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ppt
1,第六章 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2,本章要求:1、了解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和程序;2、掌握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方法和内容;1)掌握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性质与作用 2)掌握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内容 3、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和内容。1)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性质与作用 2)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3,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4,二、施工组织总设计(一)性质与作用 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整个建设项目或群体项目为对象编制的,是整个建设项目或群体工程施工的全局性、规划性、纲领性、控制性文件。其主要作用是:为施工单位进行全现场性施工准备和组织物资、技术供应提供依据;确定设计方案施工的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编制计划提供依据。(二)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内容:1、编制依据(1)计划文件国家批准的项目建设计划文件、主管部门行政管理批文:单位工程一览表、分批投产要求、投资与设备材料指标等;(2)设计文件可研报告、批准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设计说明书、地质报告等;(3)合同文件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4)建设地区的调查资料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如资源与能力调查(5)技术标准、规范、定额、政策、法规等;(6)类似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资料。,5,2、工程概况 1)建设项目的特征 工程性质,建设地点,工程规模,总期限,分期分批投入使用的规模和期限,占地总面积,建筑面积,管线和道路长度,设备安装台数或吨数,建安工作量,厂区和生活区的工作量,建筑结构型式特征,安装工程类型特征,生产流程及工艺特征,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设计特点与建设要求,技术标准,总工期、总投资,主要工程数量,建筑总平面图和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设计交图日期及已定设计方案,主要工种工程量等。列出:建安工程项目、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一览表和工程量总表。2)实施条件(1)合同条件开、竣工时间目标,工程质量标准及监督验收规定,支付与结算方式,工期与质量责任的规定等。(2)现场条件:地物、地形、地貌、地质和水文与气象条件,业主提供的相关条件,现场环境污染及地方疾病情况。(3)资源条件: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地方资源情况,地方建筑企业情况,资源供应情况,交通运输及水电暖卫条件。(4)法规条件:关于施工环境保护,安全施工管理,施工时间,施工中禁航,交通管制等的规定。,6,3、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 1)分期分批实施的项目划分;2)工程项目施工区段的划分和施工流向的顺序安排;3)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施工合同结构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要求;4)施工阶段划分,对主要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及特殊的分项工程应拟定其施工方案;5)确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项目及其完成时间;6)施工阶段的各专业施工的交叉、衔接及工作面的划分要求;7)主要项目的技术攻关、实验分析的相关工作安排;8)施工技术物资计划,主要材料的采购、运输、加工计划,主要施工设备计划等。,7,4、施工总进度计划 1)建设项目的分解,突出主要的单位工程或主要的施工项目;2)计算工程量按初设图纸、有关定额手册及参考资料进行。3)确定各单位工程或主要施工项目的施工期限 应据工程类型、结构特征、工程量和现场施工条件、资金、材料供应及施工方法、施工力量、施工管理水平、施工机械化程度等综合确定。工期控制在合同工期内,无合同工期的工程,以工期定额为准。4)确定各单位工程或主要施工项目的开竣时间和相互搭接关系(1)同一时期施工的项目不宜过多以避免人力物力过于集中;(2)项目的时间安排,工种和主要机械使用要连续、均衡;(3)附属工程项目可作后备项目,调节主要项目的施工进度。5)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5、资源需要量计划 1)劳动力需要量计划;2)主要材料和预制加工品需用量计划;3)主要材料预制加工品运输量计划;4)主要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5)大型临时设施计划。,8,6、施工总平面设计(1)施工总平面图设计步骤:引入场外交通道路布置仓库加工厂和混凝土搅拌站内部运输道路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网和其他动力设施绘施总平面图。(2)工地暂场设施,9,10,7、技术经济指标(1)施工周期建设项目从开工到全部投产使用为止的持续时间。包括:施工准备期、部分投产期、单位工程工期。(2)劳动生产率 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单位用工(工日平米)劳动力不均衡系数(3)工程质量合格、优良、省(部)优、鲁班奖。(4)降低成本成本降低额、成本降低率。(5)安全指标以工伤事故频率控制数表示。(6)机械指标机械化程度、施工机械完好率、施工机械利用率。(7)预制化施工水平(8)临时工程临时工程投资比例,临时工程费用比例。(9)“三材”节约百分比节约钢材、木材、水泥百分比。,11,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性质与作用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单位工程为对象,以施工组织总设计和企业施工计划为依据,用以指导单位工程施工准备和现场施工的指导性技术经济文件。是施工组织总设计内容的具体化、详细化。其主要作用是:1、贯彻施工组织总设计对该单位工程的规划精神;2、为施工项目目标的实现,提出技术和组织保证的指导性意见;3、落实各分部工程的施工顺序,搭接关系和施工时间,确保工期目标,为编制作业计划提供依据;4、编制单位工程的资源需用量计划,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实现;5、对单位工程的施工平面图设计,统筹合理地利用空间,以便落实作业条件方面的施工准备工作。(二)主要内容如下:1、编制依据 1)工程承包合同,建设单位的要求,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2)施工组织总设计和施工图;3)建设单位可提供的施工用地、施工用房、水电等条件;4)施工现场情况;5)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规范、规程、标准、定额、预算文件等。,12,2、工程概况(1)工程特征:用途、几何特征、结构特征、工程量、交工时间;(2)建设地点特征: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特征;(3)施工条件:“七通一平”,临时设施及健康安全环境建设,工、料、机及预制品加 工供应,施工队伍准备等。3、施工方案(1)施工流向和施工程序及工段划分 施工流向指单位工程在平面上或竖向施工开始的部位及展 开方向。施工程序分部工程、专业工程或施工阶段的先后施工关系。如:“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 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等。施工段的划分见第三章流水施工方法。(2)施工方法与施工机械的选择 施工方法与施工机械的选择应当统一协调。即相应的施工方法 要求选用相应的施工机械,不同的施工机械适用于不同的施工 方法。1)施工方法选择,应着重考虑影响整个工程施工的分部分项工 程的施工方法,如:土石方工程,混凝工及钢筋砼工程,结 构吊装工程,现场垂直、水平运输,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法。,13,2)施工机械选择应遵循切合需要,实际可能,经济合理的原 则,首先应选择主导工程的机械,并据工程特点决定其最适 宜的类型。例 如:,14,广西邕宁邕江大桥跨度320米,采用无支架施工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5,4、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1)编制程序 2)施工过程的划分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施工过程应明确到分项工程或更具体,以满足指导施工作业的要求;施工过程应按施工先后顺序列表、编号,查对遗漏或重复,其名称宜与现行定额手册上的项目名称一致;施工过程应与施工方案一致;凡与工程对象施工直接有关的内容均应列入,辅助性内容和 服务性内容则不必列入。,16,3)工程量计算与持续时间 计算工程量时,应针对每一施工过程分段计算,或直接套用 施工图预算的数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单位应与现行定额手册中规定 的单位一致,以免工料机数量换算时产生错误;结合选定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要求计算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的持续时间可按经验估算法、定额计算法、工 期倒排法、三时估算法等方法计算。5、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1)技术准备:定位、测量放线、引入水准控制点,技术试验、材 料设备检验,会审与学习图纸,技术与安全交底,编施工预算或成本计划和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2)现场准备:搭设暂设工程,劳动力、机具、材料、构件、加工 半成品准备等。,17,6、资源需量计划 1)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2)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 3)构件需要量计划 4)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 7、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 设计步骤:定起重机位置定搅拌站、仓库、材料和构件堆场、加工厂的位置布置运输道路布置行政管理、文化、生活、福利临时设施布置水电管线计算技术经济指标。8、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1)质量保证措施 技术上:针对常发质量通病、重要部位、难度大的操作提出措施。如:放线定位、基础质量、主体结构关键部位、复杂特殊 工程质量措施。管理上: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设质量控制点,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和QC小组活动,实施工艺标准等。,见教材176页,18,2)安全保证措施 建立安全保证体系,贯彻安全法规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预测安全风险提出预防措施;3)进度保证措施 加强作业计划,定期检查、分析措施,进度优化调整修改措施,4)成本目标保证措施 直接工程费的节约措施,间接费的节约措施;措施费的节约措施,5)环境保护措施 废水(气)污染防护措施,噪声污染防护措施;粉尘污染防护措施,6)文明施工措施 场容场貌,料具管理,消防保卫,职工健康和卫生等措施;7)冬、雨季施工保证措施,19,9、技术经济分析主要指标(1)总工期(2)(3)质量等级 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水平(优良率、合格率)(4)主要材料节约指标(5)主要大型机械使用台班用量及费用(6)降低成本指标 降低成本额,降低成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