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的论文.docx
目录摘 要 前 言 第1章 概论 1.1原始资料的分析 1.2变电站的重要性和选择性 第2章 主变压器容量、型号和台数的选2.1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2.2主变压器的选择2.3主变型号选择2.4变电站设计规程规定第3章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3.1选择原则3.1.1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原则3.1.2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和特点3.2变电站的各侧主接线方案的拟定第4章 短路电流的计算与负荷计算 4.1短路计算的目的及假设4.2短路电流计算步骤4.3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与计算结果4.4计算负荷的目的方法4.5无功功率补偿计算第5章 导体和电气设备的选择 5.1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 5.2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5.3互感器的选择5.4母线的选择5.5高压熔断器的选择5.6消弧线圈的选择第6章 变电所的形式及整体布置和防雷保护及配置6.1变电所位置的确定 6.2变电所的总体布置 6.3直击雷的过电压保护6.4雷电侵入波的过电压保护6.5避雷器和避雷线的配置第7章 高压配电装置及平面布置7.1设计原则与要求7.2高压配电装置第8章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和接地8.1防雷保8.2接地装置和要求结论 谢辞 参考文献附表1(电气主接线图)附表2(监控系统图) 摘要摘要: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运行,本文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相关负荷的参数,通过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及根据变电站的总负荷选择主变压器,同时根据主接线的经济可靠、运行灵活的要求,选择了两种主接线方案进行技术比较,淘汰差法的方案,确定了变电站电气接线方案。 其次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的结果,对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等主要电气设备进行选择和校验。之后对变电站的配电装置进行选择以及电气平面布置设计。 最后做了主变压器的保护和变电站的防雷保护,从而完成了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的设计。前言变电站是电力网中的线路接线点,滴用以变换电压、交换功率和汇集、分配电能的设施。在变电站设计当中有不同的方案,学校提供了110kv/35kv/10kv降压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作为毕业设计内容给以我们选择。在设计过程中,我根据所学知识再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设计。为了做好一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有很多的疑问,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除了一遍又一遍的查找资料,还要向老师同学们请教,还要抱着原来学过的课程再进行学习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更深深地了解到自已所学的知识太少,还需要进一步努力。这次的毕业设计中虽然内容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但通过自己用心去做的,我好事很满足的,望位老师们给予指点! 第1章概论1.1原始资料分析(1)类型: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2)最终容量:根据电力系统的规划需要安装两台容量为31.5MVA电压为110kv/35kv/10kv的主变压器,主变各侧容量比为100/100/100,一次设计并建成。1.2变电站的重要性和选择性(1)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环节,它在整个电网中起着输配电的重要作用。 本期设计的110KV降压变电站为110KV地方变电站,其主要任务是向地区用户供电,为保证可靠的供电及电网发展的要求,在选取设备时,应尽量选择可靠性高,维护周期长的设备。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设计规模为110KV进线2回,35KV出线4回,10KV出线8回;负荷状况为35kV侧:最大 37MW, 最小22MW,10kV侧:最大 32MW, 最小24MW。 本期设计严格按电力工程手册、发电厂电气部分等参考资料进行主接线的选择,要与所选设备的性能结合起来考虑,最后确定一个技术合理,经济可靠的最方案。第2章 主变压器容量、型号和台数的选择2.1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在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中可知:“对大城市郊区的一次变电站,在中、低压已构成环网的情况下,变电站以装设两台主变压器为宜”。在运行或检修时,可以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或检修,并不影响供电,也可以两台并列运行,根据设计任务书中所示本变电站为地方变电站,且出线回路数较多,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参照规程要求,宜选用两台主变压器。2.2主变压器的选择主变压器容量应根据负荷情况进行选择。在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中规定对于装设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应满足一台主变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应能保证全部负荷的70%80%为保证可靠供电,避免一台主变压器故障或检修时影响对用户的供电,主变容量定为总负荷的70%80%,容量计算如下: 已知35KV侧最大负荷为37MW, cos=0.9。2.3主变型号选择本变电站在110KV,35KV,10KV三个电压等级,根据设计规程规定,“具有三个电压等级的变电所中,如通过主变压器各侧绕组的功率均达到该变压器各容量的15%以上,主变压器一般采用三绕组变压器”,故选择型号SFSZL40000/11。2.4变电站设计规程规定 额定电压高压侧110±8×1.25%,中压侧38 ±2×2.5%,低压侧10.5KV,连接组别为YN容量比为100/100/100,阻抗电压U=10.5%,U=17.5%,U=6.5%第3章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3.1选择原则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是发电厂或变电站电气设计的主体。它与电力系统、电厂动能参数、基本原始资料以及电厂运行可靠性、经济性的要求等密切相关,并对电气设备选择和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主接线设计,必须结合电力系统和发电厂或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地选择主接线方案。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标准为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尽可能地节省投资,就近取材,力争设备元件和设计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坚持可靠、先进、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3.1.1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原则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及电力负荷增长率的规划,给出所设计电厂(变电站)的容量、机组台数、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主要负荷要求、电力系统参数和对电厂(变电站)的具体要求,以及设计的内容和范围。这些原始资料是设计的依据,必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可以初步拟定一些主接线方案。国家方针政策、技术规范和标准是根据国家实际状况,结合电力工业的技术特点而制定的准则,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循。设计的主接线应满足供电可靠、灵活、经济、留有扩建和发展的余地。设计时,在进行论证分析阶段,更应合理地统一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关系,以便于使设计的主接线具有先进性和可行。3.1.2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伴随着发电厂或变电站的整体设计进行,即按照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历经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设计阶段等四个阶段。在各阶段中随要求、任务的不同,其深度、广度也有所差异,但总的设计思路、方法和步骤基本相同。3.2变电站的各侧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原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电源和出线回路数、电压等级、变压器台数、容量以及母线结构等不同的考虑,可拟定出若干个主接线方案(本期和远期)。依据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从技术上论证并淘汰一些明显不合理的方案,最终保留23个技术上相当,又都能满足任务书要求的方案,再进行经济比较。对于在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容量发电厂或变电站主接线,还应进行可靠性定量分析计算比较,最终确定出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的最终方案。第4章 短路电流的计算与负荷计算4.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及假设4.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4.1.1电气主接线的选比4.1.2选择导体和电气4.1.3确定中性点接地方式4.1.4计算软导线的摇摆4.1.5选择继电保护装置和进行签订计算4.1.6验算接地装置的接地电压4.1短路电流计算的假设4.21系统正常工作时三相对称。 4.22系统中各元件磁路不饱和,在计算中可以使用叠加原理。 4.23系统中各元件电阻,在高压电路中忽略不计,在低压网络中要计及电阻。 4.24输电线路的电容忽略不及。 4.25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忽略不计。 4.26系统中的所有发电机电动势的相位相同,频率仍为工频。注意:实际计算法计算所得的短路电流要比实际值大4.2短路电流计算步骤4.21首先绘出计算电路图主接线图的绘制形式有下面两种: 系统式主接线图这是按照电力系统输送的顺序依次安排其中的设备和线路相连接的关系而绘制的一种简图。它全面系统地反映出主接线电力的传送过程,但是它并不反映其中各成套配电装置之间的相互排列的位置。这种主接线图多用于变配电所的运行中。通常应用的变配电所主接线图均为这一形式。 装置式接线图这是按照主接线中高压或低压成套配电装置之间相互联系和安排位置而绘制的一种简图,通常按不同电压等级分别绘制。从这种主接线图上可一目了然地看出某一电压级的成套配电装置的内部设备连接关系及装置之间相互排列位置。这种主接线图多在变配电所施工图中使用。变配电所主接线图序号名称型号1高压隔离开关QSGN8-10/13002高压断路器QF(1.2)SN10-10/20003低压断路器Q F(3.4)DW15-1500/34低压刀开关QKHD13-1500/304.22按所选择的短路计算点绘出等效电路4.3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与计算结果4.31欧姆法 4.32标幺制法4.4计算负荷的目的方法4.4.1计算负荷的目的负荷计算主要是确定“计算负荷”。“计算负荷”是按发热条件选择电气设备的一个假想的持续负荷,“计算负荷”产生的热效应和实际变动负荷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所以根据“计算负荷”选择导体及电器时,在实际运行中导体及电器的地高温升不会超过容许值。计算负荷是确定供电系统、选择变压器容量、电气设备、导线截面和仪表量程的依据,也是整定继电保护的重要数据。计算负荷确定得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影响到电器和导线的选择是否经济合理。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大,将使电器和导线截面选择过大,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小,又将使电器和导线运行时增加电能损耗,并产生过热,引起绝缘过早老化,甚至烧毁,以致发生事故,同样给国家造成损失。为此,正确进行负荷计算是供电设计的前提,也是实现供电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必要手段。4.4.2计算负荷的方法电力负荷计算方法包括:利用系数法、单位产品耗电量法、需要系数法、二项式系数法。我国一般使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系数法,前者适用于确定全厂计算负荷、车间变电所计算负荷及负荷较稳定的干线计算负荷;后者用于负荷波动较大的干线或支线。在实际设计和实践中.电力负荷计算的有关计算系数和特征参数的选择都会影响电负荷计算结果,使其偏大、偏高。 一般说来,当电力负荷值大于实际使用负荷的10%时,变压器容量要增加11%一12%,电线电缆等有色金属的消耗量也要增加巧%一20%,同时还会增加变压器无功功率所造成的有功电力损耗。由此可见,电力负荷计算在供电设计中,特别是在确定变压器容量时所占据的重要位置。故正确地选择计算负荷方法与特征参数,对电气设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4.3 利用系数法 以平均负荷为基础,利用概率论分析出最大负荷与平均负荷的关系。 4.4.4 单位产品耗电量法 在初步设计阶段对供电方案作比较时,可根据车间的单位产品耗电定额,产品的年产量和年工作小时数来估算。 4.4.5二项系数法 考虑用电设备数量和大容量设备对计算负荷的影响的经验公式。 由于在一条干线上或一个车间里,当有多组性质不同的用电设备时,应根据其工作性质划分成几个用电设备组(一个组的用电设备性质相同)。所以负荷计算应先分单组计算,再进行多组的总计算,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1)单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 同一组用电设备的工作性质相同,而其中各机器名称和容量不一定相同。 (2)多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 在一组用电设备中,考虑了x台最大设备最大负荷重叠的因素,多组用电设备中不可能所有各组最大设备的最大负荷都重叠,一般只考虑一组最大的附加负荷即可。 4.4.6需求系数法 需求系数法不考虑大容量设备最大负荷造成的负荷波动及用电设备的容量和台数,适用于确定全厂计算负荷、车间变电所计算负荷及负荷较稳定的干线计算负荷。 在一条干线上枝接性质不同的几组用电设备时,需在分组计算的基础上再进行多组的总负荷计算。 (1)单个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 确定单个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目的是为选择支线截面提供依据,应以满负荷运行时的输人功率作为计算负荷。(2)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一个车间有很多台用电设备,在进行负荷计算时,要将用电设备按需要系数表上的分类方法详细地分成若干组,即将工艺性质相同的且需要系数相近的用电设备合并成组,然后进行各用电设备组的负荷计算。4.5无功功率补偿计算无功补偿容量以提高功率因数为主要目的时,补偿容量的选择分两大类讨论,即单负荷就地补偿容量的选择(主要指电动机)和多负荷补偿容量的选择(指集中和局部分组补偿)。 4.51单负荷就地补偿容量的选择的几种方法 (1)、美国资料推荐:是额定容量的1/3 (2)、日文杂志中查到:1/41/2容量计算 多负荷补偿容量的选择 4.52多负荷补偿容量的选择是根据补偿前后的功率因数来确定。式中:Km为最大负荷月时有功功率消耗量,由有功电能表读得;Km为补偿容量计算系数,可取0.80.9;Tm为企业的月工作小时数;tg1、tg2意义同前,tg1由有功和无功电能表读数求得。 多负荷的集中补偿电容器安装简单,运行可靠、利用率较高。但电气设备不连续运转或轻负荷运行时,会造成过补偿,使运行电压抬高,电压质量变坏。因此这种方法选择的容量,对于低压来说最好采用电容器组自动控制补偿无功功率对供、用电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1)降低发电机有功功率的输出。(2)降低输、变电设备的供电能力。(3)造成线路电压损失增大和电能损耗的增加。(4)造成低功率因数运行和电压下降,使电气设备容量得不到充分发挥。从发电机和高压输电线供给的无功功率,远远满足不了负荷的需要,所以在电网中要设置一些无功补偿装置来补充无功功率,以保证用户对无功功率的需要,这样用电设备才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这就是电网需要装设无功补偿装置的道理。三相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式中P有功功率,kW;S视在功率,kV。A;U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V;I用电设备的运行电流,A。各用电系统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电网的供电质量和 发电 系统的电能利用率。过低的功率因数,不仅使电力系统内的供电设备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 增加电力电网中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耗,还会使线路的电压损失增大,有时使得负荷端的电 压低于允许值,严重影响异步电动机及其它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损坏。电力系统功率 因数的高低,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因此,要求在电力系统的各级都要根据 分级就地平衡的原则,采取措施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根据对电网分布的分析,为 了降低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一般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提高自然功率因数;二是采用 供应无功功率的设备来补偿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其功率因数。称为提高功率因 数补偿法,这种方法通常有3种:(1)采用同步电机补偿;(2)采用同步调相机;(3)采用移相 电容器补偿。由于移相电容器是一种投资省、见效快、维护方便的无功电源,工矿企业常常 选用移相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因此,如何进行补偿计算,正确选择补偿力度是电力工业 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1最大负荷补偿计算法补偿前最大负荷功率因数4.5.3变电所低压侧视在计算负荷,取c os=0.8,则有:P30(2)=936.116KWQ30(2)=936.116×t g(arccos0.8)=702.087Kvar计算中取KP=0.87 ,KQ=0.9P30(2)=936.116×0.87=814.42KWQ30(2)=702.087×0.9=631.88Kvar变电所低压侧视在计算负荷:S30(2)=1030.8KVA低压侧功率因素:变压器的功率损耗(设选低损耗变压器):PT=0.015 S30(2)=0.015×1030.8=15.462 (KW)QT=0.06 S30(2)=0.06×1030.8=61.848 (KVar)4.5.6变电所高压侧总的计算负荷:P30(1)=814.42+15.462=829.882KWQ30(1)=631.88+61.848=693.728KVA变电所高压侧的功率为:补偿后最大负荷功率因数4.5.6.1变电所低压侧视在计算负荷变压器的功率损耗4.5.6.2变电所高压侧总的计算负荷变电所高压侧的功率因素: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都是感性负载,全厂总功率因数在0.710.90,即tg1=0.990.48之间,取=0.725,=0.79,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95 ,即:tg2=0.33。则:,可见Qc>Qc ,这 说明最大负荷补偿计算法和平均负荷补偿计算法选取的补偿容量不同。且最大负荷补偿计算 法得到的补偿容量大。4.5.6.3补偿电容器容量计算提高功率因数所需补偿电容器的无功功率的容量QK,可根据负载有功功率的大小,负载原有的功率因数cos1及提高后的功率因数cos来决定,其计算方法如下:设有功功率为P,无电容器补偿时的功率因数cos1,则由功率三角形可知,无电容器补偿时的感性无功功率为:Q1Ptg1并联电容器后,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cos,并联电容器后的无功功率为:QPtg由电容器补偿的无功功率QK显然应等于负载并联电容器前后的无功功率的改变,即:QKQ1QPtg1Ptg P(tg1Ptg) (式1)其中:tg1sin1cos11cos²1cos1tgsincos1cos²cos根据(式1)就可以算出要补偿的电容器容量,将:QKU²XCU²1cU²c代入(式1),有 U²cP(tg1tg) CPU ²(tg1tg) (式2)第5章 导体和电气设备的选择 5.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1)、电气设备型式的选择 选用电气设备必须考虑设备的装置地点和工作环境。另外,根据施工安装的要求,或运行操作的要求,或维护检修的要求,电气设备又有各种不同的型式可供选择。 (2)、电气设备电压的选择 选择电气设备时,应使所选择的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正常时可能出现的最大的工作电压,即: UN Uet (3)、电气设备额定电流的选择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正常工作时最大负荷电流,即 IN Iet 我国目前所生产的电气设备,设计师取周围空气温度为40作为计算值,如装置地点周围空气温度低于40时,每低1,则电气设备(如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及套管绝缘子等)的允许工作电流可以比额定值增大0.5%,但总共增大的值不能超20%。5.2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1断路器的选择:(1) 一般选用原则:根据用途选择断路器的型式及极数,根据最大工作电流选择断路器的额定电流,根据需要选择脱扣器的类型,附件的种类和规格,具体要求是,断路器的额定工作电压线路额定电压,断路器的额定短路通断能力线路计算负载电流,断路器的额定短路通断能力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一般按有效值计算),线路末端单相对地短路电流1.25倍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脱扣整定电流; 断路器欠压脱扣器额定电压等于线路额定电压,断路器的分励脱扣器额定电压等于控制电源电压;电动传动机构的额定工作电压等于控制电源电压,断路器用于照明电路时,电磁脱扣器的瞬时整定电流一般取负载电流的6倍(2) 6倍长延时电流整定值的可返回时间大于等于电动机实际启动时间。按启动时负载的轻重,可选用可返回时间为1、3、5、8、15S中的某一档2隔离开关的选择:隔离开关就是一个有明确指示闭合或断开的开关而已,需要开关的地方都可以用,一般用作总开关,根据负载选择容量,尽量选大1,2个等级:。如:负载为16A,则可以选25A或32A的隔离开关。比如:断路器选LW36-72.5/2000A断路器,开断电流有20KA就可以,但一般都会留裕度,选择31.5KA的好些,隔离开关主要看你用在哪,如果是中性点的,用GW13-40.5的隔离开关,如果是用与断路器配套的,那么用GW4/5-72.5就可以了,至于电流等级,一般用1250A就可以了。选择隔离开关主要是根他的动热稳定来选,而不电流等级。这里很多人以为电流等级越大越好,这是误区.5.3互感器的选择5.3.1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为降低工程造价,在设计上通常采用测量仪表与继电保护共用一组电流互感器的方式,一个电流互感器内有一个或多个铁芯,每个铁芯上有一个二次绕组。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接不同的二次绕组,且供测量仪表的铁芯与供继电保护的铁芯在特性上有较大差别测量铁芯是按电流互感器正常运行条件设计的,铁芯截面小,饱和倍数低;而饱和用铁芯是按短路条件设计的,铁芯截面大,饱和倍数高。(1)一次电流的选择:继电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应大于该电气主设备可能出现的最大长期负荷电流。本次设计中,该最大长期负荷电流为300A。(2)二次店里的选择标准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为5A或1A,使用最多的是5A。35kv的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电流可选5A,具体参照不同型号的电流互感器参数。(3)额定输出容量的选择:电流互感器的额定输出容量是指在额定一次电流、额定变比条件下,拨正所要求的准确级时,所能输出的最大容量。可根据二次负载所消耗的容量来计算电流互感器的输出容量。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所消耗的容量为 Sloa=In2*Zloa 式中,In电流互感器的二次额定电流,A;二次回路的负载阻抗,可采用实际测量值或通过计算得到, 选择电流互感器的额定输出容量,额定容量标准值为5VA、10VA、15VA、20VA、25VA、30VA、40VA、50VA、60VA、80VA、100VA。5.3互感器的选择电能计量装置主要由电能表、计量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及二次回路等部分组成,电流互感器是能计量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介绍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原则和使用注意事项。1 选择的原则1.1额定电压的确定 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压UN应与被测线路的电压UL相适应,即UNUL。1.2额定变比的确定 通常根据电流互感器所接一次负荷来确定额定一次电流I1,即: I1=P1/UNcos式中UN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压,kV;P1电流互感器所接的一次电力负荷,kVA;cos平均功率因数,一般按cos=0.8计算。为保证计量的准确度,选择时应保证正常运行时的一次电流为其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不得低于30%。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变比则由额定一次电流与额定二次电流的比值决定。1.3额定二次负荷的确定 互感器若接入的二次负荷超过额定二次负荷时,其准确度等级将下降。为保证计量的准确性,一般要求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荷S2必须在额定二次负荷S2N的25%100%范围内,即:0.25S2NS2S2N1.4额定功率因数的确定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应为0.81.0。1.5准确度等级的确定 根据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规定,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电能量的多少和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分为I、II、III、IV、V五类,不同类别的电能计量装置对电流互感器准确度等级的要求也不同,电流互感器的配置 1.6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接线方式的选择,与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有关,当为非有效接地系统时,应采用两相电流互感器,当为有效接地系统时,应采用三相电流互感器,一般地,作为计费用的电能计量装置的电流互感器应接成分相接线(即采用二相四线或三相六线的接线方式),作为非计费用的电能计量装置的电流互感器可采用二相三线或三相线的接线方式,各种接线方式如下图所示:1.7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的确定 由于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的阻抗是二次负荷阻抗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因而哪二次回路连接导线的长度一定时,其截面积需要进行计算确定。 一般计量用互感器要求一次电流要经常运行在20%-100%之间.这样它的二次电流一般不会超过5A,请教各位老师如果测得它的二次电流为6A的话,那它的计量还准吗?如果不准的话那是多计量了还是少计量了呢?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一般要求准确级在0.2s级以上。 电流互感器检测的标准: 五个点:1%;%5;20%;100%;120%。 所以,可以肯定的说,6A的点是准确的。计量用电流互感器一般要求准确级在0.2s级以上,应该是445KVA吧?也就是千伏安,代表主变容量,PT就是电压互感器,10KV/100V 就是指互感器的一次侧即高压侧额定电压为10KV,二次侧即低压侧(接入仪表侧)额定电压为100V,100V是通用的标准电压。CT是电流互感器,30/5A 是指一次侧额定电流三十安时二次侧电流是5安,5安是通用的标准电流。电力部门给你们装表时都要经过基本计算,不会瞎装的,有一公式:主变容量(445KVA)等于根号3倍的高压侧额定电压(10KV)和额定电流的乘机。反算过来,电流约25.7安,躲过主变励磁涌流,选30安是正确合适的,如果选用CT-50/5A 的互感器,你想想看,是不是对于你发电方就不合适了?再选大点儿,你就白白的发吧,电表可能就不转了。所以作为计量,发电方互感器越小越好。5.4母线的选择母线的材料为铜和铝。 母线截面的选择应以母线长期允许导通电流为准,总母线(汇流排)以各分支母线电流之和进行选择,分支母线以被连接支路额定电流为准进行选择。 在成套企业中,合理选择母线截面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生产制造成本,为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根据GB3906-91中的计算公式对常规所接触到的实例,进行了计算并汇总。 关键词:母线 截面 安全 实例 在成套企业中,合理选择母线截面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生产制造成本,为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人根据GB3906-91中附录F-"根据短时持续电流的热效应计算裸导体截面的方法。5.5高压熔断器的选择离线开关电源,为离线开关电源选择熔断器可从如下做法开始:对于供电输入端熔断器,研究电源的接通特性和浪涌限制电路在最大、最小输入电压下和完全限流负荷下的工作情况。选择既可以提供足够的电流冗余保持可靠工作,又可满足浪涌要求的标准或慢速熔断器。其持续工作额定电流应该足够低,以保证在真正故障情况下能提供良好保护。然而,为了熔断器有长的使用寿命,额定电流不应太接近于在最小输入电压和最大负载条件下所测到的设备输入电流的最大有效值,可取最大 的150。注意使用测量或计算得到的电流有效值,在计算电流有效值时要考虑到波形系数,对电容输人滤波器来说近似为06,熔断器的额定电压必须至少应大于供电输入电压的峰值。此额定值是很重要的,如果额定电压太低将发生过大的电弧。电弧使很可观的能量通过,并可能导致熔断器的爆裂,有设备内起火的危险, 晶闸管过电压急剧保护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选择:1.用于保护照明或电热设备的熔断器,因负载电流比较稳定,熔体的额定电流一般应等于或稍大于负载的额定电流 2.用于保护单台长期工作电动机的熔断器,考虑电动机启动时不应熔断I>=(1.52.5)Ie ,轻载起动或起动时间比较短的,系数可取1.5,带重载起动或起动时间较长的,系数可取近似2.5。熔断器的电压选择应等于或大于所在电流的额定电压。5.6消弧线圈的选择引言在中性点不接地三相系统中,当一相由于绝缘损坏等原因发生单相接地时,另两相对地电压较接地前升高至倍,三相的线电压保持对称且大小不变。对于电力用户接于线电压设备的工作无影响,无须立即停电,这是不接地系统的优点。此时三相的对地电容电流之和即接地电流不为零,大地中有电流流过,并通过接地点成为回路,该电流可能会在接地处形成间歇性的电弧。这种周期性熄灭和复燃的间歇性电弧将导致系统过电压,其幅值可达2.53倍相电压,足以危机整个电力网络的绝缘,这又是不接地系统的缺点。为解决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事故,在366 kV配电网中性点设消弧线圈是一种有效措施。消弧线圈相当于并联在电网接地电容上的一个电感。故障发生时,它能立刻提供一个电感电流,补偿接地电容电流,使接地故障电流减小,同时使得故障相恢复电压速度减小,有效防止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产生。消弧线圈补偿效果越好,对电网的安全保护作用越大,所以需要跟踪电容变化编号自动调谐的消弧线圈。第6章 变电所的形式及整体布置和防雷保护及配置6.1变电所位置的确定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住宅小区不断新建,合理确定其供电方案,成为建筑电气设计的核心,不但关系到供电可靠性,且关系到今后的运行经济效益。笔者曾做过多个高层和多层住宅小区的供电规划,按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一94第2.0.1条:“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小区的人数,房屋的具体布置等等。6.2变电所的总体布置变电所平面布置图 6.3直击雷的过电压保护 (1)变电所的直击雷过电压保护可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下列设施应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 1)屋外配电装置; 2)油处理室、燃油泵房、露天油罐及其架空管道、装卸油台、易燃材料仓库等建筑物; 3)乙炔发生站、制氢站、露天氢气罐、氢气罐储存室、天然气调压站、天然气架空管道及其露天贮罐。 (2)为保护其他设备而装设的避雷针,不宜装在独立的控制室和35kV及以下变电所的屋顶上。但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等有屏蔽作用的建筑物的车间变电所可不受此限制。雷电活动特别强烈地区的控制室和配电装置室宜设直击雷保护装置。 控制室、配电装置室和35kV及以下变电所的屋顶上如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时,若为金属屋顶或屋顶上有金属结构,则将金属部分接地;若屋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则将其焊接成网接地;若结构为非导电的屋顶时,则采用避雷带保护,该避雷带的网格为810m,每隔1020m设引下线接地。 上述接地引下线应与主接线网连接,并在连接处加装集中接地装置。 峡谷地区的变电所宜用避雷线保护。 已在相邻高建筑物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或设备,可不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 屋顶上的设备金属外壳、电缆金属外皮和建筑物金属构件均应接地。 (3)露天布置的GIS的外壳不需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但应接地。 (4)变电所有爆炸危险且爆炸后可能波及变电所内主设备或严重影响供电的建筑物(如制氢站、坫在氢气贮罐、氢气罐储存室、易燃油泵房、露天易燃油贮罐、架空易燃油管道、装卸油台和天然气管道以及露天天然气贮罐等),应用独立避雷针保护,并应采取防止雷电感应的措施。 避雷针与剔燃油贮罐和氢气天然气等罐体及其呼吸阀等之间的空气中距离,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罐体、罐体的接地装置和地下管道的地中距离应符合13.2.1.2(1)的要求。避雷针与呼吸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避雷针尖高出呼吸阀不应小于3m。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边缘高出呼吸阀顶部不应小于2m。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如接地电阻难于降到10,允许采用较高的电阻值,但空气中距离和地中距离必须符合13.2.1.2的要求。避雷针与5000m3以上贮罐呼吸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避雷针尖高出呼吸阀不应小于5m。 露天贮罐周围应设闭合环形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无独立避雷针保护的露天贮罐不应超过10),接地点不应小于两处,接地点间距不应大于30m。架空管道每隔2025m应接地一次,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易燃油贮罐的呼吸阀、易燃油和天然气贮罐的热工测量装置应进行重复接地,即与贮罐的接地体用金属线相连。不能人持良好电气接触的阀门、法兰、弯头等管道连接处应跨接。 (5)13.2.1.2(1)中所述设施上的直击雷保护装置包括兼作接闪器的设备金属外壳、电缆金属外皮、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其接地可利用变电所的主接地网,但应在直击雷保护装置附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6)独立避雷针(线)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在非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主接地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之间,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小得小于15m。 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经常通行的地方,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睡或出入口等的距离不宜小于3m,否则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砾石或沥青地面,也可铺设混凝土地面。 (7)110kV配电装置,一般将避雷针装在配电装置的架构或房顶上,但在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m的地区,宜装设独立避雷针。否则,应通过验算,采取降低接地电阻或加强绝缘等措施。 66kV的配电装置,允许将避雷针装在配电装置的架构或房顶上,但在土壤电阻率大于500·m的地区,宜装设独立避雷针。35kV及以下高压配电装置架构或房顶不宜装避雷针。 装在架构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连接,并应在其附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装有避雷针的架构上,接地部分与带电部分间的空气中距离不得小于绝缘子串的长度;但在空气污秽地区,如有困难,空气中距离可按非污秽区标准绝缘子串的长度确定。 装设在架构(不包括变压器门型架构)上的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变压器接地线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之间,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不于15m。 (8)在变压器门型架构上和在离变压器主接地线小于15m的配电装置的架构上,当土壤电阻率大于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