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洞头区大小门临港产业区小门片区A-14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
温州市洞头区大小门临港产业区小门片区A-14区块海域使用卷证照告书(公示稿)2023年4月1 11.1 论证工作由来11.2 论证工作等级和范围51.3 论证重点52区块用海基本情况72.1 区块建设内容72.2 平面布置及规划条件92.3 施工工艺和方法112.4 用海情况172.5 用海必要性173所在海域概况223.1 自然环境概况223.2 海洋生态概况343.3 自然资源概况523.4 开发利用现状554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674.1 用海环境影响分析674.2 用海生态影响分析734.3 用海资源影响分析7374744.4 用海风险分析4.5 生态损害评估5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775.1 区块用海对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775.2 利益相关者界定795.3 相关利益协调分析805.4 区块用海对国防安全和国家海洋权益的影响分析826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836.1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836.2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867)J口!"生977.1 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977.2 用海方式和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997.3 出让条件合理性分析IOl7.4 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1037.5 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1098海域使用对策措施1108.1 区划实施对策措施1108.2 开发协调对策措施1108.3 风险防范对策措施Ill8.4 监督管理对策措施1139生态修复方案1179.1 主要生态问题1179.2 生态修复重点1179.3 生态修复目标1189.4 生态修复方案1199.5 预算与实施计划1369.6 生态修复结论1419.7 区块用海生态修复要求14310结论与建议1441012吉I匕14414510.2建议.1概述1.I论证工作由来洞头区是浙江省温州市的市辖区,是我国14个海岛区(县)之一,是温州唯一的海岛区。洞头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口外,地理坐标为北纬27。5匕东经121。08小门岛位于洞头列岛的北部,气温适中,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海岛多风,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全年四季分明小门岛地理位置见图Ll-Io2022年4月洞头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完成洞头区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并于2022年8月9日取得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关于温州市洞头区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备案意见的函。根据浙江省围填海现状调查结果,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围填海涉及围填海图斑1个,图斑编号330305-0022,面积14.3440公顷,现状为未确权已填成陆未利用图斑,见图根据温州市洞头区大小门临港产业区小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本次拟出让区块为A-14区块,位于温州市洞头区小门岛西侧,位置见图1.1-3。区块出让后用于建设液化石油气运输项目,本区块的出让将推进大小门临港产业区小门片区的实施,促进大小门临港产业区的工业建设。根据2002年1月1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三条规定:“海域属于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海域所有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海域。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必须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第二十条规定:”海域使用权也可以通过招标或者拍卖的方式取得。招标或者拍卖方案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招标或者拍卖方案,应当征求同级有关部门的意见。”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海域使用权可以通过申请审批或者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其他经营性项目用海以及同一海域有两个以上相同海域使用方式的意向用海者的,应当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海域使用权。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海域使用权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县(市、区)海洋主管部门应当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制定出让方案,并按照本条例规定的项目用海审批权限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填海项目的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案应当明确填海面积、填海形成土地的界址和标高、土地用途、规划条件、使用期限、海洋环境保护要求、海洋减灾防灾措施等内容,由县(市、区)海洋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定,经批准后共同实施。”图1.14小门岛地理位置图按浙江省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海域使用权的相关管理要求,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洞头分局委托我公司承担温州市洞头区大小门临港产业区小门片区A-14区块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即组成课题组,开展现场调查和工作调访,收集区块所在区域及附近地形、地质、海洋环境及海洋资源开发、相关产业布局发展规划等最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客观反映该出让海域用海可能对海域资源、自然环境及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界定利益相关者,并提出利益相关协调方案,进行区块用海合理性分析,量算用海面积,参照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的有关要求,编制完成温州市洞头区大小门临港产业区小门片区A14区块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图1,12洞头区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围填海现状调查图图1.13洞头区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围填海处罚现状图说明:本报告如未特别说明,高程均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宗海图绘制采用CGCS2000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经线。0011.2论证工作等级和范围1.2.1论证工作等级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为一级。表L2J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判据及结果一览表一级用海方式二级用海方式用海规模所在海域特征论证等级填海造地用海其他建设填海造地用海、农业填海造地填海造地1()公顷所有海域填海造地(5-10)公顷敏感海域其他海域二填海造地W5公顷所有海域二7修区块海域使用论证.填海造地面积12.2295公用1.2.2论证范围论证范围为区块用海范围向外扩展15km,论证范围面积约70Ikm2。图1.21论证范围图1.3论证重点根据“自然资规(2018)7号”文件中第三条“依法处置未取得海域使用权的围填海项目”的有关精神,拟出让海域的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可适当简化,重点对用海必要性、面积合理性、海域开发利用协调等进行论证,明确生态修复措施。已完成生态评估和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的,直接引用相关报告结论。同时参照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中表D.1的有关要求,并结合区块自身特征和所在海域的自然环境条件、海洋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状等,确定本次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重点为:(1)用海必要性分析;(2)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3)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4)生态建设用海。2区块用海基本情况2.1 区块建设内容2.1.1 区块名称、出让单位、性质等项目名称:温州市洞头区大小门临港产业区小门片区A-14区块出让单位: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项目位置: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围填海内出让规模:共出让1宗海域,为温州市洞头区大小门临港产业区小门片区A-14区块,面积为12.2295公顷。区块所在调查图斑编号:330305-0022区块用海性质:经营性用海2.1.2 地理位置及概况小门岛位于洞头区洞头列岛的北部,气温适中,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海岛多风,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全年四季分明,位置见图Ll-Io根据2018年温州市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调查成果,区块位于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围填海内,涉及的图斑编号为330305-0022(图1.1-2),该图斑面积14.3440公顷,现状为未确权已填成陆未利用图斑。本区块用海面积为12.2295公顷(图2.1-1),区块作为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的一部分,填海工程已与整体工程同步实施。根据现场踏勘结果,区块内部为已填成陆区,且属于未开发利用状态,区块东侧为已填成陆区,南侧现状为林地,西侧部分与围堤相邻,北侧为规划绿地,规划绿地北侧现状为围堤,堤坝外侧为未开发利用海域(图2.12、图2.1-3)。图2.1-1区块位置图图2.1-2区块现状图2.1-3区块现状2.1.3 建设规模及内容本区块位于温州市洞头区小门岛西侧,也位于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围填海内,涉及的图斑目录编号为330305-0022,本区块面积12.2295公顷,本区块出让后用于建设液化石油气运输项目。2.2 平面布置及规划条件2.2.1 平面布置由于区块尚处于出让论证阶段,确定用于液化石油气运输项目建设。海域在挂牌出让之前无法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进行平面布置。目前用海平面布置按照区块设计红线图及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洞头分局对于该区块的规划条件进行布设。2.2.2 区块规划要点2.2.2.1 区块规划条件根据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洞头分局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2023)洞规设字6号),洞头区大小门临港产业区小门片区A14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1) 土地使用建设用地面积:125110平方米;规划用地性质:三类工业用地(M3)兼容港口用地、交通场站用地。(2)环境容量容积率:1.5;计入容积率的地上建筑面积:3187665平方米;建筑密度:50%;绿地率:20%;建筑高度:“0米;其中非生产性建筑占总建筑面积比例W25%,非生产性建筑占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比例7%0日照要求:建设项目自身和对周边的日照影响应符合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规程(DB3310502016)建筑间距要求:建设项目应满足与周边建筑的防火间距及建筑间距要求。(3)交通组织车行出入口方位:北侧;停车配置:停车位按照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的要求进行配置,并鼓励提高。按照相关规范和规定配置或预留充电设施。(4)市政与竖向地块内如有地下市政管线沟通过,应对后期地下管线修整带来的问题无条件配合政府完成,且建筑物应满足相关规划、技术规范规定与地下市政管线做好退让和保护,不能因地块施工建设而造成损坏。地坪标高:地块场地地坪标高按周边道路所涉及的设计标高平均值加上0.3米,室外场地设计标高为指导性内容,可按周边道路设计标高、地形及规划实施因素,对室外场地设计标高进行深化完善。(5)城市设计及空间布局建筑后退空间(规划五线及用地界线):东:5米;南:5米;西:N5米;北:5米。由规划条件可知,本区块规划用地性质为三类工业用地(M3)兼容港口用地、交通场站用地。根据洞头区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本区块为处理方案中的近期拟建项目,出让后拟建设温州港大小门岛港区小门西作业区I区液化石油气运输项目,拟建项目为水运及石化化工产业,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鼓励类第七项“石油、天然气”中的第3小项“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第4小项“油气伴生资源综合利用”,不属于“限制类”及“淘汰类”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2.2.2 区块投资具体要求根据温州市洞头区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文件关于大小门临港产业区小门片区A-14地块“标准地”指标的函,大小门临港产业区小门片区A-14地块“标准地”指标如下: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低于400万元/亩;项目年亩均税收不低于50万元/亩;项目单位能耗增加值不低于2.28万元/吨标准煤;项目单位排放增加值不低于2308万元/吨;项目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比不低于3.47%023施工工艺和方法本区块所在的洞头区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围填海项目已填成陆,因此本次论证仅对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下内容引自温州石化基地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3.1 工程任务及施工平面布置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围涂造地增加陆域土地资源,并提高已建围区的防洪挡潮能力,为温州市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起步区提供建设用地,利用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对相关配套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等综合开发效益,加快地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为温州和洞头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工程总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2.3.2 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2.3.2.1 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1)工程等级工程等别定为III等。海堤、水闸等主要建筑物按3级设计。2)设计标准海堤:采用50年一遇设计高潮位加50年一遇设计波浪,允许部分越浪;图2.3-1工程平面布置图水闸:挡潮标准采用50年一遇设计,排涝采用20年一遇设计;龙口度汛:采用10年一遇高潮位及其典型潮型;堵口合龙:采用非汛期5年一遇高潮位及其典型潮型。2.322工程总体布置工程主要由海堤和排涝闸组成。由于在靠近词堂浦头侧堤线前沿需要布置2个5万吨级煤码头,考虑到港池开挖及堤身结构稳定的需要,将可研海堤东段堤轴线(长约500m范围)内移60m,新增陆域面积779亩,比可研面积小50亩。1)海堤堤轴线从外坤青咀头A点起向西到B点,然后折向北沿-2.50m涂面经C点到D点,接着在规划码头位置向后拐至E点,再与词堂浦头的F点相连。堤线总长2573.28m,其中顺堤长2410m,轴线位置涂面高程为Lom250m,西直堤长163.28m,涂面高程为Lom-2.50m。各转弯点之间采用圆弧段连接。2)排涝闸为满足围区排涝需要,在外洋青咀头布置排涝闸一座,为岩基闸,净宽9m(3孔x3m),闸底高程为-0.50m,设计排涝流量为48m3s°23.2.3海堤1)堤顶根据波浪爬高和越浪量,确定西直堤、顺堤的防浪墙顶高程7.60m,堤顶高程分别为6.80和6.60m。堤顶总宽6m,采用C25碎路面。2)断面结构外海侧石坝采用上陡下缓的混合式堤型结构,即在3.0m高程处设一消浪平台,平台以上为1:0.4的细石碎灌砌石挡墙,以下为斜坡,并在1.5Om高程处设6m宽的二级平台。镇压平台宽48m,由于涂面倾斜坡度较大,镇压平台布置成由0.0m高程至-2.5Om高程的斜坡式。围区侧设子堤,子堤堤顶高程3.50m,顶宽5m,外坡1:2,内坡1:5。石坝和子堤之间采用海涂泥进行防渗闭气,其顶高程同堤顶。结合稳定和交通要求,在高程4.0m处设IOm宽的平台,平台表面设一期泥结石路面。外坡采用灌砌块石护面,内坡采用袋装土植草护坡。3)基础处理对塑料排水板法和爆炸挤淤置换法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爆炸法的最大优点是进度快,工后沉降小,但其投资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大。由于在词堂浦头侧己建有油库和码头设施,爆炸的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大,而塑料排水板法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投资也较小,况且围区内有盐场及一定面积的山地可作为基地的先期建设用地,在进度上没有特别的要求,所以推荐堤基处理采用塑料排水板法,即在处理区涂面上先铺放一层有纺土工布,再在其上铺设碎石垫层,然后进行排水板插设。排水板插入涂面最大深度约30m,间距1.2m。最后在碎石垫层顶面铺放一层机织高强土工布。23.2.4 排涝闸在外年青咀头布置排涝闸1座,净宽9m(3孔x3m)。闸室采钢筋碎平底板胸墙式整体结构,胸墙底高程2.50m,顶高程8.0Om,闸底高程为-0.5m,孔口尺寸为3.0X3.0m(宽X高)。胸墙设在工作门槽外海侧,采用反弧挑浪式结构,并和下游闸墩整浇联成整体。闸室宽为11.4m,闸室长17.6mo每孔设有钢筋硅预应力工作闸门一道,启闭设备采用螺杆启闭机。内外侧各设检修门槽一道。闸上设检修平台、交通桥和启闭平台。上游检修平台高程4.50m,下游检修平台高程8.00m,启闭平台高程为9.10m。启闭平台上布置启闭机室和配电间等建筑物,宽8.72m。为方便日常运行管理,在闸室两侧另设防汛值班室、休息室及楼梯间。围区侧设交通桥,宽5m,桥面高程4.50m,两侧连接西直堤交通道路。闸室围区侧设IOm长的钢筋碎护坦,外海侧设20长的钢筋佐护坦。23.2.5 围区回填新建围区平均涂面高程为0.5m左右,已建盐场平均地面高程为1.5m左右,作为基地建设用地需耍进行场区回填,回填材料采用适当级配的开山土石混合料,基础采用排水插板处理。根据排涝计算,围区2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3.08m,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3.48m。由于洞头站大潮平均高潮位为3.13m,参考附近工程地面高程,拟定本工程地面高程3.5m。考虑到目前开发利用的实际需要,前期仅对大门镇盐场(840亩)以及其外侧的470亩新增围涂进行回填,回填方量约276.4万m3,插板处理约935.4万mO其余309亩先进行促淤。23.2.6 工组织1.1 3.1施工条件工程对外交通以水运为主,温州港口可作为本工程的转运站;大小门岛之间已有大小门连桥工程桥与公路相通。根据工程布置及料场的位置,拓宽原有道路1km,新建2km;在外详青咀头附近修建一座施工临时码头;在仙田岗料场处修建施工道路到顺堤。施工生产和生活用水均接用当地自来水解决,用电由当地电网供给,同时配备柴油发电机组。1.2 天然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开采1)石料场海堤工程共需石料约173.9万H?,围区合计开采石料约306万m3,扣除水闸开挖石方的利用,需开采石方约458万m3。根据工程布置和施工条件,计划在仙田岗料场开采各料石料约345万n?,在烟墩岗料场开采各料石料约113万n?。若采用开采石料不足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开采者采用开采东屿备用料场。石料开采采用100型潜孔钻配手风钻造孔,炸药梯段爆破,由l2m3装载机装510t自卸汽车运输。2)砂石料共需成品砂石料约9.45万n?,碎石垫层109.72万n?(其中海堤29.02万m3),石硝垫层4.11万?(其中海堤3.95万?)。砂料向温州市场采购,粗骨料、碎石料及石麓料计划在石料场开采后经破碎机轧制而得。3)闭气土本工程需闭气土方48.80万m3,除利用围区河道开挖15.26万m3,不足部分取用海堤外海侧堤脚100m以外的海涂泥。1.3 龙口与堵口1)龙口度汛和堵口标准龙口度汛标准采用汛期10年一遇高潮位及其典型潮型;堵口合龙标准为非汛期5年一遇高潮位及其典型潮型。2)龙口位置及度汛保护由于围区中间布置施工道路,围区分成了东西两片。每片各自设置龙口,宽度30m,底槛高程LOmo在海堤施工汛期应加强对龙口的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消除隐患。3)堵口设计计划堵口时间为施工期的第三年11月的一个小潮汛内。堵口条件为非龙口段石方填筑顶高程至5.0m以上、土方填筑顶高程至4.0m以上;水闸已基本建成;堵口石料、施工机械、劳动力组织已准备就绪;堵口报告已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堵口后,东片围区积水通过施工道路中埋设的排水管经排涝闸排出。23.3.4主体工程施工1)海堤施工海堤施工程序:30kNm有纺土工布一基础碎石垫层一塑料排水板-120kNm有纺土工布一堤身和镇压层抛石(含子堤)一石坝内坡袋装碎石垫层、土工布及闭气土方紧跟一大块石机械理抛护面一细石碎灌砌石护面碎防浪墙一土工布T内坡石磴垫层及袋装土植草护坡T堤顶碎路面。由于涂面较低,土工布、碎石及插板均采用船上作业。石方填筑分为水上抛石和陆上抛石两部分,当填筑高程在平均潮位以上时,采用陆抛,当填筑高程在平均潮位以下时,可采用船只施工。2)水闸施工水闸布置在山头岩基上,山体有一定厚度,只须在水闸上、下游预留岩埋,以阻挡潮水进入基坑,保证基础开挖和基础部分佐在干地施工。在基坑内需设潜水泵进行基坑排水。23.3.5施工总布置施工总布置本着有利生产、便于管理的原则,采用分片集中布置。工程办公及生活福利建筑、仓库、辅助企业等主要布置在盐场南、北两侧,共需仓库800m2,生活福利建筑3000m2,辅助企业250Om2。施工占地共需310亩,其中石料场占地270亩(包括围区回填方量),施工道路和施工码头30亩,各类临时设施占地10亩。2.4 用海情况2.4.1 用海类型和方式根据海域使用分类(HYT1232009),本区块用海类型为“工业用海”中的“其他工业用海'',用海方式为“填海造地”中的“建设填海造地工2.4.2 用海面积区块用海面积为12.2295公顷,共1宗海。区块用海位置图见图2.4-1,用海界址图见图2.4-2o2.4.3 用海期限本区块用海期限50年。2.5 用海必要性2.5.1 建设必要性(1)是拓展发展空间,实现温州“东海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工业用地紧张、土地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温州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新形势下快速成长的企业,其规模扩张愿望不断增强,用地等生产要素供给不足现象开始凸显,因此发展空间的限制将成为温州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针对现状问题,温州市市委、市政府已多次指示要发挥温州海洋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发展新空间,加快推进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增量提质,提升民生服务水平。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提出确立“一核两翼”的战略构想,突破行政区划,沿交通走廊和沿海岸线构建温州都市区的主体空间。以温瑞平原一体化发展为都市核心区,以乐清和平阳苍南两个组团型城市群为市域副中心,共同构成温州都市区城镇化与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功能布局上,规划提出洞头区要依托海港,利用海岛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为主的临港产业和休闲旅游业。区块出让后拟建温州港大小门岛港区小门西作业区I区液化石油气运输项目,拟建项目为水运及石化化工产业,有利于推动洞头区临港产业的发展。温州市洞头区大小门临港产业区小门片区AT4区块宗海位置图图2.4-1温州市洞头区大小门临港产业区小门片区A-14区块宗海位置图温州市洞头区大小门临港产业区小门片区A74区块宗海界址图内元用翕方式界*及曲松(公耀S埃建设工禽 造地1-5138-1家I ZT38 I12.2295CGCS2000n r<2 o, ) IA¾M*纶单佃找基,、与iSHW面-SI*IIIW林拓公司湾人经黑人廿Miin【200 3 23tt图2.4-2温州市洞头区大小门临港产业区小门片区A-14区块宗海界址图(2)是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举措2018年12月27日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通知指出:依法处置未取得海域使用权的围填海项目,开展生态评估和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对已经纳入通过审查的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区域具体处理方案的项目办理用海手续。2019年4月24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和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印发(浙江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19)1号),方案指出:规范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用海审批,对于全省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报自然资源部备案之前,选址在已填海区域且对海洋生态环境无重大影响的近期和中期建设项目,沿海各市政府应加快处理,成熟一个、处理一个,确保尽快落地。目前,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洞头分局组织编制的温州市洞头区零星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和温州市洞头区零星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均于2019年8月21日通过了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开展的专家评审。2022年6月,洞头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完成洞头区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2022年8月9日处理方案获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关于温州市洞头区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备案意见的函,方案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坚持分类分步实施、坚持产业择优落地的四大原则下,在生态评估结论的基础上,制定生态保护修复计划,进一步制定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措施,并积极谋划了近期拟建项目,近期拟建项目为温州港大小门岛港区小门西作业区I区液化石油气运输项目,面积14.3090公顷。根据浙江省围填海现状调查结果,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围填海涉及围填海图斑1个,图斑目录编号为330305-0022,图斑总面积为14.3440公顷,现状为未确权已填成陆未利用图斑。因此,本区块的实施是完善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区域的具体工作,也是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举措。2.5.2 用海必要性根据“国发(2018)24号"自然资规(2018)7号”“自然资规(2018)5号”以及“浙自然资规(2019)1号”等文件,需要加快对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成熟一个、处置一个。本区块属于洞头区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中的拟建项目,区块建设是加快处理方案进程的需要。温州市洞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强化五平台功能支撑。临港产业平台以小门岛、大门岛北侧区域为主体,锚定“临港产业岛”发展定位,依托港口优势,重点发展临港石化、临港物流和临港工业,打造具有较大区域影响力的临港产业区。渔旅融合平台以鹿西乡为主体,建设鹿西渔业综合体,发展海洋养殖、滨海旅游服务和渔家体验项目,推动特色渔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本区块在已填海成陆区的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内进行建设,本工程的建设能够完善有利于促进洞头区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区块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已填成陆的海域资源,能够协调区域的发展,区块建设需占用12.2295公顷海域,区块用海必要。综上,区块用海是必要的。3所在海域概况3.1 自然环境概况3.1.1 气象洞头列岛海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北部有苍山、雁荡山、洞宫山等山脉,对西北来的寒流起着屏障作用,加上纬度较低,当地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根据洞头区气象站多年资料统计(站址位于洞头岛东屏镇后坑村山顶,地理位置21。0夕E,27°50'N,观测场地海拔高度68m)。本地区气象特征如下:(1)气温洞头列岛海区年平均气温为17.5,12月最冷,月平均气温7.27.3C,极端最低气温-4.IC(1969年2月6日);7-8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827.4,极端最高气温35.7C(1978年8月1日)。(2)降水该地区降雨量丰富,年平均降雨量1319.4mm,年平均总蒸发量1538.3mm,年总日照1932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自西北向东南由高到低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最大年降雨量为1990年的1822.7mm,最小年降雨量为1971年的647.9mm。降雨分配不均匀,多集中在36月和89月。(3)风况根据洞头气象站1971-2001年多年的风速资料分析得到,本地区夏季多为SW向大风,春秋季节多为偏S向或偏N向大风,又以偏N向大风为主,冬季盛行NNE向大风。全年平均风速3.8ms,强风向为SSW向,最大风速为32.0ms(1975年8月12日),全年常风向为NNE向。(4)雾洞头列岛海区以平流雾为主,一般发生在下半夜,日出后23小时消失,但雾的生消时间长短不一;雾的季节变化较大,雾日天气主要集中在26月,期间月平均雾日数位6.1d,710月雾日最少,平均为0.5d。累年最多雾日数52d;累年最少雾日数IOd;多年平均有雾日数37.8d.(5)雷暴该地区雷暴日在311月份均有出现,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累年最多雷暴日数45d;累年最少雷暴日数8d;多年平均雷暴日数27.7d.(6)湿度洞头列岛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58月份湿度较大,相对湿度都在84%以上,其中6月份可达90%。3.1.2海洋水文水文资料引用浙江华东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编制的小门岛环岛公路工程之海洋水文观测技术报告(2018年3月)在工程海域附近的大门岛、坎门、温州龙湾设立3处临时潮位站,进行连续十五日潮位观测。在拟建码头及工程海域附近布设6条垂线。表3.11各定点水文泥沙测验垂线点位一览表(略)图3.1-1水文垂线示意图3.1.2.1 潮汐根据逐时潮位观测报表,统计出各站实测的潮汐特征值,从而了解它们最高、最低潮位,平均高、低潮位,最大、最小潮差,平均潮差以及涨、落潮历时的分布与变化。表3.12各潮位站同步半个月观测潮汐特征值的统计(略)由上表所列示的特征值,可以看出如下基本规律:(1)潮差的分布潮差是潮汐强弱的主要标志之一,从各站平均潮差的特征值可见,测区中瓯江口门的龙湾站最大为4.64m,往东至大门岛减小至4.60m,直至最外端的坎门站最小为4.34m;同样最大、最小潮差亦有类似的分布特征。(2)高、低潮位的分布与潮差相关联,各站观测期间的平均高潮位,测区中瓯江口门的龙湾站最大为2.59m,往东至大门岛减小至2.45m,直至最外端的坎门站最小为2.26m;同样,最高、最低潮亦有类似的分布。(3)涨、落潮历时的变化潮位的涨、落潮历时,既可反映测区的潮汐类型与性质,也可反映出迳流及地形对潮汐变化的影响。从表中平均涨、落潮历时一栏可知,观测期间瓯江口门的龙湾站涨潮历时明显低于落潮历时1小时3分钟,往东至大门岛,涨潮历时仅略低于落潮历时3分钟,直至最外端的坎门站,涨潮历时已略长于落潮历时1分钟。3.1.2.2 潮流(1)流速1)实测最大流速的极值大潮汛期间测点最大流速的极值为1.37ms,对应的流向为323。,出现于6#垂线0.2H层;小潮汛期间测点最大流速的极值为L17ms,对应的流向为96。,出现于6#垂线0.2H层。2)实测最大流速的平面分布从总体上看,位于瓯江口门附近的6#垂线流速较大,其余垂线流速相对较小。如大潮期间,6#垂线各层最大流速为1.37ms,而其余垂线实测各层的最大流速介于0.821.12ms之间;而小潮汛期间6#垂线各层最大流速为1.17ms,而其余垂线实测各层的最大流速介于0.640.99ms之间。为了直观地反映工程周边水域在水文测验期间涨、落潮流速平面分布,我们以各站实测垂线平均的最大涨、落潮流速(流向)为例,又分别绘制了大、小潮汛垂向平均的流速、流向矢量图。3)实测最大流速随潮汛的变化若将上述三表所列数据,按潮汛进行比较后可知:就最大流速而言,大潮汛的最大涨潮流速约为小潮汛流速的0.931.31倍,平均约为1.19倍。最大流速依月相的演变总体上有较好的规律。4)实测最大流速对应的垂直分布各垂线实测最大流速的垂直分布中,总体上表现为自上而下、随深度增加而流速减小的分布特征。(2)平均流速(流向)的统计分析垂线平均的流速(流向)中,潮流极值为1.22m/s(325。),出现于大潮航次的6#垂线;各站垂线平均的最大流速,大潮期间,总体上介于0.65L22ms之间;小潮则明显减弱,极值流速流介于0.611.03ms之间。若从潮流随潮汛的演变来看,各站以大潮大于小潮,随月相演变均有良好的规律。表3.1.3实测垂线平均的最大涨、落潮流速(流向)的统计(略)垂线平均流速对应的流向统计来看:1#垂线流向占比最多的是SE;2#垂线流向占比最多的是S、E:3#垂线流向占比最多的是SSE;4#垂线流向占比最多的是NE;5#垂线占比最多的流向是NE;6#垂线占比最多的流向是SE、NW0表3.14大潮各站垂线平均流向在16个方位上出现的频次、频率的统计(略)表3.1.5小潮各站垂线平均流向在16个方位上出现的频次、频率的统计(略)3.1.23泥沙对大、小潮实测含沙量值进行最大含沙量统计,大潮期0.2H层、0.6H层、0.8H层、垂线平均最大分别为0.390(单位kgm3,本节下同)(3#)、0.455(3#)、0.471(5#)>0.425(3#);小潮期0.2H层、0.6H层、0.8H层、垂线平均最大分另U为0.362(5#)、0.422(5#)、0.458(5#)、0.402(5#)。各垂线分层最小含沙量,大潮期02H层、0.6H层、0.8H层、垂线平均最小含沙量分别为0.108、0.127、0.170>0.133,均发生在4#垂线;小潮期0.2H层、0.6H层、0.8H层、垂线平均最小含沙量分别为0.039、0.083、0.099、0.073,也均发生在3#垂线。观测期间各层平均含沙量从表中可以看出,大潮期间平均含沙量范围为0.0290.056;小潮期间平均含沙量范围为0.0250.050。由上述所列特征值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各垂线含沙量的垂向分布具有良好的规律,均从0.2H层往底层逐渐增高。表3.16大潮汛各垂线含沙量特征值的分层统计表(略)3.1.3 地形地貌及冲淤环境瓯江发源于浙江省庆元、龙泉两县、市交界的百山组北麓锅冒尖,自西向东,流经浙江省18个县(市)于温州黄华注入东海,全长388km,流域面积17859km20瓯江河口系弯曲过渡性强潮河口,珏仁以下属于感潮河段。其中好仁至梅番全长32km,为河口河流段,河道狭窄,河道河床主要由径流控制和塑造,较为稳定;梅希至龙湾段长38km,为河口过渡段,河面由窄变宽,受径流与潮汐共同作用及楠溪江入汇影响,流态复杂,是河口河床冲淤变化最复杂、最不稳定的河段;龙湾至口门歧头长15km,称河口潮流段,江面宽阔,潮流加强,受龙湾咀、磐石等矶头制约形成稳定南、北分汉河型,进出潮量集中于北口,海床较为稳定;口门歧头至洞头诸岛外缘称口外海滨段长25km,该段外侧有大、小门岛、霓屿岛、洞头等众多岛屿屏障,发育有温州浅滩、三角沙、中沙等诸多拦门浅滩,浅滩和诸岛屿及大陆间发育沙头水道、中水道、重山水道、黄大岳水道等,海底地形复杂多变,该河段主要受潮流控制。总体而言,瓯江口目前呈现多级分汉、多口入海的河势格局。拦门沙是瓯江河口外堆积带的特征地貌。拦门沙位于灵昆、大小门和霓屿诸岛之间,由水道和浅滩构成,主要的正地形有灵昆岛、南槽拦门沙、三角沙、中沙,重山沙咀等连成的水下沙洲群,相应的分割出南北槽、中水道、沙头水道、黄大岳水道、重山水道等汉道。河口边滩主要是冲积平原和河口拦门沙间的过渡带。边滩前缘形成明显的滩坡,具有以径流作用为主塑造的粗粉砂、极细沙沉积层理。中潮位以上滩面坡度较小,形成潮流作用为主塑造的细粉砂、粘土潮汐层理,树枝状潮沟发育。沙堤,主要存在于瓯江口南侧永强外潮滩高潮位和中低潮位之间,前者宽约10-30m,最大高差2m,后者长23km,最宽处达400m,相对高差2.5m,沙堤均由中、细砂组成。水下岸坡是本区主要的海底地貌,主要分布于瓯江口、洞头各岛以南水深0IOm范围,向东南方向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