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某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doc

    • 资源ID:1280040       资源大小:107.3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doc

    某某实联化工100万吨/年联碱工程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某某有限公司某某实联化工100万吨/年联碱工程项目经理部第一章 编制依据1、 根据实联化工(某某)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环境现状编制。2、 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现行政策、法规、法令和本企业内部规章制度。3、 淮安市颁发的有关施工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文件。4、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30202-2002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1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第二章 工程概况2、 土方工程概况2.1、 外冷概况2.1.1、 本工程为五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630,占地面积1406,该厂房纵向总长101.20m,横向13.6m,总高度为28.800m。基础选型:柱下独立基础;地基类型:桩基;基底标高:-2.200m。最大层高为8m(标高20.5-28.5m)。2.2、 碳化概况2.2.1、 其碳化厂房七层全敞开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8187.71,占地面积2558.5;总高度:34.90米;建筑物长度:107.50米,建筑物宽度:23.8米;。基础选型:筏板基础;地基类型:桩基;基底标高:-3.100m。最大层高为7m(标高27.6-34.6m)。2.3、 综上所述,最大层高为外冷的8m层高,据有关规范规定,高支模就是指高度大于或等于4.5米的模板及其支撑系统。高支模必须编制专项技术方案,附验算计算书、布置图,经审批后才能实施。高支模技术要求较高,稍有疏忽,会造成失稳坍塌,人员群体伤亡的事故。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项目安全管理由项目经理负全面责任,由副经理负责具体实施,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技术指导,安全主任监督落实。技术部编制方案,土建队进行施工作业。第三章 高支模设计3.1、模板体系梁、板采用18厚的胶合板,主背楞采用48×3.0钢管,次背楞采用50×100木枋。板下次背楞间距300mm,梁下次背楞间距300mm,梁下立杆横距1200mm,纵距600mm。梁侧及墙模板立档间距350mm,对高度大于700mm的梁及墙,采用12600对拉螺杆加固,对拉螺杆外套20PVC管以便周转。截面碳化厂房300*800和外冷厂房400×900的大梁支撑架为三排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900mm。3.2、支撑体系楼板、梁模板支撑楼板下立杆间距900×900mm;水平杆步距1500mm,扫地杆距楼地面200mm;纵横不超过3000mm加设一道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或楼层面夹角为45°-60°。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l=900mm,水平杆的步距 h=1500mm,梁下加设一道支撑立杆,扫地杆均距离楼面200mm。沿纵距不超过3000mm加设一道剪刀撑。支撑架体每隔9米左右搭设一道竖向剪刀撑。钢管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搭设时要先配管,高度不够部分采用可调支托调整,钢管背楞与立杆加双扣件。第四章 模板搭设与拆除4.1、模板搭设要求4.1.1、搭设顺序放线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立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也与立杆固定,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平杆和横向平杆、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构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搭设,直至第一步支撑架交圈完成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并随搭设进行设置剪刀撑。4.1.2搭设时注意事项立杆采用足够长度的钢管,避免接头出现;搭设时要纵横成以条线,保持整齐。立杆上下垂直,其垂直度偏差每步不大于±7mm,立杆间间距偏差不大于±50mm。水平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上下相邻两根大横杆接头错开不小于500mm,且不在同一跨内;同一步内外两根大横杆接头应错开,且不在同一跨内;大横杆上的对接扣件距主节点距离500mm。横杆一根杆两端水平高差不大于±20mm,同跨内、横杆水平高差不大于±10mm,步距偏差不大于±20mm,排距偏差不大于±20mm。剪刀撑钢管长度不满足时,连接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米,搭接点至少用三个扣件连接,搭接位置应靠近主接点不大于500mm,同时斜杆应用旋转扣件与立杆和大横杆扣牢,每根斜杆除两端与立杆和大横杆扣接外,中间应设2-4个扣接点。剪刀撑斜杆与地面或楼层面夹角为45°60°。支撑架不得与外架连接。4.2、架体的验收和使用管理4.2.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交底且具备脚手架操作证。4.2.2高支模支撑架搭设完后须经项目安全部和质检部对其进行检查。检查主要内容:(1)立杆挑支架有无松动或脱离情况,钢顶撑是否顶紧;(2)检验全部节点是否锁紧;(3)斜杆等构件设置是否达到设计要求;(4)安全防护设施是否按设计和规范设置,是否安全可靠;(5)整架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4.2.3满堂架的使用管理规定:作业人员在架上的最大作业高度应以可进行正常操作为度,严禁在架板上加垫器物或单块脚手板以增加操作高度。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和连墙件。确因操作要求需要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相应弥补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每班工人上架作业时,应先行检查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存在,在排除和解决后方可开始作业。在作业中发现有不安全的情况和迹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查,解决以后才能恢复正常作业。发现有异常和危险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有架上人员撤离。在任何情况下,严禁自架上向下抛掷材料物品和倾倒垃圾。4.3、高支模支撑架的拆除当支撑架使用完成后,拆除前应对拆除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排监护人;对架体作一次全面检查,清除所有多余物件,并设立拆除区,禁止人员进入。拆除顺序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不容许上、下两层同时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应做好配合,协调动作,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作业。拆除的构件人工递下,严禁抛掷。拆除的物件应及时分类堆放,以便运输、保管。第五章 安全控制措施1) 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2)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设施。3) 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爬支模上下。4) 高支模上高空临边要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和系扣安全带。5) 支撑搭设、拆除和浇筑混凝土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应在适当位置挂设警示标志,并指定专人监护。6) 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工具过于集中堆放;在任何情况下模板立柱承受的荷载均不得超过设计荷载值。7) 不准架设探头板或未固定的立柱。8) 在架空电线路下安装模板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9) 支撑架搭设应由专业持证人员安装;安全责任人应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及签证。10) 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禁止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时拆除底模和支架,防止倒塌事故发生。11) 拆模应严格遵守从上而下的原则,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禁止抛掷模板。第六章 高支模验算计算式本工程施工验算取最大梁截面和最大板厚进行施工设计计算,以400×900梁(最大截面),板厚110(最大板厚)进行高支模施工验算。高支模板支撑体系其钢管架立杆均立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地骨上,不需进行立杆基础验算。荷载分析:荷载类别及编号名 称类别编号模板体系自重恒载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恒载钢筋自重恒载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活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活载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恒载 荷载组合项 次项 目验算刚度组合验算承载力组合1梁模板底板及支架+2板模板底板及支架+3侧模板+6.1、楼板模板验算 1、板模板验算1)抗弯承载力验算底模板厚度=18,次龙骨间距=300,按三跨连续板计算,混凝土板厚取110,钢管架间距=1500mm 。 荷载计算: 楼板砼重:24×0.11×1.23.17KN板钢筋重:1.1×0.11×1.20.15KN板模板重:0.3×1.20.36 KN板面施工荷载:2.5×1.43.50KNq1=3.460.160.363.507.18KNmq2=3.460.160.363.68KNm30000a) 荷载,弯矩系数Km=-0.1M1Kmq1l2=-0.1×7.18×1×0.32=-0.06KN·mb) 荷载,支座弯矩系数Km=-0.1; 跨中弯矩系数Km=0.08支座弯矩M2Kmq2l2=-0.1×3.68×1×0.32=-0.03 KN·m 跨中弯矩M3Kmq2l2=0.08×3.68×1×0.32= 0.03KN·mc) 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q活=3.5×13.5KNm,支座弯矩系数Km=-0.117; 跨中弯矩系数Km=0.101支座弯矩M4-0.117×3.5×0.32=-0.04 KN·m跨中弯矩M5Kmq2l2=0.101×3.5×0.32=0.03 KN·mM1 =-0.06 KN·m; M2 +M4 =-0.07KN·m; M3 +M5 =0.07 KN·m 。比较M1 、M2 +M4 、M3 +M5 ,取其绝对值大的作为验算的弯矩。按Mmax0.07KN·m验算:m=M/wfm;其中fm 取值为13.0 N/mm2 ,W16bh216×1000×18254000 mm3。 m=M/ W=70000/54000=1.3N/ mm 2< fm=13.0 N/mm2, 抗弯强度满足要求。2)挠度(变形)验算: E9000N2, I= b×h3/12=100×1.83/12=48.6 cm4;取W=1/250L为简化计算,挠度计算将其简化为简支单跨梁。5q2l4384EI5×3.68×3004/384×9×103×4860000.03mm<L/2501.2mm, 满足要求。结论:模板下次龙骨间距=300mm,完全满足要求。2、次龙骨(横枋)受力验算(略)因模板下横枋受力一般均能满足要求,所以对模板下次龙骨(横枋)抗剪、挠度变形受力验算从略。3、主龙骨受力(纵枋)验算 受力简图:取钢管架纵向间距=900mm,计算跨数为二跨主龙骨木枋为80×80, 木枋抵抗矩W= b×h2/6=80×802/6=8.53×104mm 3;木枋惯性矩I= b×h3/12=80×803/12=3.4×106mm 4;荷载计算:楼板砼重:24×0.11×1.23.17KN板钢筋重:1.1×0.11×1.20.15KN板模板重:0.3×1.20.36 KN板面施工荷载:2.5×1.43.50KNq1=3.170.150.363.507.18KNmq2=3.170.150.363.68KNm1)、抗弯承载力验算q1= P1×0.9=7.18×0.9=6.46KN/m 弯矩系数Km=0.125Mmax=KMq1L2 =0.125×6.46×9002=589000 N·mm ,m=M/W=589000 /8.5×104=7.0N/mm2<fm=13.0 N/mm2,抗弯强度满足要求。2)挠度(变形)验算 挠度系数为KW=0.521,q2 P2×0.9=3.68×0.9=3.3KN/m=KF q2l4/100EI=0.521×3.6×9004/100×9×103×3.4×106=0.5mm<=L/250=3.6mm。挠度(变形)验算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 剪力系数KV=0.625。V=KVqL=0.625×6.46×0.9 =3.63KN.=3V/(2bh)=3630×3/(2×80×80)=0.85N/mm2<fv=1.4N/mm2满足要求。6.2框架主梁模板验算荷载计算:梁砼重: 0.4×0.9×24×1.2=10.368KN/m梁钢筋重: 0.4×0.9×1.5×1.2=0.648KN/m梁模板: (0.40.9×2)×0.4×1.2=1.056KN/m砼振捣荷载:水平模板, 0.4×2×1.4=1.12KN/mq1=+=13.192KN/mq2=+=12.072KN/m梁底模板验算:承载力验算梁底模板横枋间距取=0.35米,梁底模板按三跨连续梁. 350350350 受力简图弯矩系数Km=-0.101MKmq1l2=-0.101×13192×0.352=-163.22 N·m,W=1/6bh2=1/6×400×182=21600 mm3=M/W=163.22×103/21600=7.56N/mm2<fm=13.0N/mm2满足要求。(其他截面形式梁验算略,其抗弯强度满足要求)。挠度(变形)验算:(按三跨连续梁)E=9000,I=1/12bh3=1/12×400×183=1.944×105=Kmq2l4/100EI=0.101×12.072×3504/9×105×1.944×105=0.391mm<=L/250=1.4mm.满足要求。(其他截面形式梁验算略,其梁底模板挠度(变形)满足要求)。梁侧模板抗弯强度验算:梁侧模板竖向木枋间距取0.4米(即模板跨度为0.4米),设模板宽度为0.71米(即梁高度内考虑由一块模板组拼),模板按三跨连续梁。侧模强度验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新浇混凝土侧压力(F)计算公式为:F= r×H=24*0.71=17.04N/m2。其中:r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H=0.9m.振捣混凝土时因振动产生的侧压力 F2= 4.000kN/m2。线布荷载q=(17.04×1.2+4×1.4)×0.71=18.5kN/mW=1/6bh2=1/6×710×182=3.83×104。Mmax=Kmql2=0.101×18.5×0.42=0.3KN·m=M/W=7.83N/mm2<fm=13.0 N/mm2。满足要求。2)侧模挠度量(变形)验算:q=17.04×1.2×0.71=14.51KN/m, E=9000,I=1/12bh3=1/12×710×183=3.45×105=Kmql4/100EI=0.101×14.51×4004/9×105×3.45×105=0.19mm<=L/250=1.2mm.满足要求其他梁受力验算略。施工中按照本方案设计要求进行布设,其抗弯强度和模板挠度(变形)均能满足要求。6.3框架梁下钢管架(立杆)验算(不组合风荷载)梁下钢管满堂架:钢管满堂架纵横间距取=0.9米,层高8米,梁高度900。钢管立杆步距1.5米。截面尺寸0.4×0.9米的框架梁,传至钢管架单根立杆的最大轴向力为:F(梁荷载+板荷载)/2(13.192×0.9+12.072×2.4×0.9)/218.97KN A、强度验算: =N/A<f=18970/489=38.79N/mm2<f=205N/mm2。满足要求。B、稳定性验算:(不组合风荷载) N/¢AfN=F=18.97KN Lo=h+2a=1.5+2×0.3=2.1m=Lo/i=210/1.58=133, 查表得: =0.381, A=424mm2, f=205N/mm2.N/¢A=18970/(0.381×424)=117.43N/mm2.f=205N/mm2.满足要求。

    注意事项

    本文(某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doc)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