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绿色建筑概论PPT.ppt

    • 资源ID:1274842       资源大小:148.50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绿色建筑概论PPT.ppt

    绿色建筑 概论,一、绿色建筑与社会 1.绿色建筑的文化背景 1.1.“绿色文化的兴起”“绿色”能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把无机 物转化为有机物的植物的颜色。“绿色”作为一种文化,是指人类仿效绿色植物,取之自然又回报自然,而创造的有利于大自然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互相促进与协调发展的文化。,绿色思想源远流长 易经“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 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北魏农学家贾思勰“顺天时,量地利”真正基于对人与自然之间辩证关系的理性思考 而提出的绿色思想,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 初,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地 球的容量是有限的,经济增长不可能长期持续 下去,如果人口和资本按照现在的方式增长,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灾难性的崩溃”,绿色理论分为 1.浅绿色(Light green)理论 2.深绿色(Dark green)理论,1.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 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提出了“零增长的 建议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 世界保护策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战 略”的概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向 全世界正式 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1992年,全球首脑会议通过里约环境与发 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 件,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行动纲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发展是硬道理 代际平衡公平原则 区域平衡公平原则,1.3.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建筑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改造自然,为人类生 存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环 境。传统的建筑业与其它行业一样过度消耗自然资 源。上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建筑师开始应用生态学 理论设计“生态建筑”1981年,国际建筑协会(CIAM)14次大会,主 题:“建筑、人口、环境”,1993年,国际建筑协会18次大会,主题“处于 十字路口的建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1996年,伊斯坦布尔的联合国人居环境学与 建筑学大会,参加会议各国首脑签署了人 居环境议程:目标和原则,承诺和全球行动 计划。,2.绿色建筑的自然观 2.1.传统自然观的由来 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传统自然观渊源于基督 教文化。美国中世纪史学家林恩怀特认为,从教义上 看,基督教把人作为上帝创造的最高产物,人虽然是用泥土做的,但他却是按神的形象 来塑造的,所以,人通过命名所有的动物而 建立了对它们的控制,而物质的创造除了服 务于人以外没有别的涵义。基督教应对当 代的生态危机负有极大的罪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者用“人道”来 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解放”,“个人幸福”。肯 定“人的尊严”,“人的伟大”。认为人是世界的 中心,高于万物,不为任何限制所约束可以按 照他的意旨作他所愿意做的一切。16世纪以来,在欧洲逐渐形成了主客体 对立的机械的自然观。牛顿、笛卡尔、拉美特 利等哲学家把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 运动,2.2.传统自然观的危害 传统自然观指导下的人类活动,必然导致20 世纪三大全球性问题,即人口爆炸、资源短 缺、环境污染。传统自然观指导下的建筑业在为人类提供大 量的居住空间的同时,不仅使人的生活原理 自然环境,而且造成了耕地大量减少,资源 能源紧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建筑业已 经成为环境污染的大户和生态破坏的元凶之 一。,1876年恩格斯指出,人们必须抛弃那种把 物质和精神、人和自然、灵魂与肉体对立 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我们不 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 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3.绿色建筑的自然观的哲学基础美国学者西蒙德景观建筑学提出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筑是“人工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整体的、科学的认识和处理建筑与“天然自然”、建筑与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三个观点值得注意,即人与自然的统一,自然与人的对立以及人与自然的对立。生态环境是脆弱的。,3.绿色建筑的价值观 价值观关于价值客体作用与含义的总看法,3.1.传统价值观的缺陷传统价值观是一种以追求经济增长和财富、金钱占有为主要目标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传统价值观把“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划等号。传统价值观根源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观点。人类中心主义渊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法国哲学家贝康德“人是目的”,“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3.2.全面认识自然生态价值支美国克罗拉多大学罗尔斯顿教授认为自然界有以下价值:持生命的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娱乐价值基因多样价值自然史与文化史价值文化家庭价值,性格培养价值治疗价值辩证的价值 自然界稳定和开放的价值尊重生命的价值哲学与宗教的价值,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对自然价值的总结:1.“原生”的价值 2.“治世”的价值 3.“比德”的价值 4.“审美”的价值绿色建筑必须尊重自然生态价值,4.绿色建筑的伦理观 4.1.环境伦理的产生与发展环境伦理是一门研究生类生存与发展的伦理科学中国古代提出的一些朴素的环境伦理思想,是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的。中国古代生态道德准则:1.尊重生命 2.仁爱万物 3.以时养杀,严格意义上的环境伦理产生于上世纪中叶,欧美一些学者在反思环境危机的过程中,提出了“生态伦理”,“环境伦理”,“地球伦理”,“世界伦理”等概念生态伦理学起源于法国学者施韦兹的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1923年)。施韦兹认为崇尚生命是伦理学的基础,尊重生命是伦理学的灵魂,维护、发展和完善生命是善;损害和毁坏生命是恶。80年代,我国学术界开始关注环境伦理问题,并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论争。,4.2.绿色建筑伦理的原则保持地球的生命力及多样性对非再生资源的消耗将到最低限度维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对后代的责任与义务对社会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二、绿色建筑与环境1.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冠于建筑,意在把绿色理念赋于建筑,使建筑富有生机,富有活力,使建筑和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使建筑和生态系统联系在一起。因此,绿色建筑也可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1.1.绿色建筑与节约土地土地是陆生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更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类食物主要工业源地。人口增加,土地减少是必然趋势,节约土地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目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节约用地的形势更严峻。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节约用地的形势更严峻。,1.2.绿色建筑与大气污染 空气是动物的生命物质,我国的空气污染是 世界上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全国酸雨区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40%,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200亿。绿色建筑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不应发生大气污染,应给人们提供优良高质量的生活环境。,1.3.绿色建筑与水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 我国七大水系都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绿色建筑应把其排放废水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1.4.绿色建筑与固体废弃物 建筑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砖、瓦、混凝土和玻璃。绿色建筑应把其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再利用化与资源化作为目标之一。1.5.绿色建筑与能源 两个目标:(1).建设过程中节约能源(2).使用过程中节约能源 绿色建筑应把节约能源,扩大使用非燃烧体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1.6.绿色建筑与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绿色建筑应把高效利用自然资源、节能自然资源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2.绿色建筑与生态学 2.1.生态学概念 1886年德国学者海柯尔首次提出生态学概念,标志生态学的诞生“生态”一词来源于希腊文“Oilos”,意思是“家”或“住所”。生态学即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2.2.生态建筑学 1960年代,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cology,即生态建筑学。1969年,著名景观建筑师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是生态学在建筑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生态学原则是绿色建筑的理论基石。绿色建筑的任务是阐明建筑物人居环境人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理论措施。,三、绿色建筑与经济1.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恶化,从经济系统来讲看,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造成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 境 污 染 人均收入,2.居住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 2.1.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s)市场正常运作要求若干条件 所有资源的产权是清晰的;所有稀缺资源必须进入市场,由供求来 决定价格;完全竞争;人类行为没有明显的外部效应,公共产品 数量不多;短期行为、不确定性和不可逆决策不存在。,2.2.政府干预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政府干预,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还可能出现政府失灵。政府干预除市场失灵外,尚需两个条件:政府干预的效果必须高于市场调节的效果政府干预的收益性必须大于干预的成本。,四、绿色建筑与法律1.我国现行法律中体现绿色建筑思想的条文:宪法:第9、26条 建筑法:第4、5、41条 环境保护法:第13、26条 土地管理法:第3、4条和19条4款 城市规划法:第5、6、14、16、27条,2.绿色建筑立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以生态规律全面指导立法。生态系统规律:(1).物物相关规律(2).环境承载力有限规律(3).多样稳定规律(4).物质、能量输入输出动 态平衡规律(5).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 律 2.2.增加立法的科技含量。2.3.侧重事先预防与管理。2.4.加强宣传、提高绿色建筑法律意识。,五、从现代建筑走向绿色建筑1.历史上对理想化城市的探索 1.1.人体形城市:古希腊时期,认为人体、数、完美的形状都与宇宙规律互通,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当时著名建筑师蒂诺科拉为马其顿都城规划方案,就是按人体来布局的。,1.2.几何形城市:古希腊建筑师希波丹姆在他的城市规划中,力图将几何形的逻辑秩序性体现出来。米利都城和赛利诺城对古希腊时期以及后世很多城市布局产生影响。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盛期的建筑师菲拉雷特理想城市。1.3.和谐新村(New Harmony):1824年,理想社会倡导者欧文及其信徒试图成为人类社会理想的聚居典范,五年后以失败告终。,1.4.田园城市:19世纪末,霍华德提出。其理论基础是城市与乡村相结合的观点。“田园城市”的构想标志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产生了对西方传统建筑准则的冲击。1.5.高技术城市:现代工业文明的巨大成就滋生了人们战胜自然的雄心,“优胜劣汰”的原则引导人类社会迈向理想化境界。1968年,富勒设想用一个巨大穹顶遮盖纽约的曼哈顿中心区的构想,城市活动环境不受外部环境干扰。,2.现代建筑运动中的绿色建筑活动: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观点: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强调研究和解决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与新技术。主张摆脱历史的束缚,创立新形式。主张发展美学,创时代特色。,2.1.节能节地建筑:节能高效利用能源,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节地建筑活动最大限度的减少占地表面积。2.2.覆土建筑:利用覆土来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优点:节能、节地、微气候稳定;安静、安全、隔热、洁净、维修较少。难点:水:施工是地下水处理及使用时的防水 火:火灾时救援与安全疏散不便 风:自然通风条件差 光:自然采光条件差,2.3.生物建筑 生物建筑从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与建筑的关 系,将建筑视为活动的有机体,而建筑的外围 户结构被比拟为皮肤,就像人类的皮肤一样,提供各种生存所必需的功能。,2.4.自维持住宅 自维持住宅是除了接受邻近自然环境输入外,完全独立维持其运作的住宅。特点:不与市政管网连接,而利用太阳、风和雨水维护自身运作,处置各种废弃物,甚至食物也自结。设计目标: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可再生初级能源和一些二级能源以及住宅自产的废弃物和再利用来维护建筑运作所需的能量和物质。利用适当的技术,利于使用者的个人维护。,2.5.结合气候的建筑 1963年,V奥戈亚设计结合气候提出了“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将满足人类的生物舒适感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注重研究气候、地域和人类生物感觉之间的关系。1980年代,B吉沃民人气候建筑 印度建筑师C柯里亚提出“形势追随气候”的设计理念。埃及H法希将气候影响建筑从七个方面总结:建筑的形态、建筑定位、空间设计、建筑材料、建筑外表面材料肌理、材料颜色、开敞空间设计。,2.6.新陈代谢建筑 1960年,东京国际会议上,黑川纪章等提出“新陈代谢”理论。是在对工业化基础上的20世纪机器原理时代的深刻批评之上提出的。新陈代谢运动所倡导的要点:强调生命和生命形式。复苏现代建筑中被丢失或忽略的要素文化的地域性和识别性未必是可见的新陈代谢建筑的暂时性将城市与建筑看作是时间和空间开放的系统历史性与共时性重视关系胜过重视实体本身,2.7.共生建筑 共生建筑是黑川纪章建筑思想的核心:历史与现实共性 传统与新技术共生 部分与整体共生 自然与人共生 不同文化共生 艺术与科学共生 地域性与普遍性共生,2.8.高技术建筑 特点:利用高技术是建筑外维护结构成为对于气候可以自我调节的维护结构对建筑的灵活性和持久性的关注2.9.有机建筑 倡导者:FL赖特 特点:非常重视环境。“我努力使住宅具有一种协调的感觉,一种结合的感受,使之成为环境的一部分,这所住宅除了它所住的地点之外,不能设想放在任何别的地方”。强调整体概念。“有机建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它的目标是它的整体性。”设计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六、绿色建筑体系1.绿色建筑体系的概念绿色建筑体系由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建筑法则和适宜性技术等多种构成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体系。2.绿色建筑体系的构成三大部分自然生态环境人类建筑活动社会经济系统,3.绿色建筑体系的特征:整体有序性循环再生性反馈平衡机制层次阶段特征绿色技术设计原则,七、绿色建筑设计1.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原则:1.1.能源原则:提高能源效应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能源,1.2.资源 原则:尽可能减少对不可替代资源的耗费,控制对 不可耗尽资源及可替代资源的利用强度,保 护资源再生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水:防止污染;生活生产废水净化、回收与再利用;雨水收集利用。土地:高效利用土地;保护土壤免受污染。空气: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杨光:充分利用阳光动植物:尊重动植物生存权,保持物种多样性。,1.3.废弃物原则: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变废为宝1.4.建筑材料原则:尽可能减少材料线形使用模式,提倡环形使用模式。1.5.文脉:原则: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1.6.环境:原则:基于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1.7.灵活性。建筑的使用寿命受到物质性变化和功能性变化的限制原则:(1).针对不同的设计问题具体分析灵活性 适用范围。(2).设计应留有余地(3).使用易于拆卸和组装的材料与设备 1.8.技术 原则:采用适当技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创造舒适的生存环境的目的。,

    注意事项

    本文(绿色建筑概论PPT.ppt)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