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植被退化成因与修复.docx
草原植被退化成因与修复草地生态系统是动植物资源的宝库,也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草原的开发活动加剧,如过牧、过开采、毁草开地、滥采滥伐等,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草原沙化,植被退化,生产力下降,土地风蚀沙化,水土流失加剧,鼠虫灾害频发,沙尘暴肆虐,生态系统功能失调,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现象严重,物种多样性下降因此,该文将以锡林郭勒盟的典型草原为对象,研究恢复草原植被以及生态系统的措施。1草原植被的退化原因LI自然概况锡林郭勒草原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海拔为8001200m,地形平坦开阔,气候干旱、多风、寒冷。降水量由西北向东南增多,是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锡林郭勒盟春季多风雨量少;夏季多雨;秋季天气多晴天,少风;冬季寒冷,降雪量大。草原资源丰富,包含沙地草原、半荒漠草原、典型草原以及草甸草原,植物物种超过1200多种。1.2恶劣的气候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3。全球气候的变化,常年的干旱天气,影响了土壤的理化性能,降低土壤的通透性以及蓄水能力,削弱了微生物的作用,从而导致根系不发达,限制各类营养物质的流动,致使草原植物向劣、矮、稀方向发展,牧草品质大幅度退化,加剧了植被演替的现实,植株高度由20cm以上向7cm转变。L3人为因素人们对草原的过度开垦、过度牧羊、毁草开地等活动,是影响草原植被生长、使草原沙化的重要因素。2恢复典型草原植被的措施2.1实施围封措施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大面积的草原遭到破坏,锡林郭勒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国家和自治区以及盟市经过多方面详细调查研究后,对草原采取了春季实施休牧、围封转移以及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措施。2001年锡林郭勒盟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以及围封转移等措施;2003年开始实施春季休牧措施,到2005年春季休牧草场的面积已达到总面积的88%,而到2008年锡林郭勒盟的春季休牧面积已达1697.3万hm2,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97%o随着春季实施休牧、围封转移以及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锡林郭勒盟草原植被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围封区以及休牧区内,植被种类增加,密度、盖度以及生长度都明显提高,牧草品质优质化,植被结构优化,植被多样性提高,草原稳定性增强,植被得到了有效的恢复。2.2以新型工业化反哺生态建设矿藏、煤海、风能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锡林郭勒盟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宝贵的资源保障,对各类资源的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作用,退牧减畜,减轻草原压力,恢复草原植被,是锡林郭勒以工业反哺生态建设的首要环节。经过长时间努力,锡林郭勒盟牲畜总量由1800万头缩减到1400万头,有效保护了草原植被,缓解了草原压力。另外,政府推进畜种改良,提高经济效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防灾抗灾;实现畜牧业产业化,加大发展畜牧加工业,高科技养殖业。通过这些措施,减牧同时也加快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过程,保证了牧民减牧不减收,最大程度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发展。锡林郭勒盟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即为基地化、集群化、园区化,集中分布,深度发展,以最小的开发模式,实现最大的经济生产效益。当地在最初,就绕开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恢复草原的生态系统4。在以工业发展反哺生态建设时,锡林郭勒盟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项目为重点,投入财力、物力、人力改善草原建设。据统计,20002008年,在改善草原建设项目中投入20.15亿元,治理草原面积145.2万hrn2o同时,锡林郭勒盟采用三牧制度,即围封禁牧、划区轮牧及春季休牧以改变牧民对草原的利用方式,农牧区实施林牧结合,在退耕还林地上,大量种植牧草、灌木等,使区域的经济、生态协调发展。3结束语从草原沙化到良性循环,锡林郭勒盟以6年时间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为达到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草原植被的健长以及草群结构的优化,除了上述措施外,各方对气候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因为干旱的气候条件也是影响草原植被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