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3.当代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研究毕业论文.doc
毕业论文(设计) 当代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研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当代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研究 学生姓名: 所在学院: 电子商务学院 专 业: 财务管理 学 号: 指导教师: 成 绩: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有了很大增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所受的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使他们具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如消费无计划性,相互攀比,奢侈浪费,情绪化消费,恋爱支出过度等特点,这些消费现状和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价值趋向。大学生的消费存在误区,我们应该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给予正确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人生观,引导其进行合理、适度、科学的消费观念,规范他们的消费行为,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说明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做出了相关定义的界定。然后通过翻阅资料及实证调查,发现大学生基本生活学习消费之外的其他消费占到总消费的一半以上,大部分为不良消费。接着通过实证调查得出导致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形成的原因即有现代社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外部因素,又有个人内在因素。最后基于实证调查结果提出应对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策略。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心理 不良消费 AbstractAlong with education system's reform, had in school university student's quantity increased very greatly,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ook special expense community to arouse society's widespread interest.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themselves unique expenses psychology, these expense conditions and the expense characteristic also reflect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living condition and the value trend. But university student's expense existence erroneous zone, we should give the correct instruction to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er behavior, help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set up the correct expense idea, guides it to carry on reasonably, moderate, the science expense idea, the standard their consumer behavior,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regarding the promo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progress.First, this article show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research technique, and made the related definition limits. Secondly, through glances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the real diagnosis investigation, we discovered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expense majority is the bad expense. Thirdly, obtains through the real diagnosis investigation cause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bad consumer behavior the primary factor. Finally based on the real diagnosis survey result proposed that deals with the university student bad expense psychology and the behavior strategy.Key word: university student, consume, bad expense目 录一、绪论4(一)、本文的研究背景4(二)、研究方法4(三)、相关定义的界定5二、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实证分析6(一)、问卷设计与问卷调查6(二)、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现状7三、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解析9(一)、跟随潮流,简单模仿,从众消费10(二)、人际交往消费比重过大10(三)、消费无计划,理财观念薄弱12(四)、不顾自身情况,炫耀攀比心理严重13(五)、感官享受愈演愈烈15四、影响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因素16(一)、社会环境因素16(二)、家庭因素18(三)、大学生自身因素19(四)、校方管理因素19(五)、教育层面因素20五、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21(一)、优化社会环境21(二)、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22(三)、大学生“自救”23六、结束语25附录26文献综述26参考文献34调查问卷36致谢39一、绪论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人类的消费与人类的产生相伴而来,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古老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好转,人们收入逐步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改善,大学生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消费内容不断丰富,基本生活学习消费所占比例显著下降。大学生基本生活学习消费之外的其他消费占到总消费的一半以上,大部分为不良消费。大学生消费问题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他们的消费观念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及全面发展都影响国家命运和前途。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校时,合理使用有限的经济收入,进行科学消费,还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目前,虽然对大学生的研究内容及主题不断在拓展,理论界关于大学生方面的研究的学术成果很多,而专门讨论大学生消费方面的成果数量不过,随着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问题日益突出,而对其的相关研究也远远不够。笔者对成都某些高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对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现状,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揭示和剖析,提出相应的引导措施,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以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为主,对于实践性的科学需要用具体分析和实证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实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做出分析。同时学习、研究消费行为,还应该采用实验观察的方法,与被调查人交谈、了解与大学生消费相关的各种内容,揭示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有关问题等。(三)、相关定义的界定1、消费心理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消耗商品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进程中可知,人类的交换行为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日趋复杂化。在较高发展水平的商品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消费生活中的行为活动,主要是通过从社会总产品中分配到的那部分由个人支配的货币收入,在市场购买商品并消耗其使用价值后得以实现。因此,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及消耗商品过程中反应出的心理态势,而在社会范围内消费者千万次的购买、使用和消费行为的总和,就构成了消费者心理活动的社会总体消费行为。2、消费行为消费行为主要是指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消费品及劳务的行为。消费行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良好消费行为,指的是符合社会相关消费法规和道德的、有利于消费者健康和发展的、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积极的、理性的消费行为;另一种是不良消费行为,与良好消费行为正好相反,指的是违背社会相关消费法规和道德的、不利于消费者健康和发展的、甚至会有害于他人或社会的、消极的、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这样,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我们就可定义为:“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违背社会相关消费法规和道德的,有害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习和发展的,甚至会有害于他人或社会的、消极的、非理性的行为”。3、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指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消费资料和劳务组成和比例关系。消费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从满足需要的程度看,可以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从满足需要的不同效能看,可以分为吃、穿、住、行等;从满足需要的消费品的价值看,可分为低档、中档和高档;从满足需要的行为看,可分为物质的、精神的和劳务的消费等等。其次,在所有的消费资料中,食物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因此,消费结构一般用食物支出占消费支出的百分比表示。二、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实证分析(一)、问卷设计与问卷调查笔者在检索与参考大量消费心理,大学生消费心理,不良消费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与指导老师深入讨论,设计出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调查问卷。问卷调查于2007年10月开始进行,发放400份,回收382份,回收率为95.5%。对于调查对象的选择,笔者主要考虑到性别,年级,及处于郊区和市区学生的消费情况和消费心理可能会有差异,因此重要选取成都大学和XXX大学两所大学的一至四年级学生为调查样本,力图使样本情况与我国当前学校平均水平相吻合,使其具有代表性。对于调查数据所作的技术处理重要依据excel统计,通过图表的直观形式来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尝试性分析。(二)、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现状本论文基于问卷调查,更为清晰地凸现消费结构,把消费水平情况分为必需费用即用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费用和非必需费用,其中包括学习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等几个方面。1、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表2-1 大学生月消费水平调查统计表调查对象/人400元以下比例(%)400700元比例(%)700元以上比例(%)大一(120)5445605065大二(107)353353501918大三(90)212349542022大四(65)182825382234图2-1 大学生年度消费结构调查统计表(%)通过图2-1和表2-1,笔者推论,低年级同学的基本生活费用高于高年级的同学,而低年级的其他消费低于高年级同学。这是因为,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时期,这一阶段的消费心理是由其自身心理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在青年期,随着身体的发育,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感知能力,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均获得了较大发展,个性也基本形成。这些与心理发展状况相适应。由于各个家庭的经济水平,节约程度不一样,以及周围环境等的影响,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每个月的生活基本消费能达到上千元乃至更高。2、大学生的其他消费(1)、大学生的学习消费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书杂费、考证消费,辅导费等。这是以生存发展为主题的投资性消费支出。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专业教材外,学习消费还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书目上以及参加各种等级考试、出国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等等,名目繁多。这些继续教育费用已成为大学生消费支出增幅较大的一项开支。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人才衡量标准的多元化更加明显,与之相对应,学历从政府认可变为市场认可。用人单位对各类人才,尤其是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迫使在校大学生多考几个证书,辅修其它学科,以增加求职砝码,成为大学生追求的目标。(2)、大学生休闲及娱乐消费大学生休闲及娱乐消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电脑消费:信息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IT技术的普及,计算机不仅是高校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而且在学生日常生活、休闲娱乐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同学买了电脑后,并没有用来学习,只是拿里打游戏、聊天、上网娱乐。而网费在当今来看,虽然不多,但对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学生来说也是不便宜的。 旅游消费: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学生纷纷热衷于出外旅游。娱乐消费:表22显示,至少有一半的大学生在每次消费中要花50元以上,2%的大学生甚至达到200元以上。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相当可观。打台球,去练歌房,开PARTY等。表2-2 每次娱乐消费支出金额人数百分比(%)50元以下2035350100元11832100200元5214200元以上92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现在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等都要请客,这种现象非常普遍。青年消费群体的特点在于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事物,节假日消费是许多大学生消费的一部分。其次恋爱消费也成了大学生消费的重要部分。三、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解析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好转,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明显提高,社会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学生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消费内容不断丰富,基本生活学习消费所占比例显著下降。研究表明,大学生基本生活学习消费之外的其他消费占到总消费的一半以上,大部分为不良消费。综上所述,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跟随潮流,简单模仿,从众消费 心理学对“模仿”的解释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效其言行,并行与之相同或相似的过程。是社会中人际影响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人类在社会行为上有模仿的本能。这一本能同样存在于人们的消费活动中,从着装、发型到饮食习惯,都可以成为模仿的对象。许多大学生在努力适应社会过程中最明显的表征就是消费选择的模仿化趋势。他们拘泥于跟风随大流,缺乏理性。1、盲目追求时尚,赶时髦 时尚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一种模仿心理驱动的结果。大学生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超前,品位来展示青春活力,展现自我能力与价值,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注意。许多商家就抓住大学生这一心理,大做文章,很多消费品往往在大学生中一出现就迅速流行开来。调查中发现,有的同学上高档次的舞厅去感受罗曼蒂克氛围,买高价格的入场券观看演唱会,有些同学为了跟上潮流,一年内多次更换手机。2、随波逐流,从众消费一些学生尤其是新生,消费随大流。别人穿什么他穿什么,别人吃什么他吃什么,别人用什么他用什么。不管自己的需要,用得着还是用不着,他都不管。在该买什么与不该买什么之间没有主见,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随波逐流,结果钱花了于己用处却不大,造成了不小的浪费。(二)、人际交往消费比重过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大致可以分为人际交往的通讯费用,与老师、同学、朋友间的人情消费,及恋爱消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常见于同学之间,与老师之间,社团成员之间,朋友之间的人情交往上。大学生发展、延续各种人际关系,在一些情况下就不得不以人情消费为依托,人情消费就成为一种必要的正常消费。但近几年来,大学生的人情消费呈现出一种活跃上升的势头。1、通讯费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带了生活的巨大变化,电话,网络成了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的联络手段,通讯费也随之成为当代大学生消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当然,在通讯费中有一部分是必需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浪费在闲聊中。电话费,上网费等现代通讯方式带来的开销节节上升。2、人情消费如今,大学生中流行各种各样的人情消费,最主要的是“请客吃饭”。当了学生干部,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现在大学校园里还盛行“同乡会”,毕业生离校,大家一起聚餐。大学生的人情消费指数水平较高。据成都晚报2006年6月20日报道,成都某大学披露了一项学生消费状况调查,调查表明,在校期间平均每个学生要花费5290元,其中交友花费300元,约占总支出的6%,比重较大。表33 生日花销金额人数百分比(%)无10026100元以下10327100300元13034300元以上4912同学间生日送贺卡,一个笔记本已被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拿不出手”。送礼近百元,如手表,鞋等。请客也必上有档次的饭店。研究表明有34%的同学每次生日花销要用100300元,12%达到300元以上,仅有26%的同学在过生日时无开销。表34 节假日庆祝花销金额人数百分比(%)无5113100元内14037100200元15039200元以上4111节假日消费也成了许多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节假日观念中,除了我国传统的节日如“五一节”“国庆节”外,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倍受重视。消费费用也在节节上升。3、恋爱消费恋爱消费愈演愈烈。大学生恋爱早已不再新鲜。大学生谈恋爱的形式除了传统的在校园散步外,还曾较了许多新鲜的方式,茶座、咖啡屋等都是大学生恋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恋人之间互赠礼物的档次也越来越高,时装,高级巧克力,情人节的玫瑰等等。笔者经调查发现,恋爱消费一个月平均开支50、60元,与异性相处是物质交流,请客送礼为主,随着恋爱热的加温,这种消费仍会有所增长。(三)、消费无计划,理财观念薄弱一般说来,消费应当考虑自身需要。但由于大部分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刚刚开始自行支配各种费用,理财能力差,缺乏开支的计划性。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经常受其他需要的冲击而改变初衷,使得自己消费不顾计划,盲目消费。加之独生子女比例增加,社会生活诱惑增加,学生谈恋爱比例增加等,都极大地增加了无计划盲目消费的可能。1、心中无数,有钱就花当代大学生里流行一个称呼:“月光一族”。“月光”的意思就是指月月把钱花的精光。“月光一族”在消费过程中不计收支总量,计划性消费很差。调查显示,41%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每周、每月、每学期要花,花了多少钱,当问及他们花了多少钱,花到哪里去了时,他们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已经花了很多钱。在他们心中从未考虑过该怎样花钱,花多少钱的问题。2、无法抵制诱惑,冲动购买如今这个时代,到处充满金钱消费的诱惑。广告商不断地夸大产品的好处,其他同学正在享受他们购买的新产品,朋友们不断地谈论最新的小玩意等。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处不在地暗示我们去消费。许多大学生抵制不了诱惑,什么是新产品买什么,特别是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很容易冲动,引起不必要的消费。还有些同学凭感觉,心血来潮,一时冲动购物。(四)、不顾自身情况,炫耀攀比心理严重大学生自尊心、好胜心、虚荣心较强,大家同处一个屋檐下,谁也不想“矮人一等”。攀比消费的实质就是违背消费需要应跟自己的可能支出吻合的常理,不顾自己的实际支付能力,消费目的只是为了面子,满足一种虚荣。不顾自身情况,一味攀比的现象在大学生消费中普遍存在。有的学生家境并不富裕,但看到别人有手机、电脑,自己也得有;别人过生日、下饭店,自己也不能落在人后,甚至档次还要升级,既给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也阻碍了顺利完成学业。1、用、穿比名牌大学生接触信息广,总希望爱群体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形象价值。因而,大学生比较注重商品的式样与档次,特别是知名品牌成为大家趋之若鹜的对象。很多同学经不住服饰的诱惑,追求名牌。表35 每学期购买服装支出金额人数百分比(%)100元以下4111100400元19551400700元8121700元以上6517服装消费是必要的支出,但有些同学的支出已超出了“必要的”范围。表35表明有51%的同学每学期花100400元购买服饰,有17%的同学花700元甚至上千元购买服饰,穿出身份,炫耀自己。表36 购买手机价格金额人数百分比(%)无2361000元内1032710002000元1564120003000元82213000元以上185在用的方面,主要表现在购买和使用手机与电脑上。如今,手机消费成为高校学生消费构成的重要部分,如表36,我们可以看出几乎全部的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手机的价格从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这种一次性投入较高的消费形式中蕴藏的炫耀消费倾向也相当大。随着市面上手机款式的不断更新,大学生更换手机的频率也在不断加快,有的甚至一年换几部手机。至于电脑,还有CD,MP3播放器,不管需要与否,不问消费能力达到没有,只求“你有我也要有”,“我的一定比你的好”。这样,相互攀比,脱离自己实际,任意挥霍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2、吃喝比档次校园生活相当清苦,不少学生为了改善生活,不顾自身经济条件,吃喝比档次。今天你请客,明天我还情,吃几百元一桌的中餐或者火锅,有些甚至请吃价格不菲的西餐。本次调研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校园食堂吃饭的费用一般在每月300元左右,约占了总之出的50%,其中最低的仅占了20%。大学生走出食堂到饭店改善生活,聚餐的费用与日俱增,麦当劳,肯德基也是大学生常去的地方。还有的同学有次零食的习惯,买的零食品种也在不断翻新,档次不断在提高。(五)、感官享受愈演愈烈1、烟酒消费,日益严重高校男性学生吸烟,喝酒者的比例日益增多。不少同学已经养成了抽烟,喝酒的习惯,尤其是吸烟人数与日俱增。吸烟已经成为“成熟”,“品位”的一种身份认同。如表37, 13%的同学每月有100元以上用于抽烟。至于喝酒,大家遇上高兴的事情要去庆祝,碰到不高兴的事情也要借酒消愁,常常是喝的酩酊大醉,一醉方休。表37 吸烟月支出金额人数百分比(%)无2817450元以下32850100元195100元以上50132、美容美发,随处可见美容美发消费是高校女性学生消费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高校女生对美有了自己的看法,更注重保养皮肤和维持身材,于是到美容院做皮肤护理,减肥等。有些女生至少一年要烫一次头发。烫发,染发不见其繁,且价格不等,如下表,仅有25%的同学不会去美容美发,但3%的同学每学期美容美发的支出达到500元以上。表38 美容美发每学期支出金额人数百分比(%)无9525100元以下12232100200元10628200500元4813500元以上1133、娱乐游戏,通宵达旦很多同学在娱乐上,出手阔绰,经常出入营业性舞厅、卡拉OK,水吧,茶座,电子游戏室等。有些同学甚至认为学校网络太慢,到网吧打网络游戏,玩通宵。经调查发现,大学有40%的被调查者有过通宵达旦的经历,而且多数人不止依次这样的经历。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社会上营业性娱乐活动的面之广,耗费在其中的时间之多。四、影响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因素(一)、社会环境因素1、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带来了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抑制消费。随着消费水平步步上升,一股消费主义思潮在社会上蔓延开来。其主要特征是,只看重消费而忽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有很强的购物欲,但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实际收入的现实水平,且无休止地相互攀比,甚至追求奢靡。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对新兴事物总是乐意率先接受和采纳,致使这种消费主义思潮迅速在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但它带给大学生的影响却日益严重。2、不良消费观的影响如今的大学校园已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社会上一些不健康、不科学的思潮正悄悄潜入校园,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抬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消费观念走入误区。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心理。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折射出消费者一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诱使许多大学生“一切向钱看”,贪图物质享受,鄙弃高格调的精神追求。近几年由于经济迅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庭已经先富起来了,消费方式有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的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3、市场化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市场化导致产品种类范围的增多,人们选择的范围扩大,因而使人民的消费需要也开始复杂了。另一方面,市场化导致大众化市场的形成,使消费需要常常以大众化的形式出现。大学生由于对市场经济缺乏了解,所以很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很多商家早已经把目光盯在了大学生这个蕴有极大潜力的市场上。商家通过市场化作用,利用种种手段,包括广告、公关和促销手段来吸引、刺激大学生消费。4、社会兼职、勤工俭学为消费助力笔者对大学生兼职情况收入的调查结果如下表:35%的大学生每月兼职所得可达到100300元。高校学生社会兼职、勤工俭学逐渐成为学生一个比较重要的消费来源,为有些大学生不良消费提供经济来源。表49 学生兼职月均收入金额人数百分比(%)无10628100元以下6116100300元13235300500元 5314500元以上308(二)、家庭因素1、家庭为大学生不良消费提供基础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中“小皇帝”,家长从小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生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怕孩子受委屈等等。家长对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一些家长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吃的苦头已经够多了,不能再让我们的孩子苦了”,于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使孩子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惯。尤其是子女上大学后,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也不能在外“亏待”了孩子。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大学生的不良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创造了各个方面的条件,使他们有优越感,他们的不良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给同学起到误导的作用。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经济上也得到了保证。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往往借钱也要满足自己子女的需要。2、家长溺爱导致大学生缺乏理财观念由于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独立生活极差,来到大学,脱离父母的呵护,一切都要自己打理。生活经验的缺乏,理财观念的不足,使得大学生产生盲目冲动消费,花钱无数,有钱就花等等问题。(三)、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易感情用事,需要情感强烈,自我意识强但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希望参与社会活动但能力有限。因此,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家从小有家长关怀和照顾,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来不要求他们分担,故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到大学后远离家长进行独立生活,在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误导下,不会有计划地开支。此外还有虚荣心理在作怪,有人宁可牺牲教育、健康或一些应有的社会责任,也要在消费水平上不断升级。情绪化消费也是大学生消费中常见的。(四)、校方管理因素1、学校消费环境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招生人数逐渐增加,而高校在管理、后勤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却远远跟不上。有些高校食堂的饭菜,无论是在质还是在量上都得不到保证,物质条件比较差。而校园内大学生文化,娱乐场所很少,活动单调。因此,这就促使大学生到外面比较高级的餐馆吃饭,“改善生活”,到校外的娱乐场所放松,“交流感情”。其次,大学校园不再像初、高中学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他们推行后勤社会化。很多人认为,大学生花的是自己的钱,只要不违法,怎么花是他们的事,因此大学生出现抽烟喝酒等不良消费的现象,学校也放任自流。这种管理制度,使一些大学生更加无所顾忌,因此,大学生的不良消费现象,愈演愈烈。2、校外周边消费环境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市场经济使许多商家自由发展。商家把商店开在了学校附近。学校内和周边地区开设的众多餐厅、歌舞厅、咖啡馆,电子游戏室,台球等时刻吸引着大学生消费。更有一些不法商贩,提供给大学生庸俗的、不健康的东西吸引大学生。一些网吧老板,通宵达旦营业,并以更低价格来吸引大学生。这些对于一些自制力差,一直薄弱的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腐蚀性,使这些大学生不惜家长钱财,肆意挥霍浪费。(五)、教育层面因素当代大学领导更加重视对专业知识的传播,以及重视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对学生的教育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学校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和把握。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是不合理的,这与教育薄弱有关。有的报刊、电影和电视进行错误的报道,片面报道一些不良消费和享受的主题,给大学生做出了错误的消费导向。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虽然也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但碰到问题没有强有力的方法和措施,没有教育到点子上,对有的问题没有及时有效的引导。其次,大学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的消费观。五、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一)、优化社会环境1、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当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前大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不健康的娱乐方式、交往活动和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缺乏健康的消费文化方式的引导,基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身心巨大的影响作用,摒弃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消费行为,积极扶持和建立大学校园新风气、推动新消费文化的生长。2、在全社会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在全社会培养科学、合理的消费观至关重要。从社会大环境拉力说,国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奢靡,腐化的生活方式,反对拜金主义和物欲享受主义,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教育大学生要珍惜父母的每一分劳动,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光荣传统,朴素生活也是崇高人格的一种体现。要利用校园里的广播、校报、校园网大力宣传艰苦创业的事例,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培养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精神。提倡文明消费,合理消费,反对铺张浪费。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学校的周边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消费的一个重要部分。高校应和有关部门联手对学校周边环境做必要的清理和整顿,坚决取缔违法经营的商贩,游戏室等,消除那些不健康、低品位的文化娱乐场所。同时合理的布局必要的商业网点和娱乐设施,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建立良好的学习气氛和幽雅生活环境。(二)、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还需要建立健康的家庭消费文化环境。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家长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地反映出来,给予消费自主同时注意情感的教育,对消费要求给予区分,加强劳动教育,促成勤俭节约消费观的形成。1、适度的供给许多父母认为,“有求必应”就是关爱子女,特别是在金钱上。但却不知,在不少情况下,父母的“无私奉献”助长了有些大学生奢侈浪费的习惯。有些人谈论外国流行“艾滋病”,中国流行“爱子病”。由于过分溺爱,使很多大学生养成了自私,任性,自理能力低下等等。因此,家长应该适度的供给子女金钱。要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教予子女。2、家庭、学校协调行动这两者应该多加联系,协调行动,训练学生自立能力,创设社会健康、合理消费环境。学校可以每学期将各种正式收费通知家长。同时向家长介绍学校一般正常的消费水平及学生在校消费的大致情况。而家长则可根据学校和孩子学习、生活及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节制地供给费用,不可以怕孩子在外吃苦,孩子要多少钱给多少钱,同时还应鼓励孩子自强自立。(三)、大学生“自救”用哲学的态度来看,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有时外因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外因的作用无论多大,也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大学生自身必须要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否则,不论社会,学校,家庭怎么做都可能得不到良好的效果。1、建立合理消费结构,养成良好消费习惯大学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套适应现代化生活节奏、符合消费活动规律、有益于身心健康、体现文明生活方式的消费行为规范,并付诸规范调节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逐步形成文明、科学、健康的消费行为的模式。特别是要把提高文化素质的学习消费与增强体质、陶冶情操的文化娱乐消费活动作为消费生活的重点,并使消费活动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多彩。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大学生要顺应现代生活的要求,科学灵活调整自己的消费活动习惯,摒弃不良的消费习惯,建立能促进心理生理健康、符合科学文明消费生活要求的良好消费生活。2、角色定位原则在确立消费时,要正确认识自己,体谅家庭情况,了解社会环境,特别要注意自己是社会群体中大学生的特殊身份,以社会所赋予的角色要求,确立健康的消费心态,不赶时髦,不借债高消费,也不能无限制地追求高档名牌,学生就要有学生的样子,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时装队员、美食家或导游。因此,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一定要围绕学习成才这个主角色而进行:学习消费是主导,生活消费是保障,娱乐消费是补充。3、统筹计划,学会个人理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社会商品丰富多彩,消费物品推陈出新的周期更短、范围更大,无疑增强了学生的购买欲望。这就更加要求有合理理财的观念。在花钱上,学会合理计划,统筹安排,依照需要 “量体裁衣”。注意经济适用,统筹计划,物美价廉的原则。在选择物品时,要讲究实用,优先考虑使用频率最多的用品,把消费投向主要用于吃饭和学习,而娱乐和交际的支出尽力减少,多向有利于提高自己身心健康的方面投资,注重投资效益。随着竞争的加剧,有些商家在节假日折的商品,也不管其适用与否,买回来一大堆,可是买回来以后又没有用得着的地方。许多女同学看到街上有打折的衣服卖,不管肥瘦,买回来再说,可是买了以后也只能当个样品摆设在那,到了毕业时只好处理掉。理财观念要求我们根据自己不同情况,安排合适的消费构成。如我们应该随着认识面的扩大,交往费用会有所上升;随着年级上升,增强自身实力的发展消费比例将增大。在一定时期的消费结构大体确定后就要坚持专款专用,否则就会影响自己的发展计划。当然,作计划时若能与一些有经验的人交流一下,再参阅一些理财的书籍,这样便可使自己的安排做得更合理些。过一段时间对自己的消费情况做一个大概的清算,以便做到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