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桥梁桩基专项施工方案.doc
桥梁桩基专项施工方案单位: 某某四公司万达三分部目录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12.1工程简介12.2气象22.3水文23 总体施工技术方案23.1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23.1.1测量放样及定桩位23.1.2 孔口护圈浇筑或砌筑33.1.3开挖桩孔土方33.1.4桩基中心位置检测33.1.5 放置附加钢筋、支护壁模板33.1.6浇筑第一节段护壁混凝土43.1.7安装垂直运输架43.1.8 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43.1.9安装活底吊桶、活动盖板、照明、水泵及通风机43.1.10开挖、吊运第二节段桩孔土方53.1.11第一节拆模,第二节放置钢筋及模板安装53.1.12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53.1.13 逐节段往下循环操作53.1.14开挖扩底部分土方53.1.15检查验收53.1.16钢筋制作、安装53.1.17 安装串筒或导管73.1.18灌注水下或普通混凝土73.1.19桩成品检测、验收83.1.20挖孔爆破施工83.2冲击钻灌注桩施工93.2.1桩位放样93.2.2埋设钢护筒93.2.3开挖泥浆池103.2.4钻孔103.2.5检孔113.2.6清孔113.2.7钢筋笼制作、安装113.2.8安装导管123.2.9二次清孔133.2.10灌注混凝土133.2.11泥浆清理154 施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164.1工艺流程164.1.1人工挖孔桩工艺流程164.1.2冲击钻施工工艺流程164.2工艺要点及质量要求164.2.1人工挖孔桩工艺要点164.2.2冲击钻施工工艺要点185 季节性施工185.1冬期施工185.2雨期施工205.3热期施工206 人员、机械配制206.1人员配备206.2机械配备217安全措施217.1安全生产目标217.2安全管理体系框图227.3安全管理体系组织机构237.4危险源的辨识237.5管理措施248 环境保护计划及措施278.1环境保护计划278.2环境保护措施299 文明施工措施30桥梁桩基专项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本专项方案在符合我国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重庆市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主要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进行编制:(1)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编制的万州至达州高速公路(开县至开江段)两阶段施工设计图及相关文件;(2)国家现行技术规范及设计技术标准: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 B01200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6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FHEC-20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2010(3)局及公司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经验和拟投入本项目的生产资源;(4)我部对本项目现场和周围环境调查掌握的有关资料;(5)本工程的质量标准和暂定工期及我项目的创优规划、工期目标等。(6)万达三分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等。2 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本工程为万州至达州高速公路(开县至开江段)工程段第三分部,路线总长:10.7Km,起止桩号为K30+109.5K40+817.951(左线LK37+865LK40+815.728)。本分部工程量主要包括:路基挖方142万方、填方68万方、排水防护工程9万方,大桥5510m/5座(单幅)、中桥78m/2座(单幅)、通道涵洞1211.1m/45道、隧道5031.629m/1座(单幅),车行天桥3座、互通式立交1处。本分部共有324根桩基,其中人工挖孔桩220根;冲击钻施工的桩基32根;水磨钻施工的桩基有72根(见水磨钻专项施工方案)。2.2气象本项目属亚热带气候区,雨量充沛,具有春早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618.7,极端最高气温42(2006年7月25日);无霜期长,多年平均为108306天。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224.7mm,集中在59五个月,占年降雨量的70%,9月份出现高峰值,占全年降水约15.6%。该地区地处大巴山迎风面,常形成雨量中心,一日最大雨量曾达210.5mm(2007年7月22日),三日最大雨量357.7 mm(2007年7月2225日)。夏季主导风向SE,历年最大暖时风速33.2m/s,冬季主导风向NNW,最大风速20m/s。2.3水文路线区内零星分布第四系松散层,出露侏罗系上沙溪庙组、下沙溪庙组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夹砂岩,为相对隔水层,区域属红层贫水区。路线区地下水主要以第四系松散岩类潜水、基岩裂隙水的形式赋存。路线区地表水发育,大气降水及地表水部分通过地表渗入土层孔隙及基岩风化、构造裂隙中外,大部分直接沿斜坡冲沟排入南河中。区内及周边处南河外,其主要的地表水体为南河支流、水库水、堰塘水、耕田地表水都起着补给地表水的作用,并对周边岩土有一定的渗入。路线大部分处于斜坡部分,地下水多贫乏。3 总体施工技术方案3.1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3.1.1测量放样及定桩位测量放样前,对施工图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桩位坐标进行复核。测量放样所使用的导线点、水准点必须是经过导线控制测量复测且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复的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成果,必要时要加密控制网,加密点同导线点一起附合测量,附合测量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根据批复的附合测量成果,确定桩位中心,以中心圆,以桩基半径为半径,画出孔口护圈内径圆周,撒灰线。驻地工程师核查、批准后支模、浇筑或砌筑孔口护圈。桩基开挖前及在开挖过程中要对桩位进行复测。安装钢筋笼前对桩位进行复测,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无误,为下一工序正常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3.1.2 孔口护圈浇筑或砌筑孔口护圈用混凝土浇筑、用砖砌护圈,孔口护圈施工完成后测量孔口护圈顶标高。根据孔口护圈标高及桩底标高确定挖孔深度。孔口护圈高出原地面30cm,以防在施工过程中杂物落入孔中伤人。护圈砌筑完成后复测桩位,在护圈顶面定位十字护桩,在挖孔施工过程中,利用十字护桩检测桩孔中心偏位、桩径、桩孔垂直度等。并应设置临时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内。3.1.3开挖桩孔土方开挖顺序,应视地层松紧、桩孔布置而定,地层紧密、地下水位不高的及渗水量不大的可同时开挖,但渗水量较大的孔,应超前开挖,集中抽水,降低其它孔的水位,地下水位较高者宜对角开挖。若桩孔为梅花式布置,宜先开挖中孔。桩孔开挖时,先开挖桩孔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向周边扩挖,控制好桩孔截面尺寸,根据土质的不同,确定开挖节段高度,在土质好的情况下,约为1m为宜,当土层坚硬,不致坍陷时可加大到1.5m;当土层松软如细沙土或含水量大的粘土时,开挖节段高度可减小至0.40.8m为一施工节段。挖孔直径为:上口直径较桩径大10 cm,下口直径较桩径大17 cm,成圆台形。挖孔过程中做好原始录,发现地质情况有变化时,应立即汇报,从施工工艺及安全设施上采取措施。3.1.4桩基中心位置检测每一节段桩孔开挖完成后,检查孔径、垂直度及中心偏位,每一节段挖孔成型后,检查孔位中心是否与桩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其偏差不大于5 cm。每层必须检查其孔位及孔径符合要求后方可支模板。以保证整个桩基的护壁厚度、孔径及垂直度。3.1.5 放置附加钢筋、支护壁模板每一节段段挖孔完成后,在节与节之间必须安放附加钢筋。护壁模板通过拆上节、支下节的方式重复周转使用。模板采用三块钢模板拼接而成,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刚度。模板用木桩加固支撑,其中轴线与桩中心在同条垂直线上,偏差不大于1 cm,以保证桩基的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桩径不小于设计桩径。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连接固定,可在多节模板的上、下端各设一道弧形的、用槽钢或角钢做成的内钢圈作为内支撑,防止模板受力变形。为操作方便,不设水平支撑。模板安装牢固后,检测模板的位置,以保证桩孔的平面位置及其垂直度。3.1.6浇筑第一节段护壁混凝土每挖完一节段后,应立即放置模板,浇注护壁混凝土,采用人工浇注、人工振捣,坍落度控制在10cm左右,混凝土护壁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其厚度,护壁混凝土应根据气候条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MPa、浇筑24h后方可拆模。3.1.7安装垂直运输架垂直运输架有提升钢框架作为承重结构,配置慢速卷扬机提升;门式工字钢梁架作为承重结构,配置电动葫芦提升及横移。第一节段护壁混凝土浇筑后,钢框架安装在桩孔旁,通过三角架的转动横移。门式工字钢梁架安装在桩孔正上方,能过电动葫芦提升,沿工字钢梁横向移动。此外常用的运输架还有:木塔、钢管吊架、木吊架等,无论哪一种支架形式,必须搭设稳定、牢固。3.1.8 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滑轮组和电动葫芦、穿上卷扬机钢丝绳,在适当的位置安装卷扬机,地面运土用手推车或小翻斗车。3.1.9安装活底吊桶、活动盖板、照明、水泵及通风机在安装滑轮组和吊桶时,保持吊桶与孔壁之间留有适当距离,防止施工过程中吊桶碰撞孔壁,预防安全事故,井底照明必须用低压电源(36V)、防破电线、带罩的防水、防爆照明灯。孔口四周设置围护栏。当桩孔深度大于10m时,应进行井下机械通风,加强空气的流动,必要时向井下输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流作业,桩孔上方人员必须密切观测桩孔下人员的情况,互相呼应,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地下渗水量不大时,随挖随将泥水用吊桶运出,当地下水量较大时,在桩孔底先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水泵抽水,边降水边挖土,水泵的规格应按照抽水量选定。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先采用统一降水措施,然后再开挖。桩孔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安全盖板,当桩孔内挖孔时,应掩好安全盖板,防止杂物掉下砸伤人。吊运土时,才打开安全活动盖板一定面积,留一定宽度作为挖孔人员的安全空间。3.1.10开挖、吊运第二节段桩孔土方从第二节段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土,桩孔内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地面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当吊桶在桩孔上方1.0m时,横移或转动,使吊桶离开桩孔上方,吊桶在小推车内卸土,用小推车运至孔口以外3m,平整现场或存放,然后统一弃土。若在孔口上方卸土石,吊桶在桩孔上方1.0m时,推动活动安全盖板,掩蔽孔口,防止卸渣土、石块等坠落孔内卸土后,再打开活动盖板,下放吊桶继续装土。桩孔挖至规定的深度后,用杆孔规检查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施工人员修整孔壁使上下垂直顺直。3.1.11第一节拆模,第二节放置钢筋及模板安装在检查桩孔直径、圆弧度、中心位置合格后,拆除第一节护壁模板,并放置附加钢筋,护壁模板一般采用拆上节支下节的方式依次周转使用,模板上口留出高度为10cm的混凝土浇筑口。如为变截面桩孔,则应另配模板。3.1.12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模板支好后,检测模板的中心位置,支撑情况,当符合要求后浇筑第二节段护壁混凝土。混凝土用吊桶运送到孔内,人工入模、振捣密实。为加快工程进度,在混凝土中适当加入早强剂,加速混凝土的硬化。3.1.13 逐节段往下循环操作将桩孔挖至设计标高,用钢钎插探桩底地质情况是否与图纸相符,清除虚土,基底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即时上报监理工程师,签署验底记录。3.1.14开挖扩底部分土方桩底分扩底和不扩底两种情况,挖扩底桩应先将扩底部位桩体的圆柱体挖好,再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削土,如设计无明确要求,扩底直径一般为1.5d3.0d,扩底部位的变径尺寸为1:4。3.1.15检查验收成孔后在自检的基础上,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经监理工程师对桩直径、标高、桩位、垂直度全面检查签字后,才进吊放钢筋笼。3.1.16钢筋制作、安装钢筋在进场前,必须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大批量进场,钢材进场不得直接堆置在地面上,必须用垫木或其他方法垫起,工地临时保管钢筋时,应选择地势高,地面干燥的露天场所,根据天气情况,在雨雪天气,必要时加盖雨棚布。钢筋笼制作按设计要求加工制作,钢筋下料时设计好下料尺寸,确保在钢筋笼制作过程中焊接接头错开1.5m以上,从而保证在同一断面上钢筋焊接面积小于等于整个断面钢筋总面积的50,保证整个钢筋笼长度。钢筋搭接符合规范要求,级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时采用点焊。级钢筋采用焊接,焊接长度双面焊为5d(d为钢筋直径),单面焊为10d(d为钢筋直径)。焊接时先进行预热,不得在-15ºC以下焊接钢筋,焊接钢筋要自然冷却。焊缝饱满且不得烧伤主筋,焊接时用502焊条,同轴线焊接,及时清除焊缝表面的焊渣。钢筋笼安装前应检查钢筋根数、直径、间距、钢筋笼是否变形,焊接点、焊接长度、宽度、厚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并应控制主筋间距在±10mm以内,箍筋间距在±20mm以内,骨架外径在±10mm以内,骨架倾斜度在±0.5%以内,骨架保护层在±10mm以内,骨架顶端高程在±20mm以内,骨架底高程在±50mm以内。钢筋在钢筋加工厂成型后,现场绑扎,检测管按照图纸要求,位置准确,焊接牢固,保证检测管不漏水。考虑到吊装入孔的困难,钢筋超过20m的分段制作,在孔口焊接,采用搭接焊,确保其上、下两段成一直线,均匀入孔,并随时调整钢筋笼位置,避免碰挂孔壁及发生塌孔现象。吊放钢筋笼:在吊放钢筋笼前,用与桩基直径相同的钢筋笼检孔器检孔,以保证钢筋笼能顺利地安放在桩孔内。为防止钢筋笼变形,必须加焊加强筋。在钢筋笼主筋上每隔3m左右设一个钢筋环,确保桩身钢筋保护层。钢筋笼用吨位适宜的吊车吊入孔内,要对准孔位、扶稳,缓慢下放,避免碰撞孔壁。为避免钢筋笼起吊过程中局部受力发生变形。在其顺直状态下加绑沙木杆,在钢筋笼入孔时,解除木杆的捆绑线,取出下次接着使用。钢筋笼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当钢筋笼需要接长时,先将第一节钢筋笼利用架立筋临时固定在护圈部位,然后吊起第二节钢筋笼,对准位置后焊接或套接,接头数量必须按50%错开焊接或套接,如此接长到预定深度。3.1.17 安装串筒或导管灌注混凝土分两种:孔内无水时,用串筒浇筑空气环境中的普通混凝土,当高度超过3m时,应用串筒,串筒底部离孔底及混凝土面不宜超过2m,当孔深超过12m时,宜采用导管灌注,按照水下混凝土的方法灌注,导管离孔底距离300500mm,在浇筑过程中及时拆除导管。孔内渗入的地下水位上升速度较大时(一般指大于6mm/min),应视为水桩,按照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法进行。先向桩孔中补水,至少补水至孔外稳定水位同样的高度。3.1.18灌注水下或普通混凝土1)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水下混凝土使用的导管,在使用前先进行气密性试验,备有充足的顶丝及胶圈,必须密封绝不能漏水,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不得大于40cm,水下灌注砼,孔深底面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和导管下好后立即浇筑砼,连续作业不中断。浇筑混凝土前检查水泥砂石料质量和数量,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予使用。混凝土拌和严格按试验室提供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拌和前检修拌和设备,检查计量系统的准确性,特别要经常检查用水计量系统,否则将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同时混凝土拌和前精确测量骨料含水量,以调整拌和用水量。混凝土的出盘坍落度应符控制在180200mm之间。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和,气温较低时,采取保温措施,保持混凝土灌入温度控制在510,拌和时间适当延长,钻孔桩混凝土用罐车统一运输到现场,用吊车配合吊斗进行灌注混凝土。当现场条件允许时,混凝土可直接通过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直接注入到导管口漏斗中进行灌注。浇筑混凝土的数量由现场技术人员作记录,并随时测量记录导管埋置深度和混凝土的表面高度。首批混凝土灌注时应注意导管下口至孔底的距离宜在2540cm之间,储料斗容量应保证首批混凝土能使导管初次埋置1m和填充导管底间隙的需要。在“剪球”时罐车同时连续将砼送入储料斗,在首批混凝土灌注后,测量混凝土面标高。灌注时,采用钢板制作的外径略大于导管内径的饼状物用钢丝绳悬吊作合页型“剪球”装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提升储料斗和导管的钢丝绳以及吊车的吊装能力,要满足导管和充满导管内的混凝土的总重力及导管壁与导管内外混凝土间的摩阻力,并有一定的安全储备。混凝土运送至灌注地点时,由试验人员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坍落度进行检测,符合要求后进行混凝土灌注,混凝土灌注开始后,应连续进行,并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时间,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时,应徐徐地灌注混凝土,防止在导管内形成高压空气囊。在灌注过程中拆卸导管时,用测深锤探测井孔内混凝土面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埋深一般不宜小于2m或大于6m。当灌注至桩顶时,适当用吊车提升导管(提升时必须保证导管在混凝土内埋深大于2m)。灌注到桩基顶标高预加0.5m,预加高度在开挖完承台基坑后凿除,凿除时防止损毁桩身。2)浇筑普通混凝土桩在空气中浇筑混凝土桩,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79cm,可在导管中自由坠落,开始浇筑时,孔底积水不宜超过5 cm,浇筑速度应尽可能加快,使混凝土对孔壁的压力大于渗水压力,防止水渗入孔内。桩顶2m以下的混凝土,可依靠自由坠落捣实,在此线以上浇筑的混凝土必须用振捣棒振实。混凝土浇筑宜一次性浇筑完成,若在施工接缝不可避免时,应按技术规范规定进行处理,并一律插上下层锚固钢筋,其钢筋截面面积可在1%配筋面积内扣除,若钢筋骨架总面积超过桩截面积的1%,则可不设锚固钢筋。混凝土浇筑到桩基顶面20cm以后,应及时将表面已离析的混凝土混合物和水混浆等清除干净。3.1.19桩成品检测、验收在挖孔桩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复测桩中心和桩顶标高,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桩身混凝土均匀性、承载力的检测。3.1.20挖孔爆破施工桩孔内遇到岩层时,需要进行挖孔爆破施工,当需要爆破施工时,应进行专门的设计,宜采用浅眼松动爆破。当采用挖孔爆破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当孔深不到5m时,用导火索,导火索须有足够的长度,一般通过试验决定导火索的长度。孔深5m时,必须采用电雷管引爆。严禁裸露爆破,打炮眼深度对软岩不超过80cm,对于硬岩石炮眼深度不超过50 cm。炮眼位置、数量和斜插方向,中间一组集中掏心,四周斜插挖边。以松动爆破控制药量,一般中间炮炮眼装药1/2炮眼深度,边眼装药为炮眼深度的1/31/4。有水炮眼必须用防水炸药,尽量避免瞎炮,如有瞎炮按安全规程处理。孔内爆破后应先通风15min,并经检测无有害气体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作业。当某个孔内进行爆破作业时,其他孔内的工作人员必须回到地面安全处。当孔底岩层倾斜时,应凿成水平或台阶。3.2 冲击钻灌注桩施工3.2.1桩位放样测量放样前,对施工图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桩位坐标进行复核。测量放样所使用的导线点、水准点必须是经过导线控制测量复测且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复的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成果,必要时要加密控制网,加密点同导线点一起附合测量,附合测量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根据批复的附合测量成果,确定桩位中心,以中心圆,以桩基半径为半径,画出孔口护圈内径圆周,撒灰线。驻地工程师核查、批准后支模、浇筑或砌筑孔口护圈。桩基开挖前及在开挖过程中要对桩位进行复测。安装钢筋笼前对桩位进行复测,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无误,为下一工序正常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3.2.2埋设钢护筒护筒内径大于桩径至少20cm,护筒埋置深度符合下列规定:黏性土不小于1m,砂类土不小于2m。当表层土松软时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岸滩上埋设护筒,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水中筑岛,护筒宜埋入河床面以下1米。钻孔时孔内水位高出护筒底面0.5m或地下水位以上1.52.0m。3.2.3开挖泥浆池选择和备足良好的造浆粘土或膨润土,造浆量为2倍的桩的混凝土体积,泥浆比重可根据钻进不同地层及时进行调整。泥浆性能指标如下:泥浆比重:可参考下表泥浆性能指标注:1.地下水位高或其流速大时,指标取高限,反之取低限。2.地质状态较好时,孔径或孔身较小的取低限,反之取高限。3.2.4钻孔1)安装钻机安装钻机时要求底部应垫平,保持稳定,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顶端用缆风绳对称拉紧,钻头在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2)钻进开始钻进时,进尺应适当控制,在护筒刃脚处,应短冲程钻进,使刃脚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待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正常冲程后可按土质以正常速度钻进。如护筒外侧土质松软发现漏浆时,可提起钻锥,向孔中入粘土,再放下钻锥冲击,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孔隙,稳住泥浆继续钻进。在砂类土或软土层钻进时,易坍孔。宜选用平底钻锥、控制进尺、低冲程、稠泥浆钻进。泥浆补充与净化:开始前应调制足够数量的泥浆,钻进过程中,如泥浆有损耗、漏失,应予补充。并应按泥浆检查规定,按时检查泥浆指标,遇土层变化应增加检查次数,并适当调整泥浆指标。每钻进2m或地层变化处,应在泥浆槽中捞取钻渣样品,查明土类并记录,及时排除钻渣并置换泥浆,使钻锥经常钻进新鲜地层。同时注意土层的变化,在岩、土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明土层并记入记录表中以便与地质剖面图核对。3.2.5检孔钻孔完成后,用电子孔斜仪或检孔器进行检孔。孔径、孔垂直度、孔深检查合格后,再拆卸钻机进行清孔工作。3.2.6清孔清孔的目的是使孔底沉碴、泥浆相对密度、泥浆中含钻渣量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采用灌注桩孔径监测系统进行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清孔。3.2.7钢筋笼制作、安装1)工艺流程钢筋主筋的焊接连接、加劲圈的加工成型在主筋上划加劲圈位置线焊接加劲圈到主筋上缠绕螺旋筋、绑扎2)操作方法钢筋主筋的焊接连接、加劲圈的加工成型(1)主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或者电弧焊,加劲圈加工时要确保成圆形,不得出现椭圆现象。(2) 在主筋上划加劲圈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加劲圈间距,算出实际需要的加劲圈根数,一般让靠近骨架底部的加劲圈离主筋底边为5cm,然后依次划出加劲圈位置线。(3)焊接加劲圈到主筋上加劲圈与主筋接触处采用点焊的方法焊接,焊接时采用必须两面施焊,焊缝饱满,不得有烧伤、咬肉等现象。主筋间距必须均匀。(4)缠绕螺旋筋、绑扎钢筋绑扎时,螺旋筋与主筋必须箍紧,不得有任何空隙,所有相交点宜全部绑扎,绑扎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骨架成型后加放混凝土垫块,垫块通过短钢筋直接焊接在钢筋笼子上,垫块呈梅花型布置。3)注意事项及要求(1)钢筋骨架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桥规的有关规定。(2)长桩骨架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吊装条件确定,应确保不变形,接头应错开。(3)应在骨架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不得少于4 处。骨架顶端应设置吊环。(4)架入孔一般用吊机,无吊机时,可采用钻机钻架、灌注塔架。起吊应按骨架长度的编号入孔。(5)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6)变截面桩钢筋骨架吊放按设计要求施工。3.2.8安装导管1)导管技术要求灌注水下砼采用钢导管灌注,采用导管内径为200350mm。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压气试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砼时最大内压力p的1.3倍,p=rchc-rwHw 式中:p为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rc为砼拌和物的重度(24kN/m3);hc为导管内砼柱最大高度(m),以导管全长或预计的最大高度计;r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H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2)安装导管导管采用20-35cm钢管,每节23m,配12节11.5m的短管。钢导管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导管直径与桩径及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应。使用前进行试拼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示尺度。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超过钻孔深的0.5%并不大于10cm,试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导管长度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漏斗底距钻孔上口,大于一节中间导管长度。导管接头法兰盘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设防松装置。导管安装后,其底部距孔底有 250 400mm 的空间。3.2.9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如沉渣厚度超出规范要求,则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3.2.10灌注混凝土1)首批混凝土灌注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深。足够的冲击能量能够把桩底沉渣尽可能地冲开,是控制桩底沉渣,减少工后沉降的重要环节。(1)首批灌注砼的数量公式 式中:V 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D 桩孔直径(m); 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d 导管内径(m)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2 H 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 桩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 桩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 砼拌合物的重度。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再次测定。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立即灌注首批砼。(2)箭球、拨栓或开阀打开漏斗阀门,放下封底砼,首批砼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砼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2)水下混凝土浇灌桩基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配合导管灌注,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26m。同时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即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再移到钻孔中心。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min。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要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循环使用导管48次后应重新进行水密性试验。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当混凝土面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为防钢筋骨架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可采取以下措施: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l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应将导管内及混凝土输送泵内的混凝土数量估计在内),通知拌和站按需要数拌制,以免造成浪费。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因为耐久性混凝土粉煤灰掺量较大,粉煤灰可能上浮堆积在桩头,及桩头处容易不密实,松散等情况,加灌高度应考虑此因素。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50cm以上,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当存在地质较差、孔内泥浆密度过大、桩径较大等情况,应适当提高其超灌的高度。在灌注混凝土时,每根桩应至少留取一组试件,对于桩长较长、桩径较大、浇筑时间很长时,根据规范要求增加。如换工作时,每工作班都应制取试件。试件应施加标准养护,强度测试后应填试验报告表。强度不合要求时,应及时提出报告,采取补救措施。有关混凝土灌注情况,在灌注前应进行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检测;在各灌注时间、混凝土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异常现象等,应指定专人进行记录。3)灌注砼测深方法灌注水下砼时,应经常探测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以控制导管埋深。如探测不准确,将造成埋深过浅,导管提漏,埋管过深拔不出或短桩事故。因此,灌注砼测探在钻孔灌注桩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由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操作。目前测深多用重锤法,重锤的形状是锥形,底面直径不小于10cm,重量不小于5kg。用绳系锤吊入孔内,使之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砼表面(或表面下1020厘米),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砼灌注深度。本方法完全凭探测者手中所提测锤在接触顶面以前与接触顶面以后不同重量的感觉而判别。测锤不能太轻,而测绳又不能太重,否则,探测者手感会不明显,特别在测深桩,测锤快接近桩顶面时,由于沉淀增加和泥浆变稠的原因,就容易发生误测。探测时必须要仔细,并以灌注砼的数量校对以防误测。3.2.11泥浆清理钻孔桩施工中,产生大量废弃的泥浆,为了保护当地的环境,这些废弃的泥浆,经泥浆分离器处理后,运往指定的废弃泥浆的堆放场地,并做妥善处理。4 施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4.1工艺流程4.1.1人工挖孔桩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及定桩位孔口护圈浇筑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桩基中心位置检测放置附加钢筋、支护壁模板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安装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卷扬机)安装活底吊桶安装照明灯、通风机、水泵等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放置附加钢筋、支护壁模板桩基中心位置检测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依次往下循环作业开挖扩底部土方检查验收桩孔钢筋笼加工、安装安装混凝土导管或串筒浇筑水下或普通混凝土桩基成品检测、验收。4.1.2冲击钻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桩位放样埋设护筒开挖泥浆池冲击钻成孔验孔清孔吊放钢筋笼导管水密试验安装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泥浆清理检测桩基。4.2工艺要点及质量要求4.2.1人工挖孔桩工艺要点1)工程地质报告中提供情况往往与实际桩孔中土质有一定出入,特别是各层土的厚度,为确保工程质量,桩的支承端必须落在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中,因此桩的长度在设计图纸中不易确定,由设计院工程地质人员和监理人员下孔检查土质情况后方可确定桩长,即对桩端逐根进行隐蔽检查验收。孔底扩大头虚土是降低甚至损失桩承载能力的隐患,设计要求将虚土清理干净。在孔底成型验收和灌注混凝土前,由设计院工程地质人员与监理人员进行检查。2)桩承载能力与扩孔直径、扩孔底标高、跟有关参数有关,在扩孔时应保证设计要求的几何尺寸;但扩孔直径也不能过大不但会多挖土方,而也会增加混凝土用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进行隐蔽检查时,应按确记录扩孔,几何尺寸和实际形状,如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立即进行修整,并作好现场记录,并存入施工日志。3)扩孔后若不及时灌注混凝土,易发生塌孔情况,如发生这种情况,需进入孔底把坍塌的土槽理干净,且应进行再次检查,方可进行浇注混凝土。4)钢筋笼骨架在钢筋加工场绑扎,用吊车放入桩孔内,钢筋骨架在制作时要求保证不变形,每隔一定间距设置十字盖固定骨架。在吊装前,应检查钢筋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作好钢筋隐蔽检查记录。凡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进行修正才能使用。钢筋笼放人桩孔内,应检查钢筋与孔壁的间距,使钢筋保证有足够混凝土保层。5)按规范规定留置混凝上试块,混凝土坍落度要控制,避免混凝土灌注时发生离析情况。在桩端扩大头部分不进行振捣,在距桩顶2m范围之内应进行分段振捣,每灌注段为lm。混凝土灌注顶部时,应测量桩顶标高,以免超高过多截桩。6)无地下水或地下水很少的密实土层或风化岩层(包括黄土、粘土、粉土、含卵石粘性土、膨胀土、冻土、人工填土等),在地质情况复杂、地下水位高、施工过程中土层能释放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及空气污染物的土层不得采用人工挖孔施工。7)在多年冻土地区,当季节融化层处于冻结状态且不受地层和水文地质情况的影响时,可采用挖孔桩施工,在孔底热融时开挖。在夏季融化的季节融化层地区,不宜采用挖孔桩施工。8)挖孔桩挖孔深度不宜大于30m,孔深度大于15m时,应加强机械通风和安全措施。9)施工前应对原材料进行检查,并有合格签证记录。对施工程序、工艺流程、检测手段进行检查。10)施工过程中应对成孔、清渣、钢筋笼、混凝土浇灌等进行全过程检查,复验孔底地质情况,嵌岩桩必须有桩底持力层的岩性报告。11)挖孔灌注桩质量标准挖孔桩成孔质量标准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挖孔桩孔的中心位置(mm)群桩:100;单排装:50孔径(mm)不小于设计桩径倾斜度(%)挖孔:0.5孔深(m)摩擦桩:不小于设计规定支承桩: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0.054.2.2冲击钻施工工艺要点1) 钻孔过程中因故停钻时,孔口应加护盖。2) 出现流沙现象后,应增大泥浆比重,提高孔内压力或用粘土做成大泥块或泥砖投下。3) 出现缩孔时,可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恢复孔径。4) 正反循环钻宜采用换浆法清孔,清孔时间,以排出泥浆的含砂率与换入泥浆的含砂率接近为度。5) 水下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不得中途停顿。并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时,应徐徐地灌入,防止在导管内造成高压空气囊。6)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经常保持井孔水头,防止塌孔。并将孔内溢出的泥浆引流至适当的地点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及河流。7) 为防止冲击振动导致邻孔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已浇灌砼强度,应待邻孔砼抗压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开钻。8)验对于桩长大于50米的钻孔桩,按设计要求在钢筋笼安装时预埋声测管,成桩后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检测。对于桩长少于50米的钻孔桩全部采用小应变检测。对质量有问题的桩,钻取桩身混凝土鉴定检验。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钻孔桩孔的中心位置(mm)群桩:100;单排装:50孔径(mm)不小于设计桩径倾斜度(%)钻孔:1孔深(m)摩擦桩:不小于设计规定支承桩: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0.05钻孔桩沉淀厚度(mm)摩擦桩: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对直径1.5m的桩,200;对桩径1.5m或桩长40m或土质较差的桩,300支承