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3448.A 浅议WTO与劳工标准之争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1266462       资源大小:65.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448.A 浅议WTO与劳工标准之争毕业论文.doc

    毕业论文题目:浅议WTO与劳工标准之争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要将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的主张,从而在国际社会引发了一场关于贸易自由化和劳工标准之间的辩论,就是否需要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并纳入WTO体制下从而就最低劳工标准达成全球性协议,各国际组织或是它们的内部、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间存在较人分歧。本文从劳工标准问题产生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劳工标准的涵义WTO与劳工标准的关系;WTO劳工标准问题的发展现状;WTO劳工标准之争与中国的关系等问题,最后提出中国对劳工标准问题纳入WTO体系的立场以及中国对此问题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关键词:WTO规则,劳工标准,对外贸易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the western countries put forward a view that the labor standards should be linked with the tradeTherefore,it leads to a debate between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labor standards 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that whether or not the 1abor standards should be covered in WTO and then makes a global agreement on the lowest labor standards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Because the labor standards are different among the countries,the trade disputes are frequently happenedNow the labor standards problem becomes more and more furiously disputed in WTO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o,a study on this topic is very important and meaningfulKey words: WTO,Labor standard,Foreign trade目 录前言.11 劳工标准问题的提出背景.21.1 劳工标准的涵义.21.2 WTO与劳工标准的关系.2 1.2.1 WTO与劳工标准从国际法角度来看联系不大.2 1.2.2 近年来WTO规则与国际劳工标准出现了相互联系的倾向.31.3 WTO劳工标准之争 形成“南北之争”.3 1.3.1 发展中国家不支持劳工标准纳入WTO体系.3 1.3.2 发达国家支持劳工标准纳入WTO体系.42 WTO劳工标准问题的发展现状.42.1 WTO劳工标准之争带来单边劳工贸易壁垒.42.2 WTO劳工标准之争逐渐与倾销挂钩.43 WTO劳工标准之争与中国.53.1 WTO劳工标准之争对中国的重要意义.53.2 WTO劳工标准之争给中国带来的困扰.5 3.2.1 使中国成为“被反倾销国” 5 3.2.2 使“中国制造”受抵制.64中国对劳工标准问题纳入WTO体系的立场与中国的应对措施64.1 中国对劳工标准问题纳入WTO体系的立场 .64.2 中国的应对措施.64.2.1主张有差别的劳工标准制,支持劳工标准多边化.64.2.2 改善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创新意识.74.2.3 修改和完善国内劳工立法,使之与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标准相符7 4.2.4 加强国内对劳工标准问题的研究.8结论.9致谢.10参考文献.11III毕业论文前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要求货物贸易的自由化,也要求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的自由化。WTO的出现,对于推动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自由贸易”的实现具有无可否认的积极意义。然而,这种推动是以资本的扩张为目的和手段的,而资本扩张的直接要求是对于劳动的压制和剥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劳资关系和工人运动的形势及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致使世界各国资本的联合和合作成为各国资产阶级所有者A觉的认识和行动。各国政府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不惜牺牲劳工的利益来实现经济发展策略,其主要手段之一,便是通过劳动法律的制订或修订,降低劳工标准,限制劳动者的权利。因此,劳工标准问题随着贸易的发展而日益凸显。近年来,随着各国经济与文化交往的加深,劳工标准问题与贫困问题、环境问题、国际犯罪等问题一样,日益超出一国的国界,不仅是一国的内部问题,更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劳工标准问题与贸易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贸易自由化在给全球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广大劳动者带来挑战,而各国劳工标准的差异也频频引发国际贸易争端。劳工问题因而成为当前国际贸易发展中的新动向,也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中争论激烈的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在贸易与劳工标准是否应挂钩的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大分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WTO的一个重要成员国,作为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创始国之一,如何正确认识劳工问题与贸易的关系,如何协调与发达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以及如何明确自己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对我国的外交、对外贸易政策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贸易自由化所造成的劳工问题是一个国际性问题,而中国的劳工问题是国际劳工问题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客观上要求在企业规则和贸易规则下与国际条约、国际惯例接轨。虽然我国劳动法制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一些规范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国际劳工权益保护的接轨和衔接问题,是完善劳动法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是否将劳工标准等社会条款问题纳入WTO框架体制下已成为学界研究争论的一个热点。1 劳工标准问题的提出背景劳工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关于工人权利和贸易的谈判已有很长历史。19世纪时,由于贸易的原因,某些国家的工业部门担心国内禁止童工或限制工作日的法律会使他们处在一种竞争劣势,削弱其国际竞争力,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倾向,欧洲就提出建立共同的国际劳工标准来克服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问题。从19世纪后期开始,通过反复的国际磋商,在劳工组织、社会民主人士、改革者和学者的呼吁和推动下,国际劳工组织于1919年成立,自1994年起,国际劳工组织已通过了170多个公约,涉及工条件的各个方面,被称为“国际劳工标准”,它成为处理有关劳工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1.1 劳工标准的涵义虽然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简称为ILO)一直致力于劳工标准的制定,但对于什么是劳工标准并没有准确、完整的定义。就笔者看来,所谓劳工标准,即劳动标准,就是由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旨在约束政府和雇主的行为,保护劳动者权益不受侵犯的相关标准。总体而言,其内容大概包括基本公约和核心标准两部分。主要包括劳动者的权利(如结社自由权、罢工权、集体谈判权),人格尊严(如禁止强迫劳动),禁止劳动歧视(如男女同工同酬、禁止就业和职业方面对不同种族、肤色、宗教等的歧视),下一代成长(规定准许就业的最低年龄标准以及禁止童工劳动),工人工作条件(如工作环境要符合健康安全的标准等人权方面的问题)以及与贸易效益相关的社会福利待遇标准(如制定工作的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工人的合理收入、维持工作的基本生活等)。本文中的劳工标准这一概念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关于国际劳工标准,实际上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经济意义,一个是道德意义。前者是指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劳工和工资标准严重影响了发达国家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后者是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劳工和工资标准侵犯了人权。根据ILO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解释,劳工标准是指所谓“核心劳工标准”或称“工人的基本权利”。这一概念是在1995年召开的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上首先被提出来的。关于劳工标准的具体内容,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有所提及,但并不确定,它们有时强调劳工的政治权利,有时又强调经济权利,但总的来讲更多的涉及政治权利。1.2 WTO与劳工标准的关系1.2.1 WTO与劳工标准从国际法角度来看联系不大WTO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规范国际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它主要解决国际贸易中的问题,协调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争端。而劳工标准主要是指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一系列标准。那么,WTO与劳工标准有没有关系?如果单从国际法角度上讲,是没有联系的。WTO与国际劳工组织同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是独立的国际组织,互相不存在法律上的联系,因而不存在WTO规则与国际劳工公约之间相互承认的问题。1.2.2 近年来WTO规则与国际劳工标准出现了相互联系的倾向但是,近年来WTO规则与国际劳工标准却出现了相互联系的倾向,劳工标准问题已成为经济竞争和政治斗争的手段,而非一种单纯的劳工标准问题 劳工标准问题在国际贸易中的整个发展历程清楚表明该问题发展至今其实质就是是否将劳工标准正式纳入国际贸易领域实现二者挂钩的问题。1.3 WTO劳工标准之争 形成“南北之争”“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是指由适当的国内或国际权威机构做出确定,如果国际贸易中出售的货物(或服务)产于某一国拒绝认可公认的工人权利(核心劳工标准)或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低于某些建议的标准的国家,进口国家可对其加征关税或限制进口。在二者是否应该挂钩的问题上,各国的观点立场差别很大,基本上可以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或南方和北方国家划线,形成了南北之争的说法。发达国家极力争取将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发展中国家则反对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自乌拉圭回合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这一问题至今仍争论不休,尚未达成一致。因此,明确劳工标准与目际贸易的关系,进而探讨其是否应纳入WTO的问题在现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理应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密切关注WTO体制下劳工标准的发展态势,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应对措施。1.3.1 发展中国家不支持劳工标准纳入WTO体系首先,在结构方面,发展中国家认为,劳工标准属于人权方面的内容,不应纳入以国际贸易为主要调整对象的WTO规则体系。WTO的宗旨正如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宣言所言是,促进贸易的自由流动从而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就业,实现各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WTO主要通过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提供谈判场所,解决争端的方式实现。非常明确的是劳工标准既不涉及WTO追求的宗旨和目标又不是WTO体制实现这一宗旨和目标的手段。因而,发展中国家认为,将劳动标准引入WTO体制将会破坏WTO现有的调整贸易流转的结构。其次,在经济方面,发展中国家认为,劳动力价格低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若将劳工标准纳入WTO体系,强行按发达国家的要求建立起统一的标准体系将抵消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领域中的比较优势,从而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会凭借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将劳工标准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壁垒,以达到阻碍发展中国家廉价商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目的。1.3.2 发达国家支持劳工标准纳入WTO体系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上述观点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首先,在结构方面,发达国家认为,劳工标准问题并未突破WTO规则体系的框架。因为WTO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人为的贸易扭曲,促进贸易的自由流转。发展中国家对劳工问题不作规定实际上是向企业雇主提供了一种间接补贴,从而构成了贸易扭曲。因为,劳动力价格作为产品成本之一,本身构成了商品的最终价格。成员国任由雇主压低工人工资,为工人提供恶劣的工作环境以此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从而使商品在市场上以不正常的价格出现,构成了对其他国家同类商品的不正当竞争。所以劳工标准问题并没有超出WTO的范畴,属于WTO调整的范围。至于WTO本身存在的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发达国家认为,不能仅仅因为WTO的一些缺陷就否定其整体的价值。我们应在实践的发展中赋予WTO更多的职能,让WTO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其次,在经济方面,发达国家认为,将劳工标准纳入WTO规则体系并不会对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造成剧烈的冲击。因为,构成一个国家产品竞争优势的因素并不仅仅限于劳动力价格一方面。环境、资源、政策法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影响着一个国家商品的出口价格。至于发展中国家指责发达国家会将劳工标准作为新的贸易保护工具,发达国家认为,两类国家可以通过谈判,将劳工标准规则化、透明化,防止其阻碍贸易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2. WTO劳工标准问题的发展现状尽管目前劳工标准没有纳入WTO多边规则体制中,但也没有明确表明不允许各成员国将劳工标准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这意味着WTO中的劳工问题并未就此解决。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促进贸易与劳工问题的挂钩,发达国家力图通过一些区域性条约或者一些国家的国内立法已经或者正准备将劳工标准和贸易问题挂钩,一些民间认证体系也对国际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在反倾销中,劳工标准问题也日益成为发达国家提起反倾销的依据。2.1 WTO劳工标准之争带来单边劳工贸易壁垒一国把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就可以形成单边劳工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所谓“单边劳工贸易壁垒”主要是指发达国家将其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对不符合其劳工标准的出口国的产品了以抵制或对遵守其劳工标准的出口国予以优惠的做法。2.2 WTO劳工标准之争逐渐与倾销挂钩全球化的发展不仅限于经济方而,它对国际政治、文化、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从而使国家之间的经贸摩擦、倾销与反倾销也呈现出了更为复杂的形态。劳工标准问题也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制成品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有所提高,由于具备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获得了较大增长,对发达国家形成了一定冲击,其相关产业有所衰退,部分工人失业。这引起了发达国家的不安。因此,发达国家以低劳工标准为借口指责发展中国家进行“社会倾销”,并极力主张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对违反者了以贸易制裁,由于对是否应将劳工标准纳入WTO尚存争论,因此在实践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实施反倾销,力图借此消除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优势。3. WTO劳工标准之争与中国3.1 WTO劳工标准之争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为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入世也意味着中国将面对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WTO劳工标准之争也就是其中之一。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WTO劳工标准之争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正确认识WTO劳工标准之争,明确我国的立场,对我国劳工立法的发展完善以及出口贸易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国应该时刻关注这一问题的发展动态,做好应对准备。3.2 WTO劳工标准之争给中国带来的困扰3.2.1 使中国成为“被反倾销国”在WTO框架体制下,各国在承诺的履行范围内逐步降低关税,减少和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同时,也开始谋求新的渠道来恢复或补偿由此带来的贸易损失。对发达国家而言,这种贸易损失就是因其关税大幅度降低,配额逐步取消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从激增的优势产业贸易额中获得的额外收益。面对这些损失,新的贸易壁垒披着“正义”的外衣正在孕育并悄悄蔓延。虽然发达国家提出的将劳工标准纳入WTO的主张因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极力反对而未能如愿,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由于WTO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目前还主要由发达国家所影响或左右,WTO劳工标准之争仍将长期存在。中国从申请入世到入世后所遇到的反倾销问题、“劳改犯产品”、“童工问题”等,实际上都涉及到劳工标准问题。自1996年至今,中国连续十几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向海外输出产品所面对的贸易障碍愈来愈多。中国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从1979年欧洲共同体起诉中国倾销糖精及闹钟到2009年底为止,共有76个国家及地区对中国提发起约1423宗反倾销案,中国受影响外贸出口总值达700亿美元。2005年以来,已有12个国家对我国发起了33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大案件增多,涉及金额上升约20,外部贸易环境总体趋紧,不容乐观。从1995年WTO成立至今,国外共发起2104起针对或涉及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调查案件,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这使我国已连续15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4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影响。中国遭到反倾销调查的产品林林总总,大到钢铁、机械、矿产、化工、机电、轻工、纺织、士畜产、皮鞋和医药保健,小到节能灯、门锁、记事簿以及大蒜等农产品,都在其中,共4000多种。美国、欧盟、印度和澳大利亚是对华提起反倾销案件较多的国家或地区。中国彩电曾七年成为美国反倾销的头号目标,被裁定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被征收80的惩罚性关税。在1999年欧盟不承认中国彩电的成本,认为中国彩电的价格之所以低,是因为中国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向欧盟倾销彩电,所以最终对中国彩电课以446的反倾销税。中国彩电失去欧盟市场长达3年之久,在2002年9月经中国政府同欧盟协商后,中国有7家彩电又重新进入了欧盟市场。这些案例实际上都涉及在国际贸易中是否有“比较优势”的问题。中国彩电的价格为何这么低,很显然是因为中国的人工成本低廉,这是事实,但美国和欧盟都不承认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这个相对优势,而认为我国是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倾销产品,这是违背我国实际的。对于是否存在“比较优势”问题,一直成为ILO、WTO、OECD等国际组织争论不休的一个焦点问题,它并没有因为中国的入世而得以解决,这一问题还将长期存在。3.2.2 使“中国制造”受抵制此外,某些西方国家借口中国或其他国家某些企业出口的纺织品是劳改犯生产的,即这些产品是“劳改犯产品”(或监狱产品),号召抵制中国的“劳改犯产品”。也指责中国的某些出口产品使用了童工,即“童工产品”。且不说这些纺织品是否是“劳改犯产品”或“童工产品”,对劳改犯产品就要退货,就要抵制。“这些案件都同贸易有关,又同相关的劳工标准有关,因此,劳工标准问题成为中国贸易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法律问题。4. 中国对劳工标准问题纳入WTO体系的立场与中国的应对措施4.1 中国对劳工标准问题纳入WTO体系的立场中国作为WTO的一员,在劳工标准问题上,应积极参与谈判。根据本国的国家利益,部分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观点。同时在国内及时修改有关劳工立法,以期与国际劳工组织“核心劳动标准”相符,促进我国劳工状况的改善。4.2 中国的应对措施4.2.1主张有差别的劳工标准制,支持劳工标准多边化在WTO谈判中,中国应主张劳工标准可以纳入WTO规则体系,积极参与核心劳工标准的制定,坚持自己的立场,但坚决反对劳工标准西方化。在核心劳工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我国应当坚持自己的立场,要求合理确定与核心劳工标准有关的贸易措施的范围,坚决反对把严重削弱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措施加入世贸组织协议当中,坚决反对以保护人权为借口对发展中国家制造障碍。另外,从目前来看,核心劳工标准的制定是单方面的,而且产品是否符合这种标准的判定也是单方面的,这使得劳工标准极易成为进口国实行贸易保护的借口。因此我国应当坚持将核心劳工标准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要求在进口国引用核心劳工标准的时候应当首先获得世贸组织的审核、批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虽然在保护劳工权益方面具有相同的责任,但是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要求所有的国家都实行同样的标准是不切实际的。我国应当充分使用世界贸易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原则,尽可能要求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建立两条不同的标准,以保证我国产品的出口。我们应主张有差别的劳工标准制,即各国可以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提出符合本国实际的劳工状况承诺表,承诺不给予劳工低于本承诺的待遇,并在WTO实践中逐步提高本国的劳工状况。在WTO谈判中我们坚持如上主张主要基于以下认识,对于劳工标准是否应纳入WTO规则体系我们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即WTO的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于劳工标准的制度化、透明化和稳定化,可以有效防止某些发达国家将劳工标准作为实现本国政治目的的手段。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在WTO尚未将劳工标准纳入讨论议题的情况下,美国和欧盟的一些国家均采用国内立法来检验他国的劳工状况。这种做法容易导致国际贸易中强国对弱国利益侵犯的状况。因此,中国作为经济实力尚弱的发展中国家,应支持劳工标准多边化,借助WTO制度化的多边贸易体制抑制美欧任意的单边贸易措施,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但是,在谈判中,中国应坚决反对一刀切的完全西方化的劳工标准,而应主张给发展中国家以优惠待遇,建立有差别的劳工标准。4.2.2 改善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创新意识改善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国际市场上以劳动成本较低、资源价格较低的优势占领国际市场,因此很容易遭到发达国家的指控。在今后的出口中,我国应当加快改善出口产品结构,从技改资金的落实、新项目的审批、税收的减免等方面重点突出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对于纺织、化工等传统的制造行业,企业技术设备落后、工人素质水平不高、企业管理水平低下,是阻碍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当积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改变以劳动力价格低作为竞争手段的状况,防止发达国家以劳工标准为评判标准造成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4.2.3 修改和完善国内劳工立法,使之与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标准相符在国内立法层面上,中国应尽快修改和完善国内劳工立法,使之与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标准相符,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预警机制,积极应对。促进中国劳工状况的改善。首先要修改工会法,实行多元化的工会组织原则,明确规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和参加各类工会组织。取消组织工会的最低人数限制。其次要修改宪法,明确规定工人的罢工权。再次要修改劳动法,制定科学完备的集体合同制度,同时扩大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将广大农民工,进城务工者、家庭保姆纳入到劳动法的保护范围。4.2.4 加强国内对劳工标准问题的研究我们还应认真研究核心劳工标准的发展动态,把握其发展趋势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打破由此造成的贸易壁垒,扩大出口创汇。加强对国际劳工标准的研究,一方面要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劳工标准状况,认真研究主要贸易对象国劳工标准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打破壁垒,扩大出口。另一方面要认真总结国内外企业突破贸易壁垒的经验教训,根据出口商品的特点和拟进入目标市场的要求,制定打破由核心劳工标准而引起的贸易壁垒的对策。同时要采取积极态度应对贸易壁垒,对于发达国家违反非歧视原则,对我国出口产品规定的标准高于其他国家的产品,我国可以根据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所确认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规定提出抗辩。还可以团结、联合发展中国家,突破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保证我国的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结 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劳工标准问题已成为WTO面临的新挑战。劳工标准问题极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讨论问题,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发展中国家应早作准备,深入研究。中国不赞成将遵守核心劳工标准作为进入WTO的条件,也不赞成对不遵守的国家予以贸易制裁。中国政府支持ILO与其他国际组织包括WTO的合作对话,使这些标准在ILO的监督下以自愿的机制获得实现。同时,中国应修改和完善现行劳动立法,以符合国际公约的要求,保障工人的权利。同时,对于有关集体谈判以及与此有关的事务,由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 致 谢 参考文献1 刘超捷:论WTO劳工标准之争与中围“劳动三权”制度的完善,载南京师范大学宝(社会科学版),20052 李明甫:WTO劳工标准之争,载劳动保障通讯,2000年3 曹建明、陈治尔主编:国际经济法专沦(第1卷), 1999年l0月第1版4 周长征:全球化与中围劳动法律问题研究,南京人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5 徐显明主编:国际人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6 戴德生:WTO劳工标准与中国劳动立法的完善,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2期;7 缪剑文:劳工神圣与贸易自由WTO劳工标准之争及其法律评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8 彭高建:“社会条款”之争与中图劳工标准的提高,载中国劳动2004年5月9 王学秀:劳工标准之争WT0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问题, 1997年10 陈丽丽:国际贸易劳工问题的历史、冲突和应对,载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5期11 海燕:国际劳工贸易壁垒与我国的应对策略,载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年12 Trade,Employment and Labor Standards:A Study of Core Workers j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OECD Publication,Pairs,19969

    注意事项

    本文(3448.A 浅议WTO与劳工标准之争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