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心理旋转中启动效应的探索性研究.ppt

    • 资源ID:1266825       资源大小:628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旋转中启动效应的探索性研究.ppt

    心理旋转中启动效应的探索性研究,问题的提出,什么是心理旋转?前人对于心理旋转的研究什么是启动效应?启动效应与心理旋转有什么关系?Q:心理旋转中是否有启动效应?,?,研究假设,心理旋转过程中存在无意识的启动效应 即先前的心理旋转操作对随后的心理旋转有自动激活的作用 若有启动效应存在,则会表现出在没有意识(策略的推理及应用)的参与下后来的心理旋转操作的RT小于启动旋转操作的RT.,研究方法,本实验采用3 x 2 x 2的混合实验设计,有三个自变量,其中启动方式(无启动,二维启动,三维启动)为组间变量(任务图均为三维旋转图),旋转角度(90度,180度)和启动旋转与任务旋转的旋转角度差的一致性(一致,不一致)为组内变量。被试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预测,有启动组的平均反应时显著小于无启动组的平均反应时:三维启动组的平均反应时显著小于二维启动组的平均反应时;启动图与任务图旋转角度一致时的平均反应时显著小于不一致时的反应时;旋转角度为90度时的平均反应时小于180度的平均反应时,(采用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统计方法),讨论,有关结果一“有启动组的平均反应时显著小于无启动组的平均反应时”2.关于结果“三维启动组的平均反应时显著小于二维启动组的平均反应时;”.与“启动图与任务图旋转角度一致时的平均反应时显著小于不一致时的反应时”3.关于“旋转角度为90度时的平均反应时小于180度的平均反应时”,参考文献Carroll JB.Human cognitive abilities;A surrey of factor-analysis staclies.Cambringe university.1993,305-360周详,曾晖.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空间能力和心理旋转的研究.心理科学,1995,18(6):363365Shepard S,Metzler D.Mental rotatia:Effects of dimensionality of objects and type of task.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1988:114(1):3-11Bethell F,Charles E,Shepard S.Uental rotation:Effects of stimulus complexity and familerit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1984:114(1):12-13J.R.安德森.认知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蔡华俭,陈权.心理旋转能力的发展性及其与智力的相关性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0,23(3):363-365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71周仁来.启动效应中的意识与无意识.心理科学,1996,19(5):296-299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游旭群,晏碧华.视觉空间能力的认知加工特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102-107唐征宇.启动效应与技能学习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98.21(6):502-505,1.对心理旋转的理解,心理旋转是人类空间能力的基本成分之一,图形旋转的心理操作较多涉及表象运动,往往能揭示人的空间表象能力和人们的视空间表象系统,心理旋转的内部加工类似于其它许多空间任务的内部加工,如按比例扩缩大小,保持知觉恒常性等,所以心理旋转中的理论也可为其它空间加工过程提供总框架,对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必有其深远意义。,2.前人对于心理旋转的研究,1)是有关刺激性质的问题:2)将心理旋转作为一种空间认知能力,从能力测量的角度进行研究。,3.启动效应,启动效应与迁移的关系:本质相同,测量指标不同我们把启动效应定义为:在心理旋转作业中,仅以RT为测量指标的,由于先前的任务而产生的,内隐的自动性迁移,4.启动效应与心理旋转有何关系,灵感的产生:对心理旋转的兴趣+研究热点逻辑关系:心理旋转是一种能力,可以通过训练习得这种技能,属一种程序性知识,可以迁移。启动效应的实质是一种迁移,无意识的内隐过程是其特征。我们的研究假设,1.被试,选用西北师范大学文科大学生10人,男女各半。对被试的选择是关键,被试的心理旋转能力,即是否有过这方面的训练等都要控制,以免自变量混淆。,2.实验材料,本实验采用32对旋转图形,16对启动图(其中匹配的有8对,不匹配的有8对),16对任务图(匹配与不匹配的各半),实验在计算机上进行,每个被试16次。,3.实验程序,全部实验在奔腾系列微机上进行,实验指导语为:“这是一个有关空间操作能力的测试。屏幕上将出现两张图片,下面标有红色箭头的为标准图,有”Y/N”标志的为目标图。请你判断,在对目标图经过旋转之后,两张图片是否相同。若相同,按Y 键;若不同,则按N键。希望在保证速度的基础上尽可能正确的完成任务。按键后将会出现一道连减运算题,请出声报告计算全过程,完成后按Y键,继续下面的实验,直至出现谢谢合作。下面是2次练习,若无疑问请按Y键开始正式实验。谢谢您的合作!”为了严格控制被试的意识加工,在每对图形呈现消失后,立即在屏幕上呈现一道连减数学题,作为干扰刺激,以防止意识对下次心理旋转的参与,以及防止被试利用参与表象继续进行旋转。16组实验随机呈现,旋转反应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这是一个有关空间操作能力的测试。屏幕上将出现两张图片,下面标有红色箭头的为标准图,有“Y/N”标志的为目标图。请你判断,在对目标图经过旋转之后,两张图片是否相同。若相同,按Y 键;若不同,则按N键。希望在保证速度的基础上尽可能正确的完成任务。按键后将会出现一道连减运算题,请出声报告计算全过程,完成后按Y键,继续下面的实验,直至出现谢谢合作下面是2次练习,若无疑问请按Y键开始正式实验。谢谢您的合作,请按y键开始练习,Y/N,请出声计算 356-26-3-12-8-52-7=?,Y/N,请出声计算 312-78-12-6-8-25-3=?,对该类问题的研究至今还没有,所以我们从事的是探索性实验,目的在于探明心理旋转中是否存在启动效应。本实验的关键是控制这种激活作用中的意识的作用,为此采取了在两个心理旋转操作间增加一个分心测验,要求被试进行一个连减运算,并报告运算全过程。有研究表明加工水平效应是意识是否参与测验的标志,分心测验刚好阻断了对先前心理旋转操作的进一步加工的可能性,从而控制了意识活动对下次心理旋转的影响。,根据桑代克的迁移理论“相同要素说”认为:原先的学习情景与新的学习情景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迁移程度取决于这种两种情境相同要素的多寡。据此我们在选择子变量时设置了两种情况:二维图启动与三维图启动(任务图是三维图),启动图旋转角度与任务图旋转角度以至于不一致,都是基于如下假设:如果启动图与任务图的相同成分越多,则启动程度就越大,所完成任务的反应时就越少。,有研究表明心理旋转速度与旋转角度之间有一定的函数关系,在0180度之间旋转速度随角度增加而增加,而180360度之间则相反,且与0180度的变化过程对称,所以只在0-180度之间选择。增加这一自变量的目的是验证前人的实验,从而检验我们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了简洁起见,我们只选择了两个角度,90和180 度。,如果实验结果达不到预期,如果该实验失败,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我们认为要么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因为心理旋转测验中个体差异的影响显著:要么还有其他的无关变量没有被很好的控制;要么是心理旋转中或许不存在这种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现象,即没有启动效应。那么只有在意识状态下通过推理或学习及训练才能使心理旋转技能得到迁移,从而提高空间认知能力。,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旋转中启动效应的探索性研究.ppt)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