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张耒《上曾子固龙图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
资源ID:1261664
资源大小:18.9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文言文阅读训练:张耒《上曾子固龙图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文言文阅读训练:张耒上曾子固龙图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不隐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道志,不可隐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呜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与夫无其德而有其言者异位也。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南骚之书。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考乎其终,而知其仁也。惟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自三代以来,最喜读木头介、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硫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躯答,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自唐以来,更五代之纷纭。宋兴,住拳生息,日趋于富盛之域。士大夫之游于其时者,谈笑佚乐,无复向者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兴起。而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搅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节选自张耒上曾子固龙图书)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即知A读执事之B文C既思而思之D广E求远访F以日揽其变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B.太史公,官职名,是我国古代官方史料的专职记录者;文中专指司马迁。C.鼎俎,古代祭祀、设宴时陈置牲体或其他食物的礼器;泛称割烹的用具。D.休养,文中指恢复生产,安定人民生活;现在则指使身心得以休息调养。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批评古代的糊涂人不知言就不能知人,或者信其言却疑其行,不知道君子的文章与那些无其德却有其言的人情况是不同的。B.作者刚开始写文章,最喜欢读左氏春秋离骚等书,虽然左丘明的文章华美,但他的行为事迹在后世文献中看不到,不能考证。C.作者认为司马迁的文章疏荡明白,简朴奔放,但因平生志向在心中有所郁结,所以他的文章中时有感慨愤激而不能宣泄的情况。D.作者认为欧阳修继承孟子、韩愈之风,建立一家之言,引导天下豪杰志±,而世上那些号称能写文章的人,大多出自欧阳修门下。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译文:(2)谈笑佚乐,无复向者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兴起。译文:14 .作者对德与言的关系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解析】10. CDF(句意:而您则是这些门生弟子中的第一名,您的文章议论,与欧阳修先生不相上下。我从开始读书时,就知道要读您的文章,思考之后再思考,广泛求证、探访,用来每天掌握它的变化。)11. A(“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错误,应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12. A(“作者批评古代的糊涂人不知言就不能知人”错误。“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是说“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不理解人的言语就不能理解这个人,而世上糊涂的人,只知道言语和品德这两者不能相通”,作者是批评世上糊涂的人。)13. (1)屈原仁德,不愿意只为自身谋私利,他志趣高洁,因此他的语言反复婉转。(“不忍”,不愿意;“私”,为谋私利;“反覆”,反复;句意2分。)(2)谈笑快乐,不再有从前那种幽愤不平的气息,天下的文章渐渐兴起。(“佚乐”,快乐;“向者”,从前;“稍稍”,渐渐,句意2分。)14.言不能浮于德的表面。言应与德相通。应通过言探求德。(每点1分)【参考译文】我曾经认为君子的文章,不应该只浮于道德表面,不隐藏自己已经知道的事,不勉强写自己不知道的道理。只有他的言论不停留在内心的表面,因此根据他的言论去推究他,那么(他)潜藏着的德行心志,就不能隐藏了。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不理解人的言语就不能理解这个人,而世上糊涂的人,只知道言语和品德这两者不能相通,或者相信他的话语却怀疑他的行为。唉,这是只知其一,而不知道君子的文章本来就是出于他们的德行,与那些没有德行却有言论的人不一样啊。我刚开始作文,最喜欢读左氏春秋离骚等书。左丘明的文章华美,然而他的行为事迹在后世(文献中)看不到,不能考证。屈原仁德,不愿意只为自身谋私利,志趣高洁,因此他的语言反复婉转。推究到最后,才知道他的仁德。根据他的言语来考证他的事迹,难道有不合理的吗?自从夏商周以来,我最喜欢读太史公、韩愈的文章。司马迁雄奇豪迈、慷慨激昂,他从年轻时,就周游天下,结交豪杰志士,凭借意气敢于(仗义)执言,以至于招来祸端。因此他的文章疏放坦荡而明白,简洁朴素而奔放。只因他平生的志向在心中有所郁结,所以他文章的结尾,常有感怀激愤而不能宣泄的情况。韩愈的文章如同先王的衣冠,像郊庙的祭祀礼器一般典雅,以至于豪放不羁,超卓不群,(一发)无法收挠,于是他极尽语言的巧妙,没有能够超越他的人。自从唐代以来,经历了五代的战乱。宋朝兴盛,休养生息,一天比一天地趋向富贵强盛。士大夫在这时交游,谈笑快乐,不再有从前那种幽愤不平之气,天下的文章渐渐兴起。而庐陵欧阳修先生开始写作古文,近的揣摩两汉文章,远的探究夏商周时期的文章,而继承孟子、韩愈之风,来建立一家之言。后来各地求学的人,开始以他们原有的文风为耻辱,只追求古文。而欧阳公在这时,实际凭借他在文坛的号召力来引导天下豪杰志士,而世上号称能写文章的人,出自欧阳公门下的十之八九。而您则是这些门生弟子中的第一名,您的文章议论,与欧阳修先生不相上下。我从开始读书时,就知道要读您的文章,思考之后再思考,广泛求证、探访,用来每天掌握它的变化。啊!像您这样的人,真是天下最真正的文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