986.00混凝土浇筑2.4绿化m2854.50854.50植被、灌木2.5围墙m186.7274.69砖混合计3235.19(二)、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估算28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63.52万元,流动资金16.48万元,全部资金为企业自筹。项目计戈IJ2020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5月完成建设投产。三、征地范围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为新建工程,项目建设拟征用土地一宗,征地范围由7个拐点圈定(见表1-2),征地面积3775.4Om2。表1-2工程征地范围坐标一览表点号XY备注14587033.01440379214.468面积3775.40m224911019.59340379243.73034587300.02840379296.94144587291.06140379303.66654587254.07840379265.65964587249.01940379260.07374587280.59040379231.48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评估区及周边区域所作的工作主要有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地质灾害调查等。1.1980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00919部队提交的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K-50-23)喀喇沁旗幅。2. 2005年由赤峰市国土资源局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3. 2006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4、2020年5月由内蒙古维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2020年3月由赤峰汇恒测绘有限公司提交的宁城林富华加油站范围勘测定界报告。以上成果是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主要参考资料。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一、工作方法本次评估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DZ/T0286-2015)执行,具体评估工作程序见图1-3,以收集资料、野外调查、室内综合整理为主要工作方法。图卜3评估工作程序框图野外工作之前详细地收集了与拟建项目有关的地层、构造、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水文、项目可研、基础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资料,收集资料名录见表1-3。表1-3收集资料明细表资料名称提交单位提交时间1:20万喀喇沁旗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00919部队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2006年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蒙古维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20年宁城林富华加油站范围勘测定界报告赤峰汇恒测绘有限公司2020年2021年3月1日至3日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工作方法以较为详细的地面路线穿越调查为主,现场调查和访问相结合。地质灾害调查点采用手持GPS定位仪定位。以1:1000地形图为工作底图,对特殊地质、地貌及地质灾害点进行了详细调查、记录和摄影,取得了对拟建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必要资料。室内将收集资料和野外资料系统分析,深入研究综合整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M叩GlS)进行图件的计算机数字化成图,编制成果报告。二、工作量完成情况通过野外调查工作,查明了评估区内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阐明了评估区现状条件下地质环境条件与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危害等。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l-4o表1-4完成工作量统计表项目单位完成工作量调查面积km20.004调查线路长度km0.6地质调查点点6GPS测量定位占八、6照片张10收集资料份5第四节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的确定一、评估范围拟建项目区(征地范围)为面状工程,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限定在拟征地范围内,因此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的规定,本次评估将征地区域作为评估范围,评估区面积为3775.40m2o二、评估级别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的规定,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建设项目的重要性进行分级。1、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根据已有资料及现场调查研究结果,建设场地没有全新世活动断裂,褶皱断裂不发育,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反应谱特征周期0.4,地震设防烈度为Vn度,地貌类型单一为河谷阶地地貌,项目区出露岩性为粉土,工程地质性质较差,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质灾害不发育,人类活动一般,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破坏小。综合判定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主要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附录B.1:表B,1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条件类别复杂中等简单区域地质背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建设场地没有全新世活动断裂地形地貌地貌类型单一地层岩性和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地质构造褶皱断裂不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具一层含水层,水位年际变化小于5m,水文地质条件良好条件类别复杂中等简单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一般,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破坏小2、建设项目的重要性敖汉旗友源加油站为二级加油站,建设项目属油(气)管道和储油(气)库,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附录B.2,该建设项目属较重要建设项目。表B.2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项目类型项目类别较重要建设项目新建村镇、三级(含)以上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跨度24x30m)、民用建筑(高度24m-50m)、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油(气)管道和储油(气)库等3、评估级别的确定根据上述评估区范围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建设项目的重要性,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表1-5),将该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确定为二级。表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建设项目重要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复杂中等简单重要一级一级二级较重要一级二级三级一般二级三级三级第五节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的规定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风蚀沙埋、冻胀融陷。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一、区域地貌位置评估区区域地貌单元位于燕山山系、七老图山山脉的东段北缘。区内以山岳地形为主,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包括低山、河谷平原两种地貌类型。二、区域地层单元据区域地质资料,区域地层以上太古界变质深层侵入体最发育,次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三、区域构造单元评估区大地构造位置隶属华北地台北缘(I级)内蒙古地轴东段(II级)的七老图隆起(III级)的喀喇沁凸起(IV级)。喀喇沁凸起分布在宁城县西北部与喀喇沁旗交界地带及其附近广大地域内,是内蒙古地轴在赤峰地区三大残块之一。由于燕山早期喀喇沁岩基侵入,代表地轴的太古界构造层呈残留体零星分布在岩体中。其中保留较好的为黑里河褶皱带。第二节气象、水文一、气象评估区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具有春季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温剧降、降水量明显减少;冬季漫长寒冷、降雪少。据天义镇气象站i9512000年气象资料统计,拟治理区年最高气温35.5,最低气温一24.2;年最大降雨量564.Omm,年最小降雨量209.5mi;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总量近70%;日最大降水量108.Omn1;小时最大降水量58.2mm;十分钟最大降水量24.0mm。区内多年平均蒸发量1921.Ommo年日照时数2866.2小时。无霜期140天。最大冻土深度L50°二、水文评估区位于黑里河上游,属老哈河流域西辽河水系,老哈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脉光头山附近,流经工作区至西安村与西拉木伦河汇流后称西辽河,全长425km,流域面积33076km2o河流总落差9144m,平均比降l400l500°现为季节性河流。评估区位于黑里河河谷中,属老哈河流域、西辽河水系。黑里河属老哈河支流,日平均流量达50681n?/d,为常年性河流。第三节地形地貌一、地形评估区位于黑里河上游北岸阶地上,阶地周围平坦开阔,阶地宽650m,由山前向河谷微倾,评估区的自然标高在746.57-745.02m之间,最低点位于本区东部,海拔标高为745.02m,最高点位于本区北部,海拔标高为746.57m,最大相对高差约为1.55m。二、地貌评估区地貌类型为河谷平原(见照片2-1),河谷平原平坦开阔。地表以粉土覆盖为主,海拔高度746.57-745.02m,相对高差为1.55m,由山前向河谷微倾。照片2-1河谷平原第四节地层岩性及侵入岩一、地层评估区地层主要为全新统上部冲积层(Qhal2)评估区地表出露地层岩性单一,均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Qhal),地表上部岩性为粉土,浅灰色,结构松散,厚度约1-2叱下部岩性为砂砾卵石层,杂色,磨圆较好,砾卵石直径2-36mm,结构松散,分选性较差,厚度15-25m,中间断续夹有中砂和粘土薄层。二、侵入岩该岩体大面积分布于黑里河两侧基岩区,其内部定向组构比较发育,叶理走向与侵入体长轴方向一致。其岩性为肉红色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在评估区第四覆盖较厚,内未侵入岩见分布。第五节地质构造一、评估区地质构造评估区内第四覆盖较厚未见断裂构造,评估区地层呈二元结构产出,上部粉土,下部砂砾卵石。二、区域地壳稳定性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反应谱特征周期0.4。比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地震设防烈度为Vn度。说明区域地壳稳定性属基本稳定地区。第六节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一、岩土体类型根据评估区内的地层岩性、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岩体结构及工程地质特征,将评估区岩土体类型确定为粉土、碎石土两种类型。1、粉土粉土在评估区内广泛出露,岩性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土组成。2、碎石土评估区内未出露,岩性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砾卵石组成。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1、粉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土(Qhid2)在评估区内分布,厚度约1.0-2.0m,主要岩性为粉土,结构较密实,质地均匀,土体承载力低,一般在60120KPa之间。根据室内湿陷性试验,湿陷系数大部分都大于0.015,为稍密-中密状的湿陷性土,湿陷性程度属于轻微-中等湿陷。2、碎石土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砾卵石(Qhal2),厚度15-25,位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土之下,杂色,磨圆较好,砾卵石直径2-36mm,结构松散,分选性较差,碎石土承载力较高,一般在200400KPa之间。第七节水文地质条件一、含水层分布及赋水性评估区地下水按含水介质和赋存条件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整个评估区内,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砾卵石中,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含水层厚度10-20m,单井涌水量100-1OOOmVd,地下水埋深6-7m,矿化度一般小于lgL,地下水的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二、地下水类型及动态特征评估区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含水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砾卵石,厚10-2Onb水位埋深6-7m,透水性强,单井涌水量100TooonIcl,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冬季水位下降,雨季水位上升,年变幅小于2mo三、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大气降水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充来源,据天义镇气象站资料,降雨多集中在六月、七月、八月,此时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期。此外春季冰雪消融也有一定补给。另外,本区地下水位的变化严格受降水的控制,变化幅度一般在0.5L5m之间,不同的地貌单元水位变化幅度不同,且略迟于降雨的变化。各类型地下水沿各自的赋存空间自高处向低处运移。受地形影响,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迅速向斜坡下部运移。基岩裂隙水多以分散形成汇于冲沟,排向于黑里河河谷,再以断面形式向下游排泄。第八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距离评估区最近的村庄为西泉村,北方向约200m,周围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放牧、农耕。现场调查区内无采矿活动。因此,评估区内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见照片2-2)。照片2-2评估区周围农耕活动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1、滑坡、崩塌评估区位于河谷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地貌类型单一,地面坡度1一3。左右,区内无高陡边坡及悬崖陡壁,不具备产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地形条件。经实地调查,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无滑坡、崩塌地质灾害。2、泥石流根据现场调查,评估区内无沟谷地貌分布,且固体松散堆积物不发育,加之降雨量小、暴雨历时短,构不成泥石流发生的水动力条件。经实地调查,历史上及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无泥石流地质灾害。3、地面塌陷、地裂缝评估区内无采矿活动。经实地调查,现状条件下评估区无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4、地面沉降评估区内无集中供水水源地,无大型抽水设施,经实地调查,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无地面沉降地质灾害。5、风蚀沙埋评估区及周边为为林地、耕地,植被覆盖较好,评估区地层岩性以砂性土为主,区内现状无流动、半流动或固定沙丘。经实地调查,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无风蚀沙埋地质灾害。6、冻胀融陷评估区地下水位埋深6-7m左右,地下水位变化幅度一般在2.Om左右,本区最大冻土厚度为1.5m,冻土层以上地层处于不饱和状态,本工程轻微改变评估区的地层结构,不具备冻胀融陷灾害形成的条件,不会引发或加剧冻胀融陷地质灾害。经实地调查,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无冻胀融陷地质灾害。照片37评估区照片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区内现状条件下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风蚀沙埋、冻胀融陷等地质灾害不发育。第三节现状评估结论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进行评估。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地质灾害不发育。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第一节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可能引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估根据前述,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区设办公生活区、储罐区、加油岛钢罩棚。拟规划建筑物地上层数为1层,拟采用框架结构、箱型基础,基础埋深24m,基础宽0.5m;地基持力层为承载力较高的砂砾石层。评估区平坦开阔,场平深度不超过0.5m,预测场平过程中不会引发崩塌灾害。1、崩塌灾害储罐区、办公生活区开挖基础深度2-4m,均为第四系全新统粉土及砂砾卵石,结构松散。预测工程建设中,土层、砂砾石层在开挖扰动、机械振动、重力、雨水浸润、地震等作用下可能引发崩塌地质灾害(见图4-1),工程建设后回填缝隙,不存在临空面,因此不会引发崩塌灾害。故工程建设本身有引发崩塌灾害的可能性,危害对象为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预测受崩塌灾害威胁的人员小于5人,预测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万元,危害程度小,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图4-1崩塌示意图2、泥石流灾害评估区内平坦开阔,沟谷不发育,工程建设产生松散堆积物较少,且评估区气候干旱少雨,工程建设不会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3、地面塌陷灾害拟建工程属地表建设工程,评估区内无地下采矿活动及采空区分布,预测工程建设不会引发地面塌陷及其伴生的地裂缝灾害。4、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评估区工程建设无大型动力基础,项目建设期间和建成后都不需要大量抽取地下水,评估区及周边也无大型水源地及油气田开采活动;第四系地层以粉土、砂砾卵石为主,压缩性较低。预测工程建设不会引发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5、风蚀沙埋灾害评估区周边为为林地和耕地,植被覆盖较好,评估区地表岩性以粉土为主,区内现状无流动、半流动或固定沙丘,考虑到拟建工程对地表的改造作用强度有限,预测工程建设不会引发风蚀沙埋地质灾害。6、冻胀融陷灾害评估区内地下水位埋深6-7m,年变幅小于2m,最大冻土深度1.5m,冻土层以上地层处于不饱和状态,考虑到拟建工程未改变评估区的地层结构及冻胀融陷灾害形成的条件,预测工程建设不会引发冻胀融陷地质灾害。第二节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一、建设工程遭受崩塌地质灾害预测评估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风蚀沙埋、冻胀融陷等地质灾害不发育,没有已存在的地质灾害,未来工程建设中不会遭受已存在的地质灾害,但评估区工程建设中由于基础开挖,建设工程自身有可能引发、加剧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危害对象为现场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设备,直接经济损失预计小于I(M)万元,受威胁人数小于10人,预测其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小,发生的可能性小,其预测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小。评估区建设工程建设后不会遭受崩塌地质灾害的影响二、建设工程可能遭其他地质灾害预测评估拟建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为面状工程,项目建设工程对地质环境格局改变较小。建设工程建设完毕后,地表不会产生大量堆积物,因此建设工程不会遭受泥石流地质灾害危害;评估区内无大型抽水设施及地下采矿活动,未发现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因此建设工程不会遭受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评估区周围多为林草地和耕地,植被覆盖较好,其建设项目不会遭受风蚀沙埋地质灾害;评估区地下水位埋深67%最大冻土深度为L5m,故建设工程不会遭受冻胀融陷地质灾害。第三节预测评估结论综上所述,评估区内储罐区、办公生活区基础开挖可能引发崩塌灾害,引发崩塌灾害区域为建设工程基础开挖区域,预测崩塌灾害主要发生在建设工程基础开挖期间,其主要危害现场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设备,预测其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小于I(M)万元,受威胁人数小于10人,其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评估区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风蚀沙埋、冻胀融陷等地质灾害不发育。预测项目建成后不会引发滑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风蚀沙埋、冻胀融陷等地质灾害。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第一节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1、“以人为本”,以评估区内人员、工程建(构)筑物为主要承灾对象的原则,确定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量化指标;2、相对量化的原则,充分考虑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及危险程度,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区;3、”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4、同一种灾害现状与预测评估危险性大小不一致时,采取就重不就轻的原则。5、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质灾害,采取就重不就轻的原则。6、综合性原则,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采用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指数、影响程度指数和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可能损失指数进行综合评判。二、地质灾害危险性量化指标的确定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和地质灾害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综合确定,采用公式(1)计算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W=O.2B+0.3C+0.5S(1)式中:W一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B一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指数,可能性大时取LO0,可能性中等时取0.67,可能性小时取0.33;C一人类活动影响程度指数,强烈取LO0,较强烈取0.67,不强烈取Q33;S一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可能损失指数,损失1000万元时取1.00,损失100oToo万元中等取0.67,损失VlOO万元时取0.33。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W,按表5-1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小。表57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表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W>0.750.60-0.75<0.60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危险性小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依据评估原则及已确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量化指标(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W),计算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将整个评估区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1、储罐区、办公生活区开挖地段储罐区、办公生活区开挖地段,发生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B=O.67),地质灾害发生后影响强烈(取C=LO0),地质灾害发生后的损失小(取S=O.33),经计算,该段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归0.599。综合评估该段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占地面积32O11占评估区总面积的8.5%o2、其它区域其它区域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小,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占地面积3455.4痛,占评估区总面积的91.5%0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说明见表5-2o表5-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说明表分区面积(m2)灾害类型危害对象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指数(B)人类活动影响程度指数(C)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可能损失指数(三)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W)危险性分区占评估区面积()储罐区、办公生活区开挖地段320崩塌施工人员、机械、建筑物0.671.000.330.599危险性小区8.5其它区域3455.5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区91.5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第三节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宁城林富华加油站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估,是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结果,同时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DZ/T0286-2015)中的建设用地适宜性分级表(表5-3),由于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简单,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易于处理,评估区为建设场地适宜区,其与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相对应(见表5-4)。表5-3建设场地适宜性分级表级别分级说明适宜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简单,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易于处理基本适宜不良地质现象较发育,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变化较大,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中等,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但可采取措施予以处理适宜性差地质灾害发育强烈,地质构造复杂,软弱结构层发育区,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险性大,防治难度大表5-4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说明表位置灾害类型防治难易程度危险性分区适宜性分区储罐区、办公生活区开挖地段崩塌易危险性小区适宜其它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小易危险性小区适宜第四节防治措施地质灾害的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达到保护地质环境、避免或减少灾害损失为目的。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和防治级别划分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并提出防治措施或建议。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应针对性强、切实有效。一、地质灾害防治分区以评估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规模、危险性为划分基础,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划分为一般防治区(Y)。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级别提出以下防治措施:1、评估区储罐区、办公生活区开挖地段及时处理不稳定边坡。2、开挖地段派人随时监测预警。3、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第六章结论及建议第一节结论一、拟建项目为建设项目属油(气)管道和储油(气)库项目,属二级加油站,属较重要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根据项目规模和地质环境条件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二级。二、拟建工程征地面积为3775.411三、根据“评估技术要求”,拟建工程为面状工程,将拟建工程征地范围作为评估区范围,评估区面积为3775.411)2°四、现状评估:评估区内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风蚀沙埋、冻胀融陷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险性小。五、预测评估:评估区储罐区、办公生活区开挖工程建设可能会引发崩塌地质灾害,危害对象主要为施工人员、机械,预测其发生的规模小,危害程度小,损失小,危险性小。六、综合评估认为:将拟建工程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七、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整个评估区为建设场地适宜区。八、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作为一般防治区(Y),对其采取工程措施进行防治。第二节建议1、储罐区开、办公生活区挖地段及时处理不稳定边坡。2、项目区开挖地段派人随时监测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