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
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公示稿)浙江漕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二三年三月目录1W&11.1 I:彳1-011.2 论证依据31.3 论证工作等级和范围61.4 论证重点92项目用海基本情况IO2.1 用海项目建设内容IO2.2 平面布置、主要结构和尺度W1523_-L1/口192.4 项目申请用海情况222.5 项目用海必要性253项目所在海域概况263.1 自然环境概况263.2 海洋生态概况303.3 自然资源概况303.4 开发利用现状324.1 项目用海环境影响分析394.2 项目用海生态影响及生态损害评估424.3 项目用海对鸟类的影响分析434.4 项目用海资源影响分析444.5 项目用海风险分析455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475.1 项目用海对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475.2 利益相关者界定475.3 相关利益协调分析495.4 项目用海对国防安全和国家海洋权益的影响分析496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506.1 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506.2 项目用海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626.3 项目用海与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676.4 项目用海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符合性分析.676.5 项目用海与与自然资办函(2019)1857号文符合性分析687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691.1 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691.2 用海方式和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721.3 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741.4 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818 海域使用对策措施分析828.1 区划实施对策措施828.2 开发协调对策措施838.3 风险防范对策措施848.4 监督管理对策措施859 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方案909.1 生态修复重点和目标909.2 生态修复措施919.3 生态修复进展959.4 生态修复跟踪监测Uo)969.5 项目用海生态修复要求9710 结论与建议9910.1 结论99I 15II 资料来源说明1061概述1.1 论证工作来由江南海涂围垦工程位于鳌江口以南、肥膻港以北、东塘以东的龙港沿海(图LI-I),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精神,2019年10月24日自然资源部对江南涂区域历史围填海处理方案同意备案(以下简称“该方案”)(自然资办函(2019)1857号)。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涉及龙湖片区控规中的XC-LH-dl3区块,处于该方案涉及的未确权用海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域属于国家所有,为了保证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相关产业活动的协调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持续使用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建设单位应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海域使用权,同时提交海域使用论证材料等文件。根据原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浙海渔发(2017)3号文件精神,符合“用海审批目录”的项目用海可以由建设单位或个人提出申请,经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后逐级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审批。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用海属于“用海审批目录”中的第二类“城市基础设施用海和公益事业用海”中的第二项“城市基础设施用海”中的“5.环境卫生设施、因此,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可以通过用海审批的方式申请获得海域使用权。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拟申请用海面积为02883公顷,小于50公顷,应报省政府批准项目用海,为确保具体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单位龙港市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拟开展该工程的海域使用申请审批工作。由于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填海,面积为0.2883公顷,需编写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受建设单位龙港市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浙江潜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承担了本次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根据相关要求,我公司编制完成了本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送审稿)。说明:本报告如未特别说明,项目用调查测绘与宗海图绘制采用CGCS2000坐标系,平面坐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经线120°30,,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图1.1-1工程地理位置图1.2 论证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年1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7年11月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2022年6月);4)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18年3月修正);5)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2017年9月修正);6)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9月修正);7)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2020年9月修正);8)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2007年1月);9)海域使用论证管理规定(2008年3月);10)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2017年3月);11)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12)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的实施意见(自然资规(2018)5号);13)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14)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海域使用论证材料编制的通知(自然资规(2021)1号);15)自然资源部关于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129号);16)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19)1号);17)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用海审批目录的通知(浙海渔发(2017)3号);18)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的意见(浙自然资函(2022)97号);19)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经济稳进提质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23)2号);20)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通知(浙自然资发(2022)18号);21)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浙江省(市)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作为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用海依据的函(自然资办函(2022)2080号);22)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项目用海监管工作的函(自然资办函2022)640号);23)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备案意见的复函“(自然资办函(2019)1857号);24)自然资源部关于全国海域使用论证信用平台有关事宜的公告(2021年1月);25)国家海洋局关于改进围填海造地工程平面设计的若干意见(2008年1月);26)关于加强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国海环字(2016)664号);27)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21)56号)o122技术标准和规范1.2.2.1 技术标准1)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2)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 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5)全国海岸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6)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技术规程(第二分册)。1.2.2.2 技术导则和规范1)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国海发(2010)22号);2)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3)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GB/T28058);4)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5) 海域使用分类(HY/Tl23-2009);6) 海籍调查规范(HY/T124-2009);7) 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2007);8) 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9) 宗海图编绘技术规范(HY"251-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WT2009-2010);11)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国海规范(2017)13号);12)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试行)(2017年5月);13)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22);14)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123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1)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国海发(2015)8号);2)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2018年9月修订);3)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政函(2017)38号);4)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年)(浙海渔规(2017)14号);5)龙港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2015年);6)龙港新城龙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9年7月)o124项目基础资料1)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23年2月);2)关于江南海涂围垦工程用海项目的批复(国海管字(2005)578号);3)关于江南涂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的批复(国海管字(2012)94号);4)江南海涂围垦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004年8月);5)江南海涂围垦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3年8月);6)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4年5月);7)江南涂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011年11月);8)江南涂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篇章(2011年11月);9)龙港新城东海大道工程初步设计(2014年2月);10)华润电力温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海洋水文动力调查技术报告(2022年1月);11)华润电力温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海水水质和海洋沉积物环境调查(2022年1月);12)华润电力温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海洋渔业资源现状调查报告(2022年1月);13)华润电力温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海洋生态环境调查报告(2022年1月);14)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2019年9月);15)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2019年9月);16)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2019年9月)。1.3 论证工作等级和范围1.3.1 论证工作等级根据海域使用分类(HY"123-2009),本项目用海类型为“造地工程用海”中的“城镇建设填海造地用海”(编码7.71),用海方式为“填海造地”中的“建设填海造地”(编码1.11)o根据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国海发(2010)22号,以下简称“导则”),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按照项目的用海方式、规模和所在海域特征进行划分。本用海项目位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用海面积为0.2883公顷,参照导则中关于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的判据,确定本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为二级,具体见表1.3-Io表131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判据及结果一览表序号用海方式用海规模所在海域特征论证等级1建设填海参照判据填海造地(5公顷所有海域二造地用海工程特征填海造地0.2883公顷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1.3.2 论证范围根据导则,论证范围应依据项目用海情况、所在海域特征及周边海域开发利用现状等确定,应覆盖项目用海可能影响到的全部区域。一般情况下,论证范围以用海外缘线为起点,二级论证向外扩展8km,本项目论证等级为二级论证,项目位于江南涂围填海区内,论证范围以江南涂围填海区外缘线外扩8km为界,论证范围面积约为205.5km2,论证范围及四至坐标详见图1.3-1。图1.3-1海域使用论证范围示意图1.4 论证重点本项目用海面积为0.2883公顷,位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该工程属于处理方案中“其他用海项目(其他中远期拟建用海项目)V,为已填海成陆区域的建设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无重大影响。本项目用海类型为“城镇建设填海造地用海”(编码7.71),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编码1.11)o根据“自然资规(2018)7号”文件中第三条“依法处置未取得海域使用权的围填海项目”的有关精神,本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可适当简化,重点对用海必要性、面积合理性、海域开发利用协调等进行论证,明确生态修复措施。同时参照导则中表D.1的有关要求,并结合项目自身特征和所在海域的自然环境条件、海洋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状等,确定本次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重点为:(1)项目用海必要性分析;(2)项目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3)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4)项目用海生态建设方案。2项目用海基本情况2.1 用海项目建设内容2.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性质等项目名称: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建设单位:龙港市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额度:1207万元项目地点: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用海面积:0.2883公顷项目性质:新建项目2.1.2 项目用海地理位置及概况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位于龙港市北部、鳌江入海口南岸,南至琵琶山、肥肥作业区,西接东塘标准堤,介于东经120°35'58.974"120°39'32.878”,北纬27。30,04.47827。33,56.757之间,用海面积2494.4725公顷,地理位置见图2.1-1。本用海项目位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南部的XC-LH-dl3区块,东侧为湖滨路,南侧、西侧和北侧为规划绿化,在龙港市新城规划中属于龙湖片区。当前用海区内无人工设施,现状高程为3.5Om左右。图2.1-la项目地理位示意图2(r4o"anl2Oc35Of;2136X4i1如37*07、20o3<nr;l*35Ol2Os36X.I2O03TO东l2338O"IMWO*42(F4<yo"4.图2.1lb项目地理位示意图(遥感时间:2021年12月1日)2.1.3 设计规模预测W2.1.3.1 服务范围工程位于龙港新城龙湖片区的XC-LH-dl3地块,本次污水泵服务范围通过龙港新城控规中污水管线的规划布置和污水泵站区位进行初步分析预测,涉及用地面积约133.07公顷。本污水泵站服务范围如图2.12所示,服务范围内用地规模统计见表2.1-lo表2.L1本污水泵站服务范围内用地规才慎统计表序号用地性质单位面积备注1工业用地hm232.012商服用地hm223.093教育用地hm210.034绿化用地hm244.425道路用地hm223.51小计hm2133.07图2.12污水泵站服务范围示意图2.1.3.2 域用水量预测服务范围内各类用地用水量按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其他用水量等相应标准进行测算,并考虑12%的不可预见用水及管网漏损用水,可得服务范围内日用水量约5731.37吨/日。表2.1-2区域用水量预测表序号用地性质用地规模(hm2)用水量标准(m3hm2d)日用水量(m3d)1工业用地32.0150.001600.702商服用地23.0950.001154.623教育用地10.03l.001003.464绿化用地44.4220.00888.375道路用地23.5120.00470.15小计hm2133.075117.296不可预计用水用水量的12%614.08合计5731.372.1.3.3 区域污水排放预测根据以上对给水量规模的预测,规划污水产污系数以0.85、截污系数LOif,则服务范围内日均污水量约为4349.70吨/日。表2.13区域污水量预测表序号用地性质日用水量(m3d)产污系数截污洗漱日均污水量(m3d)1工业用地1600.700.851.01360.592商服用地1154.620.851.0981.433教育用地1003.460.851.0852.944绿化用地888.370.851.0755.115道路用地470.150.851.0399.63合计5117.294349.702.1.3.4 泵站排水量设计及设备选型根据服务范围内污水量预测,本项目污水泵站设计排水能力为5000吨/日。同时,根据设计排水量测算,拟采用潜水泵3台,2用1备。水泵规格:Q=600hm3h;h=18m;N=55kW02.1.4 建设规模及内容根据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温州市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2023年2月),本项目计划在龙港新城XC-LH-dl3地块内建设污水泵站,本次污水泵站工程用地面积2933.06n?,总建筑面积为551n?,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泵房、加药间、综合楼、沉砂池、集水池以及配套排水设备设施等。本项目通过接受周边服务范围内污水管网内污水进行处理,将污水输送至规划肥膻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见表2.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1-5o表2.14建设内容及规模表序号名称数量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1泵房及配电间1座1941942沉砂池1座81/3集水池1座180Z4加药间及仓库1座77775综合楼1座1402806合计672551表2.L5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m22933.062总建筑面积m25513道路及场地面积m27004绿化面积m21682.065围墙长度m2186建筑密度%22.917绿地率%57.358容积率0.199停车位个162.2 平面布置、主要结构和尺度2.2.1 项目平面布置本项目位于龙港市新城龙湖片区XC-LH-dl3地块,建设污水泵站,用地面积2933.O611泵站各类建、构筑物拟建于批复用地范围内。根据地块实际地形,充分考虑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项目整体平面布置如下:区块呈矩形,主出入口设置在东侧湖滨路,内部设环形车行通道。泵房布置于地块西侧,沉砂池和集水池布置于东侧,南侧为综合楼和仓库及加药间。项目总平面布置情况见图2.2-1。图2.21项目总平面布置图222项目主要结构和尺度2.2.2.1 总平面设计本工程位于龙港新城XC-LH-dl3地块,用地面积2933.06m2°泵站主出入口位于地块东侧的湖滨路,满足消防及运输规划的要求。泵站各类建、构筑物拟建于批复用地范围内,各建、构物的具体位置见总平面图2.2-1。2.2.2.2 道路及绿化设计泵站的主干道宽45m,整个泵站道路体系成环状,道路系统能满足防火及运输要求,车行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路及铺砌场地采用彩色混凝土连锁砌块铺砌。绿化也是泵站美化的重要部分,本案绿化设计为:泵站主干道两侧植行道树,大面积绿地植草皮,适当配以树篱。使整个泵站园林化,绿化面积达到规范标准。2.2.23构、建筑物泵站新建构筑物有综合楼、泵房及配电间、集水池、沉砂池等。表221建筑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高度1泵房及配电间1座1941941层,H=8.02沉砂池1座81/3集水池1座180/4加药间及仓库1座77771层,H=6.45综合楼1座1402801层,H=8.02.2.2.4电气工程(1)负荷等级本工程属于基础设施,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及室外给水设计标准,为保证泵站安全运行,该泵站必须具备可靠的供电电源。因此,本工程的用电负荷等级按二级考虑。(2)供电电源供电电源由附近开闭所引来,高压系统电压等级为IOKV,IOKV电源采用电缆埋地引入,低压系统电压等级为220V/380V,电网应考虑两路独立的高压电源引入,保证两路电源不同时断电,保证重要负荷用电的可靠性。(3)负荷情况及变电站设置根据建(构)筑物布置及用电设备分布情况,以及箱变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综合考虑线路、场所、交通等因素的设计原则。站内主要用电负荷为潜水泵,安装为3台,2用1备,单台功率为55kW0站内用电设备主要为泵类及风机类用电负荷,驱动方式为电动机,启动方式为直接启动和降压启动,运行方式为持续或断续运行。站内用电设施安装容量约为250kW,站内拟建箱式变电站,变电站容量为300kVAo2.2.2.5 给排水系统(1)给水系统项目水源引自市政给水管网,本工程给水系统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及消防供水。生产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合用同一室外给水管网。生产用水主要为冲洗用水,用水量相对较小。生活用水系统水源为自来水,供水水质必须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压要求P0.3Mpao给水形式采用下行上给式,给水管道采用钢塑管道,管径DN150mm,给水压力为0.6MPa。(2)排水系统由于本项目为污水泵站,通过接受周边服务范围内污水管网内污水进行处理,将污水输送至规划肥解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管径为DN300,连接至市政污水管网。2.2.2.6 其他公用配套工程其他公用配套工程主要包括消防系统、弱电系统、暖通系统等。223技术、设备方案2.2.3.1 工艺方案(1)工艺方案泵站进水一粗格栅间一沉砂池一集水池一泵站出水栅渣外运除砂图222工艺流程图(2)工艺设计格栅间: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保护水泵正常运行,避免浮渣和悬浮物进入调蓄池。格栅采用回转式格栅除污机,格栅除污机前后设超声波水位差计,用来控制除污机运行或按时间周期自动控制清渣。沉砂池:在污水经过格栅,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后,设置沉砂池,使污水中的泥沙沉淀后,通过提砂泵提升进入砂水分离器分离后,泥沙与栅渣一道外运处置。集水池:污水经过沉砂池沉砂后,进入集水池(污水泵坑),两格泵站之间设置连通闸板,闸板平时开启,集水池及水泵单格检修时,关闭连通闸门和沉砂池与污水泵站间的进水闸门即可进行检修。2.2.3.2 设备方案本项目污水泵站主要设备设施清单如下:表2.22设备清单一览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潜污泵(含控制系统)台32用1备2回转式格栅除污机台13电葫芦台24电磁流量计套15砂水分离器I6止回阀个57阀门管道伸缩器个108蝶阀个59静压式液位变送器个110阀门个I11手电两用启动器台212除臭环保装置套113箱变座I300kVA2.3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已于2010年底合龙,围区内已统一吹、回填,项目用海区域现状高程为3.50m左右。目前,“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和“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均已编制完成,并已通过评审。本用海项目位于已填海成陆的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作为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的一部分,项目用海区填海施工已与整体工程同步实施,本用海项目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块整平及后续建筑物建设,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如下:2.3.1 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施工平面布置江南涂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区建设利用原江南海涂围海养殖区的围堤和隔堤,包括北堤、顺堤和北隔堤。其中占用北堤1184m、占用顺堤5561m,占用北隔堤长2573.70m,围区建设隔堤长49149m。实际施工时,江南涂区建项目和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南部的中心渔港配套设施建设区同步填海。隔堤堤身材料采用袋装砂,结构形式为斜坡堤,地基处理采用通长砂袋+排水板排水固结方案。隔堤堤顶兼顾施工便道和吹填管线通道作用,顶宽5m,堤顶标高设有+6.0m和+6.5m两种。堤顶道路采用泥灰结石路面结构,隔堤内侧今后吹填成陆,内坡不采用护面,外护面(袋装砂斜坡堤)采用复合布袋体+无纺布简易护面,内、外坡护脚设置反压棱体。2.3.2 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2.3.2.1 海堤施工工艺海堤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T石料开采一碎石加工T测量放样T土工布铺设T碎石垫层铺设T塑料排水板T经编土工布T抛石-反滤土工布一闭气土方(与抛石交替进行)T迎潮面护底T迎潮面护面T堤身砌石T堤顶结构。(1)铺设土工布:退潮时露滩地段,采用人工赶潮,直接将土工布铺设在滩涂面上。退潮时补露滩地段,采用专业的土工布铺设船进行水下GPS定位铺设。(2)碎石垫层施工:土工布铺设定位后,从各料场运输碎石抛填至土工布上,涂面高程在平均潮位以下的采用船抛,平均潮位以上的采用车车抛。(3)塑料排水板施工:先定位,将塑料排水板通过导管从管靴中穿出,将塑料排水板与桩尖贴紧管靴,以导杆顶住管靴插入土层中,送达预定设计深度后拔出导杆。(4)抛石(5)镇压层护面施工:迎潮面镇压层兼做施工路面,利用抛填车辆碾压密实,并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超高。(6)堤顶道路及堤顶防浪墙:在大堤堤身抛石全部完成并连续3日内沉降效益2mmd,再进行堤顶路面施工。2.3.2.2隔堤施工工艺(1)砂被及吹填砂施工:首先铺设砂被及吹填砂作为排水垫层,开展多个工作面,直接人工摊铺,以砂库供砂筑堤。(2)排水板打设:待砂被和吹填砂施工完成后,插板机进场进行陆上排水板施工。(3)铺设通长袋:再铺设通长袋作为加筋垫层。(4)袋装砂棱体施工:开展多个工作面,采取短流水作业,阶梯式推进。(5)铺设无纺布:为防止砂被及袋装砂棱体袋布裸露在外风化,在堤身外侧铺设一层无纺布。(6)泥灰结石路面施工:施工测量一集中场地备料一场拌法拌合一运输一摊铺一整平一碾压成型。23.2.3填海施工工艺填海工程包括吹泥和软基处理。根据疏浚船位置的远近,吹泥又分为单船作业和绞吸船+接力泵船作业方法。(1)吹泥工艺疏浚船距吹泥区距离较近时,采用单船作业方法,先测量定位,然后进行浚前航道水深测量。距离较远采用绞吸船+接力泵船作业方法,根据施工土质、绞吸船泥泵所产生的有效扬程,确定大型绞吸船与大型接力泵船之间的管线长度。单船作业法连接岸管浮管,绞吸船+接力泵船作业法确定接力泵船摆放位置及系统管线联接方案。管架头安装及试吹填;正式吹填,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吹填口位置,保证吹填平整度;管线拆除,船机退场。(2)软基处理工艺吹填疏浚土至设计标高,静置、晾晒一定时间;搭设工作浮桥,铺设土工编织布;插塑料排水板;连接主管和支管,安放检测仪器;铺设抽真空设备,覆膜密封;蒯由真空:先试抽真空,在确定真空度达到85kPa,并持续抽真空。抽真空过程中,应保证真空泵24小时不停泵;停止抽真空、平整场地。2.3.3本项目后续施工工艺和方法本用海项目后续施工主要为地块整平及后续建筑物建设,主要施工方法如下:(1)施工准备施工前准备足够的运输车辆,以便集中上料,料源处有专人控制回填石方的质量,严禁不合格的填料进入施工现场。(2)石方填筑石方运输采用自卸车从料场施工便道进入施工场地。卸料过程中安排专门人员对粒径大于20cm的石块进行人工破碎,对强度大,人工破坏不了的及时清出施工场地,卸料全部完成待监理检测合格后,再统一进行推平。(3)推平用推土机对卸料进行推平,推平过程中人工及时对粒径大于20Cm的石块进行破碎或清出施工场地。(4)建筑物施工根据总平面布置进行综合楼、泵房及配电间、集水池、沉砂池等建筑物施工。2.4 项目申请用海情况2.4.1 项目申请用海类型和方式根据海域使用分类(HY"123-2009),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申请用海类型为“造地工程用海”中的“城镇建设填海造地用海”(编码7.71),申请用海方式为“填海造地''中的"建设填海造地”(编码1.11)o2.4.2 项目申请用海面积根据控规和用海单位提供的项目用海平面布置,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拟申请的建设填海造地用海面积为0.2883公顷,共1宗海。项目申请用海界址点坐标见表241,申请用海位置图见图2.4>1,申请用海界址图见图2.4-2。表241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申请用海界址点坐标一览表项目名称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坐标系CGCS2000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经线120o30,界址点编号大地坐标平面坐标北纬东经XY127o30,58.65,120o37,47.428"3044846.068512827.985227o30,59.428m120o37,49.439"3044870.049512883.169327o3I,00.855m120°37'48.749"3044913.975512864.185427o31,00.082"120o37,46.736"3044890.113512808.9552.4.3项目日三请用海期限本项目申请用海期限40年。图2.4-1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申请用海位置图蜘划绿地疏港河1:1,000煌创绿地燎划审地内修眩元0.2883CIXS3WW懵江博修海年和技有限公司*Wa.i5才31'01182IsrFh工Hrar3步方120,37'抵749"I2O,46/'界址线K(公M用肉方式今眩k忐造Tfe冏人!:绘制H期3E3.0I.31J三S'图2.4-2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申请用海界址图2.5 项目用海必要性本用海项目所在的龙港市新城是龙港未来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落实“两海”国家战略任务的重要平台之一,本用海项目通过填海造地为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提供建设用地,用于完善城镇基础设施。2019年8月,随着龙港撤镇立市,龙港市迎来了崭新的发展契机,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速,为了加快推进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进程,处理方案中(二)其他用海项目(其他中远期拟建用海项目)的建设也提上了日程。本项目为已填海成陆区域的建设项目,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中“其他用海项目(其他中远期拟建用海项目)”,为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单位拟开展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的海域使用申请审批工作。本用海项目填海实施可为龙港市新城的开发建设新增建设用地0.2883公顷,可充分利用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滩涂围垦资源的优势,有效缓解龙港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综上所述,本用海项目利用已填成陆的海域,建设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既可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围填海区内的滩涂资源,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进程,又能够完善龙港城镇基础设施、提升新城污水处理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和城市人居环境。因此,实施龙港市新城污水泵站建设工程是必要的,项目用海也是必要的。3项目所在海域概况3.1 自然环境概况3.1.1 气象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位于鳌江河口南岸,附近主要气象站为鳌江站。鳌江气象站位于鳌江北岸的鳌江镇,东经120。301北纬27。36,距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所在位置约5.5km。资料系列始于1958年,观测项目有气压、气温、湿度、降水、积雪、积冰、日照、蒸发、地湿、风、云等。项目海域所在区附近海域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夏长冬短,基本上四季分明。由于地形复杂,又受台风及季风影响,山地、丘陵、平原之间小气候区差距较大。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洪涝、干旱、大风、龙卷风、冰雹等。(1)气温年平均气温18.0°C,最低为一月份,平均气温7.9;最高为七月份,平均气温28.3°Co绝对最高气温40.8,绝对最低气温-50°Co(2)降雨所在区域雨水丰沛,空气湿润,多年平均降雨量1535mm,平均雨日176d。降水主要集中在39月,约占全年的80%。(3)风况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风向和风速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全年主导风向是东到东北风,其频率为21%。多年平均风速2m/s。极大风速40.4ms,相应风向东;极大风速持续时间最长为8hl9min,相应风向为东及风速为36.5mso8月风速最大,平均为2.4ms,极大为36.5ms,相应风向为南。(4)日照历年平均日照时数i866.8h,年平均日照百分率42%。其中气温IOC以上期间的日照时数1350.7h,占全年日照百分率30%。极大年日照时数2204.8h;极小年日照实数1533.3h°按季排列如下:夏季638h,秋季506.2h,冬季368.6h,春季354h。七月份平均日照时数最大,2564h;二月份平均日照时数最小,104.2h°(5)湿度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度较大。年平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