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建筑的现象评析及对策分析研究土木工程专业.docx
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Words2一、“短命建筑”的成因2(一)政府盲目追求政绩2(一)建筑缺少人文价值31 .忽视传统文化内涵32 .脱离地域文化精神33 .背离群众文化需求3(三)SPSS研究结果及分析41 .适用性检验42 .信息、丢失检验43 .提取公共因子54 .公因子命名与解释5二、“短命建筑”的当前概况8三、“短命建筑”的危害9(一)资源浪费巨大9(二)环境污染严重9(三)财富浪费惊人10四、防止“短命建筑”继续发生的对策10(一)完善城市规划101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02 .开辟地下城市11(一)转变政绩观念113 .避免项目轻率决策114 .坚持项目民主决策115 .坚持项目科学决策12(三)推广人文价值建筑126 .继承传统文化127 .符合地域风情128 .重视群众参与13错误味定义书签。短命建筑的现象评析及对策摘要:近年来,“短命建筑”在各地频现,大拆大建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短命建筑”已经成为社会热门的讨论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正轨,随着国内生产总值快速上涨,国家的城市面貌也是万象更新。在旧城改造,新城规划的双管齐下,各种摩天大厦、商业楼盘、居民小高层拔地而起。市区内各种高架路、轻轨、地铁等交通设施也与日俱增。城市进化推动下的房地产经济的腾飞,使得城市硬件设施不断更新完善。在塑造城市形象的过程中,一方面增强了其综合竞争力,从根本上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但另一方面却是打造过程中面临的基础设施大拆大建问题,各地频现“短命建筑”的现象,既反映了我国公共资源的肆意浪费,更深刻揭露了政府在城市规划中权力运用的失范。文章试图以城市短命建筑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现象后的政府规划权运作状况,并从中找出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做到对政府行政规划权的规范,进而使我国城乡规划更加科学。关键词:短期建筑;行政规划;应对措施;Abstract:inrecentyears,"short-livedbuildings"invariousplaces,thelargedemolitionofDajianbroughtaboutbythe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problemsalsograduallyhighlighted,"short-livedarchitecture"hasbecomeahottopicofdiscussioninsociety.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China'seconomyhasgraduallybecomeontrack,withtherapidriseofgrossdomesticproduct,thecountry'surbanlandscapeisalsorenewal.IntheOldCitytransformation,thenewtownplanningtwo-pronged,avarietyofskyscrapers,commercialproperties,residentsofsmallhigh-rise.Theurbanareasofvariousviaduct,lightrail,subwayandothertransportfacilitiesarealsoincreasing.Thetake-offoftherealestateeconomydrivenbyurbanevolutionhasmadetheurbanhardwarefacilitiesconstantlyupdatedandperfected.Intheprocessofshapingtheimageofthecity,ontheonehand,enhanceitscomprehensivecompetitiveness,fundamentallyenhancethequalityoflifeoftheresidents,butontheotherhand,itistheconstructionprocessoftheinfrastructuredemolitionandDajianproblems,thephenomenonof"short-livedbuildings"everywhere,notonlyreflectsthewantonwasteofChina'spublicresources,Moredeeplyexposedthegovernmentinurbanplanningintheuseofpoweroftheabnonal.Thispapertriestotaketheurbanshort-livedarchitectureasthestartingpoint,deeplyanalyzestheoperationstatusofthegovernmentplanningrightafterthephenomenon,andfindouttheproblemsfromit,andputsforwar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fortheexistingproblems,inordertostandardizethegovernmentadministrativeplanningright,andthenmaketheurbanandruralplanningofourcountrymorescientific.KeyWords:Short-termconstruction;administrativeplanning;responsemeasures;一、“短命建筑”的成因(一)政府盲目追求政绩现阶段,在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引导下,一些地方领导上任,没有把执政重点放在发挥政府责任给百姓排忧解难、谋求实事上,而是在为科学规划城市发展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城市面貌追求任期政绩。有些领导通过建立奇特的建筑物吸引大家的眼球,以期赢得更多的消费群体,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二)建筑缺少人文价值建筑价值是指满足群众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赢得最大经济利益的价值观,而建筑的人文价值指在建筑价值的基础上继承发扬古建筑的内涵,融合当地的文化习俗、精神风貌,同时兼顾以人为本的住宅理念。然而,当代建筑物缺少人文价值气息。1 .忽视传统文化内涵由于古建筑文化逐渐淡出人们视野,新的建筑体系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建筑师只能凭灵感去建造各式建筑,又或者是对西方建筑的一味模仿,这造成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断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对非重点保护古建筑进行拆除,导致仅存的人文记忆丢失;另一方面建造低俗的建筑,导致城市建筑呈现各种各样的风格,偏离古建筑文化底蕴,最终导致建筑外观丢失历史记忆,内在缺乏文化脉络。2 .脱离地域文化精神现阶段脱离地域文化精神的建筑充满整座城市,城市建筑本应该在城市记忆、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然而大多数建筑在规划设计时脱离了地域文化,设计了带有明显商业符号的建筑物。虽然建筑设计别具一格,但是带有浓浓的商业味道,且不符合当地文化习俗,严重脱离地域文化精神。这类往往不容易在社会上长存,易造成建筑短命。譬如,广州的圆大厦是意大利设计师按照中国古代铜钱的造型灵感设计的,建成后,花费巨额进行宣传包装,使其成为广州的一个地标建筑,但是建筑缺乏人文价值,在群众中争议不断。3 .背离群众文化需求建筑物的构建本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服务大众,大众是建筑的使用者,消费者,是建筑价值评判主体。在规划设计时应让群众参与其中,发挥群众价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物创造周期反而缩短,导致“创作”转化为“生产”,致使建筑缺乏内在文化价值。(三)SPSS研究结果及分析1.适用性检验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首先要对影响因素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即(巴特利)KMo检验和KMO球形的变量偏相关实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观测值为2182.827,相应的概率P接近0,假设显著水平为0.05,则概率P小于显著水平,应拒绝零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存在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856>0.5,说明各变量因素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差异,根据Kaiser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4 .信息丢失检验采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适用性检验。SPSS软件对数据有自动提取识别的能力,能将所研究因素进行合理地提取与初始值对比。当各个因素的提取值大于0.5时,表明该因素承载的信息较于原始信息丢失少。在这种状态下对于23个因素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因子分析的初始解包含初始共同度和提取共同度两种。根据检测数据,23个影响因素的初始共同度均为1,即表示所有变量的方差都可以被因子所解释;提取共同度中的数值不一样,最高为fl,即“设计人员能力有限”(0.869),最低为f3,即“设计功能缺失”(0.447),但是大部分数值均大于0.5,表明选取的影响因素所承载的信息丢失较少,大部分的影响因素与公共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联系,表明建筑短命影响因素的选取适合采用因子分析。表1.1短命建筑的影响因素编号影响分子编号影响分子F1设计人员能力有限Fi3城市形象工程F2施工人员素质低Fu生态环境保护同设计功能缺失Fis人口增长需求F,建筑偷工减料Fie公共设施构建F5资金链断缺F17监理人员责任意识差氏设计规范不完善F8乱拆无标准F7定期维护成本高Fi9政府规划权力大F8运营收益低F20官员追求业绩R建筑文化落后F21建筑审批不合理Flo经济快速发展F22施工法律不完善Fu规划目光短浅F23监管法规疏漏F12土地拍卖利益5 .提取公共因子建立影响因素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表2列示了特征值排名前5的因子,由表可知这5个因子的初始特征值都大于1且累计方差率贡献率大于60%,共因子的解释能力是可以接受的,最终选择提取公共因子的数量为5o6 .公因子命名与解释由表L2可知,需要提取5个公因子,分别为E,F2,FmF4,F5.为了解释各个公因子的含义,因此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荷载矩阵实施正交旋转增加公共因子命名解释的合理性。指定按因子荷载值降序的顺序输出旋转后的因子荷载以及旋转后的因子组合(对表中荷载系数大于0.5的均取绝对值,然后按照降序排列)。根据分类后各因素间的联系与共同点对新的类别进行命名。第一个公共因子中城市形象工程、土地拍卖利益、政府对规划权力大、规划目光短浅、官员追求业绩因素载荷系数最高(大于0.5),分别为大744、0.712、0647、0.644、0.608,它主要承载着社会体制中政府实施的各种非常规行为造成的建筑短命,本文把它们归结为政府体制与社会规划层面因素。第二个公共因子中施工法律不完善、设计规范不完善、乱拆无文件、监督法规疏漏、建筑审批不合理,与之相对应的荷载系数分别为0.869、0.763、0.637、0.610、0.553,主要承载着各阶段法律文件不详细、解释不够细化造成的建筑短命,本文把它们归结为法律法规层面因素。第三个公共因子包含的影响因素有:人口增长需要、经济快速发展、公共设施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建筑文化落后,与之对应的荷载系数分别为0.689、0.676、0.658、0.656、0.588,主要承载着社会大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需求造成对建筑寿命的影响,本文把它们归结为社会环境因素。第四个公共因子包含资金短缺、建筑偷工减料、运营收益低、设计功能欠缺、定期维护成本高,与之相对应的荷载系数分别为0827、0.752、0.672、0.526、0.422,主要包含了建筑物从初期设计、中期施工到后期竣工运营全过程中各因素对建筑寿命的影响,都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本文把它们归结为建筑层面因素。第五个公共因子包含的影响因素有:设计员能力有限、监理员放水、施工员素质低,与之相对应的荷载系数为0.926、0.828、0.734,主要是整个建筑过程中,这些参与的一线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低对建筑短命造成人为主观影响,本文把它们归结为直项目管理因素。以上23个因素归纳为五个公共因子的命名详见表1.3o表1.2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因子初始特征值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先累积%合计方差的先累积%17.71933.56133.5613.27414.23614.23622.55611.11244.6733.13213.61727.85331.5826.87851.5502.81612.24440.09741.3595.90957.4602.80812.20852.30551.2035.23062.6902.38810.38562.690表1.3公共因子解释命名公公因子显著影响因素的变量公共因子命名F1城市形象工程、土地拍卖利益、政府规划权力大、规划目光短浅、官员追求业绩政府体制与社会规划层面F2施工法律不完善、设计规范不完善、乱拆无文件、监督法规疏漏、建筑审批不合理法律法规层面F3人口增长需要、经济快速发展、公共设施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建筑文化落后社会大环境K资金短缺、建筑偷工减料、运营收益低、设计功能欠缺、定期维护成本高建筑层面F5设计员能力低、监督员乱放水、施工员素质低项目管理人员7 .计算因子得分采用回归分析法输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具体结果详见表1.4o表1.4成份得分系数矩阵影响因素成份12345设计员能力有限-0.012-0.092-0.0310.0150.429施工员素质低-0.0750.039-0.0590.0930.298设计功能欠缺0.028-0.067-0.0840.2350.091建筑偷工减料-0.131-0.1190.0020.3960.049资金断缺-0.119-0.015-0.0940.433-0.075设计规范不完善-0.0400.327-0.071-0.073-0.020定期维护成本高0.0130.050-0.0320.141-0.040运营收益低0.047-0.086-0.0740.298-0.020建筑文化落后-0.004-0.0590.245-0.008-0.054经济快速发展-0.2960.1480.409-0.0810.002规划目光短浅0.265-0.026-0.054-0.0570.010土地拍卖利益0,287-0.0840.001-0.0640.001城市形象工程0.336-0.079-0.100-0.035-0.010生态环境保护0.015-0.1210.296-0.0790.131人口增长需求0.001-0.0570.287-0.032-0.036公共设施构建-0.007-0.0250.262-0.023-0.019管理员放水0.043-0.0890.067-0.1000.383无文件乱拆-0.0450.2620.109-0.100-0.100政府对规划权力大0.2600.038-0.013-0.135-0.035官员追求业绩0.2750.040-0.2210.0160.019建筑审批不合理-0.0810.1780.0470.086-0.058施工法律不完善-0.0380.363-0.110-0.031-0.046监管法规疏漏0.0390.2200.025-0.112-0.008二、“短命建筑”的当前概况近些年,在建成后不到10年的“青年时期”就被拆除的“短命建筑”在全国各地已经屡见不鲜。建设投入约8亿元、曾是亚洲最大室内足球场的沈阳绿岛足球场,使用不到10年后因“使用率不高”被爆破拆除;耗资4000万元建成的重庆永川地标建筑一一渝西会展中心仅仅投入使用5年,因在原址上修五星级酒店被拆;耗资8亿元建成的陈家祠广场,仅使用4年时间,即因为地铁建设需要“推倒重来”;云南河口斥资27亿元建设的中国一一东盟河口国际旅游文化景观长廊,建成3年后花费3亿元拆除按照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年至100年。这些“短命建筑”的使用时间连他们本身寿命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4年发布的建筑拆除管理政策研究报告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共有46亿平方米建筑被拆除,其中20亿平方米建筑在拆除时寿命小于40年。目前的局面就是,建也好、拆也罢,都经过了合法的程序,我们很难擅自对过去的“建”和现在的“拆”究竟孰对孰错做出一个精准的判断,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城市建设被反复折腾,“建设合乎程序、拆除也合乎程序”的背后,是各种机制配合不顺以及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在做推手。三、“短命建筑”的危害(一)资源浪费巨大“短命建筑”往往对建筑和土地资源带来无法想象的巨大的浪费。建筑资源浪费主要出现在计划、设计、实行和利用阶段,其中建造建筑阶段对建筑材料浪费最为严重。根据国内相关研究报告简单统计,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以及框架结构等建筑材料的损耗,只是建筑垃圾就会有500吨至600顿在每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城市垃圾总量30%到40%,每年产生新建筑垃圾4亿吨。值得一提的是,被拆除的建筑垃圾因没有固定的堆积地,占用土地,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按照国际统一测算方法及国内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确定每万吨建筑垃圾占用填埋场地的土地为1亩。目前我国产生的建筑垃圾占用填埋场地面积为10万亩,伴随城市进化进程的加快,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土地被占用,造成更多的土地资源浪费。(二)环境污染严重建筑短命现象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在拆建过程中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首先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建筑业使用的部分材料来自海洋,比如搅拌混凝土的砂石,由于建筑行业不断扩建,建筑原材料的过度开采使得资源供给不足,进而导致海底植物遭受破坏,食物链失去平衡,海底环境受污染。其次是对空气的污染。伴随着对建筑物不断拆建的无限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建筑粉尘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据统计,我国建筑用能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全国总量的25%这无疑是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最后是对水源的污染。建筑垃圾堆放和填埋的过程,由于发酵和雨水淋溶、冲刷、浸泡,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中不仅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而且还有大量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有严重的污染。一旦饮用了这种受污染的水,将会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三)财富浪费惊人“短命建筑”在拆建过程的同时伴随着巨额的经济浪费。譬如,耗资2个亿多的沈阳夏宫仅仅在使用15年后竟然因为入不敷出被迫卖地还款;投资巨额的武汉外滩花园小区在仅仅使用4年的情况下就拆除。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调查,“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拆除的建筑面积约为4.6亿平方米,按每平方米成本100O元计算,每年因过早拆迁房屋导致的浪费就达4600亿元。四、防止“短命建筑”继续发生的对策(一)完善城市规划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应坚持可持续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发展理念。为了顺应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建筑业必须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可从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地下城市的开发入手,缓解城市地标压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1.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国家把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放在“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位置。综合管廊是从国外引进的,也叫市政共同沟,地下综合管廊是把各种路线放在地下一个共同的通道中,由于地下存在各种线路,因此将BIM运用到地下管廊的建设中。在设计阶段,运用BlM对管线进行实时碰撞检测,一旦出现问题及时修改方案,直至各管线都能正常运行,这样能有效地避免拆除建筑物。2 .开辟地下城市解决“短命建筑”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开辟地下城市,既节省土地又能带来利益。我国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很低,可以将地上的大商场、步行街、小吃街移到地下,缓解地面压力。若以后建筑物能在地下发展,土地资源缺乏现象就会明显改善。(二)转变政绩观念转变领导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观念,适当放缓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着力改善民生。1.避免项目轻率决策首先,领导干部应该从思想上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时代负责的态度对待决策。其次,领导干部应正确认识到只有项目正确科学地决策才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根本利益,决策失误或失当,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影响到党的形象。最后,领导干部应强化自身道德约束,树立决策的公共利益取向,不断提高项目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领导必须要担负起一个地区发展、一个部门履职的责任,时刻意识到自己决策的分量和决策的后果,审慎决策,绝不草率行事。3 .坚持项目民主决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决策尤为重要,领导个人不能武断决策。尤其是在决策重大项目、公共设施项目时由于投资巨大、耗时多,而且牵涉各行各业,所以必须要民主决策,必要时还须以社会参与的方式广泛征求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尤其要关注不同意见的反馈。集中群众意见及智慧,做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决策,避免领导在项目决策时可能出现的失误。4 坚持项目科学决策领导人要具备清醒的头脑,丰富的知识理论以及果敢的实践能力,方可促使项目决策的科学性。首先,领导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是科学决策的提前。当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领导做出的决定是有科学依据的,是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上决策的。其次,领导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项目决策的成功与否更多的是理性的结果,这就需要充足的理论知识支撑。最后,领导的实践能力是项目科学决策的关键。总之,领导在决策时不仅要有科学的决策策略,还要兼顾群众的利益,不要为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做出有害科学的决定。领导要心系群众,为群众的切身利益着想。国内生产总值不是唯一的追求目标,群众的幸福指数才是领导人永恒的追求。(三)推广人文价值建筑创建文明城市、推广人文价值建筑是历史使命,也是当代发展的需求。在2015年召开的城市建设未来发展的重要会议上,提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当地文化精神,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延续城市文脉,创建具有人文价值的建筑。1.继承传统文化传统建筑业是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一部分,重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也应当继承发展古建筑文化内涵,古建筑文化也属于当代建筑文化。继承发扬传统建筑的关键是处理好传统建筑与周围现代建筑的关系,在不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史内涵深厚,因此建筑设计师应把这种无形的精髓融入到有形的建筑设计中,这是对传统修养的灵活掌握,也是设计理念创新的基础,更是时代发展的需求。5 .符合地域风情我国是多民族共居的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地域风情各具特色。这就要求各民族的建筑都有符合自己的文化符号。首先每栋建筑的设计都必须符合当地的建筑风格,其次建筑物应适应该地区的文化习俗,最后应考虑该建筑能否长久保存城市记忆。因为建筑物只有具有城市人文价值的文化记忆才能受群众热捧,才能屹立不倒。6 .重视群众参与每座建筑物应具有其特色的文化价值,大众对建筑的需求是提高建筑人文价值的关键,大众的参与有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建筑项目。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可充分体现民主性,代表群众文化价值观。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定以及决策实施,有利于制定社会全面监督规划,减少腐败现象,在给予政府最直观的大众意向信息的同时体现建筑人文价值,有利于延长建筑物的寿命。短命建筑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需要不断研究论证。当前,要做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社会各界需深刻认识,高度重视,需制定完备的整改措施,层层推进,步步落实,有效遏制我国“短命建筑”的数量,进一步提高建设投资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关注资源问题,不去浪费资源,自觉保护资源,从尽可能减少短命建筑到最后实现杜绝短命建筑。参考文献1曹秀兰.短命建筑成因要素的实证研究.工程管理学报.2016.2王城.建筑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重庆大学.2014.3刘台恩.我国城市规划与“短命”建筑问题研究.中南民族大学.2015.4周桂林.浅析我国“短命建筑”的解决方法.居舍.2018.5刘存.建筑寿命影响因素及延长建筑寿命策略研究.重庆大学.2014.6路忽玲,周介竹.“短命建筑”的成因及解决办法J内江科技,2008,29(9):43-43.7海伟.短命建筑之痛.城乡建设.2010.8薛美玲.基于因子分析的短命建筑影响因素研究.工程经济.2017.9薛美玲,董保伟."短命建筑”产生的原因及规避措施研究J.工程经济,2017,27(4):56-59.10夏天.“短命建筑”现象评析及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47):62-62.11张旭,石玲莉,张奔牛.短命建筑的成因与预防对策J重庆建筑,2011,10(1):18-21.12胡明玉,吴琼,燕庆宁,等.短命建筑引起的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分析J建筑节能,2008,36(1):70-74.13沈金箴.“短命建筑”现象应从加强城市发展管理的层面反思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10(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