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扩建项目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docx

    • 资源ID:1263393       资源大小:341.81KB        全文页数:1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扩建项目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docx

    济南市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环评单位:山东水文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O二三年H"一月一、项目背景1、项目由来田山灌区是黄河下游最大的集抗旱、排涝、供水为一体的大型电力排灌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1.7万亩,同时担负着平阴县城及周围近57km2的排涝任务。主体工程位于黄河下游平阴县境内,主要由一级泵站、一级总干渠、沉沙池、二级泵站、二级总干渠及相关建筑物等组成。田山灌区自建成运行以来,通过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形成了以农业、生态、工业为一体的多元化供水模式,灌区供水空间得到极大拓展,目前主要用于灌溉、向济平干渠供水、帮助锦水河排水等。2013年4月,实施了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在南水北调非输水期利用田山灌区一级泵站引黄,通过规模12m连通工程输水入济平干渠,连通工程的设计规模为12mo目前,田山一级泵站各种功能运行时,皆为同一个压力出水池,无法兼顾,存在着供水与平阴城区排涝矛盾;现有沉沙池已使用50多年,现有的两条沉沙条渠,只有西侧条渠作为沉沙使用,东条渠蓄水使用,沉沙池条渠宽度窄,容易淤积,容积小,清淤周期短、次数多,现有沉沙池无法满足长时间、大规模引水需求,自田山灌区引黄输水量增加后,现有沉沙池淤积严重,沉沙能力不足,出口含沙量达不到生态用水、城市用水的要求;现有济平干渠连通工程需向玉清湖水库和济南市区段小清河补水,同时还向胶东应急供水,现有连通工程规模偏小,不能满足供水要求等问题。为此,济南市水利工程服务中心拟建设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扩建项目。工程的实施,可解决供排矛盾、提高沉沙能力、扩大供水规模。2、项目设计方案及特点工程建设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分别为新建排涝泵站(30m3s)、改建沉沙池工程、桥梁工程以及水闸工程。(1)新建排涝泵站1座新建排涝泵站规模30m3s,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上游连接段、清污闸(前池检修闸)、前池、进水池(自流闸)、泵站、出水池(出口检修闸)、排水涵洞、防倒漾闸和出口连接段。(2)改建沉沙池改建沉沙池工程主要包括隔堤改建、岸坡防护、截渗沟清淤、微地形整治等工程。(3)水闸工程扩建济平干渠连通闸现状在田山沉沙池东条渠东堤济平干渠以南约75m处有一出水闸,规模为12mo本次在济平干渠北侧对称位置新建一座连通闸,流量也为12m,两闸组合调水流量为24m3So改建沉沙池退水闸原沉沙池退水闸位于桩号k0+676处,现已年久失修,工程老化,为保证沉沙池水质,确保供水的安全性,在原位置按照原规模拆除复建退水闸。沉沙池退水闸规模2m3s°改扩建东西沉沙池分水闸现状桩号k4+316处有一座东西沉沙池分水闸,规模12m,本次将该分水闸拆除,在桩号k4+280处新建一处东西沉沙池分水闸,规模24m3s°(4)桥梁工程改建东关街跨西沉沙池交通桥因沉沙池中堤轴线变化,影响原沉沙池西堤与中堤间东关街交通道路,对东关街交通道路进行改建。改建东沉沙池隔堤与交通桥东关街大街横穿沉沙池,在东沉沙池,现状为隔堤与交通桥结合的结构方式,因现状桥梁老化,现对其进行改建。改建跨一级干渠管理桥一级干渠桩号0+627处,现状有一座人行桥,该桥结构老旧,损坏严重,根据需要,本次对该桥进行改建。新建一级干渠跨锦水河东支管理桥根据生产管理需要,在一级干渠桩号0+625处,新建一级干渠跨锦水河东支管理桥。二、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我公司接受环评委托后,依据相关环评导则等技术文件及其他文件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开展了初步的环境调查,对项目区域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等环境概况进行了调查和收集整理,确定了评价重点、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制定了工作方窠。委托山东中再生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进行了项目区域环境现状检测,环评工作人员依据环境质量现状检测数据和工程分析进行论证和预测,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导则、规范,编制完成了济南市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公众参与采取网站公示、登报宣传、张贴公告等方式。2023年08月31日建设单位在济南市城乡水务局网站进行了第一次网络公示;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完成后,2023年10月07日在济南市城乡水务局网站上进行了第二次网络公示,公布了报告书全本下载链接,以及公众调查问卷链接,公告期限10个工作日。并于第二次公示期间,在周边居民区宣传栏张贴公告,在2023年10月12日、2023年10月16日在山东商报上两次登报公示。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完成后,2023年10月26日在济南市城乡水务局网站上进行了第三次网络公示,并公布了报告书全本及公众参与说明下载链接。公示期间未收到调查问卷和公众意见反馈。根据上述公示过程及其内容单独形成公众参与说明,与报告书一同上报。三、分析判定相关情况本项目属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第一类鼓励类“二、水利、16.灌区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因此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济南市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扩建项目符合山东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鲁政字2021157)、济南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平阴县“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等相关水利发展规划,符合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鲁自然资发(2023)1号)、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山东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要求;符合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等生态功能区划。本工程涉及1处生态保护红线区,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不涉及新增建设用地,属于“已有的合法水利、交通运输等设施运行维护改造”类,“符合生态保护红线内允许有限人为活动”,施工期对生态保护红线区、水源保护区及湿地公园等重要敏感目标造成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且在落实相应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能够减缓和控制的影响,施工期结束后造成的环境、生态影响会逐步消失,产生的污染物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冲击,工程的建设不会损害生态保护红线区等重要生态敏感目标的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项目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运行期仅消耗少量电能,不触及资源利用上线;符合济南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总体要求。因此,本项目满足济南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四、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1、施工期根据工程内容,结合工程的建设特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为:施工期沉沙池清淤、建筑物施工等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噪声、废水、固废及施工占地、施工方式和施工时序等对周边环境和生态产生的不利影响。(1)生态环境影响该项目建筑物工程、临时工程均占用土地,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施工导流改变周边河道局部河段水文情势,从而影响局部河段的水生生境,挡水建筑物施工干扰、废污水事故排放影响,对施工河段水生生物的水生生境产生一定影响。施工后期,由于逐步采取生态恢复措施,物种量和生物量会有所增加。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区域的生态将逐渐恢复。(2)地表水环境影响施工废水主要为基坑排水、施工机械清洗废水、灌浆废水以及混凝土养护废水。施工期产生的机械冲洗废水、灌浆废水和混凝土养护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不外排;基坑排水经沉淀后排入锦水河。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不外排。基坑排水主要污染物是SS,水质与区域地下水质基本类似,对区域地表水的影响较小。(3)地下水环境影响施工期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废水随意排放影响地下水水质,改变赋存地下水的地质环境从而改变影响范围内地下水天然补径排条件,进而改变影响工程区地下水的分布格局。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经处理后回用或沉淀后排入锦水河,正常情况下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轻微,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并设置抽排水及处理措施,避免施工废水直接外排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4)大气环境影响施工期造成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施工机械燃油产生的废气、土石方开挖暂存粉尘及交通运输产生的粉尘和扬尘、道路铺设产生的沥青烟气。(5)声环境影响工程施工期使用的主要施工机械有土石方机械、起重机械、运输机械、混凝土机械等。施工开挖、钻孔、混凝土浇注等施工活动中的施工机械运行,车辆运输等将产生不同种类的噪声。主要分为交通噪声和主体工程施工噪声。2、运行期(1)生态环境影响项目营运期间,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区域生态环境功能不会发生改变和退化。项目在性质上属于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和积极的。本项目的建设着力于改善区域水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修复能力。(2)地表水环境影响水文情势:工程实施后,田山灌区一级泵站向济平干渠供水能力由12m3s增大到24m3s,泵站取水水源为黄河水,引黄水量相较黄河年径流量较小,对黄河水文情势影响较小。泥沙:西沉沙池扩建后,增加了沉沙淤积空间,提升了输水水质,出口含沙量达到城市用水的要求。西条渠扩建后,按照一级泵站69月份最大引黄能力和引黄天数可连续使用1年8个月后再清淤。水质:本项目灌排分离工程实施后,排水口移到取水口下游,可有效改善取水水源水质;西沉沙池扩建及清淤工程增加了沉沙淤积空间,提升了输水水质。总体来说,工程的实施对改善水质具有正向作用。(3)地下水环境影响拟建项目本身不产生废水,项目经过灌排分离工程、沉沙池和截渗沟的治理,明显改善了水质,间接对地下水水质产生一定正面影响。(4)大气环境影响本项目运营期没有废气产生和排放,可能涉及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东关街道路上来往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和扬尘,由于东关街不在交通主干道,且路口设置了隔离桩、限速标识等,来往车辆数量较少,产生的汽车尾气及扬尘较少。(5)噪声环境影响本项目运行期主要噪声源为排涝泵站设备噪声,设备噪声源强在7590dB(八)之间。噪声设备置于室内,且为半地下设置,通过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采取的降噪措施为基础减振、泵房隔音等措施有效降噪,泵站运行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五、环境影响主要结论工程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济南市相关规划。本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分为施工期“三废”的排放对评价区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工程施工期、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报告书结合工程特点,分施工期及运行期制定了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在落实这些环保措施的前提下,项目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有效的减免。工程的实施,解决了灌排矛盾和灌排能力问题,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且具长效显著性。从环境角度分析,本工程是可行的。项目组二O二三年十一月目录1总则11.1 编制依据11.2 评价目的与评价重点81.3 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及评价因子确定81.4 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101.5 环境保护目标171.6 *vF彳202环境概况252.1 自然环境概况252.2 重要生态敏感区333工程分析353.1 现有工程概况353.2 工程现状存在的问题413.3 .工程治理的必要性423.4 工程建设的可仃t443.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473.6 施工组织设计583.7 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723.8 工程分析73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844.1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与评价844.2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924.3 地下水现状监测及评价Ill4.4 噪声环境现状监测1174.5 底泥环境现状监测1194.6 土壤环境现状监测121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255.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255.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40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566.1 生态影响识别1566.2 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确定1576.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586.4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916.5 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1996.6 生态影响评价结论2027生态红线环境保护专章2067.1 项目基本情况2067.1.1 生态保护红线区介绍2067.2 避让可行性分析2087.3 工程对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影响及保护措施2087.4 小结217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专章2188.1 项目基本情况2188.2 避让可行性及项目与相关政策法规协调性2198.3 工程对水源地的影响及保护措施2268.4 施工及运行过程中的应急措施2298.5 小结2319工程占用玫瑰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影响专章2329.1 山东黄河玫瑰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2329.2 工程占用湿地公园段生态情况2329.3 工程对山东黄河玫瑰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影响评价2349.4 生态保护措施及生态恢复方案23510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24210.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24210.2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24910.3 环境保护措施汇总25011环保投资及经济损益分析25311.1 环保设施投资预算25311.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5312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25812.1 环境管理25812.2 环境监理及监测26013环境风险评价26413.1 评价等级26413.2 环境风险识别26513.3 环境风险分析26513.4 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26713.5 分析结论27314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27414.1 项目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27414.2 用地与规划选址符合性分析27414.3 规划符合性分析27414.4 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27814.5 与其他规划的符合性2821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9115.1 评价结论29115.2 建议2971总则1.1 编制依据1.1.1 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2年6月5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9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2023年4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2022年6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2011年1月8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8月26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2021年9月1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4月23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19年12月28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年12月28日修订)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8月27日修订)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23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2016年2月修订);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2013年12月修订);24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2017年10月7日修订);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年10月7日修订);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8年3月19日修订);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H);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7年修订)2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7月16日修订);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颉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9 关于印发“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环大气2023)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386号)(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发文);30 关于印发机场、港口、水利(河湖整治与防洪除涝工程)三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的通知(环办环评20182号)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厅字20172号);3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3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33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2019年1月1日起实施);颉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号);34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关于印发V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环发201310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的通知(环发2015162号);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2015.4.16);南水北调工程供水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7号);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环保部令2010第16号)。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7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自然资规(2021)2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林湿发(2017)150号);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国家林业局令第32号,2013年);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的通知(办湿字(2014)6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第3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第15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等7部门关于加强用地审批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130号);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自然资发2022142号);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北京等省(区、市)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作为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用海依据的函(自然资办函20222207号);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环规生态(2022)2号);关于印发国家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保规20234号);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34号);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HJlOl42020)。1.1.2山东省及济南市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19年1月1日);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12月1日);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1月23日);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11月修正);颉山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23年1月1日);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20年1月1日);山东省水资源条例(2018年1月1日施行);山东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试行)(2022年11月1日);山东省南水北调条例(2015年5月1日施行);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18.1.23施行);颉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2015年修正);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优化重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穿越生态保护红线办理流程的通知(鲁环办2017ll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鲁政字2020269);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建设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有关事项的通知(鲁环发2018124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2112);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鲁自然资发20231号);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临时用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鲁自然资规2023l号);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推进落实“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工作的通知(鲁自然资字202065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133号);山东省“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鲁政字2021168号);颉山东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山东省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山东省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鲁环委办202130号);山东省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鲁环委20213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鲁环发20134号);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11号修订);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贯彻实施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鲁环函2012179号);山东省打好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作战方案(鲁政办字201930号);山东省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27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转发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的通知(鲁环函2012509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建立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联动机制的通知(鲁环函2013410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发布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7年本)的通知(鲁环发2017260号);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鲁环发201890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调整济南市部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复函(鲁环函2018338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18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鲁环办函2016141号);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2012年);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山东省人民政府,2022年2月15日);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11月26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颉济南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济南市人民政府令第234号);济南市大气污染治理问责办法(试行)(济厅字201647号);济南市建设工程扬尘污染治理若干措施(济政办字2017l号);济南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三期)(济政发201826号);颉济南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发布济南市环境保护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的通知(济环字202131号)。颉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济政字202135号);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济南市人民政府,2021年K)月22日);颉平阴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平证办字202017号);平阴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平阴县地表水水功能区划的批复(平政字201791号);平阴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平政函20233号)。1.1.3 导则技术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P201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U);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l69-2018);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O433-2O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1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18);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 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15-2012);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2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环保部公告2013第59号);工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2013)。1.1.4 规划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O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2008年7月);“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鲁政发(2021)12号); 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2020年);山东省生态功能区划(2004年10月); 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3119号)山东省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2008-2020); 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鲁政发2002100号); 山东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年);山东省水环境功能区划;颉山东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鲁政字2021157)济南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颌平阴县"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平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o1.1.5 建设项目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济南市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济南市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 济南市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扩建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关于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扩建项目改建锦水河人黄河排水口的复函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平阴分局;本次环评监测报告;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1.2 评价目的与评价重点1.2.1 评价目的(1)通过现场调查和监测,了解和掌握工程评价区域内生态环境现状、环境质量现状和社会环境现状,预测本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对区域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2)评价项目实施过程对区域环境的综合影响,从环保角度论证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及与城市规划的相容性,为项目实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决策依据。(3)针对拟建项目在施工期、运行期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论证分析工程设计中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提出减缓和避免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措施的同步实施,使项目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做到协调发展。(4)对项目实施进行环境损益分析,论证项目实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为济南市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以及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2 评价重点本项目为济南市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扩建项目,根据拟建项目对环境污染的特征,本次评价在对工程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以地表水及可能的生态影响为重点,分析评价项目建成后对该区域地表水、生态等方面的影响程度。1.3 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及评价因子确定131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本次环评主要对施工期和运行期中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情况见表表1.3.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表时段环境要素产生影响的单元施工期环境空气施工扬尘,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废气,清淤底泥恶臭,沥青烟气,食堂油烟。地表水混凝土养护废水、施工车辆和机械冲洗废水、基坑排水、灌浆废水,生活污水。水质、泥沙、流量。地下水地下水水质、水位影响。声环境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噪声。固体废物一般固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清淤底泥、弃方、建筑垃圾;危废:隔油池浮渣。生态施工期沉沙池工程、建筑物工程等活动扰动水体,加剧水土流失,短期内将影响清淤沉沙池水生生态环境以及两侧陆域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运行期声环境来往车辆噪声、泵站噪声。水环境水位、流速、水面面积等水文情势。生态环境1、提高沉沙能力,改善输水水质;2、实现灌排分离,改善取水水质;3、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1.3.2评价因子的确定结合本项目所处环境特征及功能区划,确定本次环评现状及预测评价因子,见表1.3 -2o表1.3-2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一览表环境要素评价类型评价因子施工期工程污染源水污染源、水文要素COD、BoDs、氨氮、总磷、总氮、SS、石油类。泥沙、流量、水质、流速、水位。大气污染源颗粒物、汽车尾气等。噪声污染源连续等效A声级。固体废物一般固废:建筑垃圾、清淤底泥、生活垃圾、弃方;危废:含油污泥(机械冲洗废水隔油沉淀池污泥)。生态因子物种:分布范围、种群数量、种群结构、行为等;生境:生境面积、质量、连通性等;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等;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生产力、生物量、生态系统功能等;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等;生态敏感区:山东玫瑰湖国家湿地公园、汶泗平原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区、济平干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景观:景观多样性、完整性等。地表水现状评价pH、溶解氧、高钵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BoD5、氨氮、总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神、汞、镉、铭(六价)、铅、制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影响分析施工废水对河流水质影响,施工导流对水文要素型影响分析。地下水现状评价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毓化物、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神、铅、镉、铁、(六价)、汞。影响评价施工期地下水水位、水质影响分析。大气环境现状评价So2、No2、PM25TSP、CO>臭班。影响分析颗粒物、汽车尾气。声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等效连续A声级。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建筑垃圾、清淤底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置的影响分析。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土地利用、陆生动植物、水生动植物、水土流失、景观等。影响分析陆生生态及水生生态影响分析。底泥现状评价pH、铜、锌、碑、汞、辂、镉、铅、银。影响分析施工对河流底泥的影响分析。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防汛路来往车辆尾气。地下水影响分析对河道地下水水质、水位的影响。声环境影响分析等效连续A声级。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陆生生态、水生生态。1.4 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1.4.1 评价等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结合项目污染特征以及当地环境功能,确定本次评价项目主要有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土壤及生态环境等,确定其评价等级如下:1.4.1.1 生态环境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项目按以下原则确定评价等级:表141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定情况一览表导则要求拟建项目情况评价等级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时,评价等级为一级。不涉及以上敏感区。三级涉及自然公园时,评价等级为二级。项目涉及山东玫瑰湖国家湿地公园。二级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时,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项目涉及汶泗平原水土保持保护红线。二级根据HJ2.3判断属于水文要素影响型且地表水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的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项目水文要素影响型且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二级。二级根据HJ610、HJ964判断地下水水位或土壤影响评价范围内分布有天然林、公益林、湿地等生态保护目标的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不涉及以上敏感区。二级当工程占地规模大于20km2时(包括永久和临时占用陆域和水域),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改扩建项目的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包括陆域和水域)确定。工程项目永久占地159.47hm2,临时占地4.74hm2,小于20km20三级除本条a)、b)、c)、d)、e)、f)以为的情况,评价等级为三级;当评价等级判定同时符合上述多种情况时,应采用其中最高的评价等级:建设项目涉及经论证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时,可适当上调评价等级;建设项目同时涉及陆生、水生生态环境影响时,可针对陆生生态、水生生态分别判定评价等级;在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或拦河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等情况,评价等级应上调一级。拟建项目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等生态敏感区,项目涉及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红线和水源保护区;拟建项目属于水文要素影响型且

    注意事项

    本文(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扩建项目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